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8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与重建途径 被引量:134
1
作者 钟祥浩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3期376-383,共8页
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具有北热带温度条件和长达半年以上的干季时间,生态系统具有破坏容易恢复难的特点。在人为干扰下,以硬叶阔叶栎类为主的原始植被类型已基本消失,而出现大面积以禾草草类为主的退化生态系统类型。植被生态系... 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具有北热带温度条件和长达半年以上的干季时间,生态系统具有破坏容易恢复难的特点。在人为干扰下,以硬叶阔叶栎类为主的原始植被类型已基本消失,而出现大面积以禾草草类为主的退化生态系统类型。植被生态系统的退化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表现为:①河谷区干旱化程度加剧,土壤凋萎温度(PWP)长达7~8个月,使许多植物无法生长;②河流泥沙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如元谋龙川江中游水文60、70和80年代泥沙量分别为3.81、5.32和6.65 kg/m^3;③冲沟溯源侵蚀速度加快,如元谋地层上发育的冲沟,年均溯源侵蚀速度50 cm左右最大达200 cm,沟谷密度一般为3~5 km/km^2;④典型地区裸岩化和石漠化劣地面积达10%~15%。由于植被生存系统退化引起土壤凋萎温度时间增长成为本区生态系统恢复难的主要原因。因此,退化生存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关键在于土壤水分条件的改善。根据现有土壤和母质的残存情况,提出自然恢复、重建和改建等建设新的生态系统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生态系统退化 生态恢复 生态重建 云南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三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贮水及入渗特性 被引量:70
2
作者 刘洁 李贤伟 +3 位作者 纪中华 张健 张良辉 周义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31-2340,共10页
采用双环法及主成分分析法、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小跨山流域3种植被恢复类型(以裸地为对照)的土壤入渗与贮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种植被类型与裸地的饱和贮水量表现为:最大滞留贮水量和最大吸持贮水量均... 采用双环法及主成分分析法、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小跨山流域3种植被恢复类型(以裸地为对照)的土壤入渗与贮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种植被类型与裸地的饱和贮水量表现为:最大滞留贮水量和最大吸持贮水量均表现为罗望子+百喜草(1317.0,118.5,1198.5 t/hm2)>银合欢林(1152.0,99.0,1053.0 t/hm2)>扭黄茅(1108.5,89.5,1029.0 t/hm2)>裸地(954.0,66.0,888.0 t/hm2),且植被对土壤滞留贮存功能的改善作用大于土壤吸持贮存功能。2)3种植被类型与裸地间土壤入渗特征值均表现出初渗率(罗望子+百喜草:7mm/min;银合欢林:8.37mm/min;扭黄茅:6.01mm/min;裸地:0.62mm/min)>平均入渗率(5.93,5.06,3.94,0.53mm/min)>稳渗率(4.94,2.88,3.29,0.27mm/min)的规律。不论旱季还是雨季,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土壤渗透性能综合判断值(F)的综合方程,综合评价3种植被类型与裸地土壤渗透性优劣,表现为:罗望子+百喜草(F:1.2271)>扭黄茅(F:0.5365)>银合欢林(F:0.2688)>裸地(F:-2.0323)。3)Pearson相关分析法表明,3种植被类型与裸地的土壤渗透性与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P<0.01)或者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负相关(P<0.05),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主导因子方程。4)对土壤入渗过程模拟得出通用经验方程是用于描述该流域土壤入渗过程的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植被恢复 土壤贮水量 土壤入渗 元谋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类型植被改良土壤效应研究 被引量:58
3
作者 陈奇伯 王克勤 +3 位作者 李艳梅 王建英 王平里 达琼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7-70,113,共5页
选择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地段,以土壤理化特性和土壤入渗特征为指标,对不同类型植被蓝桉乔木林和扭黄毛草被的改良土壤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乔木林和草被都有良好的改善土壤物理性能、化学特性和土壤入渗能力的效应,且对... 选择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地段,以土壤理化特性和土壤入渗特征为指标,对不同类型植被蓝桉乔木林和扭黄毛草被的改良土壤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乔木林和草被都有良好的改善土壤物理性能、化学特性和土壤入渗能力的效应,且对上层土壤的改良效果好于下层。(2)对土壤物理性能的改良乔木林优于草被,0~50cm土层乔木林地和草地土壤容重分别比荒地低15.5%和10.9%,总孔隙度高15.4%和15.3%。(3)草被对土壤化学特性的改良优于乔木林,0~50cm土层乔木林地和草地的有机质含量分别比荒地高24.8%和32.3%,全N含量高23.2%和42.9%。不同植被覆盖对P素和K素的调节作用不明显。(4)改善土壤入渗性能的作用草被优于乔木林,乔木林地和草地的稳渗速率分别比荒地高27.4%和88.4%,120min的入渗总量分别高5.7%和30.1%。研究结果还显示,霍顿下渗方程较好地反映了云南元谋干热河谷不同地类的土壤入渗过程及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干热河谷 植被类型 土壤改良 土壤理化特性 土壤入渗特征 乔木林 草地 生态环境建设 植被恢复
