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元胡止痛滴丸的“性-效-物”三元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5
1
作者 张铁军 许浚 +5 位作者 申秀萍 韩彦琪 胡金芳 张洪兵 龚苏晓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199-2211,共13页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阐释中药整体功效及其作用本质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中药安全、有效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以往研究多基于"成分-药效"的生物模型方法的二元研究模式。从中药的基本属性、...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阐释中药整体功效及其作用本质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中药安全、有效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以往研究多基于"成分-药效"的生物模型方法的二元研究模式。从中药的基本属性、理论的基本概念、术语出发,并与中医辨证论治、治则、治法、配伍规律、药性理论等中医药理论的核心内容相关联,提出基于"性-效-物"三元论的基本认识,建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研究策略和研究模式,并以元胡止痛滴丸为例进行示范性研究,确定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为其质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性 药效 药效物质基础 质量标志物 作用机制 研究思路 元胡止痛滴丸
原文传递
基于中药属性和作用特点的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与质量评价路径 被引量:68
2
作者 张铁军 王杰 +5 位作者 陈常青 许浚 龚苏晓 韩彦琪 张洪兵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1-1060,共10页
中药质量是中药产业的生命线,但目前中药质量研究上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目前中药质量研究存在的问题,在系统分析和论述中药的基本属性和临床作用特点的基础上,以质量标志物核心概念为统领,结合研... 中药质量是中药产业的生命线,但目前中药质量研究上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目前中药质量研究存在的问题,在系统分析和论述中药的基本属性和临床作用特点的基础上,以质量标志物核心概念为统领,结合研究实践,从质量要素的传递与溯源、化学成分与"药性"及"药效"两方面传统功效的关联关系、基于植物亲缘学及生源途径的成分特有性分析等角度,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的思路、方法与研究路径。最后,建立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的新的集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质量 质量标志物 中药产业 药性 生源途径 思路 方法 路径
原文传递
基于药性结合药理的麻黄药证研究 被引量:58
3
作者 刘志刚 柴程芝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883-3889,共7页
麻黄是一味经典中药,其"发表散寒、止咳平喘、利水消肿"的经典功效,从古一直沿用至今。后世逐渐发现了麻黄的新功效或突破了原有的应用禁忌,但对麻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典用途的阐明、发挥和使用禁忌方面,所拓展的很多功效在... 麻黄是一味经典中药,其"发表散寒、止咳平喘、利水消肿"的经典功效,从古一直沿用至今。后世逐渐发现了麻黄的新功效或突破了原有的应用禁忌,但对麻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典用途的阐明、发挥和使用禁忌方面,所拓展的很多功效在后世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拓展应用的原理也不能很好的阐明。笔者从麻黄功效特点及临床经典应用出发,从药性结合药理角度,探讨了麻黄临床拓展应用的可能原理。麻黄碱类物质是麻黄功效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拟肾上腺素作用是其功效的药理基础;把握阴与阳特点及互根互用的辨证关系,理解自主神经功能、交感/肾上腺髓质和肾上腺皮质之间交互作用是麻黄临床拓展应用的关键环节。笔者讨论了临床应用麻黄的基本思路和配伍原则,以及炮制对麻黄化学成分及药效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药物临床拓展应用的基本研究流程,为中医学经验的传承和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药证 药性 药理
原文传递
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药性研究IV.镇痛作用 被引量:48
4
作者 张明发 沈雅琴 +2 位作者 朱自平 王红武 刘小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4,共4页
对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砂仁、厚朴、苍术、清半夏、木香,非辛温(热)归脾胃经中药生甘草、白鲜皮、苦楝皮、火麻仁、薏苡仁,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羌活、苍耳子、白前、藁本、款冬花及非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射干、天冬、莲... 对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砂仁、厚朴、苍术、清半夏、木香,非辛温(热)归脾胃经中药生甘草、白鲜皮、苦楝皮、火麻仁、薏苡仁,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羌活、苍耳子、白前、藁本、款冬花及非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射干、天冬、莲须、浙贝母、桑白皮共20味,进行抑制小鼠扭体反应和延长热痛刺激甩尾反应潜伏期的镇痛实验平行比较,又回顾性地调查性味归经在具有镇痛作用中药中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经 脾胃 中药药性 镇痛作用 回顾性 扭体反应 火麻仁 研究 抑制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五味药性功效的化学及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50
5
