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45
1
作者 韩梅 郑丙辉 +2 位作者 李子成 郝春曦 郑达英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34,共4页
198 9年对全国 4 9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 81个饮用水地表水源和 3 0个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情况调查表明 ,4 8%的地表水源、2 0 %的地下水源达不到相应标准 ;1 996年调查结果表明 ,2 0 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 3 2 9个饮用水地表水源和 2 4 2... 198 9年对全国 4 9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 81个饮用水地表水源和 3 0个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情况调查表明 ,4 8%的地表水源、2 0 %的地下水源达不到相应标准 ;1 996年调查结果表明 ,2 0 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 3 2 9个饮用水地表水源和 2 4 2个饮用水地下水源中 ,这一数字已分别上升到 83 3 %和 2 7 7%。其可比的 2 0个重点城市的 3 9个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表明 :1 989~ 1 996年间 ,饮用水源地水质呈恶化趋势 ,在评价我国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的基础上 ,笔者提出了保护水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水源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质评价 城市
下载PDF
台州长潭水库铁锰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刘树元 郑晨 +2 位作者 袁琪 王先兵 王秭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702-3708,共7页
2013年1月以及4~12月对浙江省台州市长潭水库库区及其入库河流进行调查,同时结合历年监测数据,考察了水源水库中铁、锰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并依据水库水体温度、溶解氧(DO)随水体深度的变化,探讨了铁、锰超标的成因.结果表明,长潭水库... 2013年1月以及4~12月对浙江省台州市长潭水库库区及其入库河流进行调查,同时结合历年监测数据,考察了水源水库中铁、锰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并依据水库水体温度、溶解氧(DO)随水体深度的变化,探讨了铁、锰超标的成因.结果表明,长潭水库水体中铁锰质量浓度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铁、锰质量浓度在6~8月较高,水库出水口处历年最高值分别为2.38 mg·L-1和1.24 mg·L-1.铁、锰质量浓度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2002)中0.3 mg·L-1和0.1 mg·L-1限值的情况主要发生在5~10月,2013年水库出水口处铁锰峰值分别超标5.6倍和12.4倍.入库河流铁锰质量浓度最高值分别为0.89 mg·L-1和0.56 mg·L-1,均小于同期水库出水口处铁锰质量浓度,综合分析表明外源污染并非库区水体铁锰的主要来源.7月铁锰在水库底层的质量浓度达到最大,分别为2.42 mg·L-1和1.20 mg·L-1.水体温度、溶解氧以及铁锰质量浓度在夏季的垂向分布特征表明水体热分层引起的季节性缺氧导致了沉积物中铁锰的释放,热分层效应引发的内源污染是库区水体铁锰超标的直接原因.水源水库铁锰污染的控制应该采用高效直接的原位水质改善和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潭水库 饮用水源 铁锰 垂向分布 热分层 内源污染
原文传递
武陵山区域典型生态保护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莹莹 张永江 +2 位作者 邓茂 王文芳 黄晓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2-290,共9页
选择武陵山区域黔江区的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通过2010—2014年每月进行水质监测,获取120组有效数据,运用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13项水质指标(如Cd、As、Hg等)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4年,黔江区小... 选择武陵山区域黔江区的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通过2010—2014年每月进行水质监测,获取120组有效数据,运用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13项水质指标(如Cd、As、Hg等)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4年,黔江区小南海、洞塘水库监测指标均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标准,水质状况良好.2个饮用水源地的成人总致癌风险均在0.87×10-7~1.19×10-7a-1之间,儿童总致癌风险均在2.86×10-7~3.91×10-7a-1之间,成人和儿童的水质总健康风险均值低于US EPA和ICRP(1×10-4和5×10-5a-1)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2个数量级以上.健康风险排序为致癌物>非致癌物.计算健康风险指标贡献率表明,通过饮水暴露途径引起健康风险应优先控制Cr6+.黔江区2个城市饮用水源地对儿童产生的人体健康总风险值大于成人,因此儿童更易受到化学物质引起的健康危害.不确定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具有可信性,但污染物浓度、人体单位体质量、日均饮水量以及暴露时间的变动将会影响健康风险水平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江区 饮用水源地 健康风险评价 不确定分析
下载PDF
水源地型水库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探索 被引量:15
4
作者 段文秀 朱广伟 +4 位作者 刘俊杰 杨文斌 史鹏程 许海 朱梦圆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135-4145,共11页
