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伦维尔《梦幻屋》中的知识叛逆与颠覆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正发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5-141,共7页
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女作家凯特·格伦维尔在她的作品《梦幻屋》中,充分利用自己作为文学创作专业"科班"出身所掌握的现代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不动声色地对传统的人文主义、主流文化、秩序、理性以及男性价值中心进行了全面... 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女作家凯特·格伦维尔在她的作品《梦幻屋》中,充分利用自己作为文学创作专业"科班"出身所掌握的现代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不动声色地对传统的人文主义、主流文化、秩序、理性以及男性价值中心进行了全面的质疑、反拨与颠覆。小说选择了一个文学作品几乎永恒的话题――男女爱情与婚姻家庭――为框架展开故事,但却与传统的阅读期待背道而驰,整个目的在于戏仿、消解,对现有的价值观念与知识体系进行修正,彰显了后现代女性主义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幻屋》 格伦维尔 知识 颠覆 暗示
原文传递
论《梦幻屋》中的主体异化现象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乐琴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38-42,共5页
自我异化是格伦维尔短篇小说集《长胡子的女人》的核心主题,《梦幻屋》是其中一篇的扩展。作为精神分析领域的一个概念,自我异化及其症状揭示了主体在形成中所面临的困境。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入手,分析小说主人公露易丝在经受性创伤后呈... 自我异化是格伦维尔短篇小说集《长胡子的女人》的核心主题,《梦幻屋》是其中一篇的扩展。作为精神分析领域的一个概念,自我异化及其症状揭示了主体在形成中所面临的困境。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入手,分析小说主人公露易丝在经受性创伤后呈现的分裂和异化的主体景象,通过非家幻觉实现她对父权象征秩序的拒斥和对完整自我的追寻。作者通过颠覆传统的知识、权力和性欲阶段来表达对社会所期望的女性社会、心理和性别角色的愤懑,用负面美学激起人们对性别问题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特·格伦维尔 《梦幻屋》 异化 主体 非家幻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