期刊文献+
共找到60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孔法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29
1
作者 林填 余江 +6 位作者 胡彦锋 刘浩 卢一鸣 赵明利 陈豪 陈新华 李国新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42,共8页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DPLDG)的近期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2016年11月至2018年8月对连续收治拟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进行了DPLDG。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18~75岁;(2)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DPLDG)的近期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2016年11月至2018年8月对连续收治拟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进行了DPLDG。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18~75岁;(2)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胃腺癌;(3)肿瘤位于胃中下部,拟行远端胃癌根治术;(4)术前肿瘤临床分期为cT1b^T2N0~N1M0;(5)肿瘤直径≤3cm;(6)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ECOG)0~1分;(7)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8)按加速康复外科(ERAS)流程行围手术期处理。排除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胆囊切除术除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以及体质指数≥30kg/m^2者。使用自主研发的单孔多通道操作装置(厦门,施爱德;3个通道分别作为观察孔、主刀主操作孔和助手操作孔)于脐下或左侧绕脐取3~4cm切口置入;于右侧锁骨中线肋缘下置入5mm戳卡,作为副操作孔及引流管位置;悬吊肝脏。手术步骤:使用常规腹腔镜操作器械,进入网膜囊后,沿横结肠往脾曲游离,于根部结扎胃网膜左血管,清扫No.4sb淋巴结;沿胃大弯清扫No.4d淋巴结;沿横结肠继续游离,分离胃系膜和横结肠系膜,于根部结扎胃网膜右动脉,清扫No.6淋巴结;用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十二指肠球部,于根部结扎胃右动脉并清扫No.5淋巴结;在胰腺上缘胰后间隙游离腹腔干、肝总动脉、脾动脉和胃左动静脉,结扎胃左血管,清扫No.9、No.8a、No.11p及No.7淋巴结;显露门静脉左侧壁,清扫No.12a淋巴结;沿胃小弯游离清扫No.1、No.3淋巴结;于肿瘤近端4~5cm用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胃体,在腔内行Roux-en-Y吻合或Billroth Ⅱ式吻合;经右上腹副操作孔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留置1根引流管。观察分析30例患者的近期疗效(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增加戳孔率、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检出数目、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远端 腹腔镜手术 两孔法 远端胃切除
原文传递
ARINC429通信方式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前柏 马伟勃 《航空计算技术》 2010年第4期121-124,共4页
介绍了AR INC429总线规范,研究了基于分立元器件、HS3282/3182、DEI1016和FPGA的通信模块实现方式。对实现方式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最优实现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双口的AR INC429总线通信模块设计方案,并对其中需要解决... 介绍了AR INC429总线规范,研究了基于分立元器件、HS3282/3182、DEI1016和FPGA的通信模块实现方式。对实现方式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最优实现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双口的AR INC429总线通信模块设计方案,并对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NC429总线 HS3282/3182 DEI1016 FPGA 双口 竞争冒险
下载PDF
双端口旋转对微波加热均匀性和互耦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伊帆 王凤霞 +3 位作者 解田 朱铧丞 杨阳 黄卡玛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4-268,277,共6页
微波加热相对于传统热传导加热具有内外加热的效果,但其在工业应用中存在加热效率低下、加热不均匀等问题。据此,提出一种基于双端口非同步旋转结构的加热方法,降低端口间的互耦;并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了双端口旋转下的微波加... 微波加热相对于传统热传导加热具有内外加热的效果,但其在工业应用中存在加热效率低下、加热不均匀等问题。据此,提出一种基于双端口非同步旋转结构的加热方法,降低端口间的互耦;并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了双端口旋转下的微波加热模型,分析了双微波源端口之间的旋转速度对端口间的互耦和加热均匀性的影响,实现了端口间低互耦、高均匀性的加热,同时极大提高了微波加热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端口 旋转速度 互耦 均匀性 效率
