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竞争的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的演化博弈决策 被引量:44
1
作者 韩小花 薛声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87-1493,共7页
为提高闭环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在竞争的制造商共用一个强势零售商的市场结构下,应用演化博弈对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的决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制造商之间的竞争程度、废旧产品回收的难易程度和再制造成本的节约共同影响回收渠道的演化结... 为提高闭环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在竞争的制造商共用一个强势零售商的市场结构下,应用演化博弈对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的决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制造商之间的竞争程度、废旧产品回收的难易程度和再制造成本的节约共同影响回收渠道的演化结果;政府通过实施补贴政策可以促使制造商都选择直接回收渠道的演化稳定策略,更有利于消费者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竞争 强势零售商 回收渠道 演化博弈 决策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潜山油藏油气沿不整合面、断层和砂体运移的控制因素 被引量:33
2
作者 牛彦良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30,共4页
利用海拉尔潜山油藏开发过程中取到的大量动、静态资料,系统地论证了油气沿不整合面、断层和砂体运移的规律性,明确了油气运移优势通道的控制因素。油气运移的优势通道是构成含油气系统理论研究中输导体系的最基本通道,优势通道的确定,... 利用海拉尔潜山油藏开发过程中取到的大量动、静态资料,系统地论证了油气沿不整合面、断层和砂体运移的规律性,明确了油气运移优势通道的控制因素。油气运移的优势通道是构成含油气系统理论研究中输导体系的最基本通道,优势通道的确定,填补了成藏体系研究方面输导体系中断层、连通砂体和不整合面等最基本通道的控制因素研究的空白,为应用流体势理论定量描述油气运移路径和优选含油富集区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 潜山油藏 流体势 优势通道 不整合面 裂缝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瓦斯运移优势通道演化规律采高效应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鹏翔 卓日升 +3 位作者 李树刚 肖鹏 林海飞 李刚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8-856,共9页
为了研究采动覆岩中卸压瓦斯的运移规律,以采动裂隙椭抛带理论为基础,构建采动卸压瓦斯优势通道采高效应的空间形态模型,针对山西和顺某高瓦斯矿井主采工作面,运用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揭示综采工作面采动卸压瓦斯运移优势通道的采高控... 为了研究采动覆岩中卸压瓦斯的运移规律,以采动裂隙椭抛带理论为基础,构建采动卸压瓦斯优势通道采高效应的空间形态模型,针对山西和顺某高瓦斯矿井主采工作面,运用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揭示综采工作面采动卸压瓦斯运移优势通道的采高控制机理,以此为依据,在现场实施高位钻孔抽采卸压瓦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覆岩层中,优势通道左右边界离层量发生明显突变。随采高的增加,优势通道高度分别发育至距离煤层底板29.5,48,60 m,而宽度则从28 m变化到33 m。离层率的峰值距煤层底板30 m上移至60 m,贯通度明显增大。6 m采高优势通道的分形维数分别是4,2m采高的1.07,1.23倍,呈现着升维的趋势。在现场高位钻孔试验中,对工作面采高不同时的高位钻孔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得到高位钻场抽采瓦斯占绝对瓦斯涌出总量的49.94%~89.88%,并且使得上隅角及回风巷平均瓦斯体积分数维持在0.27%以下及0.32%以下,从而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的回采。研究结果为采动覆岩卸压瓦斯富集区的识别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覆岩裂隙 卸压瓦斯 优势通道 采高效应 高位钻孔
原文传递
水驱优势通道对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曾流芳 刘炳官 +1 位作者 刘玉章 张勇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6-127,145,共3页
提出了水驱优势通道的概念。采用流线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优势通道属性对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优势通道是通过影响油藏中生产井和注水井控制的油藏体积来影响水驱开发效果的。对于存在优势通道的油藏 ,水驱开发中存在两种流... 提出了水驱优势通道的概念。采用流线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优势通道属性对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优势通道是通过影响油藏中生产井和注水井控制的油藏体积来影响水驱开发效果的。对于存在优势通道的油藏 ,水驱开发中存在两种流线 :一种是从井筒出发平行优势通道的流线 ,另一种是从优势通道出发垂直于优势通道的流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通道 流线 数值模拟 水驱 采收率 开发效果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瓦斯运移优势通道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鹏翔 卓日升 +3 位作者 李树刚 林海飞 刘超 双海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9-108,共10页
