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石流常用排导槽水力条件的比较 被引量:32
1
作者 游勇 柳金峰 欧国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820-2825,共6页
目前泥石流防治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横断面型式主要有直墙V型断面、梯型断面、矩型断面、圆型断面。将泥石流排导槽的断面型态系数定义为湿周与水力半径之比,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直墙V型、梯型、矩型、圆型排导槽水力最佳时相应的断面型态系数... 目前泥石流防治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横断面型式主要有直墙V型断面、梯型断面、矩型断面、圆型断面。将泥石流排导槽的断面型态系数定义为湿周与水力半径之比,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直墙V型、梯型、矩型、圆型排导槽水力最佳时相应的断面型态系数,对相同槽型排导槽水力断面的研究表明:直墙V型槽横坡系数在0~3时,随横坡系数增大,水力条件更优;横坡系数大于3后,随横坡系数的增大,水力条件越差;横坡系数等于3时,水力条件最佳。梯型槽边坡系数在0~0.577时,随边坡系数增大,水力条件越优;边坡系数大于0.577后,随边坡系数的增大,水力条件越差,边坡系数等于0.577时,水力条件最佳。对直墙V型、梯型、矩型、圆型槽的水力最佳断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圆型断面排导槽水力条件比其他3种都优;当边坡系数大于0,小于等于1.333时,梯型槽较矩型断面优越;当边坡系数大于1.333时,梯型槽没有矩型槽优越。当横坡系数大于0,小于0.75时,直墙V型槽没有矩型优越;当横坡系数大于0.75时,直墙V型槽比矩型优越;在横坡系数、边坡系数值相同的情况下,且在0与1之间时,梯型槽比直墙V型槽优越;当大于1时,梯型槽没有直墙V型槽优越;当两者均为1时,水力条件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泥石流 排导槽 断面型态参数 水力最佳断面
下载PDF
汶川震区狭陡型泥石流典型特征与防治 被引量:26
2
作者 杨东旭 游勇 +3 位作者 陈晓清 赵万玉 石胜伟 谢忠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6-153,共8页
汶川MS 8.0强震发生6年来,震区暴发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泥石流灾害,其中一类可总结为"狭陡型泥石流",其特征指标及防治对策与震前常规泥石流存在显著差异,给灾后重建和灾害防治技术提出了新的命题。在对(极)重灾区泥石流... 汶川MS 8.0强震发生6年来,震区暴发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泥石流灾害,其中一类可总结为"狭陡型泥石流",其特征指标及防治对策与震前常规泥石流存在显著差异,给灾后重建和灾害防治技术提出了新的命题。在对(极)重灾区泥石流活跃的五大片区(汶川、都江堰、绵竹、北川、安县)进行大量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强震区狭陡型泥石流的概念并给出定义,提炼了其在形成、活动及危害等方面的典型特征;通过工程实践,分析了其独特的治理难点及相应的防治对策,介绍了几项极具适应性和有效性的防治新技术,可为强震扰动区泥石流治理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一类新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震区 狭陡型泥石流 防治工程 微型复合钢管桩 箱体衬砌式排导槽
下载PDF
泥石流排导槽水力最佳断面 被引量:20
3
作者 游勇 《山地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55-258,共4页
根据所导出三角形和复式三角形排导槽的最佳水力断面,三角形水力最佳断面β=1+m2-1,对梯形、矩形、三角形排导槽优化断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对规划设计有很强适用性。
关键词 排导槽 水力最佳断面 三角形 泥石流
下载PDF
稀性泥石流对排导槽的冲磨破坏机理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富春 黄本生 +1 位作者 杨钢 陈洪凯 《山地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470-473,共4页
针对稀性泥石流特点 ,从垂直于排导槽边壁方向和平行于排导槽边壁方向对排导槽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导出了多个公式 。
关键词 稀性泥石流 排导槽 破坏机理 边臂方向 磨损
下载PDF
泥石流排导槽最小不淤纵坡初步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游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38,共3页
纵坡是泥石流排导槽设计重要参数之一。通过试验研究 ,对 2组粒径级配 ,8种不同容重的泥石流在排导槽内运动最小纵坡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1)粒径小于 0 .0 5 mm的泥流可以在很小排导坡度下流动 ;同一容重、级配的泥石流 ,随排导槽纵坡... 纵坡是泥石流排导槽设计重要参数之一。通过试验研究 ,对 2组粒径级配 ,8种不同容重的泥石流在排导槽内运动最小纵坡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1)粒径小于 0 .0 5 mm的泥流可以在很小排导坡度下流动 ;同一容重、级配的泥石流 ,随排导槽纵坡减小 ,槽内运动速度逐渐减缓 ,泥深增大 ;(2 )随泥石流容重的增大 ,排泄其所需纵坡将增加 ;泥石流最小不淤纵坡除与容重有关外 ,还与固体物质粒径大小、细颗粒含量等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导槽 最小不淤纵坡 泥石流 容重 固体物质粒经大小 防治
下载PDF
鼻胆管运用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妹婷 冯毕龙 喻思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27期3560-3564,共5页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作为一项微创治疗技术,具有迅速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胆道压力、通畅引流胆道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鼻胆管适用范围、特点、置管方法 、固定方法 、留置时间、常见...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作为一项微创治疗技术,具有迅速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胆道压力、通畅引流胆道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鼻胆管适用范围、特点、置管方法 、固定方法 、留置时间、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鼻胆管护理提供参考,有助于提供优质的鼻胆管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鼻胆管引流 管道护理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The Optimal Cross-section Design of the “Trapezoid-V” Shaped Drainage Canal of Viscous Debris Flow 被引量:9
7
作者 YOU Yo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1期103-107,共5页