下载PDF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 Hybrid Fuel Cell Vehicles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元 吴昊 +3 位作者 田光宇 阳宪惠 赵立安 周伟波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4年第3期345-350,共6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 fuel cell vehicles, including both the protocol and the hardware. Based on the current protocol (ISO-11898 and SAE J1939), a new practical protocol is prop...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 fuel cell vehicles, including both the protocol and the hardware. Based on the current protocol (ISO-11898 and SAE J1939), a new practical protocol is 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for the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 fuel cell vehicles.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data communication and to unify the network management, a new network system based on dual-port RAM is also implem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fuel cell vehicle dual-port RAM SAE J1939
原文传递
一种SRAM单双端口转换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天楚 贺祥庆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4-547,共4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单端口SRAM的单双端口转换电路。利用该转换电路,可以使单端口SRAM实现双端口SRAM的功能。这种转换电路将外部两个端口的信号进行转换和优先权分配,使外部两个端口的并行操作在内部用单端口SRAM依次完成。这样,从外部看来... 介绍了一种用于单端口SRAM的单双端口转换电路。利用该转换电路,可以使单端口SRAM实现双端口SRAM的功能。这种转换电路将外部两个端口的信号进行转换和优先权分配,使外部两个端口的并行操作在内部用单端口SRAM依次完成。这样,从外部看来,单端口SRAM就具有了双端口SRAM的全部功能。用这种转换电路生成的双端口SRAM与相同容量的传统双端口SRAM相比,面积显著减少。基于SMIC 0.13μm标准CMOS工艺,设计了转换电路。后仿真结果显示,该转换电路实现了预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电路 单端口 双端口 SRAM
下载PDF
基于双口RAM构成的实时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凯瑞 陈伟 卢京潮 《新技术新工艺》 2005年第9期9-11,共3页
介绍了采用双DSP构成的实时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给出了双DSP与双口RAM CY7C133之间的接口电路,采用软件仲裁逻辑方式,实现双DSP之间的数据通信。
关键词 双口 RAM 控制系统 通讯
下载PDF
一种915 MHz和2450 MHz双频微波加热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范志鹏 杨阳 +1 位作者 黄卡玛 朱铧丞 《真空电子技术》 2020年第2期11-14,共4页
微波加热作为一种新型的加热方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加热方法相比,微波加热具有高效节能、选择加热、清洁无污染等特点。多源微波加热结构是实现微波均匀高效加热的有效手段,也是微波加热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工... 微波加热作为一种新型的加热方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加热方法相比,微波加热具有高效节能、选择加热、清洁无污染等特点。多源微波加热结构是实现微波均匀高效加热的有效手段,也是微波加热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工业应用的多源微波加热腔体中,保证加热效率的同时如何提升加热均匀性始终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在现有微波加热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端口双频微波加热模型。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 5.4设计了一种915 MHz和2450 MHz的双频微波加热模型,通过端口之间的正交和缝隙滤波器的设计减少了两个端口之间能量的互相耦合,在保证加热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加热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端口 双频 缝隙滤波器 微波加热 加热均匀性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端口三电平变换器
8
作者 王贵峰 袁昕 +2 位作者 姜云辉 王建飞 林志芳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25,共9页
针对传统背靠背三电平变换器成本高、体积大、结构复杂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新型双端口三电平变换器拓扑,通过器件复用方式减少开关器件数量,优化系统结构。首先,详细分析所提新型拓扑的工作原理,给出单相桥臂的6种有效开关状态、电流流... 针对传统背靠背三电平变换器成本高、体积大、结构复杂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新型双端口三电平变换器拓扑,通过器件复用方式减少开关器件数量,优化系统结构。首先,详细分析所提新型拓扑的工作原理,给出单相桥臂的6种有效开关状态、电流流通路径及对应双端口输出电平,并对各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进行分析。其次,研究并设计一种适用于该新型拓扑的载波层叠脉宽调制策略,加入直流偏移量以避免调制波重合产生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分析该策略在同频与异频工作模式下的调制度范围、相角差约束等关键问题,给出各工作模式下直流偏移量选取原则及两端口调制度约束范围。最后,基于DSP-FPGA-Typhoon HIL 402实验平台对不同工作模式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实现所提新型拓扑双端口电压电流稳定输出的前提下,加入直流偏移量的载波层叠脉宽调制策略使得变换器输出的电能质量良好,谐波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双端口 载波层叠脉宽调制 直流偏移 调制度 电能质量
下载PDF
Analysis and synchronization controller design of dual-port gridforming voltage-source converters for different operation modes
9
作者 Shuo Zhang Wei Qiao +1 位作者 Liyan Qu Jun Wang 《iEnergy》 2024年第1期46-58,共13页
