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西南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9
1
作者 曾杰 郭文福 +3 位作者 赵志刚 翁启杰 尹光天 郑海水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9-384,共6页
西南桦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一个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目前推广面积已逾5万hm2,且仍呈良好的发展势头,已成为该地区造林面积最大的乡土阔叶树种。本文从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栽培技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 西南桦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一个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目前推广面积已逾5万hm2,且仍呈良好的发展势头,已成为该地区造林面积最大的乡土阔叶树种。本文从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栽培技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应用以及人工林生态效益等方面回顾了我国以往西南桦的研究工作,评述了西南桦人工林大规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就其解决办法提出建议,据此提出了未来优先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桦 驯化 良种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辣椒的起源、进化与栽培历史 被引量:71
2
作者 邹学校 朱凡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1-1381,共11页
辣椒起源于玻利维亚中南部年降雨量不到500 mm的半干旱区,属亚热带无霜区,最初原始野生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辣椒的利用可追溯到8000~7500年以前,早期辣椒依靠飞鸟传播种子,生长区域从发源地玻利维亚逐渐扩大到南美洲、中美洲,再到... 辣椒起源于玻利维亚中南部年降雨量不到500 mm的半干旱区,属亚热带无霜区,最初原始野生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辣椒的利用可追溯到8000~7500年以前,早期辣椒依靠飞鸟传播种子,生长区域从发源地玻利维亚逐渐扩大到南美洲、中美洲,再到北美洲西南部,在不同生态区进化产生10多个栽培种的近缘野生种和约20个非近缘野生种。辣椒栽培种由共同祖先Capsicum chacoense进化而来,紫花祖先迁移到安第斯高地,进化产生了绒毛辣椒(Capsicum pubescens);白花祖先迁移到玻利维亚南部相对干燥的地区进化产生下垂辣椒(Capsicum baccatum),继续迁移到潮湿的亚马逊盆地,进化产生了一年生辣椒、灌木辣椒和中国辣椒的共同祖先。共同祖先继续向外迁移,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北部进化产生了一年生辣椒,在加勒比地区进化产生了灌木辣椒,在亚马逊河流域北部谷地进化产生了中国辣椒。辣椒的驯化是将野生种从原产地移出进行人工栽培开始,将易脱落、果实小、色泽单一、果实朝上的野生种,改变成不易脱落、果实朝下、肥大化及形状、颜色多样化、经济效益好的栽培种。一年生辣椒在墨西哥和中美洲最早进化,已有6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他4个栽培种至少有4000年的栽培历史,是美洲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起源 进化 驯化 野生种 栽培种 栽培历史
原文传递
蒙古口蘑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3
作者 吴恩奇 图力古尔 《中国食用菌》 2007年第4期3-5,共3页
对蒙古口蘑的驯化栽培、生理、蘑菇圈生态、药理学研究及功能性食品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蒙古口蘑 驯化栽培 蘑菇圈 促生长效应 凝集紊 产品开发
下载PDF
藜麦的驯化栽培与遗传育种 被引量:36
4
作者 林春 刘正杰 +2 位作者 董玉梅 Michel Vales 毛自朝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09-1022,共14页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起源于南美洲提提喀喀湖区,是苋科(Amaranthaceae)藜属(Chenopodium)一年生作物。因其营养全面且对多种非生物逆境胁迫具有抗性,被认为是尚未被充分开发且具有高应用潜力的作物,深受育种学家的关注。近...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起源于南美洲提提喀喀湖区,是苋科(Amaranthaceae)藜属(Chenopodium)一年生作物。因其营养全面且对多种非生物逆境胁迫具有抗性,被认为是尚未被充分开发且具有高应用潜力的作物,深受育种学家的关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对藜麦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加之藜麦能有效缓解全球粮食安全,对其栽培与育种等研究已成为热点。为了加深对藜麦的认识和推动其产业的发展,本文结合本课题组多年来对源于安第斯山藜麦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与利用的实践,从藜麦营养价值与应用、起源与分布、遗传研究、品种选育进展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我国藜麦新品种(系)的培育与栽培、产业可持续发展、贫困地区人群增收及新增我国粮食生产途径等方面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驯化 栽培 遗传育种
