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60细胞及其耐药细胞株HL-60/ADM超弱发光的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马世荣 惠延平 +1 位作者 徐玉乔 李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9-611,615,共4页
目的:探讨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和其耐药株抗阿霉素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ADM)的超弱发光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细胞生长曲线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L-60细胞、HL-60/ADM细胞对阿霉素(... 目的:探讨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和其耐药株抗阿霉素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ADM)的超弱发光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细胞生长曲线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L-60细胞、HL-60/ADM细胞对阿霉素(ADM)的敏感性、细胞周期变化及P-糖蛋白(P-gp170)的表达。用IFFM-D型流动式化学发光仪检测HL-60细胞及HL-60/ADM细胞的超弱发光强度。结果:HL-60/ADM细胞对ADM的敏感性明显低于亲本HL-60细胞;HL-60/ADM细胞中G0/G1期的细胞为44·80%±1·97%,G2/M期的细胞为9·90%±0·27%,较其亲本细胞增多,S期的细胞为45·30%±1·93%,较其亲本细胞减少(P<0·05);HL-60/ADM细胞倍增时间是HL-60细胞的1·8倍,P-gp170的表达呈阳性,HL-60细胞呈阴性。在1×10-4mol/L鲁米诺及3mL/L双氧水条件下,密度分别为8×107/L、1×108/L、1·26×108/L及2·73×108/L的HL-60/ADM细胞超弱发光强度低于HL-60细胞(P<0·05)。结论:HL-60/ADM细胞对ADM的敏感性降低,细胞生长延缓,P-gp170表达呈阳性等均提示HL-60/ADM细胞出现了耐药性;且随着HL-60/ADM细胞耐药性的产生其超弱发光强度较其亲本细胞HL-60降低,提示细胞超弱发光强度明显降低可作为细胞耐药性产生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阿霉素 超弱发光 耐药性 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
下载PDF
铜陵地区泌尿生殖道衣原体和支原体属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志军 吴希静 +2 位作者 潘晓龙 周东升 唐吉斌 《安徽医学》 201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分析铜陵地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研究Uu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对2 788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Uu、Mh、Ct的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 993例男性标本中,Uu、Mh、Ct的阳性率分别... 目的分析铜陵地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研究Uu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对2 788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Uu、Mh、Ct的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 993例男性标本中,Uu、Mh、Ct的阳性率分别为35.85%、1.21%和5.14%,1 795例女性标本中,Uu、Mh、Ct的阳性率分别为69.69%、5.79%和4.57%;Uu敏感率最高的为强力霉素和原始霉素(98.60%),耐药率最高的为环丙沙星(83.26%)。结论铜陵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以Uu为主,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Uu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治疗支原体首选药物为四环素类、原始霉素和交沙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属 沙眼衣原体 耐药性
下载PDF
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armA基因分布与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龚林 刘小丽 +1 位作者 许慧琼 梁建生 《中国消毒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2-914,918,共4页
目的调查某医院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arm A基因分布情况,探索arm A阳性菌株与耐药性的关系及其分子分型特征。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51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6S rRNA甲基化基因arm A;... 目的调查某医院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arm A基因分布情况,探索arm A阳性菌株与耐药性的关系及其分子分型特征。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51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6S rRNA甲基化基因arm A;脉冲场凝胶电泳试验(PFGE)分析arm A阳性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9.2%和54.9%,arm A基因阳性率为23.5%,arm A阳性菌株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均耐药;12株携带arm A基因菌株主要分为5型,无明显优势菌株。结论产16S rRNA甲基化酶arm A的阴沟肠杆菌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应加强对该基因监测,合理指导临床抗生素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16SRRNA甲基化酶 armA基因 耐药性
原文传递
Mifepristone对卵巢癌细胞的单己糖神经酰胺表达及耐药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秦棠妮 王丽莉 +2 位作者 陈洪贵 高清花 孙宝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9期30-33,共4页
目的:研究单己糖神经酰胺在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l/DDP对顺铂耐药性中的作用,探索mifepristone对COCl/DDP细胞耐药性逆转的机制。方法:将耐药细胞分为顺铂组、顺铂+mifepristone组,MT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抑制率;采用改良的Hahomori方法分... 目的:研究单己糖神经酰胺在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l/DDP对顺铂耐药性中的作用,探索mifepristone对COCl/DDP细胞耐药性逆转的机制。方法:将耐药细胞分为顺铂组、顺铂+mifepristone组,MT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抑制率;采用改良的Hahomori方法分别提取、纯化耐药细胞COCl/DDP(用mifepristone处理前后)和敏感细胞COCI的中性鞘糖脂,高效薄层层析、凝胶先密度成像系统分析各组CMH的差异:将耐药细胞分为三组:顺铂组、mifepristone组、顺铂+mifepristone组,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的超微形态结构变化。结果:mifepristone可以逆转COCl/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1.25μmol/L的mifepristone与浓度为(0.1-1.25)μg/ml的顺铂联合应用,使细胞的抑制率从单用上述浓度顺铂时的(8.84±6.29)%-(17.71±8.00)%上升为(15.26±6.75)%-(27.15±7.69)%(P<0.001),且有剂量依赖性。耐药细胞的CMH表达率为(37.14±3.34)%,明显高于敏感细胞的(14.05±1.44)%(P<0.001),耐药细胞经1.25μmol/L、5μmol/L mifepristone处理后,CMH分别下降到(26.62±2.63)%(P<0.05)和(17.50±0.67)%(P<0.001)。顺铂和mifepristone联合作用,透射电镜观察到耐药细胞出现异染色质浓缩、边聚,产生了凋亡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己糖神经酰胺米非司酮 卵巢癌耐药
下载PDF
2014年-2016年腹泻病患者沙门菌分离株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颖华 陈秀华 +2 位作者 刘芸 童锐 陈穸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288-1292,1298,共6页
目的分析腹泻患者中沙门菌分离株的耐药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2016年闵行区腹泻病监测点腹泻患者沙门菌分离株,用纸片法测定沙门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四... 目的分析腹泻患者中沙门菌分离株的耐药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2016年闵行区腹泻病监测点腹泻患者沙门菌分离株,用纸片法测定沙门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萘啶酸的耐药性。结果 489株沙门菌分布于32种血清型,常见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31.1%)、鼠伤寒沙门菌(25.2%)和吉伟沙门菌(8.6%)。沙门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氯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萘啶酸共7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耐药血清型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吉伟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男性腹泻患者中分离的沙门菌对萘啶酸耐药率高于女性。结论加强沙门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随时更新抗生素耐药信息,对腹泻病防控以及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沙门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