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有效性等级及控藏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姜海燕 刘滨莹 +1 位作者 孙同文 胡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3,共5页
为弄清留楚地区断裂控藏规律,在明确油源断裂的基础上,采用断面埋深等值线法刻画出油源断裂优势运移通道,结合烃源岩供烃能力和油气分布特征,分析了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有效性的差异及其对油成藏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留楚地区油源断... 为弄清留楚地区断裂控藏规律,在明确油源断裂的基础上,采用断面埋深等值线法刻画出油源断裂优势运移通道,结合烃源岩供烃能力和油气分布特征,分析了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有效性的差异及其对油成藏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留楚地区油源断裂为明化镇组沉积末期活动的Ⅲ型、Ⅴ型和Ⅵ型断裂,凸面型断面为其优势运移通道;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有效性按照其沟通烃源岩级别的不同分为有效、较有效和低效3个等级;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分布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和纵向分布,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有效性等级控制了油气的富集程度。研究成果对留楚地区下一步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断裂 优势通道 断面埋深等值线法 油气运移路径 留楚地区
下载PDF
渤中凹陷油气运移优势通道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明 姜福杰 庞雄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32,共7页
渤中凹陷油气分布规律不清,制约着勘探方向的选择,亟待开展与油气分布密切相关的优势通道的研究。根据级差优势、分隔优势、流压优势和流向优势4种优势通道的基本模式,采用单因素叠加和多信息叠合两种方法,对渤中凹陷油气运移优势通道... 渤中凹陷油气分布规律不清,制约着勘探方向的选择,亟待开展与油气分布密切相关的优势通道的研究。根据级差优势、分隔优势、流压优势和流向优势4种优势通道的基本模式,采用单因素叠加和多信息叠合两种方法,对渤中凹陷油气运移优势通道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出分别自凹陷中心向渤南低凸起、石臼坨凸起、沙垒田凸起和渤东低凸起北侧的4个优势通道方向。结合烃源岩展布及油气藏特征,总结出两种有利的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分别为沙河街组自生自储和优势通道输导-盖层完整的圈闭聚集成藏模式。综合分析认为,渤南低凸起、石臼坨凸起和沙垒田凸起多种优势通道共存,且储集砂体发育,圈闭类型多样,将是有利的勘探区带,区带内盖层完整的圈闭为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通道 优势方向 成藏模式 渤中凹陷 二次运移
下载PDF
压力影响硅基防热材料界面多相催化的微观机理研究
3
作者 李芹 杨肖峰 +1 位作者 董威 杜雁霞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5,I0002,共13页
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是阐明高温壁面效应微观致热机理、深化高速飞行器非平衡气动热认知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通过人为增加压力实现计算效率提升的微观模拟,往往会导致反应路径和速率系数差异,进而影响气动热,造成机理认知偏差。采用基于R... 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是阐明高温壁面效应微观致热机理、深化高速飞行器非平衡气动热认知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通过人为增加压力实现计算效率提升的微观模拟,往往会导致反应路径和速率系数差异,进而影响气动热,造成机理认知偏差。采用基于ReaxFF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方法,以离解氧原子在硅基防热材料表面的催化复合反应体系为对象,计算分析了不同气相压力条件下的基元反应速率、表面覆盖率和复合系数,用于获得基元反应速率常数与压力的量化关系,明确通过增压提高计算效率的上限范围。结果表明,增压可导致主导反应路径从吸附相间作用至气相-吸附相作用的转变,且使基元反应速率常数-压力的关系偏离实验/飞行条件下的规律。在1200 K条件下、单原子碰撞的压力范围内,各基元反应步骤的速率常数均随压力的降低而下降。其中,ER1~ER3复合反应的速率常数随压力呈近似线性变化,速率常数分别与压力的1.10179、1.01686和0.91654次方呈线性关系;LH1~LH3复合反应的速率常数与压力呈对数关系,且对数前因子显著小于非单原子碰撞区;热解附反应的速率常数与压力呈指数关系。根据气相压力影响催化反应机制的微观机理,以基元反应速率常数-压力关系可以稳定解析为判据,提出了人为增加压力的约束上限条件:以体系高度为特征长度的努森数应大于102量级,以保证气固单原子碰撞。相关研究为气固界面反应的分子模拟方法和防热材料微观催化数据的累积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作用 多相催化 气相压力 主导路径 反应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新疆草地生物量优势植物地理分布特征
4
作者 陈静 左李娜 +3 位作者 程军回 刘耘华 盛建东 赵红梅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1-279,共9页