基于2018年8月开展的夏季江苏省17座水源地型水库水质调查数据,结合水源地型水库面临的主要水生态安全问题,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意见法建立了水源地型水库水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和方法,并首次提出将异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纳入评价体系... 基于2018年8月开展的夏季江苏省17座水源地型水库水质调查数据,结合水源地型水库面临的主要水生态安全问题,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意见法建立了水源地型水库水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和方法,并首次提出将异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纳入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江苏省水源地型水库水生态安全等级为优秀和良好的水库分别占29.4%和52.9%,处于一般等级的水库占17.7%;水库水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透明度、异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MIB)、蓝藻水华及富营养化.本研究通过抓住水源地型水库水生态安全的主要水生态指标进行简便易行的评估,可为类似水源地型水库因地制宜地制定个性化生态监测方案和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水库 水生态安全评价 2-甲基异莰醇
下载PDF
江苏水源地型水库异味物质发生风险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5
作者 史鹏程 朱广伟 +6 位作者 杨文斌 许海 朱梦圆 邹伟 胡林娜 笪文怡 季鹏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000-4008,共9页
为认知水源地型水库异味发生风险及其规律,本研究于异味风险高危期(夏季),对江苏17个省级水源地型水库开展了水质、浮游生物和异味物质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的17个水库普遍存在富营养化程度偏高(如藻类生物量偏大和水体透明度偏低... 为认知水源地型水库异味发生风险及其规律,本研究于异味风险高危期(夏季),对江苏17个省级水源地型水库开展了水质、浮游生物和异味物质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的17个水库普遍存在富营养化程度偏高(如藻类生物量偏大和水体透明度偏低)的问题,约三分之一的水库出现部分水层异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MIB)浓度超标,MIB平均浓度为(13.7±20.7)ng·L^-1,表明江苏省水库型水源地普遍存在MIB风险;多个水库检出土臭素(GSM),但其浓度均没有超过10ng·L^-1的饮用水标准浓度(最大浓度为4.6ng·L^-1);同步水质调查及统计分析表明,MIB浓度和水体叶绿素a浓度、水体透明度、悬浮颗粒物浓度、富营养化指数等重要水质指标及浮游植物生物量(特别是蓝藻生物量)相关性显著(P<0.05),其中MIB与叶绿素a、富营养化指数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因此,水源地型水库的异味物质风险与水库的富营养化密切相关;实施营养盐外源输入削减、提高流域植被覆盖度、科学调控渔业养殖规模等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措施是水库异味物质控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水库 异味物质 水质 浮游植物 2-甲基异莰醇(MIB)
原文传递
南京市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故风险分析与应急水源选择 被引量:9
6
作者 于凤存 方国华 蔡吉娜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6-58,共3页
从南京市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故调查统计入手,分析了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故风险,对南京市地表和地下应急水源进行了分析,并考虑了特殊情况下的区域外应急调水,最大程度地降低突发事故的危害,维持南京市经济社会正常运转。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地 突发事故 应急水源 南京市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 被引量:7
7
作者 庄翠蓉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年第2期51-54,共4页
以汀溪水库为例,采用3S技术进行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利用GIS技术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并自动生成汇水区盆地和流域范围,初步划定保护区范围;采用遥感技术获取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专题信息;根据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原则,综合考虑社会和... 以汀溪水库为例,采用3S技术进行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利用GIS技术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并自动生成汇水区盆地和流域范围,初步划定保护区范围;采用遥感技术获取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专题信息;根据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原则,综合考虑社会和自然等多种数据源进行人工修订获得保护区范围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划分 3S技术 汀溪水库
下载PDF
重庆市城区水库型饮用水源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晟 李崇明 +2 位作者 黄书铭 王飞 阚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2期90-92,共3页
利用综合营养指数评价方法对重庆市城区12个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水质调查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饮用水源污染主要表现为营养盐和有机物污染,CODMn范围在1.79~8.13mg/L;TN范围在0.778~4.12mg/L;TP范围在0.013~0.067mg/L... 利用综合营养指数评价方法对重庆市城区12个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水质调查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饮用水源污染主要表现为营养盐和有机物污染,CODMn范围在1.79~8.13mg/L;TN范围在0.778~4.12mg/L;TP范围在0.013~0.067mg/L;Chla范围在2.99-212mg/m^3。评价认为,已建成使用的6座水库均达到富营养化水平;拟建6座水库中,2座达轻度富营养化,其余水库达中营养。水体污染来源主要为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 富营养化 评价 重庆
下载PDF
