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驾驶人视觉特性与行车安全研究进展 被引量:86
1
作者 马勇 付锐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94,共13页
为了明确驾驶人视觉特性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对驾驶人视觉特性与疲劳驾驶、隧道段行车安全、分心驾驶以及视觉特性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驾驶疲劳检测的视觉特性指标,归纳了驾驶人视觉特性与隧道出入... 为了明确驾驶人视觉特性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对驾驶人视觉特性与疲劳驾驶、隧道段行车安全、分心驾驶以及视觉特性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驾驶疲劳检测的视觉特性指标,归纳了驾驶人视觉特性与隧道出入口行车安全研究的方法及试验结果,分析了目前基于视觉特性的驾驶分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驾驶人视觉特性影响因素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表明:有必要将驾驶人视觉特性与脸部图像特征、驾驶操作行为及车辆运动状态等多个指标进行多源信息融合,以实现疲劳驾驶和分心驾驶的有效监测与预警;需进一步开展研究以明确隧道内驾驶人视觉负荷的评价指标,并针对不同驾驶人群体在各种交通环境中开展有效的教育和模拟驾驶培训,从而全面提升中国的人-车-路系统交通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行车安全 综述 视觉特性 驾驶人 疲劳驾驶 分心 眼动
原文传递
心电图时频域指标在驾驶疲劳评价中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杨渝书 姚振强 +1 位作者 李增勇 焦昆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2年第5期94-95,共2页
驾驶疲劳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用心电图指标来评价驾驶疲劳对于驾驶疲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里采集了16名被测试者90分钟实验室模拟驾驶操作过程的心电信号,并对实验开始和结束时的15分钟时段心电信号的7项时频域指标进行分析... 驾驶疲劳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用心电图指标来评价驾驶疲劳对于驾驶疲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里采集了16名被测试者90分钟实验室模拟驾驶操作过程的心电信号,并对实验开始和结束时的15分钟时段心电信号的7项时频域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有四项心电时频域指标与疲劳程度明显相关。驾驶疲劳实验后,心率变异性时域测量指标中的RR间期的标准差SD明显上升,心率变异性频域测量指标中的低频段功率值LF明显上升,高频段功率值HF明显下降,LF和HF的比值LF/HF明显上升。因而,采用此四项心电图时频域指标,可以对驾驶疲劳程度进行定量化的反映和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疲劳 心电图指标 心率变异性 相关性 交通事故
下载PDF
基于脑电信号的驾驶疲劳检测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吴绍斌 高利 王刘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72-1075,共4页
研究利用脑电信号(EEG)判断驾驶员的疲劳程度.基于疲劳驾驶实验平台进行模拟驾驶实验,综合实验视频图像和驾驶员自我评价进行主观疲劳评测.利用生理检测仪采集驾驶员的脑电波,对比分析脑电信号不同频带信号功率谱值和驾驶员的主观疲劳... 研究利用脑电信号(EEG)判断驾驶员的疲劳程度.基于疲劳驾驶实验平台进行模拟驾驶实验,综合实验视频图像和驾驶员自我评价进行主观疲劳评测.利用生理检测仪采集驾驶员的脑电波,对比分析脑电信号不同频带信号功率谱值和驾驶员的主观疲劳评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主观疲劳评测与脑电信号中功率谱值的变化相对应,脑电功率谱的比值(α+θ)/β越大,疲劳等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疲劳 脑电 疲劳等级 主观评测
下载PDF
基于驾驶操作行为的驾驶员疲劳状态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吴超仲 张晖 +2 位作者 毛喆 初秀民 严新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62-165,共4页
以驾驶疲劳状态监测为研究对象,介绍现有几种疲劳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提出把驾驶行为操作和驾驶员生理指标相结合建立疲劳识别模型的思想。通过大量模拟器驾驶实验,建立驾驶操作和驾驶员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数学... 以驾驶疲劳状态监测为研究对象,介绍现有几种疲劳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提出把驾驶行为操作和驾驶员生理指标相结合建立疲劳识别模型的思想。通过大量模拟器驾驶实验,建立驾驶操作和驾驶员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利用驾驶员生理指标能较好判别驾驶员状态特性的特点,找出驾驶操作行为和驾驶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建立驾驶操作行为和驾驶员疲劳状态之间的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操作 生理状态 疲劳驾驶 驾驶模拟器 道路交通安全
下载PDF