作者 刘昌孝 张铁军 +3 位作者 何新 陈常青 许浚 田成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5-624,共10页
根据当前中药药性研究问题,确定以传统药味(辛、甘、酸、苦、咸)和功效为主线,提出"药物-五味-物质-效应-功用"的"五要素"模式和研究思路。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以活血化瘀中药的五味药性为切入点,阐述中药药味... 根据当前中药药性研究问题,确定以传统药味(辛、甘、酸、苦、咸)和功效为主线,提出"药物-五味-物质-效应-功用"的"五要素"模式和研究思路。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以活血化瘀中药的五味药性为切入点,阐述中药药味相关的化学物质-功效相关的生物学基础的内在联系。用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开展中药药性理论和科学内涵研究,"五要素"是转化研究的纽带,攻克与药效作用和不同药味的差异性是难点。因此,该思路将有益于中药学的学术创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活血化瘀 五味 五要素 药性
原文传递
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药性研究(Ⅱ)抗溃疡作用 被引量:40
6
作者 张明发 沈雅琴 +2 位作者 朱自平 杨智锋 米彩峰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5,共5页
对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砂仁、厚朴、苍术、清半夏和木香,非辛温(热)归脾胃经中药生甘草、白鲜皮、苦楝皮、薏苡仁和火麻仁,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羌活、藁本、白前、款冬花和苍耳子,非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射干、浙贝母、... 对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砂仁、厚朴、苍术、清半夏和木香,非辛温(热)归脾胃经中药生甘草、白鲜皮、苦楝皮、薏苡仁和火麻仁,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羌活、藁本、白前、款冬花和苍耳子,非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射干、浙贝母、天冬、莲须和桑白皮共20味,进行抑制小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盐酸性溃疡和吲哚美辛乙醇性溃疡形成实验的平行比较。又回顾性地调查性味、归经在具有抗胃溃疡作用中药中的分布。两项研究都表明抗胃溃疡是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药效谱(药性)中的一项共同药效,且具有一定的特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 非辛温(热)归脾胃经中药 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 非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 抗溃疡作用
下载PDF
21种辛味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效果的药性规律分析 被引量:41
7
作者 姚俊宏 蒋秋冬 +3 位作者 陈军 杨文国 姚映芷 段金廒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为初步探讨辛味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的药性规律,选择21种有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应用报道的常用辛味中药挥发油为研究对象,在同一研究平台上完成制备、理化性质考察和透皮促渗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19种中药挥发油,... 目的:为初步探讨辛味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的药性规律,选择21种有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应用报道的常用辛味中药挥发油为研究对象,在同一研究平台上完成制备、理化性质考察和透皮促渗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19种中药挥发油,松节油和薄荷油为直接购置,测定其挥发性;采用GC-MS分析了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利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考察21种中药挥发油对模型药物布洛芬体外经皮透过性的影响;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重对应分析挥发性以及来源中药药性(四气、五味、归经)与透皮促渗效果的关系。结果:未发现挥发油的挥发性与透皮促渗效果之间存在相关性;四气中温、热两气对辛味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效果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辛热中药挥发油的透皮促渗效果显著优于辛温中药挥发油(P〈0.05);具有辛苦味、归脾经的中药挥发油可能具有较强的透皮促渗效果。结论:辛味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效果与来源中药的药性特征之间存在关联性,并以四气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挥发性 透皮促渗 药性 氮酮 布洛芬 中药
原文传递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质量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德坤 苏小琴 +5 位作者 李智 李莉 万梅绪 周学谦 鞠爱春 张铁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0-298,共9页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是由红参、麦冬和五味子3味药材精制而成,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及冠心病所致慢性左心功能不全II、III级气阴两虚证。根据质量标志物概念,从物质基础、药效、网络药理、药动学及药性等方...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是由红参、麦冬和五味子3味药材精制而成,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及冠心病所致慢性左心功能不全II、III级气阴两虚证。