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片倾角、雾滴大小与施药液量对毒死蜱在水稻植株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45
1
作者 朱金文 吴慧明 +1 位作者 孙立峰 朱国念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9-263,共5页
为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用丽春红为示踪剂研究了毒死蜱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特性。随着水稻叶片的倾角变小,毒死蜱的沉积量相应地减少。用体积中径(VMD)为149.5μm 的雾滴处理,在设定叶片倾角为90°、60°、30°时,毒死... 为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用丽春红为示踪剂研究了毒死蜱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特性。随着水稻叶片的倾角变小,毒死蜱的沉积量相应地减少。用体积中径(VMD)为149.5μm 的雾滴处理,在设定叶片倾角为90°、60°、30°时,毒死蜱沉积量分别是直立叶片上沉积量的10.2、5.8、2.9倍。随着叶片倾角变小,雾滴 VMD 对沉积的影响增大,在90°、60°、30°、0°四个叶片倾角,用 VMD149.5μm 雾滴处理的沉积量分别是用 VMD 233.7 μm 雾滴处理沉积量的1.5、2.1、3.3、5.5倍。在施药液量170~1.36×10~3 L/hm^2范围内,毒死蜱沉积量随施药液量的增加而减少。用浓度为800 mg/L 毒死蜱药液在水稻叶片上测定的最大稳定持留量约为4.66μg/cm^2。结果表明,采用小雾滴与低容量喷雾,可显著提高毒死蜱在水稻叶片的沉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倾角 雾滴 施药液量 毒死蜱 水稻 植株沉积
原文传递
农药喷雾粒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45
2
作者 兰玉彬 彭瑾 金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共9页
【目的】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优化农药喷施方式,提高农药利用率与喷施效果,实现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从农药雾滴粒径的检测方法出发,介绍了雾滴粒径检... 【目的】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优化农药喷施方式,提高农药利用率与喷施效果,实现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从农药雾滴粒径的检测方法出发,介绍了雾滴粒径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雾滴尺寸与农药防治效果的关系;对农药喷雾最佳粒径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农药喷雾最佳粒径的研究以及所存在的不足,并对农药喷雾粒径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结果】人工表面得到的最佳粒径与真实的喷雾最佳粒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人工表面通常倾向于收集大液滴;细小雾滴大量漂移的发生不存在必然性;同一靶标不同时期所对应的喷雾最佳粒径是变化的;小雾滴更容易吸附在靶标表面,能穿透植物冠层杀死冠层内部的害虫。【结论】不同农药、不同靶标、不同药液浓度甚至害虫的不同时期,农药的最佳喷雾粒径大不相同。今后应加强农药雾滴最佳粒径的理论研究,从宏观和微观多角度综合分析,开发精准可控变粒径喷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喷雾 雾滴粒径 检测方法 生物最佳粒径 精准施药 农业航空
下载PDF
雾滴密度及大小对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9
3
作者 徐德进 顾中言 +2 位作者 徐广春 许小龙 董玉轩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6-674,共9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条件下,雾滴密度和雾滴大小对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的影响,为稻田农药的高效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动行走式喷雾塔模拟田间喷液量,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使不同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药液在水稻叶...