下载PDF
云南元江干热河谷桔小实蝇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56
4
作者 刘建宏 叶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6-711,共6页
分别于1992、1998、2003和2004年在云南元江干热河谷通过性诱剂诱捕,对桔小实蝇雄性成虫数量变化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候因子及寄主植物对数量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桔小实蝇在元江干热河谷常年发生,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桔小实蝇种... 分别于1992、1998、2003和2004年在云南元江干热河谷通过性诱剂诱捕,对桔小实蝇雄性成虫数量变化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候因子及寄主植物对数量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桔小实蝇在元江干热河谷常年发生,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桔小实蝇种群较低,3月以后逐渐上升,于6~8月形成增长高峰,9~11月种群迅速下降.近两年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较上世纪90年代明显增大.月均温、月均降雨量和寄主植物是影响元江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主要因子.元江干热河谷各月均温在桔小实蝇适温区内,为其常年发生提供了温度条件.但12~2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低于桔小实蝇的适温下限,而5月的月平均最高温超过桔小实蝇的适温上限,这两方面对桔小实蝇种群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元江夏季6至8月的月降雨量为100~150 mm,有助于桔小实蝇种群增长.芒果和甜橙是元江桔小实蝇最喜好的寄主水果,其种面积、挂果期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重要因素.气温、降雨和寄主植物通过各自的作用方式和发生时间综合影响着元江干热河谷地区桔小实蝇种群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种群动念 气候因子 寄主植物 干热河谷 诱捕
下载PDF
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模式及其效应——以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为例 被引量:51
5
作者 崔鹏 王道杰 韦方强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60-64,共5页
金沙江干热河谷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强烈,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以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为研究区,根据立地条件和植物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荒坡地乔灌草恢复性生态修复模式和坡耕地农、林、牧开发性生态修复模式,并... 金沙江干热河谷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强烈,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以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为研究区,根据立地条件和植物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荒坡地乔灌草恢复性生态修复模式和坡耕地农、林、牧开发性生态修复模式,并对生态修复效应进行了监测和调查.结果表明:通过生态修复,林草地地表径流量降为裸地的14.9%,泥沙流失量降为裸地的6.4%;修复灌草地稳渗率为0.58mm/min,裸地稳渗率为修复灌草地的62%,退化灌草丛地为修复灌草地的84%;植物品种由10余种发展到30多种,土壤种子库密度由300余粒/m2增加到1217~1450粒/m2,动物种类增加10多种;坡耕地产量从750~1500kg/hm2增加到4500~6000kg/hm2,人均年经济收入从200元增加到800~10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 干热河谷 生态修复模式 生态环境 立地条件 植物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坡面表层土壤力学特性对其抗冲性的影响 被引量:55
6
作者 陈安强 张丹 +1 位作者 熊东红 刘刚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8-113,共6页