Debris flow drainage canal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engineering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manage debris flow hazards.The shape and the sizes of the cross-section are important parameters when design debris flow dr... Debris flow drainage canal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engineering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manage debris flow hazards.The shape and the sizes of the cross-section are important parameters when design debris flow drainage canal.Therefore,how to design the appropriate shape and sizes of the cross-section so that the drainage canal can have the optimal drainage capacity is very important and few researched at home and abroad.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hydraulic condition of a Trapezoid-V shaped drainage canal and optimize its cross-section.By assuming characteristic sizes of the cross-section,the paper deduced the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Trapezoid-V shaped debris flow drainage canal.By theory analysis,it indicates that the optimal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is only related to the side slope coefficient and the bottom transverse slope coefficient.For this study,the Heishui Gully,a first-order tributary of the lower Jinsha River,was used as an example to design the optimal cross-section of the drainage canal of debris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al cross-section design Trapezoid- V shaped drainage canal Viscous debris flow
下载PDF
泥石流V型排导槽防淤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韩征 徐林荣 +1 位作者 苏志满 陈舒阳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3,共5页
排导槽是泥石流治理常用的工程措施,泥石流若在槽内淤积,将极大影响排导槽防治效果。目前国内现行规范中没有关于排导槽淤积情况计算的相关条款,导致排导槽被泥石流淤埋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鉴于此,分析了排导槽淤堵的常见原因,对现有... 排导槽是泥石流治理常用的工程措施,泥石流若在槽内淤积,将极大影响排导槽防治效果。目前国内现行规范中没有关于排导槽淤积情况计算的相关条款,导致排导槽被泥石流淤埋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鉴于此,分析了排导槽淤堵的常见原因,对现有的一些排导槽淤积验算公式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提出了一套基于槽宽验算、槽内泥深及流速验算等公式的排导槽防淤设计验算方法。该方法在雅(安)泸(沽)高速公路沿线某泥石流沟V型排导槽淤埋事故的处理中进行了应用,重建的排导槽经受了2011年6月17日特大暴雨形成的泥石流的考验,说明该方法实施效果良好,可供相关研究与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排导槽 淤积验算
下载PDF
泥石流排导槽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7
9
作者 高全 陈晓清 赵万玉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0年第2期1-7,共7页
泥石流是我国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在5.12汶川地震后表现得尤为突出。排导槽作为一种结构简单、经济适用的防护措施在泥石流的防治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泥石流排导槽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比较全衬砌槽和软基消能型槽的... 泥石流是我国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在5.12汶川地震后表现得尤为突出。排导槽作为一种结构简单、经济适用的防护措施在泥石流的防治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泥石流排导槽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比较全衬砌槽和软基消能型槽的结构特点、排导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其中全衬砌槽束水冲砂的特点增加泥石流的排泄,减少淤积,适于下游有广阔停淤区域或主河有足够输移能力的泥石流;而软基消能槽设置贯穿型横向潜槛,增大摩擦,降低流速,适于下游有城镇、铁路、工厂等重要基础设施的泥石流;分别从横纵断面优化、材料选择等角度总结了排导槽的研究进展:初步界定排导槽合理纵比降为3°~10°;横断面上对矩/梯形、圆形、V形等几种主要槽型水力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圆形断面最优;尝试运用高强混凝土等新型材料或结构增加排导槽的抗磨强度,延长其使用年限;综合考虑泥石流地质地貌背景、水文条件、施工难易程度、经济与否等多方面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排导工程;指出随着各项土木工程中生态需求的日益增长,今后研究工作中应加强模型试验,尤其是交错齿槛等生态型泥石流排导槽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泥石流排导槽的优化设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排导槽 研究现状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强震-暴雨叠加区小岗剑泥石流灾害特征与防治关键技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东旭 游勇 +3 位作者 陈晓清 石胜伟 刘建康 赵万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8-903,共6页
汶川MS8.0震发生6年来,震区泥石流数量增多、性质复杂,而强震-暴雨叠加区的泥石流尤为特殊.小岗剑泥石流位于龙门山断裂带极重灾区绵竹市,且处于四川省两大暴雨区之一的鹿头山暴雨区中心,其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与震前常规泥石流存在显著... 汶川MS8.0震发生6年来,震区泥石流数量增多、性质复杂,而强震-暴雨叠加区的泥石流尤为特殊.小岗剑泥石流位于龙门山断裂带极重灾区绵竹市,且处于四川省两大暴雨区之一的鹿头山暴雨区中心,其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与震前常规泥石流存在显著差异.在对比震区大量泥石流沟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类泥石流沟在形成、活动及危害等方面的典型特征,提炼了其独特的治理难点,并在防治设计实践中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通过竣工后的运行监测,证明各项防治新技术具有较好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可为强震扰动区泥石流治理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特征 防治工程 微型复合钢管桩 泥石流排导槽 小岗剑泥石流 汶川震区