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条件下,雾滴密度和雾滴大小对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的影响,为稻田农药的高效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动行走式喷雾塔模拟田间喷液量,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使不同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药液在水稻叶面上有同等润湿展布能力,利用图像处理方法计算水敏纸上收集到的雾滴密度。【结果】氯虫苯甲酰胺剂量为2.00 mg.m-2,增加雾滴密度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剂量增加到4.00 mg.m-2,雾滴体积中径VMD 200μm和VMD 75μm的雾滴密度在分别达到26.06和66.96个/cm2后,防治效果即可与高密度处理效果相当。VMD 200μm的雾滴密度为82.09个/cm2时,剂量从4.00 mg.m-2减少至2.00 mg.m-2,防治效果没有显著降低。VMD 75μm的雾滴密度为140.06个/cm2,剂量从4.00 mg.m-2减少至2.50 mg.m-2,防治效果同样没有显著降低。相同喷液量条件下喷施相同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药液,VMD 75μm的喷头增加了雾滴密度,提高了防治效果。【结论】氯虫苯甲酰胺低用量时,雾滴密度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密切相关。雾滴密度超过一定数量,减少氯虫苯甲酰胺剂量仍可保证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低容量喷雾时,可通过减小雾滴粒径,增加雾滴密度提高氯虫苯甲酰胺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稻纵卷叶螟 表面张力 剂量 雾滴密度 雾滴大小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雾滴尺寸测量技术 被引量:25
4
作者 郑加强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7-50,共4页
对油盘法采集雾滴、计算机视觉测量雾滴尺寸进行了探索 ,建立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雾滴尺寸测量方法。结果表明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雾滴尺寸测量系统得到的雾滴尺寸信息非常接近于用PMS的激光图像化方法测量得到的结果 ,得到的小于 1 ... 对油盘法采集雾滴、计算机视觉测量雾滴尺寸进行了探索 ,建立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雾滴尺寸测量方法。结果表明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雾滴尺寸测量系统得到的雾滴尺寸信息非常接近于用PMS的激光图像化方法测量得到的结果 ,得到的小于 1 50 μm的雾滴总体积百分比也很接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雾滴尺寸 测量 图像处理 喷雾技术
下载PDF
不同雾化模式下静电雾化的雾滴特性 被引量:28
5
作者 张军 闻建龙 +1 位作者 王军锋 罗惕乾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对毛细管-环电极配置下的静电雾化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测试雾滴大小,探讨和分析了雾化操作参数对雾滴大小的影响及不同雾化模式下的雾滴直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充电电压对雾滴大小及直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但在不同雾化模式下,雾滴的大... 对毛细管-环电极配置下的静电雾化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测试雾滴大小,探讨和分析了雾化操作参数对雾滴大小的影响及不同雾化模式下的雾滴直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充电电压对雾滴大小及直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但在不同雾化模式下,雾滴的大小随电压的变化规律是不同的,雾滴直径分布在不同模式下也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文中还使用PDA系统对垂直雾化的滴径及滴速进行了在线测试,揭示了不同充电电压下的滴径-滴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雾化 雾化模式 雾滴大小 充电电压
下载PDF
不同侧风和静电电压对静电喷雾飘移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杨洲 牛萌萌 +3 位作者 李君 徐兴 孙志全 薛坤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9-45,共7页