地理分布范围反映物种在一定空间中所占的分布面积,体现着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以2011-2013年对新疆草地397个样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集合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收录的优势种植物分布点位数据,以及《新疆植物志》... 地理分布范围反映物种在一定空间中所占的分布面积,体现着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以2011-2013年对新疆草地397个样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集合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收录的优势种植物分布点位数据,以及《新疆植物志》对其的记录信息,在ArcGIS软件上以县域为基本单位,用生物区划法计算新疆草地优势种地理分布范围并分析其在物种、功能群和分类水平上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本研究所涉及的169种优势种植物,按地理分布范围可分为窄布种(0.15万~5.4万km^(2))]、中等分布种(5.5万~13.9万km^(2))、广布种(14.1万~30.8万km^(2))]和极广布种(31.5万~96万km^(2))] 4类。其中,窄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各包括42个优势种,而中等分布种有43个优势种。2)在科水平上,窄布种和中等分布种主要由菊科植物组成,而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则由禾本科植物组成。3)在光合途径和生活型方面,窄布种、中等分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均由C4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主导。在生态型方面,窄布种主要由中生植物组成,而中等分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则由旱生植物组成。本研究为深入理解新疆草地优势种植物地理分布范围,提供了可视化的资料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范围 优势种植物 功能群 新疆草地 光合途径 生态型 生活型
下载PDF
浅谈徐州汉文化输出的显性路径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芳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4期141-142,共2页
两汉文化已经成为徐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探讨如何使徐州的汉文化不断向外延伸、拓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试从品牌包装,用现代科技再现汉代文化元素,多元输出等方面论述徐州汉文化输出的显性路径及其合理性。
关键词 徐州汉文化 对外输出 显性途径 品牌包装 多元输出
下载PDF
断层对烃类微渗漏主控作用及异常分布影响的实验模拟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国建 汤玉平 +3 位作者 唐俊红 李吉鹏 杨俊 李兴强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7,共7页
在油气化探中,传统观点认为断层是优势通道,烃类沿断层渗漏形成的化探异常将偏离实际油气藏位置在近地表的垂向投影,这引起了地质界对化探技术预测地下油气藏的质疑。针对上述质疑,以断块油气藏的简化地质模型为基础,研制实验装置,开展... 在油气化探中,传统观点认为断层是优势通道,烃类沿断层渗漏形成的化探异常将偏离实际油气藏位置在近地表的垂向投影,这引起了地质界对化探技术预测地下油气藏的质疑。针对上述质疑,以断块油气藏的简化地质模型为基础,研制实验装置,开展断块油气藏烃类通过盖层及上覆地层垂向微渗漏模拟实验,研究了地下断层对烃类垂向微渗漏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断层控制的油气藏,断层不是烃类微渗漏的唯一优势通道,油藏上覆盖层及地层中广泛发育的裂隙或微裂隙系统等都是决定地表化探异常分布的重要因素,烃类垂向微渗漏是客观存的;断层是否是微渗漏的优势通道,取决于断层的封闭性;另外实验结果也证实了圈定油气靶区的最好采样方法是高密度的网格采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渗漏 断层 优势通道 化探异常 油气藏
下载PDF
正规化流体势基本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明 姜福杰 +2 位作者 庞雄奇 姜振学 姜文利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9-342,共4页
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具有特殊运聚成藏机理的油气藏不断被发现,应用传统流体势研究油气运聚方向逐渐显露弊端.在综合分析以往流体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据油气运聚机理,通过对研究区盖层底面形态、储层砂体展布和水压头的归一化处理,提出... 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具有特殊运聚成藏机理的油气藏不断被发现,应用传统流体势研究油气运聚方向逐渐显露弊端.在综合分析以往流体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据油气运聚机理,通过对研究区盖层底面形态、储层砂体展布和水压头的归一化处理,提出新的流体势计算方法.滨北地区的应用表明,该方法能更好地预测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为油气勘探指明方向,且操作简单易行,参数容易获得,具很好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北地区 流体势 归一化 优势通道 运聚单元
下载PDF
