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亏损企业慷慨捐赠的背后 被引量:115
1
作者 李四海 陆琪睿 宋献中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8-160,共13页
本文以我国2004—2010年度亏损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政府补助这一中介变量,研究政府的支持之手对企业捐赠这一资源付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亏损企业的捐赠行为确实受到了政府利益(补助)的影响,获得政府补助越多的民营亏损企业不论... 本文以我国2004—2010年度亏损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政府补助这一中介变量,研究政府的支持之手对企业捐赠这一资源付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亏损企业的捐赠行为确实受到了政府利益(补助)的影响,获得政府补助越多的民营亏损企业不论是捐赠意愿还是捐赠水平都显得更为突出,反映了在我国当前的制度背景下,政府在企业捐赠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民营亏损企业捐赠的背后隐藏着基于政府利益(补助)的交换,在我国的企业捐赠中存在着基于互惠交换的理性捐赠行为,并且这种理性捐赠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民营亏损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一种信号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捐赠 政府补助 产权性质 政治联系
原文传递
制度环境变迁对公司慈善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07
2
作者 唐跃军 左晶晶 李汇东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73,共13页
本文基于慈善的制度动机和市场转型理论,采用中国市场化指数和上市公司捐赠相关的经验证据,探讨中国新兴市场中制度环境变迁对公司慈善行为的影响;而后,进一步讨论中国市场制度环境变迁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中国企业的慈善行为的影响。实证... 本文基于慈善的制度动机和市场转型理论,采用中国市场化指数和上市公司捐赠相关的经验证据,探讨中国新兴市场中制度环境变迁对公司慈善行为的影响;而后,进一步讨论中国市场制度环境变迁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中国企业的慈善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市场化改革可以降低中国企业因"主动配合"或"被动选择"而进行慈善捐赠的动机;(2)有着天然的政治关联和政治合法性、拥有垄断或优势市场地位、面临来自地方政府层面压力较小的国有企业,获得了制度环境市场化改革在公司慈善捐赠方面所带来的"制度红利";(3)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不具备足够政治合法性的民营企业可能在制度动机和政府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不得不"主动配合"捐赠,"被动选择"政治性慈善行为以"购买"制度环境的稳定性或寻求庇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慈善 制度环境变迁 市场化改革 公司捐赠 所有权性质
原文传递
管理层自利、产权性质与企业慈善捐赠 被引量:20
3
作者 徐智 郭芙蓉 干胜道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54,共6页
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自利行为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自利行为会增加企业慈善捐赠,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管理层自利行为能显著增加企业慈善捐赠。政治关联和市场因素在这种关... 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自利行为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自利行为会增加企业慈善捐赠,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管理层自利行为能显著增加企业慈善捐赠。政治关联和市场因素在这种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和行业领先地位会弱化管理层自利对企业慈善捐赠的促进作用;非国有企业的行业竞争度会强化管理层自利对企业慈善捐赠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自利 慈善捐赠 产权性质 政治关联
原文传递
慈善捐赠是真善还是伪善:基于企业违规的视角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晓玲 侯啸天 葛长付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78,共13页
企业慈善捐赠是真善抑或伪善是近些年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文章从企业违规的视角,以200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违规对慈善捐赠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制度环境和企业产权性质两个维度对这一影响进行分组检验。... 企业慈善捐赠是真善抑或伪善是近些年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文章从企业违规的视角,以200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违规对慈善捐赠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制度环境和企业产权性质两个维度对这一影响进行分组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违规与慈善捐赠水平显著正相关;(2)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企业违规对慈善捐赠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3)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违规对慈善捐赠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慈善捐赠可能会被某些企业用作掩盖其违规行为、转移公众注意力、逃避违规查处的工具,且非国有企业慈善捐赠的工具性动机强于国有企业,良好的制度环境由于提高了企业违规的风险和成本,会进一步诱发这种机会主义动机。文章从企业违规的视角揭示了慈善捐赠的隐藏动机,丰富了慈善捐赠动机研究领域的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捐赠 企业违规 制度环境 产权性质
原文传递
