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灾区稻田水改旱种植模式对农产品服务价值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1
作者 陈尚洪 陈红琳 +3 位作者 沈学善 王昌桃 刘定辉 吴婕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9期89-93,共5页
针对"5.12"地震灾区稻田干旱缺水问题,在大田条件下,设小麦/春玉米//甘薯、小麦/春玉米/大豆、小麦//绿肥-春玉米/大豆、小麦-夏玉米和冬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5个水改旱种植模式,研究水改旱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周年粮... 针对"5.12"地震灾区稻田干旱缺水问题,在大田条件下,设小麦/春玉米//甘薯、小麦/春玉米/大豆、小麦//绿肥-春玉米/大豆、小麦-夏玉米和冬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5个水改旱种植模式,研究水改旱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周年粮食产量、农产品服务价值与土壤肥力变化。结果表明:与稻田传统水稻-小麦模式相比,地震灾后实施水改旱新模式周年原粮产量增加1.55%~24.20%;水改旱2年后10~20cm土层容重增加7.69%~13.85%,且水改旱间套作种模式大于轮作模式;0~20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提高1.48%~28.16%,有效磷含量提高181.72%~436.56%,速效钾含量提高42.47%~157.68%。种植模式和年际间农产品服务价值差异显著,其中,小麦-玉米模式增产潜力大、成本低、适宜规模化生产,可作为地震灾后稻田水改旱应急种植模式;但地震发生2年后,应全面恢复发展水稻-小麦水旱轮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水改旱 种植模式 农产品服务价值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