为研究不同侧风和静电电压对静电喷雾雾滴飘移的影响规律,设计不同侧风(恒速风1、2、4 m/s及0~4 m/s变化的模拟自然风)及静电电压(0,2,4,6,8 k V),进行喷杆式静电喷雾机的雾滴飘移试验,测定不同静电电压下的雾滴粒径与荷质比,并对比分... 为研究不同侧风和静电电压对静电喷雾雾滴飘移的影响规律,设计不同侧风(恒速风1、2、4 m/s及0~4 m/s变化的模拟自然风)及静电电压(0,2,4,6,8 k V),进行喷杆式静电喷雾机的雾滴飘移试验,测定不同静电电压下的雾滴粒径与荷质比,并对比分析雾滴飘移质量中心距和飘失率。结果表明:随着静电电压的增大,雾滴粒径减小,雾滴荷质比增大,0~8 k V电压下电极干燥和电极打湿对雾滴荷质比没有显著影响。在侧风风速为1 m/s时,0~8 k V静电喷雾的雾滴飘移中心距小于0.55 m,雾滴飘失率低于15%。在侧风风速2 m/s时,非静电喷雾的雾滴飘失率为11.9%,6~8 k V静电喷雾的雾滴飘失率超过20%,其中静电电压8 k V的雾滴飘失率(23.9%)比非静电喷雾增加100.8%。在侧风风速4 m/s时,4~8 k V静电喷雾的雾滴飘移中心距在0.9 m以上,雾滴飘失率在30%以上,其中静电电压8 k V下的雾滴飘移中心距为967.2 mm比非静电喷雾下增加了13.7%,雾滴飘失率为35.4%比非静电喷雾下增加了59.5%。相同静电电压下,2 m/s的恒速风和0~4 m/s变化的模拟自然风之间对雾滴飘失率无显著差异。该研究为优化喷雾技术参数和提高雾滴抗飘移的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 喷头 粒径 荷质比 雾滴飘移
下载PDF
喷雾降尘效率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马素平 寇子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7-330,共4页
为了有效地利用喷雾技术沉降工矿企业作业场所中的粉尘,通过对水雾粒度与供水压力的内在联系进行理论分析与研究,结合粉尘沉降效率与水雾粒度的关系,得出粉尘沉降效率与喷雾水压力之间的关系,应用MATLAB软件将其绘制成曲线图。针对一定... 为了有效地利用喷雾技术沉降工矿企业作业场所中的粉尘,通过对水雾粒度与供水压力的内在联系进行理论分析与研究,结合粉尘沉降效率与水雾粒度的关系,得出粉尘沉降效率与喷雾水压力之间的关系,应用MATLAB软件将其绘制成曲线图。针对一定口径的雾化喷嘴,不同的供水压力对应不同的粉尘沉降效率曲线,且压力越大,效率越高。通过实践,实测降尘效率与曲线图上对应的值很接近,因此,可以以该曲线图为依据指导实际工作。当限定耗水量时,宜选择小口径雾化喷嘴,可以提高喷雾水压力获得细微的水雾,从而达到较高的降尘效率;对于粒径大于2μm的粉尘,在相同供水压力下,各级别粒度的粉尘沉降效率变化不大。此外,惯性碰撞捕尘机理对于粒径小于2μm的粉尘,沉降效率急剧下降,尤其是在供水压力比较低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降尘 水雾粒度 粉尘 降尘率
下载PDF
雾滴大小与施药液量对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叶片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朱金文 吴慧明 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3-66,共4页
为提高草甘膦防治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时药剂的有效利用率,用丽春红S为示踪剂研究了草甘膦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片的沉积特性。结果表明,用体积中径(VMD)149.5~233.7μm的雾滴喷雾,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叶片上的沉积量在... 为提高草甘膦防治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时药剂的有效利用率,用丽春红S为示踪剂研究了草甘膦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片的沉积特性。结果表明,用体积中径(VMD)149.5~233.7μm的雾滴喷雾,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叶片上的沉积量在体积中径为157.3μm时最多,随着雾滴体积中径增大,沉积量减少。雾滴体积中径157.3μm与施药液量339L/hm2处理的沉积量是雾滴体积中径233.4μm与施药液量694.5L/hm2处理的1.54倍。施药液量超过382.5L/hm2时,草甘膦药液的流失明显增多。800mg/L草甘膦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片上的最大稳定持留量约为4.92μg/cm2。结果表明,喷雾施药时采用小雾滴和较低施药液量,可大幅度提高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上的沉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空心莲子草 雾滴体积中径 施药液量 沉积
下载PDF
空气雾化喷嘴雾化机理及影响因素实验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蒋仲安 许峰 +1 位作者 王亚朋 陈举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60-2367,共8页