Hippo通路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贺靓靓 胡文娟 +2 位作者 梅长林 胡惠民 付丽丽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目的 探讨Hippo通路分子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寻找可能的药物治疗靶点.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Han:SPRD大鼠杂合型和ADPKD患者肾组织Hippo通路分子分布、表达量以及磷... 目的 探讨Hippo通路分子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寻找可能的药物治疗靶点.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Han:SPRD大鼠杂合型和ADPKD患者肾组织Hippo通路分子分布、表达量以及磷酸化水平的差异.小干扰RNA特异性抑制囊肿衬里上皮细胞(WT9-12) YAP (Yes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TAZ(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with PDZ binding motif)和LATS1(large tumor suppressor kinase1)的表达后观察对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与野生型大鼠相比,Han:SPRD杂合型大鼠囊肿衬里上皮细胞LATS1表达降低;YAP表达量及去磷酸化活化水平增加;TAZ表达与分布无明显改变.ADPKD患者肾组织中,Hippo通路分子MST1/2(macrophage stimulating1/2)、LATS1 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5),而YAP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抑制WT9-12细胞LATS1表达,能促进细胞增殖和分裂;下调YAP表达阻滞细胞于分裂间期,抑制增殖;下调TAZ表达对细胞增殖和周期无显著影响.结论 ADPKD中Hippo通路效应因子YAP去磷酸化活性增强可能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体外实验证实下调YAP表达可抑制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分裂增殖,提示YAP的表达和活性是潜在的多囊肾病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肾 常染色体显性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Hippo信号通路 YAP LATS1
原文传递
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的类型及其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10
9
作者 姜振学 庞雄奇 +2 位作者 曾溅辉 王洪玉 罗群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7-516,共10页
地质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证实地质条件下油气总是沿着浮力最大和阻力最小的的方向和通道运移,形成油气优势运移通道有5种基本模式:级差优势、分隔优势、流向优势、流压优势和断面优势.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油气运移实际通道只占输导层的1... 地质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证实地质条件下油气总是沿着浮力最大和阻力最小的的方向和通道运移,形成油气优势运移通道有5种基本模式:级差优势、分隔优势、流向优势、流压优势和断面优势.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油气运移实际通道只占输导层的1%~10%,但却运输了油气的绝大部分;输导层物性的差异、盖层沉降中心的偏移、流体动力、断层倾角及断层面几何形态控制了油气运移的优势通道;实际地质条件下油气运移所形成的优势通道是上述5种模式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优势通道是大部分油气运移的实际路径,其研究对追踪油气来源、预测有利圈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优势运移通道 油气成藏 物理模拟
下载PDF
油气运聚动力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85
10
作者 罗晓容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37-346,共10页
尽管目前对油气运聚的研究相对薄弱,但通过综述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仍能从动力学角度获得对油气运聚成藏过程的深刻认识。油气在地下的运聚过程取决于运移动力与通道阻力间的相互关系。地层渗流空间的非均匀性是绝对的,在某一尺度... 尽管目前对油气运聚的研究相对薄弱,但通过综述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仍能从动力学角度获得对油气运聚成藏过程的深刻认识。油气在地下的运聚过程取决于运移动力与通道阻力间的相互关系。地层渗流空间的非均匀性是绝对的,在某一尺度空间认为是均匀的孔隙分布,在较低尺度上却表现为非均匀分布,反之亦然。因而,油气在地下的运移一般是沿阻力最小的优势通道进行的。在流体势中只考虑运移的动力并采用适合描述非均匀多相流动的方法,可以在油气运聚研究中把相关的输导层、裂隙通道、盖层等统一看待,油气运聚散过程在动力学上也有望统一。定量的流体动力学研究方法有助于认识和了解油气运聚散过程发生的机理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聚 动力学 成藏过程 流体势 非均匀性 流体动力
下载PDF
油气运移基础理论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66
11
作者 李明诚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9-383,共5页