下载PDF
污水处理溪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法研究Ⅰ.装置、方法、载体与工艺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辅利 高光智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44-249,共6页
溪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利用合流制排水沟渠处理污水的新技术。通过室内试验和实际模型试验 ,对溪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工艺、处理效率、抗冲刷能力、生物载体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用该法对污水的处理效率达到了一般生物膜法的... 溪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利用合流制排水沟渠处理污水的新技术。通过室内试验和实际模型试验 ,对溪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工艺、处理效率、抗冲刷能力、生物载体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用该法对污水的处理效率达到了一般生物膜法的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法 排水沟渠 生物载体
下载PDF
排导结构中泥石流的流动形态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富春 陈洪凯 马永泰 《山地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65-168,共4页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 ,推导出泥石流在排导槽中的能量方程。根据此方程 ,可求出泥石流在排导槽中任意横断面的平均流速。对方程涉及的各参数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首次引入泥石流对一般水体的修正系数K。并把该成果应用于平川泥石流的治理。
关键词 泥石流 排导槽 流速
下载PDF
万安山周边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鹏 张兴辉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1期39-44,51,共7页
针对以往矿山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采坑及矿渣堆等进行平整、复绿、稳固,通过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恢复项目区原生地貌景观,使其与周边原生地质环境相协调、美观,同时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介绍了万安山周边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主... 针对以往矿山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采坑及矿渣堆等进行平整、复绿、稳固,通过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恢复项目区原生地貌景观,使其与周边原生地质环境相协调、美观,同时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介绍了万安山周边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针对治理区内地质环境问题,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对地貌景观进行修整,对土地功能进行恢复,主要治理工程为采场整理与覆土工程+排水渠工程+道路工程+生物工程+人文景观工程+取土场工程+标志碑工程。研究对保护该地区自然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 恢复治理 采场整理 排水渠 生物工程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潮河段Ⅴ标降排水方案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志萍 张帅 +2 位作者 赵静 李五金 祁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100,105,共5页
为使南水北调中线潮河段Ⅴ标渠段地下水降至最低渠底开挖高程1 m以下,满足干地施工要求,运用VisualModflow对3种渠道降排水设计方案进行模拟比较。通过确定模拟范围、概化边界性质等要素,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数学模型,在方案三的... 为使南水北调中线潮河段Ⅴ标渠段地下水降至最低渠底开挖高程1 m以下,满足干地施工要求,运用VisualModflow对3种渠道降排水设计方案进行模拟比较。通过确定模拟范围、概化边界性质等要素,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数学模型,在方案三的基础上调整相关要素参数,对两个换填段及3个倒虹吸水平管身段的降排水方案进行优化改进。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案可使30 d后的观测水位降至控制水位以下,满足降水要求。适当增大井深、井间距、抽水量等要素,以及增加防渗墙的降排水方案,可在要求时间内保证降水效果,满足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排水 优化设计 渠道 模拟 南水北调
下载PDF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库区橄榄坝沙沟泥石流灾害及其排导槽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游勇 柳金峰 陈兴长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68-173,共6页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右岸橄榄坝沙沟的泥石流活动具有松散固体物质以坡面崩塌补给为主、泥石流活动频率高和成灾快,冲刷强烈,危害严重等特征。在分析泥石流危害及活动特征的基础上,对橄榄坝沙沟泥石流排导槽的最佳过流横断面进行了...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右岸橄榄坝沙沟的泥石流活动具有松散固体物质以坡面崩塌补给为主、泥石流活动频率高和成灾快,冲刷强烈,危害严重等特征。在分析泥石流危害及活动特征的基础上,对橄榄坝沙沟泥石流排导槽的最佳过流横断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已知排导槽排泄流量、排导槽纵比降的条件下,通过最佳泄流时排导槽的水力半径、排导槽特征深度的计算式,确定了橄榄坝沙沟排导槽的最佳过流断面尺寸。通过计算,确定在排泄频率为2%的泥石流时,橄榄坝沙沟设计斜墙"V"型排导槽的最佳过流横断面宽度为7.80m,深度为3.91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金沙江 白鹤滩水电站 橄榄坝沙沟 排导槽
原文传递
泥石流在渡槽中的流动速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富春 陈洪凯 +1 位作者 刘立平 高德辉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93-96,共4页
根据流体力学的能量方程 ,求出泥石流在渡槽中任意断面的平均流动速度 .对计算所需的各参数分别进行了讨论 ,特别首次引入泥石流对一般水体的修正系数K ,最后 。
关键词 泥石流 渡槽 流体力学 流动速度
下载PDF
系统治理理念下东引运河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研究
17
作者 高慧琴 程聪 尹开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8-210,207,共4页