客户集中度与企业捐赠的关系研究——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芳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7,共10页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捐赠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的捐赠水平越低;随着产品独特性的增强,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捐赠水平的影...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捐赠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的捐赠水平越低;随着产品独特性的增强,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捐赠水平的影响更强;在国有企业中,这种关系的影响强度相比非国有企业更弱;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捐赠的影响更强。本文的结论有效地解释了企业的捐赠意愿与行为的差异性,同时揭示了客户集中度对于企业行为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户集中度 企业捐赠 产品独特性 股权性质 制度环境
原文传递
慈善捐赠动态调整机制及其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邹萍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4-914,共11页
以2009~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采用Heckman模型和GMM模型,检验慈善捐赠动态调整行为的内在机制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慈善捐赠水平与企业价值呈倒U型关系,即适当的慈善捐赠水平有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但企业难以保持慈善捐... 以2009~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采用Heckman模型和GMM模型,检验慈善捐赠动态调整行为的内在机制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慈善捐赠水平与企业价值呈倒U型关系,即适当的慈善捐赠水平有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但企业难以保持慈善捐赠水平始终处于最优状态,只能动态地调整实际慈善捐赠,使之尽可能趋近于最优状态;且动态调整速度越快,意味着慈善捐赠的资源配置效率越高。进一步考察不同产权性质以及不同竞争状况下这种机制的异质性,发现相比国有企业,私有企业更快速地进行了动态调整;行业竞争程度越激烈的企业,以及自身竞争力较弱的企业慈善捐赠动态调整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捐赠 企业价值 动态调整 产权性质 竞争状况
下载PDF
原因欠缺导致赠与财产返还的原理和规则 被引量:5
7
作者 夏静宜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80,共17页
赠与合同的原因体现为赠与人负担债务的“决定性动机”,这种“决定性动机”欠缺时,应当否定赠与合同的拘束力。因此,若赠与合同的原因欠缺,即使在赠与人移转赠与财产权利后,仍有否定赠与合同拘束力,认可赠与财产返还的需要。关于否定赠... 赠与合同的原因体现为赠与人负担债务的“决定性动机”,这种“决定性动机”欠缺时,应当否定赠与合同的拘束力。因此,若赠与合同的原因欠缺,即使在赠与人移转赠与财产权利后,仍有否定赠与合同拘束力,认可赠与财产返还的需要。关于否定赠与合同拘束力的具体路径,“附解除条件的赠与”构成建立在对当事人意思的拟制之上,有不当干涉当事人意思自治之嫌,应当区分赠与合同原因欠缺的发生时点,分别采用错误构成和情事变更构成。若原因欠缺自始发生,则原因欠缺可能构成错误,即使该项错误属于狭义的动机错误,也应当允许赠与人主张错误撤销。若原因欠缺嗣后发生,则原因欠缺可能构成赠与合同基础情事的变更,赠与人可依情事变更规则解除赠与合同。原因欠缺导致赠与财产返还的原理亦可用于对彩礼返还规则的解释和对父母出资为已婚子女购置房屋后子女离婚所引发的财产返还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赠与合同 财产返还 原因 错误 情事变更
下载PDF
企业捐赠行为同群效应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四海 江新峰 《管理学季刊》 2020年第3期57-88,165,166,共34页
基于合法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与权变理论,本文利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8~2014年数据研究了企业捐赠的同群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转轨经济背景下,企业捐赠中存在与可比范围一般水平趋近的规避性趋同行为,也存在与可比... 基于合法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与权变理论,本文利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8~2014年数据研究了企业捐赠的同群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转轨经济背景下,企业捐赠中存在与可比范围一般水平趋近的规避性趋同行为,也存在与可比范围最高水平趋近的竞争性趋同行为,具体趋同行为存在基于政企关系的权变。在政治关联企业中,捐赠行为呈现竞争性趋同,而国有企业由于政府管制的存在使捐赠行为在竞争中最终呈现限制性趋同,而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捐赠的竞争性趋同行为导致企业超额捐赠,且超额捐赠的主体主要为政治关联企业。本文从企业间互动效应的视角研究企业捐赠行为,同时通过政企关系来进一步透视这种互动效应存在的异质性,反映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制度动因,有助于更好地解释与引导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推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捐赠 趋同效应 政治关联 产权关联 超额捐赠
下载PDF
慈善捐赠的法律界定 被引量:8
9
作者 屈茂辉 邹赛男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1-65,共5页
慈善捐赠是多元化的民事法律行为,是自愿、无偿、单务和不可任意撤销的捐赠。慈善捐赠的标的物种类繁多,可为有形财产,可为无形财产。捐赠财产的归属并不单一,应根据捐赠行为属性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受赠对象既可为组织,亦可为个人,但... 慈善捐赠是多元化的民事法律行为,是自愿、无偿、单务和不可任意撤销的捐赠。慈善捐赠的标的物种类繁多,可为有形财产,可为无形财产。捐赠财产的归属并不单一,应根据捐赠行为属性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受赠对象既可为组织,亦可为个人,但应以捐赠人对受赠人不负有法定救助义务为限,且必须用作有益于社会或个人的事情。慈善捐赠的外延极大,因此须要进行类型化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捐赠 行为属性 捐赠财产
下载PDF
我国慈善私益募捐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众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1-55,共5页
因救助对象的特定性,慈善私益募捐被冠以"私"字,但实属公益范畴。由于法律规范缺失,我国慈善私益募捐存在募集主体及程序失范、募捐财产管理混乱、募捐剩余财产权归属不明等问题,常常陷入信任危机。只有将慈善私益募捐纳入慈... 因救助对象的特定性,慈善私益募捐被冠以"私"字,但实属公益范畴。由于法律规范缺失,我国慈善私益募捐存在募集主体及程序失范、募捐财产管理混乱、募捐剩余财产权归属不明等问题,常常陷入信任危机。只有将慈善私益募捐纳入慈善事业法统一调整的范畴,并建立慈善公益组织介入慈善私益募捐的机制,才能有效解决慈善私益募捐面临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私益募捐 公益 募捐财产 募集人 慈善公益组织