为了研究元谋干热河谷区坡面表层土壤的抗侵蚀性能,通过对燥红土机械组成、团聚体组成、基质吸力、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等参数的分析,并用原状土进行冲刷试验测定土壤的抗冲指数ANS,探讨了这些参数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分... 为了研究元谋干热河谷区坡面表层土壤的抗侵蚀性能,通过对燥红土机械组成、团聚体组成、基质吸力、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等参数的分析,并用原状土进行冲刷试验测定土壤的抗冲指数ANS,探讨了这些参数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分散率和ANS(soilanti-scourability)呈一元三次多项式变化,随着分散率的逐渐增加,ANS逐渐下降,ANS随着平均重量直径MWD的增大呈幂函数增长,随着基质吸力、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逐渐增加,ANS也呈对数函数增长;ANS与各力学参数的相关程度依次为:抗剪强度τf>φ>MWD>分散率>基质吸力>c,逐步回归表明,黏聚力c、平均重量直径MWD和抗剪强度τf与ANS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2复=0.983),偏相关系数(RMWD(0.915)>Rc(0.829)>Rτf(0.776))表明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颗粒及团聚体之间的胶结凝聚力和土壤抵抗水流的剪切破坏力对ANS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力学特性 抗剪强度 抗冲性 分散率 基质吸力 干热河谷
下载PDF
东川干热退化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物种组成与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被引量:46
7
作者 沈有信 刘文耀 张彦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454-1460,共7页
探讨了在云南东北部干热河谷区域的严重砂石化土地上利用两种典型固氮树种进行植被恢复后对当地原有植被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 ,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影响是巨大的 ,物种的组成与密度都发生变化。高密度合欢 ( Leuc... 探讨了在云南东北部干热河谷区域的严重砂石化土地上利用两种典型固氮树种进行植被恢复后对当地原有植被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 ,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影响是巨大的 ,物种的组成与密度都发生变化。高密度合欢 ( Leucaena glauca)恢复方式下 ,大量当地物种 ,尤其是一些阳性物种从地表植被中消失或生长受到抑制 ,生物多样性降低。参照稀灌草丛设计的马桑 ( Coriaria sinica)恢复方式对原有草坡地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影响不大。各种植被恢复方式的土壤种子库的萌发试验表明 ,合欢恢复方式 ( L.glauca)使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增大 ,同时种子组成也由原来的喜光耐旱为主变为耐荫型为主 ;马桑 ( C.sinica)恢复降低了种子密度并减少了种子种类 ,但主成分的性质未发生改变。一些当地物种仍存在于受影响后的地表植被和种子库中 ,使改变后的系统与当地草坡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但这种相似性随植被恢复的变化在地表植被与土壤种子库间表现不一致 ,显现出随干扰与植被恢复变化的非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山地 干热河谷 植被恢复 恢复方式 当地物种 东川
下载PDF
施肥对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47
8
作者 张彦东 孙志虎 沈有信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8-91,共4页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退化草地上进行了2年的氮磷施肥试验,试验结束后分析了土壤特性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5 ,15g/ (m2 ·a)时,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生物量均没有明显变化,而当施氮量增加到2 5g/ (m2 ...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退化草地上进行了2年的氮磷施肥试验,试验结束后分析了土壤特性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5 ,15g/ (m2 ·a)时,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生物量均没有明显变化,而当施氮量增加到2 5g/ (m2 ·a)时,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生物量比对照明显增加。施磷没有引起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明显增加。施氮和施磷均没有引起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组成的变化。这表明氮虽然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但对土壤微生物的组成没有影响。施氮导致土壤硝态氮增加,但对氨态氮影响不大,硝态氮可能是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的重要因素。施氮和施磷后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均出现增加的趋势,但土壤有机质没有明显增加。施氮和施磷也没有引起土壤pH和含水率的明显改变。我们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干热河谷退化草地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数量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 退化草地生态系统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土壤硝态氮 地上生物量 土壤有机质 施肥试验 土壤特性 土壤细菌 植物群落 土壤pH 试验结果 无机肥料 施氮量 施磷 放线菌 氨态氮 含水率 组成 施用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人工林地的水分输入与土壤水分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李昆 陈玉德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51-657,共7页