根据质量标志物概念,从物质基础、药效、网络药理、药动学及药性等方面对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初步确定人参皂苷Rb1、Rg1、Rf、Rh1、Rc、Rb2、Ro、Rg3及麦冬皂苷C、麦冬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果糖、五味子醇甲13个成分为质量标志物,并以此为核心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基于质量标志物对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进行质控方法研究,可以为中药注射剂质量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 质量标志物 质量控制 药性 人参皂苷Rb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f 人参皂苷Rh1 人参皂苷Rc 人参皂苷Rb2 人参皂苷Ro 人参皂苷Rg3 麦冬皂苷C 麦冬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 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 果糖 五味子醇甲
原文传递
药对配伍策略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述评 被引量:32
9
作者 顾俊菲 刘培 +3 位作者 陶伟伟 宿树兰 程海波 孙东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49,共5页
药对是方剂的最小特色单位,体现了中医遣方用药所蕴含的规律和经验。近年来,围绕药对的功效物质、效应评价及配伍机制等方面开展的现代研究,为中药配伍、方剂应用的内涵阐释以及创制中药健康产品提供了参考和依据。课题组系统梳理药对... 药对是方剂的最小特色单位,体现了中医遣方用药所蕴含的规律和经验。近年来,围绕药对的功效物质、效应评价及配伍机制等方面开展的现代研究,为中药配伍、方剂应用的内涵阐释以及创制中药健康产品提供了参考和依据。课题组系统梳理药对研究现状与进展,提出药对研究应遵循整体观念,充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注重学科交叉与协作,聚焦揭示药对配伍、用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阐明药对使用规律、创新发展中医药配伍理论、指导药对的临床合理应用、促进药对的评价与转化提供基础与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对 配伍 功效物质 效应机制 药性
原文传递
中日知识产权融资制度的比较分析——基于创新药物专利质押融资现状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丁锦希 顾艳 王颖玮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2011年第3期11-19,共9页
作为一种现代融资工具,知识产权融资已成为创新药物研发的主要融资渠道。日本是最早开展知识产权融资业务的国家,其药品专利质押贷款是推动日本医药科技创新的源动力。中日两国在融资额度、融资期限、融资企业数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而... 作为一种现代融资工具,知识产权融资已成为创新药物研发的主要融资渠道。日本是最早开展知识产权融资业务的国家,其药品专利质押贷款是推动日本医药科技创新的源动力。中日两国在融资额度、融资期限、融资企业数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而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两国融资制度的不同。我国应借鉴日本知识产权融资政策的经验,加快我国知识产权评估体系以及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为创新药物研发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创新药物 知识产权 质押贷款 融资制度 信用担保
下载PDF
方剂剂量与君臣佐使关系初探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园白 崔蒙 +5 位作者 杨阳 李萌 陈广坤 王静 刘方舟 王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011-2014,共4页
以2 022个方剂为研究对象,围绕其中中药剂量及君臣信息,计算中药的相对剂量,并进行方剂内的中药相对剂量排名,利用相关关系分析方法,进行"中药相对剂量排名"与"君臣佐使情况"之间的相关关系假设检验。探讨中药剂量... 以2 022个方剂为研究对象,围绕其中中药剂量及君臣信息,计算中药的相对剂量,并进行方剂内的中药相对剂量排名,利用相关关系分析方法,进行"中药相对剂量排名"与"君臣佐使情况"之间的相关关系假设检验。探讨中药剂量与中药"君、臣、佐、使"之间的关系。中药相对剂量排名与君、臣地位存在相关关系,且为负相关。中药相对剂量排名与佐、使地位不存在相关关系。某味中药在处方中如果相对剂量高,越有可能成为该方的主要药物,而某味中药是否为该方的佐药或使药与相对剂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剂 剂量 君臣佐使 相关关系 药性
原文传递
大鼠和小鼠辨证论治标准的建立和用途 被引量:21
12
作者 方肇勤 潘志强 +3 位作者 卢文丽 刘小美 管冬元 梁超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907-912,共6页
大鼠和小鼠辨证论治方法和标准是具有中医药行业特色的方法和标准,其建立有助于满足中医药辨证论治研发的需要。本文介绍了建立大鼠和小鼠辨证论治标准所开展的系列研发工作,发现:(1)大鼠和小鼠可以用于模拟中医临床的诊法和辨证,可以... 大鼠和小鼠辨证论治方法和标准是具有中医药行业特色的方法和标准,其建立有助于满足中医药辨证论治研发的需要。本文介绍了建立大鼠和小鼠辨证论治标准所开展的系列研发工作,发现:(1)大鼠和小鼠可以用于模拟中医临床的诊法和辨证,可以采集到大量的四诊信息,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2)利用大鼠和小鼠可以实现诊法和辨证的标准化、计量化,所建立的方法便于实验操作与普及;(3)正常大鼠和小鼠存在体质和证候的差异,常见疾病大鼠和小鼠会自发形成证候,发生证候的兼夹和演变,与人类近似;(4)证候存在复杂的物质基础,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各组织基因表达与剪接的差异;(5)利用大鼠和小鼠可以开展个体化辨证论治及计量化疗效比较与评价。该方法和标准的主要用途包括:(1)证候模型动物的证候属性鉴定;(2)中医基础学科的研究,如藏象理论、证候的物质基础、辩证论治方法和作用机制、中医诊断学等研究;(3)中医临床学科的研究,如辨证论治疗效的比较与评价、辨证论治方案的优化、防治未病的研究;(4)中药学科的研究,如中药药性的研究、中药和方剂的药理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小鼠 疾病 证候 四诊客观化 辨证 辨证论治 药性
下载PDF
从《黄帝内经》气机升降出入学说谈升降沉浮药性理论之渊薮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杨曙光 王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8-701,共4页