下载PDF
对我国设立财产归扣制度必要性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43-47,共5页
在《继承法》修正的酝酿过程中,有学者提出在遗产继承中设立财产归扣制度,以期使遗产继承更趋公平。但财产归扣制度并不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虽然我国民间存在与财产归扣制度相似的遗产分配习俗,但财产归扣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构成要件依然... 在《继承法》修正的酝酿过程中,有学者提出在遗产继承中设立财产归扣制度,以期使遗产继承更趋公平。但财产归扣制度并不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虽然我国民间存在与财产归扣制度相似的遗产分配习俗,但财产归扣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构成要件依然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归扣制度与赠与合同、物权理论之间存在巨大冲突。在解决继承纠纷问题时,法律不能强行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而应更多地关注当事人的意志,运用公平原则,柔和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继承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继承 财产归扣 赠与行为 物权变动
下载PDF
捐赠粘性存在性研究——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2
作者 章颖薇 胡明英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30-42,共13页
使用2008—2018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营业收入下降时捐赠支出的减少幅度小于营业收入上升时捐赠支出增加的幅度,即捐赠存在显著的粘性特征。实证研究还发现产权性质对捐赠粘性产... 使用2008—2018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营业收入下降时捐赠支出的减少幅度小于营业收入上升时捐赠支出增加的幅度,即捐赠存在显著的粘性特征。实证研究还发现产权性质对捐赠粘性产生异质性作用,体现为国有企业的捐赠支出粘性较民营企业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捐赠粘性在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捐赠 粘性 代理成本 产权性质
下载PDF
企业慈善捐赠的同群效应——来自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乔昕 叶佳慧 陈文强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14-121,共8页
使用2014-2018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中的同群效应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捐赠还是捐赠规模,企业慈善捐赠活动均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进一步检验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 使用2014-2018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中的同群效应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捐赠还是捐赠规模,企业慈善捐赠活动均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进一步检验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慈善捐赠活动更易受到同群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捐赠 同群效应 房地产上市公司 产权性质
下载PDF
工业化对晚清捐官的影响研究——以新式企业发展中的产权保护机制为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燕红忠 卫辛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1-390,共20页
本文基于清代官员履历档案,从产权保护的视角实证研究了近代工业化对晚清捐官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由于缺乏正式法规和特许权的保障,不同于官办和外资企业,以民办企业为代表的近代新式企业的发展,促使人们通过捐官纳衔的途径... 本文基于清代官员履历档案,从产权保护的视角实证研究了近代工业化对晚清捐官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由于缺乏正式法规和特许权的保障,不同于官办和外资企业,以民办企业为代表的近代新式企业的发展,促使人们通过捐官纳衔的途径来提升社会地位,寻求产权保护。本研究通过对近代中国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产权保护的独特机制讨论,为理解近代经济发展、产权保护与官僚体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微观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式企业 捐官制度 产权保护
原文传递
The Overpaid and Underpaid:A Comparison of Labor Costs in Nonprofit and For-Profit Service Organizations
15
作者 Jianzhi Zhao Jiahuan Lu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9年第1期117-136,共20页
The comparison between nonprofit and for-profit organizations has been a lingering question for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This research explores employee wage differentials across sectors using a national sample of c... The comparison between nonprofit and for-profit organizations has been a lingering question for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This research explores employee wage differentials across sectors using a national sample of child care workforce.After controlling for a range of individual,occupational,organizational,and community factors,this research reports a significant wage premium for nonprofit child care teachers.In addition,this study finds evidence for both the labor donation and property rights hypotheses,but the property rights theory demonstrates comparatively stronger explanatory power.Although individuals with stronger intrinsic motivation are more willing to donate labor for charitable outputs,inefficient management in nonprofits actually sets wage levels over the market level.Overall,the study highlights nonprofits*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employee motivation but disadvantage in efficient management.Th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and nonprofit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OR COSTS LABOR donation property RIGHTS Human services