通过1992年3月~1994年5月对赤桉一山毛豆人工幼林地的观测,在雨季降水平均481mm,比多年平均值少17%的条件下,林木未出现萎蔫和死亡,全年土壤平均含水量在11%以上,在最干的3~5月份,土壤水分也能满足林木... 通过1992年3月~1994年5月对赤桉一山毛豆人工幼林地的观测,在雨季降水平均481mm,比多年平均值少17%的条件下,林木未出现萎蔫和死亡,全年土壤平均含水量在11%以上,在最干的3~5月份,土壤水分也能满足林木存活;水分输入后被林冠截留部分约占总降水量的10%,地表流失量仅占3%左右,大部分水分渗入土壤。在无任何地下水补给,天然降水作为唯一水分来源的情况下,干热河谷地区的营林和植被恢复应采取以获取最大的水分输入为主的整地、造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人工林 水分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的土壤系统分类 被引量:40
10
作者 何毓蓉 黄成敏 《山地研究》 CSCD 1995年第2期73-78,T001,共7页
应用土壤系统分类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元谋干热河谷主要土壤的土壤铁铝特性、弱腐殖质化(层)特性、变性特征、岩性特征等诊断特性。据此提出了当地高级分类单元的土壤系统分类(草案)。分析了主要土壤的剖面特征和理化性状,并对亚... 应用土壤系统分类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元谋干热河谷主要土壤的土壤铁铝特性、弱腐殖质化(层)特性、变性特征、岩性特征等诊断特性。据此提出了当地高级分类单元的土壤系统分类(草案)。分析了主要土壤的剖面特征和理化性状,并对亚类以下分类问题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土壤系统分类 土壤 分类
下载PDF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3
11
作者 杨振寅 苏建荣 +2 位作者 罗栋 李正红 陈晓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3-568,共6页
干热河谷因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而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难点,且一直是生态恢复的热点区域。本文从干热河谷的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植被恢复历史、恢复目标、植被种类筛选、恢复技术、人工植被生态评价等方面概括总结了干热河谷植被恢... 干热河谷因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而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难点,且一直是生态恢复的热点区域。本文从干热河谷的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植被恢复历史、恢复目标、植被种类筛选、恢复技术、人工植被生态评价等方面概括总结了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的进展与现状,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评述,提出未来研究应予重视或优先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植被恢复 进展 展望
下载PDF
干热河谷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43
12
作者 唐国勇 李昆 +1 位作者 孙永玉 张春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65-1371,共7页
对比研究了干热河谷新银合欢林地、大叶相思林地、旱耕地和荒地土壤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及其分配比例.结果表明,4类利用方式下SOC含量在4.22~5.19g·kg-1之间,其差异不显... 对比研究了干热河谷新银合欢林地、大叶相思林地、旱耕地和荒地土壤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及其分配比例.结果表明,4类利用方式下SOC含量在4.22~5.19g·kg-1之间,其差异不显著.新银合欢(2.14g·kg-1)和大叶相思林地ROC含量(2.03g·kg-1)显著高于旱耕地(1.38g·kg-1)和荒地(1.34g·kg-1);4类利用方式下,旱耕地MBC和DOC含量均最高,荒地最低.林地ROC分配比例是荒地和旱耕地的1.3~1.6倍;旱耕地MBC和DOC的分配比例均高于其他3类利用方式,林地和荒地MBC、DOC分配比例接近.植被凋落量和管理措施是不同利用方式下ROC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土壤含水量和植被凋落性质是4类利用方式下MBC、DOC含量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干热河谷ROC含量变化可以敏感地指示SOC动态,但MBC、DOC含量变化则不能反映SOC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分配比例
原文传递
云南省干热河谷地区的生态现状与生态建设 被引量:42
13