在非均质地层中 ,烃类的扩散流和体积流可以同时存在并可相互转换 .扩散流有助于烃类从源岩中排出 ,并通过流动方式的转变直接参与油气的聚集成藏 .在致密泥岩层中 ,扩散流和体积流的计算流速分别为 4~ 18m/Ma和 3~ 15m/Ma,几乎没有差... 在非均质地层中 ,烃类的扩散流和体积流可以同时存在并可相互转换 .扩散流有助于烃类从源岩中排出 ,并通过流动方式的转变直接参与油气的聚集成藏 .在致密泥岩层中 ,扩散流和体积流的计算流速分别为 4~ 18m/Ma和 3~ 15m/Ma,几乎没有差别 ,说明泥岩中的流动也可以用达西公式来表述 .虽然油气的浮力流和渗流都是地下多孔介质中的流动 ,但油气在水中上浮不呈连续相流动 .因此不要求也不能用达西公式表述临界运移饱和度和相对渗透率 .优势运移通道和有效运移空间是 2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指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向 ,后者是指地层中真正发生了油气运移的空间 .大约有 70 %的油气藏位于优势运移通道上 ,而在运载层中有效运移通道空间约占总孔隙空间的 5 %~ 10 % .圈闭的封盖强度与闭合度有 3种不同的组合类型 ,它们是世界上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 .根据研究和统计 ,世界石油储量的半衰期约为 2 9Ma ,大油田的中值年龄约为 35Ma .根据烃类的微渗漏流量计算 ,中 -大型油气藏的平均自然年龄约为 5 0~ 10 0M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流 体积流 优势运移通道 有效运移空间 封盖强度 中值年龄
下载PDF
高尚堡油田砂质辫状河储集层构型与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63
12
作者 李顺明 宋新民 +4 位作者 蒋有伟 刘浪 陈能学 孙景民 李本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4-482,共9页
以洪泛期沉积的泥岩作为标志层,应用精细成因地层对比方法建立南堡凹陷高尚堡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单砂层成因地层格架。将辫状河地质露头及室内沉积模拟实验成果作为模式指导,通过辫状河单河道识别、地质统计学规律和生产监测资... 以洪泛期沉积的泥岩作为标志层,应用精细成因地层对比方法建立南堡凹陷高尚堡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单砂层成因地层格架。将辫状河地质露头及室内沉积模拟实验成果作为模式指导,通过辫状河单河道识别、地质统计学规律和生产监测资料分析,确定该区辫状河单河道宽140~560 m。根据岩相组合类型及其顶底界面特征,识别出河道充填、顺流增生、砂质底形、砂席和溢岸细粒等5类辫状河储集层构型单元。河道充填构型单元发育和优势渗流通道导致河道充填构型单元形成底水水锥型水淹,剩余油分布在油井间且丰度高。顺流增生单元纵向渗透率级差小,水淹均匀,剩余油呈薄层状低丰度分布在油井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辫状河 单砂层 单河道规模 储集层构型 优势渗流通道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有效性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7
13
作者 刘景东 蒋有录 马国梁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7-50,137,共4页
根据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系统分析了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形成、有效性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内部结构差异控制优势运移通道的发育,断层面在纵向上和走向上均可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断面优势运移通道在空间上和时间上... 根据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系统分析了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形成、有效性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内部结构差异控制优势运移通道的发育,断层面在纵向上和走向上均可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断面优势运移通道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存在明显的有效性,油源供给条件、断层分布位置、断层性质、断层活动性和流体压力等是影响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控制油气的纵向分布层系和横向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优势运移通道 有效性 油气分布 油气运移
下载PDF
渤海南部莱西构造带新近系油气优势输导体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钱赓 牛成民 +3 位作者 杨波 涂丹凤 李果营 高文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41,50,共9页
利用地球化学、地层压力分析等手段,深入研究渤海南部莱西构造带新近系输导体系的特征、分布、时空配置关系及其有效性,进一步揭示莱西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分析莱西构造带新近系:断裂体系、输导层与盖层,油气输导格架3要素研究其... 利用地球化学、地层压力分析等手段,深入研究渤海南部莱西构造带新近系输导体系的特征、分布、时空配置关系及其有效性,进一步揭示莱西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分析莱西构造带新近系:断裂体系、输导层与盖层,油气输导格架3要素研究其特征与空间匹配关系并进行静态评价,发现除前人总结的馆陶组一明下段v油层组外,明下段I-III油层组也是新近系油气运移优势输导层。在调节断层分割与泥岩盖层分隔下,两个优势输导层重组并构成了菜西构造带新近系“千层糕”式油气输导格架。结合含氮化合物浓度、地层压力、荧光录井与砂体刻画对油气输导路径进行动态追踪与运移通道刻画,证实“T0^3-T0^2-T0^1泥岩盖层组”分隔新近系油气输导格架为上、下两套油气输导体系,后者输导通道以馆陶组一明下段V油层组块状砂砾岩体为主,前者主要由明下段I-III油层组相互叠置连通的南北向河道型砂体构成,油气沿两个优势通道以横向输导为主,并伴有差异成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南部 莱西构造带 油气输导格架 优势输导体系 油气输导方式 成藏规律