为分析空气雾化喷嘴雾化特性,采用一次雾化和二次多级雾化理论得出影响喷嘴雾化性能的主要因素,设计喷嘴雾化实验分析各因素对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气雾化喷嘴的雾化特性受喷嘴的水流量、气流量、气压和水压影响;水流量... 为分析空气雾化喷嘴雾化特性,采用一次雾化和二次多级雾化理论得出影响喷嘴雾化性能的主要因素,设计喷嘴雾化实验分析各因素对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气雾化喷嘴的雾化特性受喷嘴的水流量、气流量、气压和水压影响;水流量随着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气压增大而减小,气流量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水压增大而减小,气液流量比(Qg/Ql)与液气压力比(pl/pg)存在幂函数关系,指数为?1.09;随着喷射距离的增大,一次雾化向二次雾化转变直至雾化结束,对应的雾滴粒径由大变小再变大,随水压的增大,雾滴粒径呈现出“增大—减小”的变化规律,随气压的增大而减小,最佳的液气压力比为0.8~1.0,对应的最佳气液流量比为115~146;雾滴粒径D50与pl/pg存在三次函数关系,由函数关系可知喷嘴雾化后的雾滴粒径理论上的最小值为18.23 μm,验证了喷嘴雾化最小粒径的存在,但在实际应用中该最小粒径无法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雾化喷嘴 雾化理论 雾滴粒径 液气压力比 气液流量比
下载PDF
风幕式喷杆喷雾雾滴粒径与速度分布试验 被引量:26
10
作者 燕明德 贾卫东 +2 位作者 毛罕平 董祥 陈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4-110,共7页
为了研究风幕出口风速和风幕出风口与喷口的水平距离对雾滴粒径和雾滴速度分布的影响,运用PDPA测试系统对不同条件下的风幕式喷杆喷雾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了测试,对雾滴粒径、速度分布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雾滴在气流场... 为了研究风幕出口风速和风幕出风口与喷口的水平距离对雾滴粒径和雾滴速度分布的影响,运用PDPA测试系统对不同条件下的风幕式喷杆喷雾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了测试,对雾滴粒径、速度分布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雾滴在气流场的作用下,随着风幕风速的逐步变大,雾滴的粒径变小且分布均匀,有效地增大了雾滴的沉积、减小了飘移。风幕出风口与喷口水平距离越近时,雾滴的穿透性能越好,向后飘移的趋势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幕式喷杆喷雾 PDPA测试 雾滴粒径 雾滴速度 喷雾流场
下载PDF
煤矿井下气水喷雾雾化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鹏飞 刘荣华 +3 位作者 王海桥 陈世强 谭煊昊 苟尚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3-1220,共8页
为了分析煤矿井下气水喷雾雾化特性,基于自行设计的气水喷雾实验平台,采用电磁流量计、空气质量流量计及马尔文实时高速喷雾粒度分析仪对空气雾化喷嘴流量特性、雾化粒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供水压... 为了分析煤矿井下气水喷雾雾化特性,基于自行设计的气水喷雾实验平台,采用电磁流量计、空气质量流量计及马尔文实时高速喷雾粒度分析仪对空气雾化喷嘴流量特性、雾化粒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供水压力的增加,喷嘴耗气量以指数形式不断递减,而耗水量以指数形式递增;喷嘴耗气量随供气压力以指数形式递增,而喷嘴耗水量基本呈现线性递减趋势。雾滴粒径沿喷嘴轴线方向不断增大;距离喷嘴较近的纵断面上,雾滴粒径沿径向不断增大,并呈现不对称分布;位于雾流中部的纵断面上,轴线附近区域雾滴粒径沿径向不断增大,而雾流外部区域雾滴粒径呈现沿重力方向增大的趋势;在靠近雾流末端衰减区内,雾滴粒径沿重力方向不断增大。供气压力一定时,雾滴粒径随着供水压力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且供气压力越大所对应的拐点水压越高;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加,雾滴粒径不断减小,且减小幅度随供气压力增加而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水喷雾 喷嘴流量 雾滴粒径 供气压力 供水压力
下载PDF
标准扇形雾喷头雾化过程测试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吕晓兰 何雄奎 +2 位作者 宋坚利 曾爱军 Andreas. Herbst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5-100,共6页
