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中下段直肠癌双吻合器吻合术后并发症荟萃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继翔 李健宁 甄亚男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0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总结我国中下段直肠癌双吻合器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以"吻合器、并发症"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全文数据库》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发表的中文临床报道,统一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入选26篇报... 目的总结我国中下段直肠癌双吻合器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以"吻合器、并发症"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全文数据库》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发表的中文临床报道,统一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入选26篇报道总计2 475例,其中吻合口瘘81例,占3.3%(95%CI 2.1-4.5);吻合口狭窄96例,占3.9%(95%CI 3.3-7.1);吻合口出血17例,占0.7%(95%CI 0-1.75)。结论双吻合器在中下段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特别是在预防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下段直肠癌 双吻合器 并发症 荟萃分析
下载PDF
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56例中的应用
2
作者 宋月江 郝希平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5年第8期25-26,共2页
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56例资料。无手术死亡,吻合基本满意,病理切缘均阴性,3例发生吻合口漏,术中发现吻合口外部肠脂垂处出血2例,缝扎... 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56例资料。无手术死亡,吻合基本满意,病理切缘均阴性,3例发生吻合口漏,术中发现吻合口外部肠脂垂处出血2例,缝扎止血。术后骶前少量出血3例,保守治愈。吻合口狭窄4例。结果表明,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双吻合器 保肛手术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双吻合器技术 少量出血 吻合口狭窄 回顾分析 手术死亡 吻合口漏
原文传递
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梁朝旭 张毅杰 《现代医院》 2011年第8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1月间低位直肠癌患者中采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术137例(观察组)与同期98例手工缝合行Dixon手术(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双吻合器组保肛率明显高...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1月间低位直肠癌患者中采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术137例(观察组)与同期98例手工缝合行Dixon手术(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双吻合器组保肛率明显高于Dixon手术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及出血发生率则明显低于Dixon手术组(p<0.05),而两组手术过程中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应用双吻合器组患者的控便能力正常比例明显高于Dixon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局部复发率及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吻合器技术应用可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及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双吻合器 保肛术
下载PDF
应用国产双吻合器行直肠癌保肛手术 被引量:5
4
作者 蒲永东 何建苗 曹志宇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6年以来67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国产双吻合器法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手术的经验。结果本组在直肠癌手术中应用双吻合器作直肠残端闭合均成功。吻合器切割不全4例,术后... 目的探讨国产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6年以来67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国产双吻合器法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手术的经验。结果本组在直肠癌手术中应用双吻合器作直肠残端闭合均成功。吻合器切割不全4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3.0%),切口感染2例(3.0%),吻合口出血1例(1.5%)。术后病理检查切缘癌细胞阴性65例,阳性2例。术后局部复发3例(4.5%),无手术死亡。结论国产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它可以完成以往手法缝合难以完成的低位结直肠吻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保肛手术 直肠肿瘤 双吻合器 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弧形切割吻合器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双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鞠海星 陈贵平 +1 位作者 李德川 冯海洋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6期738-740,共3页
目的评价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结直肠癌切除双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6年8月对138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双吻合术,其中76例用直线闭合器行双吻合术,62例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行双吻合术。结果全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4.3... 目的评价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结直肠癌切除双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6年8月对138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双吻合术,其中76例用直线闭合器行双吻合术,62例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行双吻合术。结果全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4.3%(10/138),无手术死亡,直线闭合器行双吻合术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1.8%(9/76),吻合口距肛门平均距离为7.0cm,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行双吻合术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6%(1/62),吻合口距肛门平均距离为5.5cm。结论弧形切割吻合器的应用能扩大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应用范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吻合 弧形切割吻合器 低位直肠癌
下载PDF
小切口辅助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不同吻合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殷洁烽 林聪利 张喆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183-1186,1190,共5页
目的比较小切口辅助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不同吻合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原发性直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耻骨上小切口辅助腹腔镜TME,乙状结肠与直肠吻合时采取单荷包双吻合器方式37例、双荷包单吻合器方... 目的比较小切口辅助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不同吻合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原发性直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耻骨上小切口辅助腹腔镜TME,乙状结肠与直肠吻合时采取单荷包双吻合器方式37例、双荷包单吻合器方式3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肿瘤根治性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单荷包双吻合器组比较,双荷包单吻合器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排尿及性功能障碍、排便功能异常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荷包单吻合器组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荷包双吻合器组(均P<0.05);两组患者非计划二次手术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肠管远端及近端切缘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荷包单吻合器组、单荷包双吻合器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40%、8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荷包双吻合器方式比较,小切口辅助腹腔镜TME中采取双荷包单吻合器方式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降低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荷包吻合 双荷包吻合 双吻合器 单吻合器 原发性直肠腺癌