南宁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马海涛 杨晓灵 +1 位作者 任重 王丽 《人民珠江》 2014年第4期41-44,共4页
为了解南宁市主要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分析其对人体健康产生风险水平,对2008—2012年南宁市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对其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南宁市主要... 为了解南宁市主要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分析其对人体健康产生风险水平,对2008—2012年南宁市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对其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南宁市主要水源地各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水平大小顺序为砷>氟化物>硝酸盐>氨氮>铁>锰,化学致癌物引起的健康风险水平比非致癌物所致的健康风险水平高4个数量级。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水平主要取决于致癌物质健康风险水平。2008—2012年邕江水源地致癌物质总风险水平较高,空间变化不明显,年际变化呈逐年下降趋势。南宁市主要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水平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化学致癌物砷应当作为邕江水源地饮用水源需优先治理的污染物,必须在人们饮用之前将其去除,降低环境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 水环境 健康风险评价 南宁
下载PDF
饮用水源地突发苯酚污染的应急处理中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芳艳 王春玲 +3 位作者 王新刚 唐玉斌 吕锡武 张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5-99,共5页
以黄浦江饮用水源地取水口突发苯酚污染的应急处理技术研究为背景,模拟黄浦江边某原水厂的工艺建立中试装置,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活性炭吸附及活性炭吸附与高锰酸钾氧化联用技术对突发苯酚污染进行消减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苯酚污染... 以黄浦江饮用水源地取水口突发苯酚污染的应急处理技术研究为背景,模拟黄浦江边某原水厂的工艺建立中试装置,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活性炭吸附及活性炭吸附与高锰酸钾氧化联用技术对突发苯酚污染进行消减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苯酚污染程度,确定了适宜的工艺和相应的药剂投加量。结果表明,当原水中苯酚质量浓度低于50μg.L-1时,只需在原水厂前池投加适量的高锰酸钾或活性炭,即可使苯酚消减至超标倍数在10倍以下。当原水中苯酚质量浓度在50~500μg.L-1时,需采用活性炭吸附与高锰酸钾氧化联用技术使酚消减,在前池投加10~50mg.L-1活性炭,同时在调压池投加2 mg.L-1高锰酸钾,可使出水苯酚超标倍数低于25倍。当原水中苯酚质量浓度趋于或超过500μg.L-1时,在前池投加50 mg.L-1活性炭,同时在调压池投加2 mg.L-1高锰酸钾,出水苯酚超标倍数仍在2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高锰酸钾 活性碳 饮用水源 突发污染 应急处理
下载PDF
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的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晓亮 宋子岭 +1 位作者 杨康 李和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2-94,共3页
通过改进加权欧式距离模型,建立变权欧式距离模型,以体现相同水质评价因子在不同饮用水源评价单元中的客观各异性。采用污染贡献率确定评价因子在各评价单元中的权重。结合规范化数据建立符合各评价单元自身特点的评价距离尺度准则,对... 通过改进加权欧式距离模型,建立变权欧式距离模型,以体现相同水质评价因子在不同饮用水源评价单元中的客观各异性。采用污染贡献率确定评价因子在各评价单元中的权重。结合规范化数据建立符合各评价单元自身特点的评价距离尺度准则,对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综合指数法比较,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的分割灵敏性较高、评价效果良好。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符合饮用水质特点的科学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饮用水源 污染贡献率 变权欧式距离模型
下载PDF
栉风沐雨七十载 砥砺前行续华章
12
作者 黎小红 《北京水务》 2024年第S01期1-3,共3页
围绕十八大以来官厅水库运行管理和水安全保障的新形势新要求,在回顾官厅水库建成70周年以来的主要功能变化与水环境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锚定2035年官厅水库恢复饮用水源功能目标,提出多措并举、多源共济、多管齐下等确保水质、水量及生... 围绕十八大以来官厅水库运行管理和水安全保障的新形势新要求,在回顾官厅水库建成70周年以来的主要功能变化与水环境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锚定2035年官厅水库恢复饮用水源功能目标,提出多措并举、多源共济、多管齐下等确保水质、水量及生态安全措施,以新作为、新担当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职能,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市民高品质生活提供水务基本运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厅水库 功能恢复 饮用水源 水安全保障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黔江区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及磷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莹莹 张永江 +2 位作者 邓茂 宋卫华 刘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0-146,共7页