为了描述雾滴颗粒特性与飘失之间的关系,用激光衍射粒度仪(PDPA)对植保机械标准扇型雾喷头的雾化场进行了研究,主要描绘了雾化场雾滴特征参数,并对雾滴尺寸空间分布和雾滴的运动进行分析,确定了飘失区域在雾化场中的位置,为进一步分析... 为了描述雾滴颗粒特性与飘失之间的关系,用激光衍射粒度仪(PDPA)对植保机械标准扇型雾喷头的雾化场进行了研究,主要描绘了雾化场雾滴特征参数,并对雾滴尺寸空间分布和雾滴的运动进行分析,确定了飘失区域在雾化场中的位置,为进一步分析雾滴的沉降及漂移特性提供了理论支持。结果表明:在逐渐远离喷头的截面上,雾滴直径分布呈中间小边缘大的凹形椭球面,而轴向速度则是呈中间大边缘小的山丘形分布。雾锥体外层空间区域雾滴密度小,小雾滴能量小且易蒸发,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发生飘失,是雾滴易飘失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滴尺寸 雾滴速度 空间分布 漂失
下载PDF
液滴撞击水平固体表面的可视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维仲 朱卫英 +1 位作者 权生林 姜远新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对液滴撞击水平固体表面的现象及特性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并对影响液滴撞击的参数进行了研究。实验工质是蒸馏水。重点是定性和定量测定这些参数对液滴撞击后铺展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和表面粗糙度对液滴铺展过... 对液滴撞击水平固体表面的现象及特性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并对影响液滴撞击的参数进行了研究。实验工质是蒸馏水。重点是定性和定量测定这些参数对液滴撞击后铺展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和表面粗糙度对液滴铺展过程的后面阶段有很大的影响,液滴的大小的影响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撞击 水平固体表面 表面粗糙度 液滴大小
下载PDF
圆形喷灌机低压阻尼喷头水滴直径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严海军 肖建伟 +2 位作者 李文颖 李永冲 侯永胜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7-473,共7页
为了提高机组喷洒均匀性、降低对土壤作物的打击强度,近几年国内圆形喷灌机逐渐安装低压阻尼旋转喷头,以替代非旋转低压喷头。本文采用面粉法对R3000和A3000低压阻尼喷头在安装3种喷嘴(直径为2.98、4.96和6.95mm)和2种工作压力(... 为了提高机组喷洒均匀性、降低对土壤作物的打击强度,近几年国内圆形喷灌机逐渐安装低压阻尼旋转喷头,以替代非旋转低压喷头。本文采用面粉法对R3000和A3000低压阻尼喷头在安装3种喷嘴(直径为2.98、4.96和6.95mm)和2种工作压力(100和140kPa)下的水滴直径分布规律进行了试验,分析了水滴平均直径和总体水滴直径分布,探讨了水滴直径与喷头转速、喷嘴直径及工作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工作压力和喷嘴直径下,A3000喷头转速要快于R3000喷头,但射程和末端水滴直径均有所减小。在相同喷嘴直径下,两种喷头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射程均有所增大,但末端水滴直径呈变小趋势;在相同工作压力下,随着喷嘴直径增大,喷头射程均呈增大趋势,但末端水滴直径变化不显著。A3000喷头总体水滴直径分布范围比R3000喷头窄,不同工况下测得的A3000喷头水滴中数直径比R3000喷头小3.6%-8.9%。两种喷头径向不同位置处的水滴平均直径与喷头距离呈指数关系,中数直径随工作压力增大或喷嘴直径减小而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喷头 水滴直径 工作压力 喷嘴直径 转速
原文传递
多烯紫杉醇纳米乳的研制和质量评价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洁 李博 +1 位作者 吴定伟 金一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4-538,共5页
目的研制多烯紫杉醇纳米乳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先测定多烯紫杉醇在不同油相中的溶解度,再采用伪三元相图法研究不同乳化剂、助乳化剂和Km值形成纳米乳的能力和区域,绘制不同处方组成的相图,在此基础上制备多烯紫杉醇纳米乳;并对纳... 目的研制多烯紫杉醇纳米乳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先测定多烯紫杉醇在不同油相中的溶解度,再采用伪三元相图法研究不同乳化剂、助乳化剂和Km值形成纳米乳的能力和区域,绘制不同处方组成的相图,在此基础上制备多烯紫杉醇纳米乳;并对纳米乳的物理性质、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以辛癸酸甘油三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乙二醇400/水形成了均匀稳定,粒径呈正态分布的纳米乳系统;用不同的介质稀释后,多烯紫杉醇纳米乳的粒径变化差异不明显;初步稳定性实验表明,多烯紫杉醇纳米乳在强光和高温条件下放置10d,室温储存3个月,药物含量和粒径均没有显著变化,稳定性良好。结论多烯紫杉醇纳米乳制备简单,质量稳定,为开发多烯紫杉醇新型口服制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紫杉醇 纳米乳 伪三元相图 粒径
