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04
1
作者 汤孟平 周国模 +3 位作者 施拥军 陈永刚 吴亚琪 赵明水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3-752,共10页
常绿阔叶林是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植被类型,研究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可正确认识优势种群在常绿阔叶林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常绿阔叶林的保护和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典... 常绿阔叶林是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植被类型,研究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可正确认识优势种群在常绿阔叶林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常绿阔叶林的保护和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典型常绿阔叶林设置样地,样地大小100m×100m。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树木坐标。用优势度分析法确定群落优势种。采用Ripley’sK(d)函数分析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关系。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数随大小级的增大而增加,但优势树种的聚集程度却降低。常绿灌木连蕊茶(Camelliafraterna)在幼苗、幼树中占绝对优势。在中树和大树中,以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gracilis)、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和短尾柯(Lithocarpusbrevicaudatus)为主,形成多优势种结构特征。连蕊茶、细叶青冈和青冈具有较稳定的显著聚集分布特征。豹皮樟(Litseacoreanavar.sinensis)和短尾柯的分布格局波动较大。从整体上看,5个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都呈显著聚集分布特征。连蕊茶与细叶青冈、短尾柯、豹皮樟,以及细叶青冈与短尾柯、青冈与豹皮樟都有较强的物种空间依赖性。青冈和短尾柯相互独立生长,有显著负关联性。同科、属的细叶青冈和青冈也表现出显著负关联性。研究认为,种间关联关系具有传递性,可以从已知3个种的两对种间关联关系推出第三对种间关联关系。已知种间关联关系越显著,且尺度范围越宽,那么种间关联关系传递的稳定性也越高。结果认为,常绿阔叶树种是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群落的优势种,优势种均呈显著聚集分布,多数优势种间有较强的种间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优势度 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 Ripley's K(d)函数
下载PDF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何镜堂 窦建奇 王扬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6-140,共5页
近几年大学城的建设规模增长过于迅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比较了国内外大学城的形成方式,分析了影响大学城发展的“显性模式与隐性模式”因素,构建了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提出了大学城物质空间与人文情怀的... 近几年大学城的建设规模增长过于迅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比较了国内外大学城的形成方式,分析了影响大学城发展的“显性模式与隐性模式”因素,构建了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提出了大学城物质空间与人文情怀的和谐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城 显性模式 隐性模式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美国能源政策的转变与国际能源安全 被引量:9
3
作者 薛宇择 张明源 《中外能源》 CAS 2020年第8期9-15,共7页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政府致力于推动化石能源产业的发展,并以此促进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就业增加。在鼓励化石能源发展的能源战略下,得益于页岩油气革命,美国在2019年已经实现了石油贸易顺差,其能源政策的重心也逐渐从"能源独...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政府致力于推动化石能源产业的发展,并以此促进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就业增加。在鼓励化石能源发展的能源战略下,得益于页岩油气革命,美国在2019年已经实现了石油贸易顺差,其能源政策的重心也逐渐从"能源独立"转向"能源主导"。而特朗普的能源政策虽然对煤炭产业有所促进,但仍无法改变其日渐衰落的趋势。美国页岩油产量的迅猛增长将造成世界能源市场供应过剩,同时也将加速改变现有的国际能源格局和能源地缘政治,能源已然成为美国一项强有力的政策工具。无论2020年美国大选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其"能源主导"发展战略的实施。特朗普的能源政策对我国的油气市场、能源产业和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面对挑战,我国应正视自身能源需求,弱化美国能源政策变迁带来的风险。中美两国就能源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应该是可以预期的,而中美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应仅限于能源进出口,在能源技术、企业交流方面也应加大合作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能源政策 能源主导 化石能源 页岩油气 能源格局 供应过剩
下载PDF
应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的发达地区乡村土地覆被格局与动态研究
4
作者 程东亚 张小林 +1 位作者 李红波 陈欣蔚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5-1334,共20页
以新的视角解析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对深入认识土地覆被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群落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构建了其在土地覆被/土地利用中的研究框架。基于该研究框架,本文以江苏镇江句容市乡村地区为研究区,解析了研究区2000—2020... 以新的视角解析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对深入认识土地覆被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群落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构建了其在土地覆被/土地利用中的研究框架。基于该研究框架,本文以江苏镇江句容市乡村地区为研究区,解析了研究区2000—2020年土地覆被变化与动态过程。研究结果认为:①土地覆被整体由具体的土地覆被类型组成,可以从边界性、集合性、交互性3个角度认识和理解土地覆被,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相互作用可以通过生态位、生态位分化、竞争等角度认识和理解;②研究区土地覆被整体变化来看:2000—2020年等级-多度表现为相似的趋势,期间土地覆被香农-维纳指数上升。1 km×1 km土地覆被空间自相关结果来看:2000—2020年研究区土地覆被丰富度高-高(High-High)类型分布有减少趋势,北部乡村最大优势度低-低(Low-Low)类型分布相对较多,同时北部乡村香农-维纳指数高-高(High-High)类型分布也相对较多;③群落生态学研究方法在未来土地覆被/土地利用研究中的作用:等级-多度可以反映土地覆被/土地利用主导类型,丰富度采用小单元观测可以反映土地覆被/土地利用种类数量空间差异,优势度可以反映某种土地覆被/土地利用类型的地位和作用,香农-维纳指数可以反映土地覆被/土地利用综合多样性和复杂性。本研究结果能为土地覆被/土地利用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和思路,也能为发达地区乡村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 群落生态学 等级-多度 丰富度 优势度 香农-维纳指数 格局 动态 乡村 发达地区