为了解黔江区饮用水源地(小南海水库、城北水库和洞塘水库)的水质状况及磷形态分布特征,选择该地区3个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通过2015年10月—2016年9月的每月进行水质监测,获取36组有效数据,分析了饮用水中磷形态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 为了解黔江区饮用水源地(小南海水库、城北水库和洞塘水库)的水质状况及磷形态分布特征,选择该地区3个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通过2015年10月—2016年9月的每月进行水质监测,获取36组有效数据,分析了饮用水中磷形态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结果表明:3个饮用水源地的ρ(TP)年均值均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湖、库标准(0.05mg/L).3个水源地水体中磷均以溶解态为主,小南海水体中溶解性磷(DTP)的主要形态为可溶性正磷酸盐(DP),洞塘水库和城北水库水体中溶解性磷(DTP)的主要存在形态为可溶性有机磷(DOP).3个饮用水源地磷形态的整体分布情况为:ρ(TP)从大到小顺序为城北水库、洞塘水库、小南海;ρ(DTP)从大到小顺序为洞塘水库、小南海、城北水库;ρ(DP)从大到小顺序为洞塘水库、小南海、城北水库.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3个饮用水源地均属于3类水质级别,水质状况为轻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江区 饮用水源地 磷形态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基于rpoB基因的阪崎克罗诺杆菌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胜利 黄佳 +5 位作者 晁爱敏 于海燕 顾卿 韩明春 徐杭英 周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8-161,共4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利用阪崎克罗诺杆菌及其邻近细菌的rpoB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ESrpoBF及ESrpoBR。特异性检测表明,该对引物能对阪崎克罗诺杆菌进行有效的扩增,PCR扩增产物为154bp大小的条带,而对其余近缘肠杆菌均无阳性扩... 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利用阪崎克罗诺杆菌及其邻近细菌的rpoB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ESrpoBF及ESrpoBR。特异性检测表明,该对引物能对阪崎克罗诺杆菌进行有效的扩增,PCR扩增产物为154bp大小的条带,而对其余近缘肠杆菌均无阳性扩增。灵敏度检测显示,该对引物在常规PCR及实时定量PCR的检测极限分别为10 pg/μL和10 fg/μL。进一步利用该对引物对浙江省14个重要饮用水源地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6个饮用水源检测到阪崎克罗诺杆菌,检出率为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阪崎克罗诺杆菌 阪崎肠杆菌 RPOB 实时定量PCR 水源
下载PDF
3S技术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制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军仓 袁彩凤 易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08-411,共4页
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要求,引入3S技术进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给出了保护区划分制图的流程,并按类型分别详细说明了3S技术在保护区划分制图中的应用方法。结果表明,采用3S技术进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制图,制图更加快速... 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要求,引入3S技术进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给出了保护区划分制图的流程,并按类型分别详细说明了3S技术在保护区划分制图中的应用方法。结果表明,采用3S技术进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制图,制图更加快速、准确,界定保护区范围实现了半自动化。保护区划分结果符合自然地形地貌和水文特征,界定的保护区范围具有科学依据。此外,某些区域卫星图相对滞后,甚至没有清晰的卫星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保护区划分制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划分 制图 3S技术
下载PDF
南京上坝饮用水源地重金属预警监控和风险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傅寅 刘军 +1 位作者 陈诚 方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6期641-645,共5页
通过对南京上坝水源地的Hg、As、Cu、Pb和Cd的连续自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2012年底至2013年上半年南京上坝水源地的重金属的变化情况,并对由重金属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项所监测重金属含量均能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 通过对南京上坝水源地的Hg、As、Cu、Pb和Cd的连续自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2012年底至2013年上半年南京上坝水源地的重金属的变化情况,并对由重金属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项所监测重金属含量均能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并且由重金属引起的健康风险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通过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表明该水体具有较低的健康风险.同时连续1年的发光细菌毒性监测结果也表明该水源地水质处于低毒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地 重金属 自动监测 健康风险 发光细菌毒性监测
下载PDF
Assessment on contaminations in sediments of an intake and the inflow canals in Taihu Lake, China 被引量:1
17
作者 Xiaolong WANG Shiming DING Qi ZHANG Weiping HU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665-674,共10页
