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句歇后语分析
1
作者 邹哲承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2-66,共5页
双句歇后语,指歇后语的比喻部分,语音形式上中间有停顿,且停顿前后的音节数相等;书面上往往用逗号隔开。双句歇后语的比喻部分前后句之间包含并列、对举、因果等语义关系,并列的双句歇后语近似于两个同义单句歇后语的加合。这些还只是... 双句歇后语,指歇后语的比喻部分,语音形式上中间有停顿,且停顿前后的音节数相等;书面上往往用逗号隔开。双句歇后语的比喻部分前后句之间包含并列、对举、因果等语义关系,并列的双句歇后语近似于两个同义单句歇后语的加合。这些还只是抽象的语义和形式分析,至于每个歇后语在言语活动中是怎样使用的,还须做进一步的田野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后语 双句 单句 比喻部分 说明部分
下载PDF
构式合一方案对英语次述谓句的解释 被引量:4
2
作者 叶狂 张建理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3-793,873,共11页
英语主语指向的描述类次述谓句,如John drove the car drunk,是一种特别的句法现象。生成语法、功能语法和认知语法都作过相关研究,但都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按照构式语法的形式化理论,提出构式合一方案,描写和解释次述谓构式的整合。... 英语主语指向的描述类次述谓句,如John drove the car drunk,是一种特别的句法现象。生成语法、功能语法和认知语法都作过相关研究,但都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按照构式语法的形式化理论,提出构式合一方案,描写和解释次述谓构式的整合。此构式具有特定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约束条件,这些条件制约动词和形容词成分的相互选择。该方案既可解决已有研究的遗留问题,还能解释更多的相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述谓构式 构式合一 双重谓语句
原文传递
甲骨文中的双重否定句 被引量:2
3
作者 甘露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33,共3页
本文对甲骨文中的双重否定句作出了穷尽性调查研究,指出甲骨文中的七个否定词可以组成十种双重否定形式,而这些双重否定形式又分为两大类:(1)动词+副词/副词+动词;(2)副词+副词。本文并对双重否定词在句中的语义语用作出... 本文对甲骨文中的双重否定句作出了穷尽性调查研究,指出甲骨文中的七个否定词可以组成十种双重否定形式,而这些双重否定形式又分为两大类:(1)动词+副词/副词+动词;(2)副词+副词。本文并对双重否定词在句中的语义语用作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否定句 副词 甲骨文 否定词 语用 语义 动词
下载PDF
走私犯罪中“双兜底”条款及其解释规则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涛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20年第5期64-78,共15页
在走私罪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存在"其他"或者"等"的兜底条款,司法裁判同时基于立法中的兜底条款与司法解释中的兜底规定而作出判决。走私犯罪有众多的双兜底条款的规定。这种"双兜底型"的规定虽然在刑事... 在走私罪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存在"其他"或者"等"的兜底条款,司法裁判同时基于立法中的兜底条款与司法解释中的兜底规定而作出判决。走私犯罪有众多的双兜底条款的规定。这种"双兜底型"的规定虽然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较少得到适用,但是其反映出来的司法机关实践的方向,对于走私犯罪以及理解《走私罪解释》中其他条款的适用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双兜底"条款的刑法适用,应当最大限度地穷尽前置法的规制,尤其是作为兜底性罪名"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刑法适用,同时对"双兜底"条款确定更为严格的司法适用标准,不能突破文义解释的基本边界,进而榨干法条的含义,走向不能被允许的类推适用。形式解释入罪,实质判断出罪的司法逻辑应当得到贯彻。必须依托前置法进行解释,没有前置法的规定内容,"双兜底"条款要特别审慎适用。司法解释中对走私罪行为人主观故意的推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双兜底"型条款的适用更为"便利"。但是,罪刑法定原则的重要功能是给行为人基本的行为预期,司法解释不能超越文义的合理的含义边界,如果超越,其司法解释的效力应当从其施行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私犯罪 双兜底条款 扩张解释 类推适用 文义解释
下载PDF
与双宾句相关的两个问题——兼论“描写”与“解释”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宝胜 《汉语学报》 2006年第2期62-68,共7页
本文就与现代汉语双宾句相关的两个问题作了一点拾遗补缺的研究,希望以此能够说明一个问题:在当前的汉语语法研究中,“解释”比“描写”越来越多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但是,“解释”必须以“描写”的充分和正确为其坚实基础。从这个意... 本文就与现代汉语双宾句相关的两个问题作了一点拾遗补缺的研究,希望以此能够说明一个问题:在当前的汉语语法研究中,“解释”比“描写”越来越多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但是,“解释”必须以“描写”的充分和正确为其坚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描写”仍需“老调重弹”,并且依然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宾句 描写 解释 认知
下载PDF
对《保险法》(09年修订)自杀条款和重复保险条款的思考
6
作者 陈兵 《金融教育研究》 2012年第6期61-64,共4页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文章分别对比分析了自杀条款和重复保险条款修订前后的差异,认为修订后的自杀条款与重复保险条款仍然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会引发保险争议和道德风险,以对保险法相关条款进一步修订完善...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文章分别对比分析了自杀条款和重复保险条款修订前后的差异,认为修订后的自杀条款与重复保险条款仍然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会引发保险争议和道德风险,以对保险法相关条款进一步修订完善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法 自杀条款 重复保险 人身保险 财产保险
下载PDF
汉语双主语句的最简句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志刚 田启林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8,共8页
基于语段理论和左向分支限制,本文从语义蕴涵、句法结构和语用意图3方面对“这棵树叶子大”与“这棵树的叶子大”这两类句式的辨析表明:前者为话题--焦点句,因凸显焦点义,其CP分解为独立的话题投射(Top P)和焦点投射(Foc P);... 基于语段理论和左向分支限制,本文从语义蕴涵、句法结构和语用意图3方面对“这棵树叶子大”与“这棵树的叶子大”这两类句式的辨析表明:前者为话题--焦点句,因凸显焦点义,其CP分解为独立的话题投射(Top P)和焦点投射(Foc P);而后者则为单主语句,因表达陈述义,保持其陈述性CP不被分解,因此补语成分“这棵树的叶子”只能整体移至TP的标示语位置作主语。遵循最简句法的推导机制,本文基于实证语料分析既揭示两类汉语句式在信息结构方面的差异,同时也说明二者均可在最简机制中生成;同时还指出,英语句子必备主语的类型学特征以及其领属关系必须实现为显性形式的特点决定英语中不可能存在类似于“这棵树叶子大”这样的句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简方案 语段理论 左向分支限制 双主句 话题 焦点
原文传递
双/多重定语从句的理解与翻译——译坛公案再思考
8
作者 陈福宇 曹顺发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68-71,共4页
1982年的一次翻译竞赛引发了对厄普代克短篇小说Son(《儿子》)一个句子近30年的争议。就如何理解和翻译这个句子提出不同看法,并从句法分析、逻辑判断、意义、语境等角度进行论证,进而探讨双/多重定语从句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 厄普代克的《儿子》 双/多重定语从句 句法 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