原文传递
A case study on Landscape Component Niche based on Landscape Pattern Indices: Yanchi,Ningxia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1
5
作者 XiaoNing Zhang XueLu Liu +4 位作者 Ghanney Philip XiaoDan Li QuanXi Wang YaNan Xu TingTing Hui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20年第1期22-33,共12页
Yanchi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agro-pastoral ecotone and belongs to the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 of Northwest China.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to curb it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I... Yanchi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agro-pastoral ecotone and belongs to the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 of Northwest China.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to curb it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In order to intuitively show how the landscape pattern of the study area changes over time,Landsat Thematic Mappers(TM)and Landsat Operational Land Imager(OLI)data of 1991,2000,2010 and 2017 were used.This paper attempts to apply niche theories and methods into landscape ecology,and constructs a niche model of landscape components by using"n-dimentional hypervolume niche theory"and landscape pattern indices.By evaluating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nich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wo-dimensional space to reflect the changes of landscape pattern in the study area over the past 26 years,new theories and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1)The larger the attribute and dominance value of landscape components,the higher the ecological niche and the stronger the control effect on the overall landscape.2)The ecological niche of each landscape componen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just as its control effect on the overall landscape.3)The dynamic change of the ecological niche of each landscape component was different,with grassland,unused land and arable land always in a high dominant position,although the ecological niche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water area was always low.In general,the introduction of niche theory into the landscape ecology provided a new method to study the changes in regional landscape patte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cape pattern landscape component niche landscape stability landscape dominance
下载PDF
Control pattern of vocal center for vocalization in ruddy bunting(Emberiza rutila)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静 蒋锦昌 李东风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3年第6期615-622,共8页
High vocal center (HVC) can produce single sound with one or two syllables by the sin-gle-type vocal control pattern in songbirds ruddy bunting (Emberiza rutila). It obviously shows left-side dominance in controlling ... High vocal center (HVC) can produce single sound with one or two syllables by the sin-gle-type vocal control pattern in songbirds ruddy bunting (Emberiza rutila). It obviously shows left-side dominance in controlling double syllables, principal frequency (PF) and increasing sound intensity of the evoked calls. Meanwhile, the complex-type control pattern can produce complex calls with multisyllable, and also shows significant left-side dominance in controlling the number of syllables, tone changing and sound intensity. These indicate that left-side HVC controls higher frequency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 structure. The basic vocal center, dorsomedial nucleus of the intercollicular complex (DM), controls the monosyllable sound in songbirds, and shows left-side dominance in controlling both the number of syllable and sound intensity. These results not only provide some direct evidence for left-side dominance in high vocal center, but also indicate that there is some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igh and basic vocal centers in songbi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ddy bunting high VOCAL center basic VOCAL center control pattern left-side dominance.
