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化疗前后多药耐药基因产物表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阮永华 魏万里 +3 位作者 粱正南 杨西敏 刘宝源 陈云 《肿瘤防治杂志》 2002年第4期398-399,共2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化疗前后癌组织中P 糖蛋白 (P gp)、胎盘型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 Л )及DNA拓扑酶Ⅱ (TopoⅡ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了 5 6例宫颈癌。结果 :化疗后宫颈癌组织中GST Л、P gp的表达率分别由化... 目的 :探讨宫颈癌化疗前后癌组织中P 糖蛋白 (P gp)、胎盘型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 Л )及DNA拓扑酶Ⅱ (TopoⅡ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了 5 6例宫颈癌。结果 :化疗后宫颈癌组织中GST Л、P gp的表达率分别由化疗前的 5 7 14 %升高到 92 86 % ,2 8 5 7%升高到82 14 % ,而TopoⅡ在化疗后表达强度降低。化疗前GST Л的阳性率与化疗后癌组织的化疗反应呈负相关 (P <0 0 1)。结论 :GST Л、P gp及TopoⅡ的表达与宫颈癌多药耐药性相关 ,GST Л的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耐药中起主导作用 ,检测宫颈癌组织中GST Л、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化疗 多药耐药基因 表达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突变型p53与胃癌多重耐药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谭亚君 谢鑫友 陈瑜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研究突变型p 53与M DR-1基因间相互关系,探讨p 53途径对防治肿瘤细胞多重耐药的意义。方法取胃癌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切片p53蛋白和M DR-1基因蛋白产物Pg糖蛋白,分析突变型p 53与M DR-1基因表达产物的相互关系。将突... 目的研究突变型p 53与M DR-1基因间相互关系,探讨p 53途径对防治肿瘤细胞多重耐药的意义。方法取胃癌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切片p53蛋白和M DR-1基因蛋白产物Pg糖蛋白,分析突变型p 53与M DR-1基因表达产物的相互关系。将突变型p 53、sv40T ag(封闭p 53)导入胃癌细胞株中,观察胃癌细胞株中M DR-1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46例胃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率为60.9%,Pg蛋白阳性率为73.9%。在28例p53蛋白阳性表达中有23例(82.1%)Pg蛋白表达阳性。18例p53蛋白阴性表达中9例(50.0%)为Pg蛋白表达阳性。p53和Pg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导入突变型p 53细胞组的M DR-1基因mRNA表达比导入突变型p 53+sv40T ag细胞组、对照组M DR-1基因mRNA表达增强。结论突变型p 53可能促进肿瘤细胞M DR-1基因表达,使肿瘤细胞更易产生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基因 p53 P-糖蛋白类/生物合成 药物耐受性/遗传学 肿瘤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潮州地区乙肝病毒分型和耐药突变基因检测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立华 黄泽伟 +2 位作者 罗招云 林芬 林春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4期3444-3446,共3页
目的探讨潮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RDB)法对慢性乙肝(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检测,拉米夫定(Lamivudine)耐药患者改用阿德福... 目的探讨潮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RDB)法对慢性乙肝(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检测,拉米夫定(Lamivudine)耐药患者改用阿德福韦酯(Adefovir)治疗,1a后测定其耳BVDNA和谷丙转氨酶(ALT)含量。结果HBVB亚型占92.31%(120/130),HBVC亚型占5.38%(7/130),B+D基因型占3.21%(3/130)。检测出24例均为HBVB亚型的耐药突变基因,耐药突变率18.46%(24/130)。HBVB亚型与HBVC亚型的HBVDNA和ALT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阿德福韦酯治疗1a前后的HBVDNA和ALT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潮州地区HBV基因型以B亚型为主,耐药突变基因型是影响疾病进程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遗传学 药物耐受性/遗传学
原文传递
5-氟胞嘧啶耐药白色念珠菌的DNA与RNA的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江秀秀 吕时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 :比较对 5 -氟胞嘧啶耐药与敏感的白色念珠菌 DNA基因组与 RNA表达 ,探讨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的耐药机理。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的病例 16例 ,取阴道分泌物培养 ,提取菌株 DNA基因组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法... 目的 :比较对 5 -氟胞嘧啶耐药与敏感的白色念珠菌 DNA基因组与 RNA表达 ,探讨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的耐药机理。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的病例 16例 ,取阴道分泌物培养 ,提取菌株 DNA基因组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法分析菌株的 DNA基因组的多态性 ,对分离菌株进一步做药敏试验 ,获得白色念珠菌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各 8株 ;提取菌株 RNA,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RNA方法检测基因组的 RNA表达。结果 :临床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的 DNA基因组指纹图无明显差异 ,但基因组的 RNA表达存在差异 ,与敏感菌株比较 ,耐药菌株基因组的 RNA出现条带数目的缺失或位置的改变。结论 :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耐药的原因之一是表型耐药 ,而非基因型耐药 ,敏感菌株与耐药菌株共有一套基因组 ,在致病环境发生改变时 ,基因组 RNA的表达转换 ,导致临床上表现出可逆耐药而非稳定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药物耐受性/遗传学 基因组 基因表达 多态现象(遗传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