下载PDF
双吻合器逆行吻合法在毕Ⅱ式胃肠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辉 惠广学 孙家乾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逆行吻合法在毕Ⅱ式胃肠吻合加布朗吻合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远端胃癌根治切除后行毕Ⅱ式胃肠吻合加布朗吻合术病例216例,按吻合方式分组,应用双吻合逆行吻合法的126例为观察组,应...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逆行吻合法在毕Ⅱ式胃肠吻合加布朗吻合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远端胃癌根治切除后行毕Ⅱ式胃肠吻合加布朗吻合术病例216例,按吻合方式分组,应用双吻合逆行吻合法的126例为观察组,应用吻合器行胃肠吻合,再行手法布朗吻合的9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吻合器逆行吻合法在毕Ⅱ式胃肠吻合加布朗吻合中较单一使用胃肠吻合器吻合加手法布朗吻合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少,管形吻合器可反复使用,廉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吻合器 逆行吻合法 毕Ⅱ式胃肠吻合 布朗吻合
下载PDF
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建群 《黑龙江医学》 2011年第8期607-610,共4页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7~2007-09间,在我院应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根治术的72例年龄>65周岁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狭...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7~2007-09间,在我院应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根治术的72例年龄>65周岁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狭窄7例,通过对症治疗均痊愈,全部病例1年后大便功能均正常;局部复发率10.8%,3年生存率78%。结论应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根治术可扩大Dixon术的适应范围,明显提高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低位直肠癌 双吻合器 保肛根治术
下载PDF
双器械吻合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盛雄 石进良 吴志川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78-1079,1082,共3页
目的探讨双器械吻合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适应证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7a间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治疗直肠癌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效果良好,术后病理报告上下缘无癌细胞;无手术死亡,吻合口漏1例(1.67%),吻合口狭窄2例(3.33... 目的探讨双器械吻合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适应证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7a间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治疗直肠癌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效果良好,术后病理报告上下缘无癌细胞;无手术死亡,吻合口漏1例(1.67%),吻合口狭窄2例(3.33%),全部病例8个月后大便功能正常。结论双器械吻合技术可扩大D ixon手术适合证范围,而且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双器械吻合技术 保肛技术
下载PDF
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睿 方泉 +1 位作者 谢君钦 陆杰慧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2年第2期21-22,共2页
为探讨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10年11月应用双吻合器行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68例患者资料。结果显示,68例患者吻合效果较佳。术后发生吻合口漏i例,无出血与盆腔感染。随访3~60个月... 为探讨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10年11月应用双吻合器行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68例患者资料。结果显示,68例患者吻合效果较佳。术后发生吻合口漏i例,无出血与盆腔感染。随访3~60个月,肝转移15例(22.1%),腹股沟淋巴结转移3例(4.41%),无吻合日复发,3年后死亡3例。结果表明,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癌 双吻合器 保肛术
原文传递
双吻合器联合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茆家定 吴佩 黄鹤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9-21,共3页
为了探讨双吻合器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应用双吻合器联合TME治疗低位直肠癌97例的临床资料。97例中,癌肿下缘距肛缘4.5-7.0cm,其中4例为4.5cm。DukesA期9例,B期67例,C期21例。所... 为了探讨双吻合器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应用双吻合器联合TME治疗低位直肠癌97例的临床资料。97例中,癌肿下缘距肛缘4.5-7.0cm,其中4例为4.5cm。DukesA期9例,B期67例,C期21例。所有病例肿瘤浸润肠周1/4-3/4,均无远处转移。术后发生吻合口漏4例,其中直肠阴道瘘2例,吻合口狭窄4例,吻合口出血3例,术后切口裂开1例,切口感染3例,术后肛门坠胀不适21例。85例获得1-3年的随访,局部吻合口周围复发7例,肝脏转移4例,腹腔广泛转移3例。结果表明,双吻合器联合TME是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有效、安全的术式,能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期和保肛率,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吻合器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直肠癌 保肛手术
原文传递
直肠癌双吻合器吻合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附196例报告)
12
作者 周活动 范小华 张学海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双吻合器吻合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在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共收治的196例直肠癌患者行双吻合器吻合术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直肠癌双吻合器吻合术术后... 目的:探讨直肠癌双吻合器吻合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在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共收治的196例直肠癌患者行双吻合器吻合术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直肠癌双吻合器吻合术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最多见,其次是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出血。结论:通过回顾性研究,确定直肠癌双吻合器吻合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发生原因,以及预防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双吻合器吻合术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葛自新 尤其邑 +5 位作者 陈拓 张春辉 王华 倪启超 郑晓兵 王庆庆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44-245,共2页
目的 :评价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结直肠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 1 996年 5月至 2 0 0 3年 5月治疗 1 4 8例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技术行结直肠吻合术的临床经过。结果 :术后发生吻合口漏 1例 (0 6 8% ) ,吻合口狭窄 2例 (1 4 % ) ... 目的 :评价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结直肠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 1 996年 5月至 2 0 0 3年 5月治疗 1 4 8例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技术行结直肠吻合术的临床经过。结果 :术后发生吻合口漏 1例 (0 6 8% ) ,吻合口狭窄 2例 (1 4 % ) ,无手术死亡。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吻合器技术 低位直肠癌 切除术中 应用 并发症
下载PDF
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附20例报告)
14
作者 陈飞雁 蔡伟晖 沈建生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6年第8期9-10,共2页