原文传递
Diversity and dominant species of arthropods in different forests of Aershan,Inner Mongolia
7
作者 LI Jing LUO You-qing +3 位作者 HUANG Tong-yi SHI Juan CHEN Yu-jie Kari HELIOVAARA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9年第1期1-8,共8页
Taking different forests in Aershan of Inner Mongolia as sample plots, diversity and dominant species of arthropod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wo classes, 17 orders, 68 families, 130 species and 3742 individ... Taking different forests in Aershan of Inner Mongolia as sample plots, diversity and dominant species of arthropod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wo classes, 17 orders, 68 families, 130 species and 3742 individuals were identified and 92.31% of total species appeared in natural forests, and 75.38% of total species appeared in plantations. The orders of Lepidoptera, Coleoptera, Diptera and Hymenoptera covered most of the collected arthropods. In different forest types, diversity indices is natural mixed forests (Betula platyphylla x Larix gmelinii)〉 natural pure B. platyphylla forests〉natural pure L. gmelinii forests〉plantations with pesticide treatment〉plantations without pesticide treatment. In natural forests, more than 70% of the arthropod families, species and individuals were distributed in shrub and herb layer, while in plantations 75% of the arthropod families, 78% of species and 80% of individuals were also distributed in shrub and herb layer. Lepidoptera, including 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aeus),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and 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 had the highest dominant degr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hropods DIVERSITY dominant species dominance pattern
下载PDF
Association patterns reveal dispersalaggregation dynamics among cattle in a South Texas Rangeland,USA
8
作者 Christopher Cheleuitte-Nieves Humberto L.Perotto-Baldivieso +1 位作者 X.Ben Wu Susan M.Cooper 《Ecological Processes》 SCIE EI 2018年第1期323-332,共10页
Introduction:The spatial association dynamics of free-ranging cattle herds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however,they can have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 Introduction:The spatial association dynamics of free-ranging cattle herds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however,they can have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examine new analytical methods of identifying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behavioral dynamics that determine cattle herd dispersal in the semi-arid rangelands of South Texas.We fitted 10 free-ranging cows with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collars and obtained positions every 5 min for each animal for 21-day trials,twice during the summer and winter period.We used an associa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software(ASSOC1)and the herd center of gravity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thresholds that defined dispersion-aggregation patterns and individual position to determine their relation to social dominance.Results:The association pattern defining herd membership was that animals spent 70%of their time within 200 m of each other.Dominance ranking did not appear to influence association membership or position within the herd.The cattle showed a more dispersed distribution during summer,but in winter,herd members behaved in a more aggregated pattern.This distribution is contrary to patterns described in more northerly and mountainous regions.Conclusions:The spatial thresholds of the cattle herd and the overall distance of all members to the center of the herd were smaller during winter and larger during summer,indicating that this study herd congregated during the winter and dispersed during the summer.Although this study uses a herd of 10 individuals in a 100 ha pasture to evaluat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our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of the ability of current tracking and spatial association tools to detect and quantify seasonal changes in cattle herd dispersion-aggregation patterns.The use of thes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methods could prove useful in larger cattle herds,increase our understanding of herd spatiotemporal behavior,and subsequently help in the development of improved management p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s tauru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GPS collar Herd dispersal Social dominance Sub-herd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resource use