Grid-tie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s(VSCs)can operate in three distinct modes:AC-dominant,DC-dominant,and balanced,depending on the placement of the stiff voltage sources.The distinct operation modes of the VSCs traditi... Grid-tie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s(VSCs)can operate in three distinct modes:AC-dominant,DC-dominant,and balanced,depending on the placement of the stiff voltage sources.The distinct operation modes of the VSCs traditionally demand different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techniques,leading to heterogeneous VSCs.It is challenging for the power system to accommodate and coordinate heterogeneous VSCs.A promising universal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technique for VSCs is the DC-link voltage synchronization control(DVSC)based on a lead compensator(LC).The LC DVSC stabilizes both the DC and AC voltages of a VSC while achieving synchronization with the AC grid.This results in a dual-port grid-forming(DGFM)characteristic for the VSC.However,there has been very limited study on the stability and synchronization controller design of the VSCs with the LC DVSC operating in various modes.To bridge this gap,the paper present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stability and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of the LC DVSC in all three operation modes of the DGFM VSC.Based on the analysis,the paper provides step-by-step design guidelines for the LC DVSC.Furthermore,the paper uncovers an instability issue related to the LC DVSC when the DGFM VSC operates in the balanced mode.To tackle the instability issue,a virtual resistance control is proposed and integrated with the LC DVSC.Simulation results validate the analysis and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GFM VSC with the LC DVSC designed using the proposed guidelines in all three operation modes.Overall,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employing the DGFM VSC with the LC DVSC for all three possible operation modes,which can help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accommodating and coordinating heterogeneous VSCs in the powe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link voltage synchronization control(DVSC) dual-port grid-forming(DGFM)control grid forming(GFM) synchronization stability voltage-source converter(VSC)
下载PDF
A time-sharing multi-channel pulse amplitude analyzer 被引量:2
10
作者 Lian-Jun Jiang Xiang Zhou +1 位作者 Tong-Yu Wu Ze-Jie Yi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91-96,共6页
A conventional multi-channel pulse amplitude analyzer acquires single energy spectrum,but provides no information on its tendency with time.To address the limitation,we propose a scheme of time-sharing multichannel pu... A conventional multi-channel pulse amplitude analyzer acquires single energy spectrum,but provides no information on its tendency with time.To address the limitation,we propose a scheme of time-sharing multichannel pulse amplitude analyzer(TSMCA).A dual-port random access memory is divided into two storage spaces,one for current energy spectrum data acquisition and another for previous energy spectrum data storage.The two tasks can be performed simultaneously,and the time-related variation tendency of energy spectrum can be obtained.A prototype system of TSMCA is designed.It performs nicely,with maximum channel number of 4096 in capacity of 2^(32)/Ch,minimal time-sharing slice of 25 ms,the differential nonlinearity of <1.5%,and the integral nonlinearity of <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CHANNEL pulse AMPLITUDE ANALYZER MCA Time-sharing ADC dual-port RAM
下载PDF