下载PDF
稳态充注下输导层交汇处油气运移路径的选择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中良 曾溅辉 郑伦举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3,98,共6页
输导层的孔、渗特性和产状对于油气的运移、聚集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东部断陷盆地输导格架为例,开展了稳态充注条件下输导层物性和倾角变化对输导层交汇处油气运移路径影响的二维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油气运移至两输导层的交汇处时优势通... 输导层的孔、渗特性和产状对于油气的运移、聚集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东部断陷盆地输导格架为例,开展了稳态充注条件下输导层物性和倾角变化对输导层交汇处油气运移路径影响的二维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油气运移至两输导层的交汇处时优势通道的选择取决于各砂层物性和倾角的综合作用,输导层物性和倾角对油气优势通道形成具有互补性,倾角大、物性好的输导层更容易成为油气优先选择的运移通道。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得出了输导层交汇处油气运移通道发生变化的不同倾角比条件下的临界物性比,物性比等于该临界值时,两输导层均可成为运移通道,小于或大于该临界值,只有一条优势运移通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输导层交汇处油气运移路径的判别模版,为预测不同输导格架下油气优势运移方向提供了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优势通道 实验模拟 成藏机理
下载PDF
秦南地区天然气成因与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庄新兵 邹华耀 +2 位作者 李楠 魏刚 孙和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0-688,共9页
为了评价和认识秦南地区有重大勘探突破的陡坡带和该区的勘探潜力,利用该地区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等分析资料、伴生原油的油源对比以及油气运移模拟,定量刻画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秦南地区天然气成因和油气勘探潜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研... 为了评价和认识秦南地区有重大勘探突破的陡坡带和该区的勘探潜力,利用该地区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等分析资料、伴生原油的油源对比以及油气运移模拟,定量刻画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秦南地区天然气成因和油气勘探潜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凸起带天然气为新近系溶解气且以干气为主,陡坡带天然气为古近系凝析气且为湿气;陡坡带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碳同位素发生倒转。与之伴生原油的生物标记物表明,油气为沙三段(E2s3)和沙一段(E3s1)烃源岩共同贡献的结果。油气运移数值模拟表明:油气仅为断阶带'活跃'源岩所贡献;非烃类天然气为无机CO2幔源气;秦南凹陷为'小而肥'的富生烃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为好烃源岩,东下段(E3dL)烃源岩为中-好烃源岩;该地区油气主要为沙河街组烃源岩所贡献。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与烃源岩评价表明,秦南地区为陡坡带和西斜坡,石臼坨凸起缓坡带和辽西低凸起南末端为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幔源气 烃源岩 优势运移路径 勘探潜力 秦南地区
下载PDF
断陷盆地顺向断坡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及聚油模式——以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孤北斜坡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安彬 罗群 +2 位作者 崔倩 张晨 姜振学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64,I0004,I0005,共14页