原文传递
内蒙古沙拐枣群落多样性及种群格局研究
9
作者 姜莹 刘哲荣 +3 位作者 刘冠志 刘利红 刘慧娟 慕宗杰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0-15,共6页
经实地调查,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Ripley’s K点格局方法对内蒙古地区沙拐枣群落多样性及其种群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沙拐枣群落共有种子植物51种,隶属于12科41属,种类组成贫乏,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优势度指数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 经实地调查,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Ripley’s K点格局方法对内蒙古地区沙拐枣群落多样性及其种群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沙拐枣群落共有种子植物51种,隶属于12科41属,种类组成贫乏,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优势度指数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不同地区沙拐枣种群分布格局整体呈集群分布,各地区种群聚集强度不同,为乌拉特后旗>杭锦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鄂托克旗>二连浩特。研究结果对沙拐枣生存现状、资源利用及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拐枣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优势度指数 种群格局
下载PDF
中国县域陆路交通优势度格局演化及经济效应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舒婷 李裕瑞 +2 位作者 潘玮 王武林 金凤君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37-1952,共16页
基于2009年、2014年和2018年全国陆路交通数据,集成路网密度、人口加权平均交通邻近度和区位优势度3个指标,构建陆路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刻画2009—2018年中国县域陆路交通的规模、邻近水平和通达水平,揭示陆路交通优势度的空间格局、... 基于2009年、2014年和2018年全国陆路交通数据,集成路网密度、人口加权平均交通邻近度和区位优势度3个指标,构建陆路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刻画2009—2018年中国县域陆路交通的规模、邻近水平和通达水平,揭示陆路交通优势度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经济效应。研究表明:(1) 2009—2018年中国陆路交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陆路交通优势度增长热点具有由城镇密集区向区际通道拓展的特征,与“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密切相关,陆路交通劣势主要位于西部、东北和省际边界地区,是交通均衡发展补短板的关键区域。(2)中国陆路交通优势区域的空间结构在不同区域和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其演化过程大致经历极核式、点轴式和轴辐式3个阶段,未来交通建设应强化重要区域、交通主轴、关键走廊之间的衔接。(3)中国陆路交通优势度的总体经济效应为显著正效应,其间接效应约为直接效应的1.5倍。但是交通建设并不总是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交通优势的不同维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同,在不同区域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也存在差异,需要重视区位优势度改善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优势度 格局演化 经济效应 中国
原文传递
大脑前动脉A_1优势征与前交通动脉瘤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中 金珺 +2 位作者 孙晓欧 卞杰勇 周岱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ACA)A1优势征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及生长方向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28例,其他部位的动脉瘤244例,其余非动脉瘤患者128例。比较各组间A1优势征发生率的...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ACA)A1优势征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及生长方向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28例,其他部位的动脉瘤244例,其余非动脉瘤患者128例。比较各组间A1优势征发生率的差别;同时比较A1优势征与A1对称患者动脉瘤生长方向的区别。结果全脑血管造影显示A1优势征的发生率在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为63.3%;其它部位动脉瘤患者为17.6%,非动脉瘤患者为20.3%。前交通动脉瘤中A1优势征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A1优势征的前交通动脉瘤向前上生长者明显高于A1对称者,分别为53.1%和31.9%(P<0.05);向后下、后上方的生长者总计少于A1对称者,分别为22.2%和42.6%(P<0.05)。结论A1优势征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及生长方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前动脉A1优势征 前交通动脉瘤 生长方式
下载PDF
沙拐枣群落特征与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建泉 《甘肃林业科技》 1995年第2期18-22,共5页
本文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沙拐枣群落的组成成分及种的多样性、群落的外貌特征、垂直结构、分布格局和种间联结以及群落的演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拐枣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为2.5197、均匀度为0.8... 本文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沙拐枣群落的组成成分及种的多样性、群落的外貌特征、垂直结构、分布格局和种间联结以及群落的演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拐枣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为2.5197、均匀度为0.8004,个体密度为8.89株/100m ̄2,群落盖度约1%;沙拐枣种群王泊松分布,天然更新能力强,呈入侵状态;群落演替表现为初期种的多样性较高而向顶极方向趋于减少;并根据群落密度提出了治沙栽植密度为74-111株/亩和封沙育草中对沙拐枣群落的利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优势度 沙拐枣群落 生态学特性