作者 欧晓昆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主要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及其他一些大江河流域分布有被称为干热河谷的一种地理景观单元,这些地区具有与其周围地区不同的特殊生态环境,光、热充足,水份缺乏是这些地区的基本气候特征。该地区森林及植被的复盖率低,但植物种类不贫乏... 主要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及其他一些大江河流域分布有被称为干热河谷的一种地理景观单元,这些地区具有与其周围地区不同的特殊生态环境,光、热充足,水份缺乏是这些地区的基本气候特征。该地区森林及植被的复盖率低,但植物种类不贫乏,资源植物的品种及数量都较多,矿产丰富,开发历史久远,经济建设的优势明显。生态建设作为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这些地区尤其显得特别重要,它与当地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又与下游的发展密切联系,并且具有国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 云南省
下载PDF
滇川干热河谷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研究 被引量:39
14
作者 金振洲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4,共14页
论及滇川干热河谷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由科级到种级的研究结果。用于统计分析的植物共1707个种,分属于752个属,165个科.科级区系成分中,除广布科外,明显为主,其次为暖温带科和热带科,热带科有27个科,远比干暖河谷区系中的热带科多... 论及滇川干热河谷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由科级到种级的研究结果。用于统计分析的植物共1707个种,分属于752个属,165个科.科级区系成分中,除广布科外,明显为主,其次为暖温带科和热带科,热带科有27个科,远比干暖河谷区系中的热带科多。属区系成分中,热带属占明显多数,有523个属,占75.03%,温带属158个,占22.67%,有个中国特有属。种级区系成分中,有中国特有种622个,占37.42%,热带种791个,占47.59%,温带种249个,占14.88%。干热河谷的植物区系标志种很丰富,有437种,分三个等级,其中一级为本河谷特有种,有45种,二级199种,三级193种。热带科、属、种偏多说明本河谷历史上以热带区系为主和近代区系源于热带。干热河谷的特有区系成分和区系的标志种均较好地反映本河谷区系成分组合特征、演化的近代趋势、区系的多样性及其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川 干热河谷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成分 标志种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技术及生态效应——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42
15
作者 王道杰 崔鹏 +1 位作者 朱波 王玉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5-98,共4页
金沙江干热河谷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强烈,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以小江流域干热河谷为研究区,根据立地条件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7类治理措施,并通过人工降雨试验,应用对比研究方法对植被的生态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金沙江干热河谷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强烈,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以小江流域干热河谷为研究区,根据立地条件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7类治理措施,并通过人工降雨试验,应用对比研究方法对植被的生态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被延缓雨水汇集、截流拦沙、增强土壤入渗等生态功能效应显著;裸地、稀树草丛地、灌草地分别在人工降雨31,34,75 min后开始产流,在61,79,150 min后产流趋于稳定,稳定产流率分别为6.20,3.04,0.64 L/min,径流平均含沙量分别为6.8,4.2,2.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干热河谷 植被恢复技术 生态效应 云南 小江流域
下载PDF
云南元江干热河谷半萨王纳植被的植物群落学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金振洲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9-302,共14页
采用Braun- Blanquet 植物群落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对云南元江中上游干热河谷分布的植被进行考察研究, 把各处取得较典型的110 个样地记录按确限度的原则由下而上归类成15 个群丛、5 个群属、2 个群目和1 个... 采用Braun- Blanquet 植物群落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对云南元江中上游干热河谷分布的植被进行考察研究, 把各处取得较典型的110 个样地记录按确限度的原则由下而上归类成15 个群丛、5 个群属、2 个群目和1 个群纲, 建立了元江干热河谷萨王纳植被群纲—群目—群属—群丛分类系统综合表和15 个群丛表, 以全面深入反映全干热河谷植物群落各级分类单位中各植物种类组成的多优度、存在度、盖度系数、生活型和生长型等特征及其群落结构、生态环境和种型类别。在此基础上, 根据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和生态特征, 确定元江干热河谷植被为萨王纳中“河谷型半萨王纳植被”, 主要是“树萨王纳”和“灌萨王纳”, 肉质刺灌丛属于灌萨王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江 干热河谷 半萨王纳植被 植物群落学 云南
下载PDF
中国西南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2
17