原文传递
喷头类型对药液沉积和麦蚜防效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杨希娃 周继中 +1 位作者 何雄奎 Herbst A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6-50,共5页
为研究雾滴尺寸对药液沉积和麦蚜防效的影响,该试验通过选择不同喷头喷施吡虫啉来防治麦蚜。所选德国Lechler生产的3种喷头(LU120-02、AD120-02和IDK120-02)的VMD(volume median diameter,VMD)相差约100μm。试验结果表明:IDK喷头在小... 为研究雾滴尺寸对药液沉积和麦蚜防效的影响,该试验通过选择不同喷头喷施吡虫啉来防治麦蚜。所选德国Lechler生产的3种喷头(LU120-02、AD120-02和IDK120-02)的VMD(volume median diameter,VMD)相差约100μm。试验结果表明:IDK喷头在小麦冠层的平均沉积量显著小于LU和AD,而LU和AD这2个喷头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3种喷头在冠层下部的药液沉积量>中部>上部;LU喷头喷施的药液平均覆盖率显著好于AD和IDK,覆盖率随着雾滴粒径的增加而递减;LU喷头喷施的药液的地面损失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喷头;3种喷头都体现了对麦蚜的良好防效;从沉积量、沉积均匀性及地面损失量来衡量,AD喷头优于其他2种喷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头 沉积量 害虫防治 蚜虫 雾滴粒径 覆盖率 防效
下载PDF
风洞环境下喷头及助剂对植保无人飞机喷雾飘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曾爱军 王昌陵 +4 位作者 宋坚利 王志翀 黄铭一 何雄奎 Andreas HERBST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5-323,共9页
为探究和减少植保无人飞机喷雾施药过程中的雾滴飘移,采用由单个旋翼与喷头组成的喷雾单元,在可控风洞环境条件下进行了模拟飞行喷雾试验,控制风洞条件为风速5 m/s、喷雾压力0.3 MPa及旋翼转速2300 r/min不变,对比研究了11种喷头、4种... 为探究和减少植保无人飞机喷雾施药过程中的雾滴飘移,采用由单个旋翼与喷头组成的喷雾单元,在可控风洞环境条件下进行了模拟飞行喷雾试验,控制风洞条件为风速5 m/s、喷雾压力0.3 MPa及旋翼转速2300 r/min不变,对比研究了11种喷头、4种代表性助剂以及不同温度/相对湿度条件对雾滴飘移的影响,采用飘移潜在指数(DIX)及相对减飘率(DPRP)两项指标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表明:在温度/相对湿度为20℃/RH 80%条件下,不同类型喷头喷雾药液在空中垂直面和水平距离上的飘移沉积量分布均呈现显著的规律性变化趋势,与对照喷头F110-03相比,喷头飘移潜在性从大到小依次为:TR80-0067>ST110-0067>XR110-01>ST110-015>TR80-01>ST110-02>XR110-03>对照F110-03>IDK系列,其中IDK120-01与IDK120-015喷头的减飘移效果相近并为最好;在30℃/RH 40%条件下,采用XR110-01喷头,分别添加助剂0.5%Silwet DRS-60、1.0%"迈飞"(MF)和1.0%Y-20079后,与不添加助剂的对照相比,平均减飘率分别为43.3%、15.6%和5.2%,表明不同助剂对飘移的影响不同,需考虑助剂类型及其减飘效果合理选用;在20℃/RH 40%、20℃/RH 80%、30℃/RH 40%和30℃/RH 60%条件下,XR110-01喷头与添加1.0%MF助剂组合有利于空中飘移的减少,尤其是高温/低湿条件下,添加助剂的减飘移效果较好。该研究结果可为植保无人飞机的喷头选择、喷雾助剂筛选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并为进一步研究喷头及助剂的减飘技术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飞机 喷头 助剂 风洞 飘移 飘移潜在指数 减飘率 雾滴粒径
下载PDF
氟虫腈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朱金文 周国军 +2 位作者 曹亚波 戴余有 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0-254,共5页