为了研究综采工作面卸压瓦斯覆岩裂隙优势通道的演化规律,以采动裂隙椭抛带理论为基础,工作面推进速度为关键参数,构建采动卸压瓦斯优势通道数学模型,并针对山西和顺某高瓦斯矿井主采工作面,开展综采工作面在不同推进速度条件下的卸压... 为了研究综采工作面卸压瓦斯覆岩裂隙优势通道的演化规律,以采动裂隙椭抛带理论为基础,工作面推进速度为关键参数,构建采动卸压瓦斯优势通道数学模型,并针对山西和顺某高瓦斯矿井主采工作面,开展综采工作面在不同推进速度条件下的卸压瓦斯覆岩裂隙优势通道演化规律物理相似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快推进速度,三带高度降低,平均来压步距增大,优势通道在上覆岩层的空间位置也随之降低,优势通道发育的高度、宽度、垮落角和范围随着推进速度加快而减小。随着推进速度的加快,优势通道离层率和贯通度逐渐变小。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优势通道的分形维数由小到大对应的推进速度依次为7、5、3 m/d,呈现出降维的趋势。在现场高位钻孔试验中,对工作面推进速度不同时的高位钻孔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得到高位钻场抽采瓦斯占绝对瓦斯涌出总量的49.94%~89.88%,并且使得上隅角及回风巷平均瓦斯体积分数维持在0.27%以下及0.32%以下,从而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的回采。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推进速度下采动覆岩卸压瓦斯富集区的识别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覆岩裂隙 优势通道 工作面推进速度 高位钻孔
下载PDF
特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界限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靳彦欣 史树彬 +2 位作者 付玮 王涛 徐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80,154-155,共4页
在分析特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效果变差原因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深部调剖效果的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等技术指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符合中、高渗透油藏地质特征的概念模型,并制订了特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界限图版。研究表明:原... 在分析特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效果变差原因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深部调剖效果的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等技术指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符合中、高渗透油藏地质特征的概念模型,并制订了特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界限图版。研究表明:原油黏度小于 5 mPa·s,渗透率级差小于 2 的油藏均不适合深部调剖;含水率为 90%~95%,封堵半径为 0.4~0.6 倍井距时调剖效果较好;含水率为 95%~98%,封堵半径为 0.6~0.8 倍井距时调剖效果较好。胜坨油田、温米油田和腰英台油田特高含水区块 48 个井组的调剖结果验证了深部调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 优势通道 深部调剖 数值模拟 技术界限 图版 胜坨油田
下载PDF
油源断裂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德相 付广 +3 位作者 孙同文 李熹微 姜海燕 刘滨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78-1686,共9页
为了研究断裂在下生上储式油气成藏中的作用,在油源断裂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油源断裂优势通道本身的发育特征和源岩品质,构建了油源断裂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参数指标,建立了一套油源断裂优势通道输导油... 为了研究断裂在下生上储式油气成藏中的作用,在油源断裂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油源断裂优势通道本身的发育特征和源岩品质,构建了油源断裂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参数指标,建立了一套油源断裂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留楚地区东三段储层10条主要油源断裂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的评价中。结果表明,留楚地区东三段储层10条主要油源断裂共34条优势通道,其中:有8条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等级为强,主要分布在北部留楚背斜区;有15条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等级为中等,主要分布在留楚南背斜区;有11条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为弱,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部边部地区。这与目前留楚地区东三段储层只在北部留楚背斜核部找到大量油、中部留楚南背斜找到少量油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油源断裂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断裂 优势通道 输导油气能力 综合评价方法 留楚地区 东三段储层
下载PDF
小波分析技术在薄砂岩储集层描述中的应用——以埕岛地区馆上段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广军 张善文 +1 位作者 李建明 石建新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1期95-99,共5页
小波分析技术近几年在地震资料的处理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但在地震资料的解释和油藏描述方面还很少见有应用。通过小波变换基本理论的分析 ,说明了小波变换能够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从而达到识别薄砂岩储集层的目的 ;尝试了小波... 小波分析技术近几年在地震资料的处理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但在地震资料的解释和油藏描述方面还很少见有应用。通过小波变换基本理论的分析 ,说明了小波变换能够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从而达到识别薄砂岩储集层的目的 ;尝试了小波分析技术应用于薄砂层识别及描述 ,并结合埕岛地区馆陶组上段曲流河薄砂岩储层的描述 ,介绍了其实现过程及取得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技术 薄砂岩 储集层描述 应用 埕岛地区馆上段 油藏描述 信号 小波变换 主频 曲流河