作者 李昆 刘方炎 +1 位作者 杨振寅 孙永玉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60,共6页
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长江、红河、怒江和澜沧江等流域中、上游地区。该区域气候干热、植被稀少、土壤干旱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我国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极为困难的区域。文中通过回顾其植被恢复历... 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长江、红河、怒江和澜沧江等流域中、上游地区。该区域气候干热、植被稀少、土壤干旱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我国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极为困难的区域。文中通过回顾其植被恢复历程,对现有植被演变过程、植被恢复的途径与方法、植物逆境适应保护机制研究及其适宜树种筛选与引种、植被恢复与特色资源培育利用等进行系统比较分析,总结了数十年来植被恢复研究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阐述了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加速构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是实现干热河谷地区及其所在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西南地区森林"双增"目标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植被恢复 现状 趋势
原文传递
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的土壤退化及旱地农业研究 被引量:35
18
作者 何毓蓉 黄成敏 +1 位作者 杨忠 张信宝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6-60,共5页
针对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区的土壤退化严重,运用专家系统建立了土壤退化指标和分类体系,并在典型区进行了土壤退化现状调查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在该区发展旱地农业必须以防治土壤退化为中心,采取改善农区生态环境条件、调整旱地农... 针对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区的土壤退化严重,运用专家系统建立了土壤退化指标和分类体系,并在典型区进行了土壤退化现状调查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在该区发展旱地农业必须以防治土壤退化为中心,采取改善农区生态环境条件、调整旱地农业结构、改土培肥等对策。并初步总结了在以上认识指导下,试验高效复合农林生态系统——旱地胡同式农业的结果。这是一项防治干热河谷土壤退化、发展旱地农业的成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土壤退化 旱地农业 云南 干旱地区 培肥措施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近50年分季节降水变化的DFA分析 被引量:38
19
作者 张斌 史凯 +3 位作者 刘春琼 艾南山 刘刚才 覃发超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1-566,共6页
运用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DFA)分析元谋干热河谷1956—2006年分季节降水量变化趋势,对1978~2006年进行滑移分析。结果表明,元谋干热河谷分季节降水量时间序列至少在50a的尺度上具有微弱的Hurst效应:夏、冬季具有较弱的长期持续性... 运用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DFA)分析元谋干热河谷1956—2006年分季节降水量变化趋势,对1978~2006年进行滑移分析。结果表明,元谋干热河谷分季节降水量时间序列至少在50a的尺度上具有微弱的Hurst效应:夏、冬季具有较弱的长期持续性及较强的随机性,春、秋季具有较弱的反持续性。植被生物量和盖度的年际和季节变化所引起的下垫面性质改变,是干热河谷分季节降水量变化的重要原因。元谋干热河谷降水量的变化对当地植被恢复和农业生产活动等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A 干热河谷 分季节降水量 植被变化
下载PDF
基于R/S分析法的云南干热河谷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8
20
作者 樊毅 李靖 +2 位作者 仲远见 杨保华 郭凯颖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2期24-27,共4页
以云南干热河谷区涉及四大流域的典型代表站1956~2000年的降水资料序列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分形理论的R/S分析模型对云南低纬度高原区干热河谷近45a来1月、7月和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表现为... 以云南干热河谷区涉及四大流域的典型代表站1956~2000年的降水资料序列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分形理论的R/S分析模型对云南低纬度高原区干热河谷近45a来1月、7月和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表现为持续上升的趋势效应,且年降水量变化趋势的持续性强度明显大于1月和7月,而未来年降水量将可能出现继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持续上升的趋势,利用R/S方法预测降水丰枯变化趋势是较为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降水量 R/S分析 变化趋势 HURST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