文章从气机升降出入对人体生理、病理和治疗用药上的影响,人体与自然界气机运动的协调统一,药物气味厚薄与阴阳升降的联系等方面,对《黄帝内经》中关于升降沉浮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认为《黄帝内经》奠定了气机升降理论的基本原... 文章从气机升降出入对人体生理、病理和治疗用药上的影响,人体与自然界气机运动的协调统一,药物气味厚薄与阴阳升降的联系等方面,对《黄帝内经》中关于升降沉浮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认为《黄帝内经》奠定了气机升降理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基本表现形式,气机失调则会导致相应的病理病势趋向,提出了治疗用药时遵循平衡升降的原则,初步体现了药物气味厚薄与升降沉浮药性的密切联系。《黄帝内经》中的升降理论正是中药升降沉浮药性理论的根本起源,后世医家和学者研究发展升降沉浮药性理论,必先追本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气机 升降沉浮 药性 气味厚薄
原文传递
羌活药性及功效应用考证 被引量:20
14
作者 时博 史晶晶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1239-1241,共3页
根据历代本草典籍对羌活药性、功用认识及其复方在临床中的应用可以看出羌活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临床多用于外感所致头身关节疼痛、风湿痹痛等,配伍川芎、独活等药物可增强其疗效。现代研究多认为羌活具有解热消炎镇痛、抗血小板聚集及... 根据历代本草典籍对羌活药性、功用认识及其复方在临床中的应用可以看出羌活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临床多用于外感所致头身关节疼痛、风湿痹痛等,配伍川芎、独活等药物可增强其疗效。现代研究多认为羌活具有解热消炎镇痛、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同时具有促进脑血流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消炎镇痛解热、抗血栓形成、促进脑血流循环、改善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及治疗妇科疾病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 药性 功用 考证 中药
下载PDF
基于组分结构假说构建中药药性矢量结构方程 被引量:15
15
作者 蒋俊 贾晓斌 +3 位作者 陈斌 李平 蔡宝昌 吴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2-427,共6页
中药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有其相应的物质基础,即相应的"组分结构",而中药药性即为中药中复杂的组分结构作用于人体后的综合体现。中药中的成分/组分可表现相应的药性属性(寒、热、温、凉),组分与组分之间以及组分内部都存... 中药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有其相应的物质基础,即相应的"组分结构",而中药药性即为中药中复杂的组分结构作用于人体后的综合体现。中药中的成分/组分可表现相应的药性属性(寒、热、温、凉),组分与组分之间以及组分内部都存在着药性差异。药性相同的成分/组分,表现为相互增强;药性相反者,则相互抵消,即可以用"矢量"表示,中药药性也就是各成分/组分"药性矢量"的"矢量加和"。在结合中药药性的最新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将"组分结构"假说和"中药药性矢量"相结合,拟构建中药"药性结构方程"模型,以阐述中药药性本质。中药"药性矢量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也将为中药配伍以及炮制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性 组分结构假说 药性矢量结构方程模型 炮制
原文传递
寒性中药黄芩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黄丽萍 周蓉 +3 位作者 蒙晓芳 余日跃 刘红宁 孙建宁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5-577,共3页
目的:观察寒性中药黄芩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给正常大鼠灌服6.0、3.0 g/kg黄芩水煎液,连续给药43 d,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每5 d大鼠体质量增加量、体温、饮水量,检测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脂肪代谢的影响,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 目的:观察寒性中药黄芩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给正常大鼠灌服6.0、3.0 g/kg黄芩水煎液,连续给药43 d,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每5 d大鼠体质量增加量、体温、饮水量,检测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脂肪代谢的影响,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T3、T4、TSH含量。结果:黄芩能使大鼠体质量增幅提高、饮水量减少,并能降低大鼠肝脏SDH活性、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脂蛋白脂酶及肝脂酶活性,但对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及血清T3、T4、TSH含量、大鼠体温影响不明显。结论:寒性中药黄芩能抑制大鼠能量代谢,其机制可能与甲状腺素途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代谢 黄芩 药性
下载PDF
基于中药性味理论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的治疗消渴方药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陶瑾 姜民 +4 位作者 陈露莹 侯媛媛 张德芹 邱峰 白钢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6-244,共9页