下载PDF
河床枯萎的临界阈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东 曹文洪 胡春宏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28,35,共8页
本文首先从河流地貌临界学说的观点出发 ,解释了河床枯萎的概念 .然后 ,以黄河下游近期河床演变特性为例 ,阐释了河床枯萎的机理以及由此带来的“小水大灾”效应 ,研究了造床流量、河相关系在新的水沙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枯萎造床... 本文首先从河流地貌临界学说的观点出发 ,解释了河床枯萎的概念 .然后 ,以黄河下游近期河床演变特性为例 ,阐释了河床枯萎的机理以及由此带来的“小水大灾”效应 ,研究了造床流量、河相关系在新的水沙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提出了枯萎造床流量的概念 .最后 ,运用河道水沙数学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临界 河床枯萎 河床流量 河相关系 数学模型 临界阈
下载PDF
基于连通性方法的缝洞型油藏优势窜流通道识别 被引量:13
10
作者 沈文洁 赵辉 +2 位作者 刘伟 许凌飞 廖茂林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裂缝发育及储层非均质性往往会使注入水沿着优势通道窜进,造成油井含水异常或不同程度水淹。文中综合井间连通性计算结果、油藏地质信息、生产动态资料,建立实时更新的传导率变化体系和油藏窜流通道判别方法,... 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裂缝发育及储层非均质性往往会使注入水沿着优势通道窜进,造成油井含水异常或不同程度水淹。文中综合井间连通性计算结果、油藏地质信息、生产动态资料,建立实时更新的传导率变化体系和油藏窜流通道判别方法,运用连通性方法计算水井平面注水劈分系数和注水效率。经与现场示踪剂解释及传统注采受效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两者测试结果与基于连通性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吻合,表明该方法能够应用于缝洞型油藏优势窜流通道的识别,对油田实施调剖堵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连通性 优势通道 传导率 注水劈分
下载PDF
油源断裂油气成藏期优势通道输导能力综合评判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袁红旗 魏鸣禄 于英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4-703,共10页
本文通过油气成藏期油源断裂不同部位古活动速率相对大小分布,确定其油气输导的优势通道。并基于优势输导通道的断裂古活动速率、古倾角、目的层古埋深和源岩古剩余地层压力等指标,建立了一套油源断裂在油气成藏期优势通道输导能力的综... 本文通过油气成藏期油源断裂不同部位古活动速率相对大小分布,确定其油气输导的优势通道。并基于优势输导通道的断裂古活动速率、古倾角、目的层古埋深和源岩古剩余地层压力等指标,建立了一套油源断裂在油气成藏期优势通道输导能力的综合评判方法。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廊固凹陷为靶区,对大柳泉区块旧州油源断裂带在成藏期沙三中下亚段内的优势通道进行了厘定和油气输导能力综合评判。评判结果表明:旧州油源断裂6条分支断裂油气成藏期--沙二段沉积时期发育了10个优势通道,其油气输导能力以F1和F2分支断裂的6个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相对较强,有利于油气运移,F3、F4、F5和F6分支断裂发育4个优势通道,其输导油气能力相对较弱,不利于油气运移。此评判结果与目前旧州断裂带附近沙三中下亚段内的油气分布现状相吻合,表明用此方法进行油源断裂成藏期优势通道的输导能力综合评判是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期 油源断裂 优势通道 输导油气能力 综合评判方法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注水开发前后储层优势通道变化特征——以双河油田Ⅶ下层系为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姚江 李岩 +2 位作者 孙宜丽 张玄奇 罗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68-173,共6页
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中高渗储层采出程度较高,稳产难度越来越大。随着Ⅶ下层系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因长期注水开发,优势通道已发生变化。对Ⅶ下层系注水前后储层优势通道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由于储层的沉积特点,在注... 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中高渗储层采出程度较高,稳产难度越来越大。随着Ⅶ下层系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因长期注水开发,优势通道已发生变化。对Ⅶ下层系注水前后储层优势通道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由于储层的沉积特点,在注水开发注入体积倍数增大,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变化特征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特征,影响优势通道范围增加。认清优势通道的变化特征对后期开发动态调整,优化注采结构,进一步研究剩余油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 注入体积倍数 储层特征 优势通道
下载PDF
零售商主导闭环供应链混合回收渠道选择决策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建华 梅俊晓 曹菁菁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54-964,共11页