驾驶疲劳与汽车人机工程学初探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增勇 王成焘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01年第5期12-14,共3页
建立了人—汽车—环境驾驶界面模型 ,首次从人机工程学角度综合分析了造成驾驶疲劳的环境因素 ,指出视觉界面、听觉界面、人—座椅界面、人—操纵界面是影响驾驶疲劳的主要人机界面 。
关键词 驾驶疲劳 人机界面 人机工程学 汽车
下载PDF
汽车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心率变异性功率谱分析 被引量:41
6
作者 李增勇 焦昆 +1 位作者 陈铭 王成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4-576,共3页
驾驶疲劳是影响汽车乘坐舒适性及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汽车驾驶员在长期驾驶情况下 ,尤其振动条件下 ,常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心理功能障碍或紊乱 ,影响驾驶员身心健康并诱发交通事故。本研究应用心率变异性功率谱分析并结合主观评估 ,分... 驾驶疲劳是影响汽车乘坐舒适性及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汽车驾驶员在长期驾驶情况下 ,尤其振动条件下 ,常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心理功能障碍或紊乱 ,影响驾驶员身心健康并诱发交通事故。本研究应用心率变异性功率谱分析并结合主观评估 ,分析了模拟实际驾驶条件下实验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持续应激条件下 ,实验者心率变异性 (HRV)表现出明显的变化 ,如交感神经活动性增加 ,迷走神经活动性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心率变异性 (HRV)是精神负荷敏感的指标 ,可用于定量评估驾驶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心率变异性 HRV 驾驶疲劳 汽车驾驶员 交通安全 功率谱
下载PDF
基于脑电图识别结合操纵特征的驾驶疲劳检测 被引量:44
7
作者 王斐 王少楠 +2 位作者 王惜慧 彭莹 杨乙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8-404,共7页
精神疲劳影响驾驶员的警觉性和安全驾驶能力,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将脑电图识别与车辆操纵特性相结合来检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预期为搭建疲劳驾驶检测系统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设计了模拟驾驶实验,采集被试者的脑电图(EEG)信号... 精神疲劳影响驾驶员的警觉性和安全驾驶能力,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将脑电图识别与车辆操纵特性相结合来检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预期为搭建疲劳驾驶检测系统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设计了模拟驾驶实验,采集被试者的脑电图(EEG)信号和对应的方向盘操纵数据;针对疲劳程度三分类问题,利用小波包变换和共空间模式算法对EEG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依据车辆操纵特性评估驾驶员疲劳程度来确定EEG信号的分类标准;并选择支持向量机对EEG信号进行分类以完成对驾驶员精神疲劳状态的定性分析,分类准确率可达94.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疲劳 脑电图 操纵特性 共空间模式 小波包变换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与驾驶疲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董占勋 孙守迁 +1 位作者 吴群 徐娟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获取与驾驶疲劳程度相关性较高的、可以量化的、客观的心电指标,对10名成年男性司机在驾驶仿真平台上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检测与眼动跟踪同步实验研究.对HRV信号指标与评估疲劳的客观指标——PER-CLOSp80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 为获取与驾驶疲劳程度相关性较高的、可以量化的、客观的心电指标,对10名成年男性司机在驾驶仿真平台上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检测与眼动跟踪同步实验研究.对HRV信号指标与评估疲劳的客观指标——PER-CLOSp80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HRV信号的线性指标中,表征交感-副交感神经张力平衡状态的频谱低频与高频部分比值与PERCLOSp80值的相关程度最大,皮尔逊相关系数达到0.728,可以作为实时监测驾驶疲劳的量化心电指标.为进一步解释HRV信号的混沌特性,采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进行R-R间期C0复杂度计算,该非线性指标与疲劳累积过程相关,可以用来衡量驾驶员在遇到应急危险状况下的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疲劳 心率变异性 PERCLOS C_0复杂度
下载PDF
基于面部几何特征及手部运动特征的驾驶员疲劳检测 被引量:32
9
作者 刘明周 蒋倩男 扈静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6,共9页