两孔法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及经验总结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盼攀 张健 +3 位作者 孔文成 应荣超 章静 袁美娟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两孔法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初步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25例行两孔法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两孔组),并采用1:1的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从同期50例接受五孔法全腹腔镜远... 目的:探讨两孔法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初步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25例行两孔法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两孔组),并采用1:1的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从同期50例接受五孔法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中选出35例(五孔组)作为对照,比较分析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两孔组总切口长度更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更早,术后疼痛更轻,美容评分更高,住院时间更短,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孔法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T3以内、直径<3 cm的胃癌是安全、可行的,在术后恢复、减轻疼痛及美容效果等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两孔法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基于Verilog HDL双向端口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雪梅 路而红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14期73-75,共3页
在数字系统的FPGA设计中经常用到双向端口,即同时具有输入/输出功能的端口,而Verilog HDL描述的双向端口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被直接赋值使用。介绍了基于Verilog HDL双向端口的三种实现方法:使用“assign”语句、元件例化(module instantia... 在数字系统的FPGA设计中经常用到双向端口,即同时具有输入/输出功能的端口,而Verilog HDL描述的双向端口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被直接赋值使用。介绍了基于Verilog HDL双向端口的三种实现方法:使用“assign”语句、元件例化(module instantiate)、图形与文本混合设计,说明了设计过程,并给出了相关程序及仿真波形。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一致,说明该实现双向端口的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ILOG HDL 双向端口 仿真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的研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欣 周丽华 +3 位作者 曹放 杨洁 侯录 丁海云 《铀矿冶》 CAS 2015年第1期56-60,共5页
研制的新型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可以同时监测水体的水温、pH、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电导率、浊度5项指标。该仪器采用C8051F系列单片机、基于双端口多CPU通讯技术,具有数据采集、显示、通讯、存储及报警输出等功能。系统通过65K色触摸... 研制的新型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可以同时监测水体的水温、pH、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电导率、浊度5项指标。该仪器采用C8051F系列单片机、基于双端口多CPU通讯技术,具有数据采集、显示、通讯、存储及报警输出等功能。系统通过65K色触摸式液晶屏实时显示测量的5个参数值。将仪器测量的数据与标准溶液的数据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仪器测量的误差和稳定性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 双端口 C8051F 多CPU通讯
下载PDF
基于DM642的双通道视频采集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长松 李书义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306,共4页
对基于DM642双通道视频采集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GEL语言实现双通道的切换控制,最后给出该系统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双通道实时视频采集系统中两个通道协调切换控制性能良好.
关键词 双通道 视频端口 DM642 GEL BT.656
下载PDF
基于选频技术的高效高均匀性微波加热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伟 朱铧丞 +1 位作者 杨阳 黄卡玛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9-272,共4页
近年来,微波加热以其高效性和内部加热等优点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微波加热的不均匀性限制了其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发展。高均匀性和高效率是微波加热领域研究的重点。效率低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不均匀加热会导致加热品质差、甚至... 近年来,微波加热以其高效性和内部加热等优点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微波加热的不均匀性限制了其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发展。高均匀性和高效率是微波加热领域研究的重点。效率低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不均匀加热会导致加热品质差、甚至热失控等现象。本文提出一种双端口选频加热方法,通过在腔体中内置两个正交极化天线方式进行馈电。并且利用扫频来分析各频点的加热效率以及不同频率对加热效果的影响。最后选择性地对其中高效率的频点进行选频加热,使其在维持加热高效率的前提下提高加热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频加热 均匀性 效率 双端口