以系统治理理念为指导,采用河网一维水动力模型和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东莞市东引运河进行水文水力计算和水质模拟,提出了考虑供水、国考断面水质保护因素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为13.5 km河道实施清淤疏浚,2.4 km河道拓宽至50 m,新建分洪... 以系统治理理念为指导,采用河网一维水动力模型和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东莞市东引运河进行水文水力计算和水质模拟,提出了考虑供水、国考断面水质保护因素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为13.5 km河道实施清淤疏浚,2.4 km河道拓宽至50 m,新建分洪闸(总净宽30 m,设计流量299 m^(3)/s),新建两岸堤防(护岸)工程23 km,新建虎门泵站(设计流量70 m^(3)/s),如此可将东引运河防洪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通过关闭沿线水闸,上游来水全部从虎门水闸、泵站排出的调度方式,可保证泗盛国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考核目标。所提方案可达到洪、潮、涝、污协同共治的效果,可供当地水务部门决策和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治理 城市防洪 排涝 水质保护 东引运河
下载PDF
Calculation of the ultimate depth of a scour pit after debris flow through drainage canal ribs 被引量:3
18
作者 LIU Shu-liang YOU Yong +2 位作者 ZHANG Guang-ze ZHAO Hai-xin SUN Ha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2期246-254,共9页
Drainage canals are engineering structures widely used for debris flow mitigation.When passing through a drainage canal,debris flow usually scours the gully bed at the back of the rib sill of the drainage canal,which ... Drainage canals are engineering structures widely used for debris flow mitigation.When passing through a drainage canal,debris flow usually scours the gully bed at the back of the rib sill of the drainage canal,which leads to failure of the rib sill.Therefore,the scour depth at the back of the rib sill is an important design problem and it is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engineering and service years.To explore the law of the depth of the scour pit after debris flow through drainage canal ribs,we first proposed a formula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maximum scour depth at the back of a rib sill based on energy conservation.We then conducted a series of simulation experiments to test the proposed formula.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our depth,trench slope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ribs all increase with a decrease in debris flow density.We then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and formula calculations.Through the testing analysis,we found tha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conductedformula correspon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better.Finally,taking Qipan Gully as an example,we designed the ultimate depth of a drainage canal for debris flow using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bris flow drainage canal Scour depth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 Flume experiment
下载PDF
多年冻土区道路排水渠道病害的防治现场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亚护 房建宏 许国琪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9-104,共6页
通过现场调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排水渠道的病害类型主要表现为渠道底部的错裂变形和渠道侧向水平方向的裂缝;排水渠道病害主要是由渠道地基土体往复的不均匀冻胀融沉变形及渠道两侧土体冻胀后产生的垂直水平冻胀力的作用所致。根... 通过现场调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排水渠道的病害类型主要表现为渠道底部的错裂变形和渠道侧向水平方向的裂缝;排水渠道病害主要是由渠道地基土体往复的不均匀冻胀融沉变形及渠道两侧土体冻胀后产生的垂直水平冻胀力的作用所致。根据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排水渠道病害产生的机理,在进行多年冻土区路基排水渠道的病害防治措施设计时,应主要从适应渠道地基土体的不均匀冻胀和融沉变形、减弱水平冻胀力两方面考虑。新型结构排水渠道两年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形式的排水渠道实际效果较好,用于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中可以延长养护周期、降低维修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区 排水渠道 路基工程 冻胀融沉
下载PDF
改良式胰管内引流联合营养管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磊 吴耀禄 +1 位作者 梅乐园 沙焕臣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胰管内引流及营养管在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上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由同一组手术人员对144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的胰管... 目的探讨改良式胰管内引流及营养管在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上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由同一组手术人员对144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的胰管内引流,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内引流及营养管术式.结果 2组病例在临床费用、住院天数及胰瘘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胰管内引流联合营养管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能降低胰瘘的发生瘘,减少住院天数及临床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内引流 营养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