为明确断陷盆地顺向断坡隐蔽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和运聚规律,以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孤北斜坡为例,采用构造地质学、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结合的方法,探讨优势运移通道及聚油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顺向断坡油气聚集表现为“综合控运”模式,... 为明确断陷盆地顺向断坡隐蔽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和运聚规律,以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孤北斜坡为例,采用构造地质学、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结合的方法,探讨优势运移通道及聚油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顺向断坡油气聚集表现为“综合控运”模式,其中断裂和砂体占主导,是油气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断裂对油气进行垂向输导,汇聚型断裂相对发散型断裂具有明显的控运优势,在汇聚型断裂带上油气包裹体更发育,均一化温度分布范围更广。砂体是油气侧向输导的关键,与不整合构造搭配为油气侧向调整提供优势运移通道。在该聚油模式的控制下,顺向断坡带油气空间分布规律强,主要沿汇聚型断裂与输导型砂体耦合分布,地形上表现为沿“断鼻”分布。顺向断坡带是断陷盆地普遍发育的构造单元,该结果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运移通道 聚油模式 顺向断坡 孤北斜坡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冀中坳陷调节带构造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10
18
作者 劳海港 吴孔友 陈清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0年第3期294-309,共16页
利用Morley等的调节构造理论和构造几何学分析,借助地质构造图、断层垂直位移分析等,在冀中坳陷识别出5种调节带类型和7种调节带构造形式,进而探讨了它们各自出现的特定构造部位、调节作用、主要构造特点和典型实例。同向趋近型调节带... 利用Morley等的调节构造理论和构造几何学分析,借助地质构造图、断层垂直位移分析等,在冀中坳陷识别出5种调节带类型和7种调节带构造形式,进而探讨了它们各自出现的特定构造部位、调节作用、主要构造特点和典型实例。同向趋近型调节带呈现鼻状、地垒状和转换断层3种构造形式,在断层段连接处以鼻状构造形式出现,而在控凹断层连接处则以转换断层与横向凸起并存的形式出现;同向叠覆型调节带以走向斜坡形式调节应变;同向平行型调节带以翘曲的形式改造河西务潜山带。对向平行型调节带以低凸起的形式发育于雁翎地区;对向趋近型调节带以鄚州枢纽带为典型,受两期应变的调节形成了底部以断层分叉斜滑与上部呈宽阔翘弯带的双层变形系统。产生调节作用的断层在地质演化过程中活动强度均呈现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的构造特征。受调节带的影响与改造,在潜山断坡上可形成以古构造脊为优势运移通道的油气运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坳陷 调节带 构造形式 构造演化 优势运移通道
下载PDF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扶杨储层油气优势运移通道 被引量:8
19
作者 姜福杰 庞雄奇 +2 位作者 柳广弟 姜振学 姜文利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2-1116,1125,共6页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潜力,但勘探方向和目标不明,亟需开展油气运移方向的研究。通过对滨北地区影响油气运移方向的地质因素的分析,确定了盖层底面构造形态、砂体、断裂及水动力4种主控因素。通过对每种主控因素与油气运...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潜力,但勘探方向和目标不明,亟需开展油气运移方向的研究。通过对滨北地区影响油气运移方向的地质因素的分析,确定了盖层底面构造形态、砂体、断裂及水动力4种主控因素。通过对每种主控因素与油气运移方向相互关系的系统分析,采用单因素叠加和多信息叠合的方法分别定性和定量地预测了滨北地区扶杨储层的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结果表明,滨北地区扶杨储层主要发育两个优势通道方向,分别为自三肇凹陷北端沿绥棱背斜带向东北方向和自克山—依龙背斜带南部向其东北方向。这两个优势运移通道方向所指示的区域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而通道上的圈闭则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优势通道 松辽盆地 滨北地区
下载PDF
青城凸起中生界内幕断层及油气运聚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康晏 邹灵 +3 位作者 刘志勇 韩敏 卢浩 姚树青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48,114,共4页
针对青城凸起断裂系统复杂,油气运聚成藏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在研究高青—平南断层连通性以及中生界主要断层封闭能力和输导能力的基础上,对高青地区油气运聚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高青—平南断层整体具有良好的输导能力,而中生界内... 针对青城凸起断裂系统复杂,油气运聚成藏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在研究高青—平南断层连通性以及中生界主要断层封闭能力和输导能力的基础上,对高青地区油气运聚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高青—平南断层整体具有良好的输导能力,而中生界内幕断层平均连通概率均小于0.6,整体输导能力较差,油气主要沿断层—砂体进行垂向、侧向运移。高青地区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为沿高青断层向西、西南方向运移;油气运移指向主要受构造形态和砂体控制,油气沿断层和骨架砂体向鼻状构造脊部运移,运移距离受北东向鼻状构造控制,而构造脊部的西侧地层西倾,油气无法沿骨架砂体继续运移。因此,在高15—高52—高46井南北向鼻状构造带油气运移通畅,是有效的含油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特征 断层连通性 优势运移路径 油气运聚数值模拟 青城凸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