驾驶员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方法。根据驾驶员视频图像特点,采用基于肤色检测的Adaboost算法提取面部以及手部的感兴趣区域(Regionsofinterest,ROIs)。基... 驾驶员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方法。根据驾驶员视频图像特点,采用基于肤色检测的Adaboost算法提取面部以及手部的感兴趣区域(Regionsofinterest,ROIs)。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特征点匹配获取眼、嘴以及手部的SIFT特征点,据此得出面部以及手部特征参数。将Perclos、MClosed、Phdown以及SA 4个特征参数作为模型输入,疲劳度等级作为模型输出,建立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贝叶斯正则化并结合动量梯度下降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BP人工神经网络训练高精度和预测低精度的过拟合现象。试验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光照、背景、角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影响,且疲劳检测的正确识别率达到9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疲劳 机器视觉:SIFT特征点匹配 肤色检测 BP人工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基于ROC曲线的驾驶疲劳脑电样本熵判定阈值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赵晓华 许士丽 +1 位作者 荣建 张兴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8-183,共6页
为了获得客观而准确的驾驶疲劳判别阈值,采用驾驶模拟实验研究方法,采集驾驶员在清醒及疲劳状态下的脑电信号,对比分析不同状态下脑电信号的时域特征,选取表征信号复杂程度的样本熵作为驾驶疲劳判别指标,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 为了获得客观而准确的驾驶疲劳判别阈值,采用驾驶模拟实验研究方法,采集驾驶员在清醒及疲劳状态下的脑电信号,对比分析不同状态下脑电信号的时域特征,选取表征信号复杂程度的样本熵作为驾驶疲劳判别指标,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方法,确定基于脑电信号样本熵值的驾驶疲劳判别阈值.研究结果表明:脑电信号样本熵值处于区间(0.32,0.71)时,驾驶员处于疲劳过渡时期,可能出现疲劳特征;脑电信号样本熵值小于阈值0.605时,判定驾驶员处于驾驶疲劳状态,准确率为0.95,该值可作为基于脑电信号样本熵的驾驶疲劳判定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熵 脑电信号 最佳阈值 驾驶疲劳判别 ROC曲线
下载PDF
形成驾驶疲劳的理论分析与系统建模 被引量:10
11
作者 焦昆 李增勇 王成焘 《汽车科技》 2002年第6期13-15,共3页
依据中西医学对疲劳的解释,在驾驶疲劳形成的过程中,我们把人-车-环境看作一个大系统,分析了形成驾驶疲劳的内外因素,并把这些因素引起的疲劳区分为精神疲劳和体力疲劳,进而建立起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系统模型。
关键词 理论分析 系统建模 驾驶疲劳 体力疲劳 精神疲劳 模型 驾驶员 汽车驾驶 人机工程
下载PDF
基于脑电信号的驾驶疲劳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房瑞雪 赵晓华 +1 位作者 荣建 毛科俊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24-126,141,共4页
采用驾驶模拟试验,通过检测驾驶员的脑电信号,研究脑电波不同频带的平均功率随驾驶时间的变化规律,验证了脑电信号作为驾驶疲劳检测指标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各脑电指标与P80指标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在极其单调的道路环境下,驾驶员... 采用驾驶模拟试验,通过检测驾驶员的脑电信号,研究脑电波不同频带的平均功率随驾驶时间的变化规律,验证了脑电信号作为驾驶疲劳检测指标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各脑电指标与P80指标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在极其单调的道路环境下,驾驶员在28 min左右时会出现疲劳症状,因此在道路设计时,单调的场景应限制在28 min的车程之内;同时,应对驾驶员进行宣传教育,避免过渡疲劳驾驶,在行车28 min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缓疲劳,从而减少由于疲劳驾驶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运输系统 驾驶时间 驾驶模拟 疲劳驾驶 脑电信号
下载PDF
8h驾驶工作对中年出租车驾驶员腰腿部肌肉sEMG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田强 黄力平 +2 位作者 于诗情 章礼勤 陈固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本研究以驾龄5年以上的中年男性出租车驾驶员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腰部竖脊肌和胫骨前肌表面肌电图相关疲劳指标的变化,以评价8h驾驶的工作负荷对人体相应部位肌肉疲劳状况的影响。方法:30名从业5年以上的中年男性出租车驾驶员(年龄45... 目的:本研究以驾龄5年以上的中年男性出租车驾驶员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腰部竖脊肌和胫骨前肌表面肌电图相关疲劳指标的变化,以评价8h驾驶的工作负荷对人体相应部位肌肉疲劳状况的影响。方法:30名从业5年以上的中年男性出租车驾驶员(年龄45.6±5.0岁)为司机组,15名中年男性坐姿工作者(年龄46.1±4.8岁)为对照组。对司机组8h驾驶工作前、后及对照组工作前后双侧腰部竖脊肌和双侧胫骨前肌进行1min持续收缩耐力测试,同时使用表面肌电测试系统进行表面肌电测试。