下载PDF
基于旅游经济独霸性的省域旅游经济格局类型划分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孔敬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111-116,共6页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基于省域尺度的旅游经济独霸性视角,选取中国25个省份(自治区)的所有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各地级市2012年旅游总收入为指标,采用基尼系数...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基于省域尺度的旅游经济独霸性视角,选取中国25个省份(自治区)的所有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各地级市2012年旅游总收入为指标,采用基尼系数分析法和ABC分类管理法研究中国省域旅游经济格局的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明显,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市际分布多呈非均衡状态;省域中部分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独霸性强,省域旅游经济格局呈现出一枝独秀型、双雄争霸型和三足鼎立型三种发展类型格局。省域内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区位和旅游发展政策等因素均会影响区域旅游格局发展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霸性 省域旅游经济格局 类型划分 ABC分类法 基尼系数
下载PDF
韩国产融结合:模式、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波 郑联盛 王兴帅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7-44,共8页
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后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新兴经济体促进产业要素集聚、产业升级发展和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韩国作为政府主导产融结合的代表,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大型企业财团为中心... 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后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新兴经济体促进产业要素集聚、产业升级发展和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韩国作为政府主导产融结合的代表,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大型企业财团为中心主体、以金融体系为支撑、以中小企业为外围的"中心—外围"产融结合模式。韩国以"中心—外围"产融结合模式促进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并通过产融结合助力其"文化立国"战略的实现。但是,政府主导的"中心—外围"产融结合模式亦存在政府失效、中心企业投资饥渴、政策缺乏独立性以及资源配置扭曲等问题。整体而言,韩国政府主导的"中心—外围"产融结合模式对于我国构建产融结合新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功能和政府的指导性功能具有较好的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金融 产融结合 政府主导型 市场机制
下载PDF
重复性眶周交流电刺激对单眼剥夺小鼠视皮层眼优势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冬冬 张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单眼剥夺小鼠视皮层对重复性眶周交流电刺激(r PACS)的反应,探讨r PACS对弱视小鼠眼优势移动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刺激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电刺激组采用单眼剥夺法建立单眼(右眼)弱视模型。造模后... 目的观察单眼剥夺小鼠视皮层对重复性眶周交流电刺激(r PACS)的反应,探讨r PACS对弱视小鼠眼优势移动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刺激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电刺激组采用单眼剥夺法建立单眼(右眼)弱视模型。造模后电刺激组右眼行r PACS 3 d;模型组及正常组不行r PACS。测定各组双眼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双眼PVEP信号P100波的振幅和潜伏期,计算对侧眼振幅/同侧眼振幅(C/I)值。结果模型组右眼PVEP P100波振幅低于电刺激组及正常组,亦低于左眼(P均<0.05);右眼PVEP P100波潜伏期长于电刺激组及正常组,亦长于左眼(P均<0.05);右眼C/I低于电刺激组及正常组(P均<0.01)。结论单眼剥夺后可使视觉发育敏感期内的眼优势柱从剥夺眼转移至对侧眼,r PACS可使眼优势柱从对侧眼转移回剥夺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剥夺 视皮层 眶周交流电刺激 眼优势柱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弱视
下载PDF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17
16
作者 邱扬 傅伯杰 +1 位作者 王军 陈利顶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715-720,共6页
研究了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剖面及时间变化规律 ,从土壤水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入手 ,探讨了景观尺度上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子 .结果表明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平均值与空间异质性均呈现出明显的剖面变化... 研究了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剖面及时间变化规律 ,从土壤水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入手 ,探讨了景观尺度上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子 .结果表明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平均值与空间异质性均呈现出明显的剖面变化与季节变化规律 .土壤平均含水量从表土层开始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高 ;空间异质性 (变异系数 )从亚表层开始增加 .土壤含水量在降雨后立即升高随后逐渐降低 ;空间异质性却正好相反 .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表明 ,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是立地尺度 (坡度 )、坡面尺度 (坡位与相对高度 )和流域尺度 (土地利用与降雨 )等多重尺度上的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不同尺度的环境因子对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剖面变化规律与季节变化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壤水分 空间异质性 控制因子 剖面变化 时间变化