以氟虫腈悬浮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特性。随着雾流方向角增大,药液在稻叶上的沉积量显著增加,雾流方向角为30°、45°与60°处理时药液的沉积量分别比0°处理者提高了16.6%、39.3%与70.1%。随着雾... 以氟虫腈悬浮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特性。随着雾流方向角增大,药液在稻叶上的沉积量显著增加,雾流方向角为30°、45°与60°处理时药液的沉积量分别比0°处理者提高了16.6%、39.3%与70.1%。随着雾滴体积中径(VMD)增大,氟虫腈药液在稻叶上的沉积量降低,VMD为157.3、193.2、215.4、233.7μm处理的药液沉积量分别比VMD149.5μm处理降低了16.2%、39.1%、49.5%与66.4%。施药液量少于339L/hm2时,药液在稻叶上的沉积效率较高,为25.6%~28.1%,药液在稻叶上的最大稳定持留量约为1.42μL/cm2。较少施药液量和较小雾滴的处理,加入有机硅(150g/hm2)后药液的沉积量可提高80%~150%,但施药液量增加至694.5L/hm2(VMD233.7μm)时,药液沉积量未增加。根据本实验结果,施药时采用较小雾滴和较少施药液量,雾流方向角45°~60°,并加入有机硅作为喷雾助剂,药液在稻叶上的沉积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腈 水稻叶片 雾滴体积中径 雾流方向角 施药液量 有机硅 沉积
下载PDF
不同乳化剂制备β-胡萝卜素纳米乳液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毛立科 许朵霞 +1 位作者 杨佳 高彦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67,共4页
选择吐温20(TW)、十聚甘油单月桂酸酯(DML)、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S)、乳清分离蛋白(WPI)四种乳化剂(1%,w/w),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β-胡萝卜素纳米乳液(0.03%,w/w)。利用激光粒度仪分析纳米乳液的粒径大小与分布,Turbiscan浓缩体系稳定... 选择吐温20(TW)、十聚甘油单月桂酸酯(DML)、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S)、乳清分离蛋白(WPI)四种乳化剂(1%,w/w),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β-胡萝卜素纳米乳液(0.03%,w/w)。利用激光粒度仪分析纳米乳液的粒径大小与分布,Turbiscan浓缩体系稳定性分析仪监测纳米乳液稳定性变化趋势,HPLC法检测纳米乳液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研究结果显示,纳米乳液粒径主要分布在115.0~303.0nm,多分散系数0.09~0.30,含有TW、DML的纳米乳液粒径显著小于含有OSS、WPI的纳米乳液(p<0.05);储藏实验中,55℃下纳米乳液粒径增大显著,4℃下粒径变化不显著(p>0.05);含有OSS的纳米乳液中β-胡萝卜素降解最快,55℃储藏12d、4℃储藏28d后残留率分别仅为22.88%和26.23%,而含有WPI的纳米乳液中β-胡萝卜素降解最慢,在相同条件下储藏,残留率分别为72.23%和6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乳液 β-胡萝卜紊 乳化剂 粒径 降解
下载PDF
出口直径对内混式空气雾化喷嘴雾化特性及降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鹏飞 谭烜昊 +3 位作者 刘荣华 王海桥 李泳俊 田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23-2831,共9页
为了掌握喷嘴出口直径对气水喷雾降尘的影响,基于自行设计的气水喷雾降尘实验平台,对不同出口直径的空气雾化喷嘴流量、雾化特性及降尘性能进行了实测,并对实验结果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出口直径的增加,喷嘴耗水量几乎保持线... 为了掌握喷嘴出口直径对气水喷雾降尘的影响,基于自行设计的气水喷雾降尘实验平台,对不同出口直径的空气雾化喷嘴流量、雾化特性及降尘性能进行了实测,并对实验结果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出口直径的增加,喷嘴耗水量几乎保持线性增长,而耗气量呈现指数增长的变化趋势;喷雾射程和雾滴体积分数均随着出口直径的增大不断增大,而雾化角先增大后减小;出口直径为2. 0 mm的喷嘴雾化质量最好,所形成的雾滴索太尔平均直径D[3,2]最小,且雾滴粒径呈现正态分布,雾滴尺寸较为集中;雾滴速度沿喷嘴轴线方向不断衰减,且喷嘴直径越大雾滴速度衰减越缓慢;随着喷嘴直径的增加,雾滴速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全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随着喷嘴出口直径的增加均有所提高,但增幅较小;综合考虑喷嘴降尘性能、耗水量和耗气量等因素,在采掘作业场所进行气水喷雾降尘时,选择出口直径为2. 0~3. 0 mm的空气雾化喷嘴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水喷雾 出口直径 流量特性 雾化粒径 降尘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