结果:8h驾驶工作前后,司机组双侧胫骨前肌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侧腰部竖脊肌各项指标表明,8h驾驶工作能够引发明显的疲劳反应(MF斜率、MA斜率明显增大,P<0.05;MF截距明显降低,P<0.05),左侧疲劳反应大于右侧(左侧MF斜率、MF截距明显增大,P<0.05;左侧MA斜率明显增大,P<0.01;右侧变化不显著);安静状态下,司机组双侧腰部竖脊肌及双侧胫骨前肌的疲劳反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8h驾驶工作负荷能够引发腰部竖脊肌明显的疲劳反应且两侧不对称;长期长时间驾驶能够导致腰腿部肌肉疲劳的慢性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间驾驶 驾驶员 肌肉疲劳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机车司机驾驶疲劳风险动态量化评价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响 徐玉萍 章海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3,共6页
针对驾驶疲劳致因的多元性和动态性,提出一种铁路机车司机疲劳风险多指标动态评价方法。充分考虑了多方面时变因素对司机驾驶疲劳的动态影响,构建更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相关时变因素指标的客观量化方法,以提高指标取值的准确性;... 针对驾驶疲劳致因的多元性和动态性,提出一种铁路机车司机疲劳风险多指标动态评价方法。充分考虑了多方面时变因素对司机驾驶疲劳的动态影响,构建更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相关时变因素指标的客观量化方法,以提高指标取值的准确性;为降低主观因素对多指标赋权的影响,借助改进层次分析法(IAHP)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进而实现机车司机在不同作业时段下疲劳风险的动态量化评价。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所得的疲劳风险动态曲线与机车司机的实际作业情况及其疲劳自评量表得分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司机 驾驶疲劳 动态量化 风险评价 改进层次分析法(IAHP)
下载PDF
基于前额脑电多尺度小波对数能量熵的驾驶疲劳检测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闵建亮 蔡铭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2-189,共8页
为研究脑机接口(BCI)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减少因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安全事故,提出基于前额脑电(EEG)信号多尺度小波对数能量熵的驾驶疲劳检测方法。首先,设计驾驶仿真模拟试验,利用脑电帽采集26名被试清醒驾驶和疲劳驾驶的前额EEG信号,... 为研究脑机接口(BCI)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减少因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安全事故,提出基于前额脑电(EEG)信号多尺度小波对数能量熵的驾驶疲劳检测方法。首先,设计驾驶仿真模拟试验,利用脑电帽采集26名被试清醒驾驶和疲劳驾驶的前额EEG信号,试验过程中,使用主观检测方法每隔20min对被试进行问询;其次,应用MATLAB对采集到的EEG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2种驾驶状态形成被试初始样本数据集;进而,在该数据集基础上,利用多尺度熵的概念,提取EEG信号小波对数能量熵(WLE)特征,同时提取经典模糊熵(FE)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运用极限学习机(ELM)对提取的特征数据集进行快速有效的精准分类,并使用留一交叉验证法进行验证评估;最后,对比经典FE分类表现,并结合多种性能指标对驾驶疲劳检测结果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试验条件下,基于多尺度WLE(MWLE)的前额EEG疲劳识别率显著高于基于多尺度FE(MFE)的识别率,其理论平均正确率达91.8%;基于多尺度熵的EEG信号特征提取方法能有效提高驾驶疲劳识别效果和算法效率;多种性能指标表明前额EEG的WLE可以作为衡量驾驶疲劳的有效生理指标;结果验证了采用基于ELM对MWLE的前额EEG信号进行驾驶疲劳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有助于促进可穿戴BCI在疲劳驾驶预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驾驶安全 多尺度熵 驾驶人疲劳 脑机接口(BCI) 脑电(EEG)信号 极限学习机(ELM)
原文传递
基于传感器技术的驾驶疲劳检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贞 冯晓毅 《测控技术》 CSCD 2007年第4期1-3,共3页
疲劳驾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众多的研究人员致力于疲劳驾驶的研究。介绍了疲劳驾驶的研究现状,并着重对各种基于传感器的驾驶疲劳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分析了目前疲劳驾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疲劳驾驶 传感器 实时性 非接触性
下载PDF
基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驾驶疲劳因素及其产生机理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段振伟 景国勋 杨书召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21-27,共7页