下载PDF
基于高速双端口的网络扫描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求根 黄天波 王颖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93-1895,共3页
网络扫描是网络测试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提高网络扫描速率和增强扫描功能,对双端口网络扫描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系统拟采用双端口线速数据流发送与接收相分离的方式,同时结合发送数据流字段变化、接收地址学习、接收规则过滤等技... 网络扫描是网络测试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提高网络扫描速率和增强扫描功能,对双端口网络扫描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系统拟采用双端口线速数据流发送与接收相分离的方式,同时结合发送数据流字段变化、接收地址学习、接收规则过滤等技术,使其形成多种高速网络扫描功能;应用分析表明,扫描速率最高可达156万次/秒,且功能具备实用、灵活和多样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口扫描 主机扫描 双端口 数据流 线速
下载PDF
TM4C1233H6PZ双处理器的多串口实现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国辉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6年第11期47-50,共4页
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智能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通常采用UART口进行通信。大多数微处理器仅有1或2个UART口,限制了其应用。基于TM4C1233H6PZ的双处理器系统,利用SPI接口作桥接,实现了16个UART口的通信,并在实用产品上得到验证。该方法适... 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智能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通常采用UART口进行通信。大多数微处理器仅有1或2个UART口,限制了其应用。基于TM4C1233H6PZ的双处理器系统,利用SPI接口作桥接,实现了16个UART口的通信,并在实用产品上得到验证。该方法适用于串口数需求较多、数据量较大的系统,解决了微处理器UART口不够用的局限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扩展UART口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4C1233H6PZ 双处理器 SPI总线 UART口 串口扩展
下载PDF
基于Compactlogix控制器与Powerflex755变频器双端口双网络通讯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兰芳 曹怡梅 +1 位作者 王义顺 柴山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8年第1期179-183,共5页
Compactlogix控制系统成本低,在冶金行业小型自动化系统应用广泛。利用Powerflex755变频器嵌入式以太网和托架20-COMM适配器,实现Compactlogix控制器和Powenqex755变频器之间嵌入式以太网、托架20-COMM适配器以太网、嵌入式以太网和托... Compactlogix控制系统成本低,在冶金行业小型自动化系统应用广泛。利用Powerflex755变频器嵌入式以太网和托架20-COMM适配器,实现Compactlogix控制器和Powenqex755变频器之间嵌入式以太网、托架20-COMM适配器以太网、嵌入式以太网和托架20-COMM适配器双端口双网络通讯以及嵌入式以太网和托架20-COMM适配器设备网双端口双网络的通讯,本文对后两种网络通讯作为我们研究的课题,通过项目实施解决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技术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以太网 托架20-COMM适配器 双端口 双网络
原文传递
一种显示控制与驱动芯片中的高速双端口SRAM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亮 陈志良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1,共4页
文章详细描述了一种集成在OLED显示控制驱动芯片中的双端口SRAM的设计,从电路和版图两方面对SRAM的核心部分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且设计了一种可用于OLED显示控制驱动芯片中的96×64×16位的双端口SRAM,最后给出了测试结果,验证了... 文章详细描述了一种集成在OLED显示控制驱动芯片中的双端口SRAM的设计,从电路和版图两方面对SRAM的核心部分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且设计了一种可用于OLED显示控制驱动芯片中的96×64×16位的双端口SRAM,最后给出了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AM 双端口 片内集成 OLED
下载PDF
双频双端口天线的隔离度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江宇 唐涛 邓彪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6,共4页
设计了一款双频双端口微带阵列天线,该天线由两个矩形辐射贴片构成。将两个辐射贴片平行放置,在其中一个低频对应的较大尺寸贴片上开矩形槽,将高频对应的较小尺寸贴片嵌套在矩形槽中。相互嵌套的结构形式带来严重的端口耦合,而天线端口... 设计了一款双频双端口微带阵列天线,该天线由两个矩形辐射贴片构成。将两个辐射贴片平行放置,在其中一个低频对应的较大尺寸贴片上开矩形槽,将高频对应的较小尺寸贴片嵌套在矩形槽中。相互嵌套的结构形式带来严重的端口耦合,而天线端口间的互耦是制约阵列天线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辐射贴片间加载两条平行微带线用来隔离耦合电流,并且在平行微带线中间设置圆形接地贴片,通过过孔将微带线上耦合电流引入地板,同时在高频辐射贴片嵌入部分的垂直边两侧开缝,能进一步有效减小耦合电流,提高隔离度。经过隔离度优化设计后,最终实现天线在工作频带内隔离度均大于20 d B。天线的工作频段分别为15.2 GHz(14.83~16.10 GHz)和5.8GHz(5.68~5.88 GHz),对应的最大增益分别为7.8 d Bi和6.8 d Bi。天线两个辐射贴片尺寸分别为0.36λ(15.2GHz)和0.37λ(5.8 GHz),该天线辐射单元相互嵌套,满足小型化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段 端口耦合 隔离度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