为研究奖惩机制下零售商主导闭环供应链中各参与主体的回收渠道最优决策问题,运用博弈论建立4种奖惩机制下具有竞争性的双渠道销售和多渠道回收闭环供应链模型,对比分析了4种混合回收模式下供应链成员利润、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利润和回收... 为研究奖惩机制下零售商主导闭环供应链中各参与主体的回收渠道最优决策问题,运用博弈论建立4种奖惩机制下具有竞争性的双渠道销售和多渠道回收闭环供应链模型,对比分析了4种混合回收模式下供应链成员利润、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利润和回收水平。研究表明:废旧产品回收价格系数与回收渠道竞争系数之比较小时,制造商会选择制造商和第三方回收商这一混合回收渠道,此时供应链存在不稳定性;反之,制造商会选择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这一混合回收渠道,此时供应链具有长期稳定性。单位奖惩因子和销售渠道模式不影响供应链各成员的最优回收渠道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售商主导 闭环供应链 奖惩机制 混合回收 渠道选择
下载PDF
黄3区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提高CO2驱波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汤勇 廖松林 +2 位作者 雷欣慧 余光明 康兴妹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3期9-13,共5页
黄3区低渗裂缝性油藏开展注CO2驱先导实验整体增油降水效果明显,但部分井见气,气窜现象严重,降低了CO2驱增油效果。为了提高低渗裂缝性油藏CO2驱波及效率,采用示踪剂监测结合生产动态分析及数值模拟生产历史拟合的方式识别了储层优势渗... 黄3区低渗裂缝性油藏开展注CO2驱先导实验整体增油降水效果明显,但部分井见气,气窜现象严重,降低了CO2驱增油效果。为了提高低渗裂缝性油藏CO2驱波及效率,采用示踪剂监测结合生产动态分析及数值模拟生产历史拟合的方式识别了储层优势渗流通道。在此基础上获取考虑优势通道的井组数值模拟模型,通过组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优势通道对CO2驱替效果的影响,并模拟对比了4种改善波及对策提高驱油效率的措施。结果显示,优势通道使CO2驱原油采收率下降7%。采用高强度封堵措施封堵优势通道效果最好,RF提高了1.8%;优势通道井气窜早期关井效果较好;注水保持地层压力时其次;生产井GOR达到2000m^3/m^3时关井相对较差,RF仅提高0.11%。研究成果对于低渗裂缝性油藏注气驱方案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优势渗流通道 CO2驱 提高波及效率
下载PDF
塔河老区井周弱势通道暂堵酸压技术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涛 赵兵 +3 位作者 曲占庆 郭天魁 罗攀登 王晓之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4-799,共6页
塔河油田微地震监测表明,最大主应力、天然裂缝、古河道形成酸压裂缝优势延伸方位,而井周受抑制的弱势通道却未动用,极大地影响着酸压效果,为此提出了井周弱势通道暂堵酸压技术。通过对可降解纤维进行基础性能评价,研究了材料的适用性,... 塔河油田微地震监测表明,最大主应力、天然裂缝、古河道形成酸压裂缝优势延伸方位,而井周受抑制的弱势通道却未动用,极大地影响着酸压效果,为此提出了井周弱势通道暂堵酸压技术。通过对可降解纤维进行基础性能评价,研究了材料的适用性,并优化得到封堵不同宽度裂缝的最优暂堵剂组合。结合实验及现场应用经验确定了选井原则,优化了相应施工参数。结果表明:储层温度下,所选纤维在清水及酸液中的稳定存在时间满足施工要求;优选的暂堵剂组合封堵快、用液量少,且满足承压要求;基于实验及现场经验,确定单井暂堵剂用液量为1.0~1.5 t。施工排量以"初期小、暂堵定、后期大"原则设计,并在暂堵段采取"三层暂堵"模式确保暂堵成功率。文中形成的目标工艺对储层伤害低、风险小、增产效果明显,对塔河油田剩余油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延伸方位 弱势通道 暂堵酸压 可降解纤维 塔河油田
下载PDF
Study on the Fine Configuration of Reservoir in River Facies Oilfield in Bohai Sea Area
16
作者 Jianmin Zhang Xijie Wang +2 位作者 Pengfei Mu Shicong Lyu Jun Xie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4年第2期391-397,共7页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offshore shallow water delta oil reservoirs were complex, with limited well data and large well spacing. Taking A Oilfield in the Bohai Sea Area, China as an example, the target sand body ...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offshore shallow water delta oil reservoirs were complex, with limited well data and large well spacing. Taking A Oilfield in the Bohai Sea Area, China as an example, the target sand body was formed in a shallow water delta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with well-developed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s and frequent branching and diversion. The reservoir was strong non-uniformity and uneven plane water cut pressure. To this end, based on the existing work of predecessors, combined with seismic, logging, and production dynamics data, and based on the genesis mechanism of shallow water delta reservoirs, the boundary of composite river channels was identified through seismic facies, and logging facies were used to subdivide them into single river levels within the composite river channels. Then, seismic waveform characteristics were applied to track and characterize the plane distribution of single river channels, guiding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shallow water delta oil fields and achieving increased storage and production in Bohai Oilfield,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low Water Delta Reservoir Configuration Seismic Facies Single channel dominant channel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七区八道湾组油藏水流优势通道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白雷 扎克坚 +3 位作者 孟亚玲 刘晓丽 陈方鸿 鲁明辉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4年第1期88-91,9,共4页