在当今各种重大伤亡事故中,交通事故所占比例最大.其中驾驶疲劳已经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但驾驶疲劳的产生受交通标志、环境、驾驶员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交互作用,成因复杂,表现特征呈现出多维度、多侧面.基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原... 在当今各种重大伤亡事故中,交通事故所占比例最大.其中驾驶疲劳已经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但驾驶疲劳的产生受交通标志、环境、驾驶员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交互作用,成因复杂,表现特征呈现出多维度、多侧面.基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分析了驾驶疲劳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归纳出其形成过程分为感知、判断决策和动作3个阶段,提出疲劳驾驶的行为模式,并探讨其内在机理,这对于预防驾驶疲劳,保障车辆安全畅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人机工程 驾驶疲劳 产生机理
下载PDF
基于脉搏波特征融合的驾驶疲劳检测方法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鑫 张晖 +2 位作者 吴超仲 张琦 孙一帆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8-181,共14页
疲劳驾驶是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精确检测驾驶人的疲劳程度是主动预防疲劳驾驶事故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开展自然驾驶试验,以驾驶人的生物信号脉搏波(Blood Pressure Waveform,BPW)为数据源,使用脉搏波波形分析方法从中提取有效表征... 疲劳驾驶是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精确检测驾驶人的疲劳程度是主动预防疲劳驾驶事故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开展自然驾驶试验,以驾驶人的生物信号脉搏波(Blood Pressure Waveform,BPW)为数据源,使用脉搏波波形分析方法从中提取有效表征驾驶疲劳的特征指标,构建用于检测驾驶疲劳等级的BPW特征指标集,在此基础上引入D-S证据理论建立了基于BPW特征融合的驾驶疲劳检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测试数据的疲劳驾驶理论检测精度达到了91.8%,优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81.4%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84.3%,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但与决策回归树检测模型99.7%的精度相比较还有差距。研究获得的基于生物信息融合的驾驶疲劳检查模型和方法在驾驶疲劳检测与监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为辅助安全驾驶和疲劳预警及主动干预提供新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脉搏波分析 D-S证据理论 驾驶疲劳 交通事故
原文传递
基于多通道信息融合的疲劳驾驶行为分析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秦洪懋 刘志强 汪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120,共6页
为了克服单一通道信息在驾驶疲劳行为判定中的局限性,提出了综合运用多通道信息融合共同判定驾驶疲劳行为的方法。该方法在充分考虑各信息源相关性和互补性的基础上,优化采用驾驶人疲劳特征ECD、车道偏离程度SAAE、方向盘转动程度SWA等... 为了克服单一通道信息在驾驶疲劳行为判定中的局限性,提出了综合运用多通道信息融合共同判定驾驶疲劳行为的方法。该方法在充分考虑各信息源相关性和互补性的基础上,优化采用驾驶人疲劳特征ECD、车道偏离程度SAAE、方向盘转动程度SWA等疲劳判别指标,运用MVAR进行多维特征向量提取,以有向无环支持向量机为融合算法,建立了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驾驶疲劳行为判定模型。结果表明,运用DAG-SVM进行多通道信息决策提高了疲劳驾驶行为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驾驶辅助系统 疲劳驾驶 支持向量机(SVM) 信息融合
下载PDF
基于生理信号的驾驶疲劳综合评价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赵晓华 房瑞雪 +1 位作者 荣建 毛科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11-1516,1523,共7页
采用驾驶模拟舱对30名被试进行动态驾驶模拟试验,分析心电信号和脑电信号随驾驶时间的变化规律,验证心电信号和脑电信号作为驾驶疲劳评价指标的有效性.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发现心电信号与脑电信号相关关系显著,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 采用驾驶模拟舱对30名被试进行动态驾驶模拟试验,分析心电信号和脑电信号随驾驶时间的变化规律,验证心电信号和脑电信号作为驾驶疲劳评价指标的有效性.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发现心电信号与脑电信号相关关系显著,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脑电信号与心电信号之间的关系,确定驾驶疲劳评价的综合指标,可以排除干扰因素,减小数据的波动性,提高驾驶疲劳评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疲劳 驾驶模拟试验 心电信号 脑电信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