原文传递
捐赠行为与企业未来绩效——来自亏损企业的经验证据
16
作者 江新峰 李四海 《管理学季刊》 2021年第3期91-128,187,188,共40页
本文选取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下的这一特殊场景,针对企业捐赠行为对未来绩效的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路径与边界条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亏损企业的捐赠行为能够有效提升其未来绩效,但是这种效应仅存在于私有产权企业中。分析发现,这种现... 本文选取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下的这一特殊场景,针对企业捐赠行为对未来绩效的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路径与边界条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亏损企业的捐赠行为能够有效提升其未来绩效,但是这种效应仅存在于私有产权企业中。分析发现,这种现象不是由于市场路径下的广告效应或样本选择偏误所致,其内在机理是由于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捐赠行为塑造了企业基于非市场路径获取政府资源的异质性能力,从而影响未来绩效。进一步研究的结果显示,亏损企业捐赠行为的未来绩效提升效应存在基于企业资源获取能力与亏损原因的异质性表现。本文的研究揭示了转轨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捐赠行为是内生于制度环境的选择,其背后可能存在政府(利益)的影子。研究同时为基于互惠交换目的的企业捐赠行为分析及其边界条件探讨相关文献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捐赠 政府补助 未来绩效 产权性质 作用边界
下载PDF
捐助的非完全利他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来自CFPS(2014)数据的证据
17
作者 陈泽 秦海林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74-79,共6页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项目整理相关数据,并采用工具变量法消除因反向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了捐助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捐助行为通过提高社会资本,减少资产配置中的交易成本,能显著促进家庭财产性收入的...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项目整理相关数据,并采用工具变量法消除因反向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了捐助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捐助行为通过提高社会资本,减少资产配置中的交易成本,能显著促进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并且捐助对财产性收入的促进作用,在城市或者高收入的家庭,比农村或低收入家庭体现得更明显.政府应该积极倡导慈善捐助,家庭应该提高捐助意识,积极参加捐助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捐助 财产性收入 内生性检验 风险偏好
下载PDF
企业捐赠行为的税务处理
18
作者 贾新宇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46-47,25,共3页
企业捐赠行为时有发生,因其业务特殊、相关规定比较复杂,对会计人员来说捐赠行为的税务处理成为一个难点。应综合各种情况做好有关捐赠行为的税务处理。
关键词 捐赠 资产 纳税调整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捐赠保值效应的实证研究
19
作者 江炎骏 《产经评论》 2013年第5期129-139,共11页
本研究的对象为发生负面事件的企业,研究企业捐赠的保值效应,拓展了企业捐赠经济效应的研究,对现阶段负面事件频发的中国企业具有重要实践启示。本研究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企业捐赠的保值效应,即企业捐赠能够在企... 本研究的对象为发生负面事件的企业,研究企业捐赠的保值效应,拓展了企业捐赠经济效应的研究,对现阶段负面事件频发的中国企业具有重要实践启示。本研究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企业捐赠的保值效应,即企业捐赠能够在企业负面事件发生时为股东财富提供保值。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表明,中国企业捐赠具有保值效应。实证结果还支持了事件性质对企业捐赠保值效应影响的研究假设,结果表明,与发生其他负面事件相比,发生竞争性负面事件时企业捐赠为股东财富保值的效果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捐赠 保值效应 事件性质
下载PDF
捐赠诈骗的刑事可罚性研究——以对“目的失败理论”的批判为中心 被引量:23
20
作者 陈毅坚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66,共18页
捐赠诈骗、乞讨诈骗等特殊类型的行为应否纳入诈骗罪的可罚性范围,教义学上存在较大分歧,尤其是应否要求被害人因为被骗而没有认识到财产处分行为将产生财产损失的效果,主要存在无意识的自我损害必要说和无意识的自我损害不要说两种立... 捐赠诈骗、乞讨诈骗等特殊类型的行为应否纳入诈骗罪的可罚性范围,教义学上存在较大分歧,尤其是应否要求被害人因为被骗而没有认识到财产处分行为将产生财产损失的效果,主要存在无意识的自我损害必要说和无意识的自我损害不要说两种立场。目的失败理论在无意识自我损害必要说前提下,将社会目的无意识的失败与有意识的自我损害相联系,形成补偿模式的主观化思路和功能模式的规范化思路。从学术史考察,目的失败理论只适用于没有经济补偿的单方给付行为,对于双方交易和混合交易应通过损失概念和损失计算加以认定,对于目的落空的案件先要确定是否存在损失,进而才考虑对损失的意识。目的失败理论违反合宪性解释的要求,尤其是违反了消融禁止原则和明确性原则;在财产损失的计算依据上考虑社会因素与经济损失概念不协调;被害人意识内容应仅限于经济上的损失,而具有决定性目的的确定标准模糊,客观目的论也无法解决其固有缺陷。应当放弃目的落空理论,财产损失的意识和目的失败不应影响诈骗罪财产损失的认定。我国司法实务中对捐赠诈骗不加区分地以诈骗罪处罚,存在刑事政策上的错误引导和司法解释的理解偏差,应当寻求其他的可罚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捐赠诈骗 目的失败理论 无意识的自我损害 财产损失 自我答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