中药性味理论是中医治疗的核心,但其化学及生物学的表征研究甚少。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思路,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消渴病药方的用药规律;选出核心药对,利用Ch EMBL、CTD、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等数据... 中药性味理论是中医治疗的核心,但其化学及生物学的表征研究甚少。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思路,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消渴病药方的用药规律;选出核心药对,利用Ch EMBL、CTD、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等数据库,从"药材-化合物-靶点-通路-功能"的相互关联入手,探究药味成分在治疗消渴方面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本研究发现消渴病常用药味以苦甘为主。通过对"知母-黄柏"和"黄芪-葛根"药对中活性结构的靶点和通路预测,得到甘味中的皂苷类成分主要作用于胰岛素、胰岛素及胰腺分泌等通路,刺激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利用;苦味中的黄酮和生物碱等成分主要作用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等通路,参与调控炎症因子,促进糖异生,改善内分泌,调节糖脂代谢等生理过程。针对"上消、中消、下消"的病症,中药通过抗炎、调节免疫,调节糖脂代谢,提高胰岛素利用,改善并发症等多通路进行"清热去燥,补肾固涩"的综合干预。本研究为探索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药性 网络药理学 糖脂代谢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萸黄连饮片“反制”前后物质基础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蒋俊 徐江 +4 位作者 贾晓斌 李平 任连兵 蔡宝昌 吴皓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从成分差异性角度分析炮制前后萸黄连饮片中多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初步探讨萸黄连饮片"以热制寒"的药性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DAD法检测并比较黄连饮片和萸黄连饮片中原小檗碱型生物碱类成分及含量,以及吴... 目的:从成分差异性角度分析炮制前后萸黄连饮片中多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初步探讨萸黄连饮片"以热制寒"的药性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DAD法检测并比较黄连饮片和萸黄连饮片中原小檗碱型生物碱类成分及含量,以及吴茱萸饮片、炮制辅料吴茱萸汁、萸黄连饮片中酚酸类、苦味素类和生物碱类组分中代表性成分及含量,阐述萸黄连饮片"反制"前后药性相关物质基础差异性。结果:黄连饮片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的含量分别为91.62,16.12,46.90,11.40 mg.g-1;萸黄连饮片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的含量分别为91.74,16.53,46.66,11.36 mg.g-1;吴茱萸饮片中绿原酸、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分别为10.56,21.56,3.54,3.12 mg.g-1;炮制辅料吴茱萸汁中绿原酸、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分别为6.64,8.23,0.41,0.38 mg.g-1;萸黄连饮片中绿原酸、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分别为3.37,1.49,0.12,0.12 mg.g-1。结论:炮制后萸黄连饮片中黄连饮片本身所含的生物碱类成分无显著变化,增加了炮制辅料吴茱萸汁含有的多种成分;吴茱萸汁含有的酚酸类、苦味素类和吴茱萸中生物碱类等成分可能是萸黄连饮片"反制"的药性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萸黄连饮片 物质基础 反制 药性
原文传递
辛热药和苦寒药对阳虚大鼠的不同药性生物学表达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欣 张冰 +3 位作者 刘小青 崔一然 张晓萍 谢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95-129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附子、仙茅、肉桂、黄柏、栀子对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各项功能指标的影响,揭示在阳虚状态下辛热药、苦寒药不同药性的生物学表征特点。方法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和苦寒药黄柏、栀子水煎液每天ig给予阳虚模型大... 目的通过观察附子、仙茅、肉桂、黄柏、栀子对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各项功能指标的影响,揭示在阳虚状态下辛热药、苦寒药不同药性的生物学表征特点。方法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和苦寒药黄柏、栀子水煎液每天ig给予阳虚模型大鼠1次,连续给药7 d,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4(T4)、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皮质醇(COR)、睾酮(T)、雌二醇(E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附子、仙茅、肉桂组均能显著升高阳虚大鼠T3、17-OHCS、COR、T、T/E2值,降低E2指标;附子、肉桂组显著升高阳虚大鼠T4水平,肉桂组显著降低阳虚大鼠TSH水平,黄柏、栀子组显著降低阳虚大鼠COR水平,黄柏组显著降低阳虚大鼠E2指标。结论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和苦寒药黄柏、栀子在干预阳虚大鼠时表现出不同的药性,其中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对阳虚状态的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指标具有明显调节作用,而苦寒药黄柏、栀子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热药 苦寒药 阳虚 药性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
原文传递
我国药品的知识产权问题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晓浒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研究了我国药品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比较了药品的专利保护制度和行政保护制度 ,初步探讨了各法律规范之间存在的冲突。
关键词 药品 知识产权 行政保护 法律规范 冲突 专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