评价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结直肠吻合术的可行性。回顾性分析应用双吻合器治疗20例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20例中,低位吻合17例,超低位吻合3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出血、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年复发转移1例。全组病... 评价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结直肠吻合术的可行性。回顾性分析应用双吻合器治疗20例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20例中,低位吻合17例,超低位吻合3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出血、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年复发转移1例。全组病例6个月内大便均控制5次d以下,无1例大便失禁。结果表明,双吻合器技术扩大了保肛手术的应用范围,该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保肛手术 双吻合器
原文传递
全直肠系膜切除双吻合器技术治疗低位直肠癌78例临床总结
15
作者 许邦文 霍宗红 +1 位作者 刘竟 王世勋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6年第8期11-12,共2页
为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双吻台器技术(DST)加纤维蛋白胶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也用价值,回顾分析用该法治疗低位直肠癌78例资料。结果显示,无手术死亡,吻合基本满意,病理切缘均阴性,未发生吻合口漏,3例吻合口狭窄,2例局部复... 为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双吻台器技术(DST)加纤维蛋白胶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也用价值,回顾分析用该法治疗低位直肠癌78例资料。结果显示,无手术死亡,吻合基本满意,病理切缘均阴性,未发生吻合口漏,3例吻合口狭窄,2例局部复发。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TME结合DST治疗低位直肠癌是一种安全有效术式。大大提高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双吻合器 纤维蛋白胶
原文传递
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春辉 葛自新 +5 位作者 尤其邑 陈拓 王华 倪启超 郑晓兵 王庆庆 《青海医药杂志》 2004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 :评价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结直肠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自 1996年 5月至2 0 0 3年 5月治疗 14 8例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技术行结直肠吻合术的临床经过。结果 :术后发生吻合口漏 1例 (0 .6 8% ) ,吻合口狭窄 2例 (1.4 % ) ,无手... 目的 :评价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结直肠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自 1996年 5月至2 0 0 3年 5月治疗 14 8例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技术行结直肠吻合术的临床经过。结果 :术后发生吻合口漏 1例 (0 .6 8% ) ,吻合口狭窄 2例 (1.4 % ) ,无手术死亡。结论 :双吻合器技术扩大了保肛手术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吻合器技术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直肠前切除术 吻合口漏 吻合口狭窄
下载PDF
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温健 赵胜雷 张新校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1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可行性及全直肠系膜切除加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10年118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加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吻合口漏4例,发生率...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可行性及全直肠系膜切除加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10年118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加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吻合口漏4例,发生率为3.38%;吻合口狭窄12例,发生率为10.17%。术后复发8例,复发率为6.7%,本组无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和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明显提高保肛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吻合器 低位直肠癌 保肛术
下载PDF
经肛门拖出式切除并双吻合器技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国虎 薛刚 +3 位作者 曹永宽 王培红 张林 龚加庆 《西南军医》 2008年第4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拖出式切除并双吻合器吻合在超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9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经验。结果本组病例利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技术,充分分离直肠并离断肿瘤近端后经肛门拖出,直线型闭合器切... 目的探讨经肛门拖出式切除并双吻合器吻合在超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9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经验。结果本组病例利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技术,充分分离直肠并离断肿瘤近端后经肛门拖出,直线型闭合器切闭肿瘤远端,圆型吻合器行端端吻合,均成功保肛,术后病理检查残端无肿瘤遗留,发生吻合口漏1例(5.3%),切口感染1例(5.3%),无手术死亡。结论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经肛门拖出式切除并结合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是安全可靠的,它可以大大提高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肠系膜 拖出式切除 双吻合器 超低位直肠癌 保肛
下载PDF
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刘丹璐 冯雪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5期62-65,共4页
目的分析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68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34例,常规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和观察组(3... 目的分析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68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34例,常规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和观察组(34例,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长、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缝合次数少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2 h及3 d、7 d,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β-内啡肽(β-EP)、神经肽Y(NPY)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肛管最大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直肠最大静息压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可取得理想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黏膜脱垂 常规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双吻合器法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金 马辉 孟化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85-87,92,共4页
目的:分析双吻合器法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研究对象为2005-07~2012-06于我院治疗的121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双吻合器法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治疗组)60例,对照组(回肠储袋... 目的:分析双吻合器法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研究对象为2005-07~2012-06于我院治疗的121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双吻合器法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治疗组)60例,对照组(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治疗组)6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排便功能、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7±11.3h、术中输血量平均为504.2±103.6mL、平均住院时间为14.8±8.4d、术后排便功能评分平均为2.3±3.1分、并发症发生率为1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双吻合器法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中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降低术中输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排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吻合器法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 溃疡性结肠炎 效果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