As the second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 Taihu Lake provides water supply to approximately 32 million inhabitants around the lake. However, dramatically increased pollution has threatened the safety of drinking... As the second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 Taihu Lake provides water supply to approximately 32 million inhabitants around the lake. However, dramatically increased pollution has threatened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supply in recent year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contaminations of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s of an intake and inflow canals in Gonghu Bay, Taihu Lake. Moreover, we also examined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 acteristics of contamination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ake presented relatively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phos- phorus and nitrogen compared with inflow canals. Howev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Cr, Ni, Cu, Zn and Pb in the sediments of the intake exceeded the lowest effect level (LEL) values, indicating a potential risk to drinking water resource. In additi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Ni in the sediments of Tianji Canal and Jinshu Canal exceeded the severe effect level (SEL) value. More important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Cu in the sediments of Tianji Canal exceeded three times of the SEL value.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 domestic sewage primarily contributed to the nutrient accumulation, and the leakage of electronic trash dominated the enrichment of metals in the sediments. Taken together, more effort should be made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water resources in Taihu Lake, especially for the treatment of domestic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nking water resource nutrients heavy metals SEDIMENTS Taihu Lake
原文传递
独木水库水质保护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盛开元 孙惠芬 《云南环境科学》 2003年第B03期70-73,共4页
独木水库由于径流区内煤资源开发的无序性 ,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水源地的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针对上述问题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 。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地 环境保护 独木水库 水质保护
下载PDF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调查中的GIS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毅文 钟远良 +2 位作者 张强 高卫平 蒋任飞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9-54,共6页
实例应用GIS技术进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污染源数据定位、筛选、空间统计,显示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调查工作中应用GIS技术对具有空间属性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大幅提升环境调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关键词 GIS 饮用水水源地 环境调查
下载PDF
大理苍山花甸坝饮用水源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发 周娅 +2 位作者 和东义 李小艳 杨晓燕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3年第10期53-55,共3页
目的:检测苍山花甸坝龙潭、西坡、农场总部3个饮用水源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方法: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多管发酵法分别对水样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检测。结果:龙潭水源中未检到细菌和大肠菌群,而农场总部水源和西坡水源中检... 目的:检测苍山花甸坝龙潭、西坡、农场总部3个饮用水源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方法: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多管发酵法分别对水样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检测。结果:龙潭水源中未检到细菌和大肠菌群,而农场总部水源和西坡水源中检出大量细菌和大肠菌群,其中西坡水源中细菌总数>300/mL,大肠菌群数>230/L;农场总部水源细菌总数=189/mL,大肠菌群数=230/L。结论:苍山花甸坝农场总部水源和西坡水源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均不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不适于直接饮用,而龙潭水源则符合该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山花甸坝 饮用水源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