下载PDF
山西翅果油树群落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106
17
作者 张峰 上官铁梁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90-594,共5页
应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聚集强度、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x2拟合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山西翅果油树群落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并用相关分析比较了6个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翅... 应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聚集强度、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x2拟合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山西翅果油树群落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并用相关分析比较了6个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翅果油树分布格局呈随机型,其余22个优势种的分布格局皆为聚集型,这主要与物种本身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有关,以及与物种的竞争排斥作用有密切联系。在判定物种分布格局的8种方法中,以方差/均值比率、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X2拟合检验联合运用效果较好,不仅生态学意义明确,而且结果具有严格的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果油树群落 优势种群 分布格局 山西
下载PDF
施水量变化对毛乌素沙地优势植物形态与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5
18
作者 肖春旺 周广胜 马风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6,共8页
以毛乌素沙地优势植物沙柳 (Salixpsammophila)、杨柴 (Hedysarummongolicum)、油蒿 (Artemisiaordosica)和柠条 (Caraganaintermedia)为对象 ,人工控制 4种施水量来研究这 4种植物形态和生长对模拟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施水... 以毛乌素沙地优势植物沙柳 (Salixpsammophila)、杨柴 (Hedysarummongolicum)、油蒿 (Artemisiaordosica)和柠条 (Caraganaintermedia)为对象 ,人工控制 4种施水量来研究这 4种植物形态和生长对模拟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施水量显著影响着沙柳、杨柴、油蒿和柠条的分枝格局、叶片、生物量及其分配 ,并且这 4种植物的以上特征对不同施水量的响应也有明显差异。在 15 7.5mm和 6 30 .0mm的施水量之间 ,施水量的增加对沙柳、油蒿和杨柴枝叶形态和生物量等生长特征都具有显著正效应。而 15 7.5mm和 6 30 .0mm的施水量对柠条生长具有负作用。同时 ,沙柳、杨柴和柠条的根冠生物量干重比随着施水量增加均显著减小 ,而不同施水量的油蒿根冠生物量干重比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水量 毛乌素沙地 优势植物 形态 生长 分枝格局 叶片 生物量
下载PDF
濒危植物脱皮榆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41
19
作者 茹文明 张桂萍 +2 位作者 毕润成 张峰 张金屯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7,共4页
对山西南部中条山和霍山脱皮榆的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其中根据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分析脱皮榆种群动态,应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聚集强度、Cassie指数(1/K)、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χ2拟合检... 对山西南部中条山和霍山脱皮榆的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其中根据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分析脱皮榆种群动态,应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聚集强度、Cassie指数(1/K)、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χ2拟合检验等方法研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脱皮榆种群幼苗个体比例较大,总体上近于增长型种群.脱皮榆分布格局呈聚集型,这主要与物种本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密切相关,同时受群落内生境异质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皮榆 年龄结构 优势种群 分布格局 山西
下载PDF
山西桑干河流域湿地植被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37
20
作者 武玉珍 张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5-741,共7页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地资料,应用方差/均值比(扩散系数)的t检验、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和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强度等方法,研究了山西桑干河流域湿地植被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并分析格局形成的原因,并用相关分析比较了6...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地资料,应用方差/均值比(扩散系数)的t检验、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和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强度等方法,研究了山西桑干河流域湿地植被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并分析格局形成的原因,并用相关分析比较了6个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植物的分布格局皆属于聚集分布,但它们的聚集强度有差异。聚集强度最大的是沙棘和柽柳,聚集强度最小的是小车前和车前,由于它们均分布于河漫滩或者河床地势较高处,土壤水分含量较低,仅仅在洪水季节短时间有积水存在,不是典型的湿地植物。典型的水生植物泽泻、莎草、轮藻、芦苇、香蒲、慈姑,湿生植物水葱、藨草等,它们的聚集强度居中,对水分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均分布于流水较缓的河道,或者濒临河道的积水处。此外,多年生的莎草、芦苇、香蒲、水葱、藨草等主要依靠无性繁殖扩大种群分布范围和密度,这也是它们服从聚集分布的原因之一。本研究还说明方差/均值比率法是一种较好的分析种群分布格局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被 优势种群 分布格局 桑干河流域 山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