水流优势通道研究在二、三次采油中,对于注采井间连通性、水淹程度、层内、层间非均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七中东八道湾组油藏为一套砂砾岩加泥岩的沉积储集层,注水开发后,综合含水上升速度异常,各井组采出程度不均,为了识别八道湾组... 水流优势通道研究在二、三次采油中,对于注采井间连通性、水淹程度、层内、层间非均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七中东八道湾组油藏为一套砂砾岩加泥岩的沉积储集层,注水开发后,综合含水上升速度异常,各井组采出程度不均,为了识别八道湾组油藏水流优势通道,从油藏动静态入手,采用井间示踪剂研究方法,定性描述井间去水方向和速度,定量反演井间水流优势通道物性参数,给出平面、纵向优势通道发育方向和层位,对油田生产开发提供明确指导,最后根据井层通道类型调剖原则,提出调剖强度和用量设计,为油田后续调整挖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道湾 砂砾岩 优势通道 示踪剂 调剖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注采大尺度物理模拟实验
18
作者 赵鹏 朱海燕 +4 位作者 李根生 陈作 陈世杰 上官拴通 齐晓飞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654,共9页
基于自主研制的真三轴多物理场原位注采大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开展了青海共和干热岩多井长期注采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多井连通性实验获得了岩样内部天然裂缝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各裂缝与井筒的连通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注入井和生产井... 基于自主研制的真三轴多物理场原位注采大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开展了青海共和干热岩多井长期注采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多井连通性实验获得了岩样内部天然裂缝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各裂缝与井筒的连通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注入井和生产井,开展了一注两采和一注一采实验,系统分析了生产井的开采流量、开采温度、采热速率和流体采收率随持续注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热冲击、注入压力联合作用下,裂缝导流能力增强,生产井开采温度表现为下降趋势,且流量越大下降越快;当裂缝局部闭合区域逐渐激活,产生新的换热面积,开采温度升高或下降速率降低;采热速率主要由开采流量、注入和采出流体的温度差控制,当滤失通道导流能力增强,生产井流体采收率快速下降;优势通道和换热流体滤失对采热性能的影响机制有所区别,前者限制换热面积,后者影响采出流体流量,二者都是影响干热岩长期高效开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注采模拟实验 采热性能 导流能力 优势通道 流体滤失
下载PDF
井楼油田八区优势通道判别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崔连训 黄金山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3年第2期46-50,共5页
探讨井楼油田八区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优势通道的形成判别。油藏经长期注水开发可能会形成许多高渗流通道,这会导致注入水形成无效循环,严重影响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通过结合油田的实际生产资料和成熟理论,建立了优势通道的研究模型,结... 探讨井楼油田八区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优势通道的形成判别。油藏经长期注水开发可能会形成许多高渗流通道,这会导致注入水形成无效循环,严重影响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通过结合油田的实际生产资料和成熟理论,建立了优势通道的研究模型,结果表明:井楼八区南部大部分区域形成了优势通道,而北部则有小部分区域,且与储层的物性资料相匹配,可为油田的进一步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通道 关联度法 井间连通 井楼油田
下载PDF
海上疏松砂岩井间优势通道识别与表征方法
20
作者 刘玉洋 未志杰 +3 位作者 赵辉 陈勇军 雍唯 张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3,共7页
为了识别井间优势渗透流道,基于井间连通性方法,综合考虑井间连通单元渗透率差异程度及占比,提出并建立了渗透率不均匀系数,实现井间优势连通单元定量表征,结合模型分析和油田实际数据建立了分级标准,并在渤海S疏松砂岩油田开展了实际... 为了识别井间优势渗透流道,基于井间连通性方法,综合考虑井间连通单元渗透率差异程度及占比,提出并建立了渗透率不均匀系数,实现井间优势连通单元定量表征,结合模型分析和油田实际数据建立了分级标准,并在渤海S疏松砂岩油田开展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随渗透率不均匀系数增加,累产油持续下降、无水采油期持续缩短且注入不均现象加剧;当渗透率不均匀系数大于3时,注入井单一方向劈分量可达70%,对应生产井无水期缩短75%;实际区块模型计算渗透率与示踪剂解释渗透率相对差异为4.5%,与油田动态和测试结果相符,并筛选P07-P01、P07-P08、P09-P04等优势连通单元组作为后续调堵优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通道 渗透率不均匀系数 分级表征 疏松砂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