下载PDF
我国阿魏侧耳的驯化与栽培 被引量:31
5
作者 陈忠纯 《食用菌学报》 1996年第4期11-14,共4页
阿魏侧耳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它分布在我国的新亚维吾尔自治区;欧洲、北非和中亚也有分布。1958年至今,国内外许多科技工作者对其进行了驯化栽培研究。1983年中国驯化栽培成功,1990年选育到一株适于商业化栽培的菌株KH2,目前已在许... 阿魏侧耳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它分布在我国的新亚维吾尔自治区;欧洲、北非和中亚也有分布。1958年至今,国内外许多科技工作者对其进行了驯化栽培研究。1983年中国驯化栽培成功,1990年选育到一株适于商业化栽培的菌株KH2,目前已在许多省区推广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耳 阿魏侧耳 驯化 育种 栽培
下载PDF
我国白阿魏蘑的驯化与栽培 被引量:22
6
作者 贾身茂 秦淼 《中国食用菌》 2006年第3期3-7,共5页
综述了产于我国新疆著名的食用菌白阿魏蘑的分类地位、分布、驯化与栽培研究概况、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菌种选育、栽培技术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白阿魏蘑 分类地位 驯化 栽培 前景 营养价值 保健作用
下载PDF
桦褐孔菌的人工驯化栽培 被引量:23
7
作者 陈艳秋 张立秋 郭晓帆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0,35,共3页
对由野生桦褐孔菌茵核分离得到的纯茵种,采用不同配方进行母种、原种、栽培袋培养基对比试验及菌核形成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以葡萄糖、黄豆粉综合培养基为最好;原种培养基以玉米粒为最好;茵核人工代料栽培培养料以桦木屑... 对由野生桦褐孔菌茵核分离得到的纯茵种,采用不同配方进行母种、原种、栽培袋培养基对比试验及菌核形成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以葡萄糖、黄豆粉综合培养基为最好;原种培养基以玉米粒为最好;茵核人工代料栽培培养料以桦木屑52%、玉米芯26%、麦麸20%、白糖1%、石膏1%、水分65%为最好,生物学效率达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菌核 人工驯化 栽培 生物学效率
下载PDF
云南野生兰花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引种驯化 被引量:19
8
作者 关文灵 李枝林 +2 位作者 余朝秀 王玉英 程利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688-691,共4页
云南省具有十分丰富的野生兰花资源,共有兰科(Orchidaceae)植物135属、764种及16个变种,并有众多的变异类型,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兰花资源宝库。其中的杓兰属(Cypripedium)、兜兰属(Paphiopedilum)、兰属(Cymbidium)、石斛属(Dendrobium)... 云南省具有十分丰富的野生兰花资源,共有兰科(Orchidaceae)植物135属、764种及16个变种,并有众多的变异类型,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兰花资源宝库。其中的杓兰属(Cypripedium)、兜兰属(Paphiopedilum)、兰属(Cymbidium)、石斛属(Dendrobium)、万带兰属(Vanda)、鹤顶兰属(Phaius)、虾脊兰属(Calanthe)、指甲兰属(Aerides)、独蒜兰属(Pleione)、槽舌兰属(Holcoglossum),蝴蝶兰属(Phalaenopsis)等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全省各地州均有兰花分布,其中滇东南、滇南至滇西地区是兰花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从云南各地收集野生兰花资源150多份并在温室内驯化栽培,绝大多数种类生长健壮,从中筛选出10多个切花型的材料和一批盆花型资源。并就兰花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2点建议:①在云南省的兰花主产区建立数个兰花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对当地的兰花资源进行迁地保护;②加强兰花育种、繁殖和栽培技术研究,推动兰花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兰花 种质资源 多样性 保护 驯化栽培
下载PDF
白参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传利 《热带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25-29,36,共6页
本文较为系统地对白参菌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营养成分、食药用价值、人工驯化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我省热区白参菌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参菌 营养成分 应用价值 驯化栽培
下载PDF
珍稀食药用菌紫丁香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周峰 王瑞娟 +2 位作者 李玉 于海龙 郭倩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3,共5页
紫丁香蘑(Lepista nuda)色泽鲜艳,香味浓郁,口感极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珍稀的食药用菌。为加快其开发利用及深入研究,本文从紫丁香蘑的分类地位、生态分布、形态特征、化学成分、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菌丝生物学特性、... 紫丁香蘑(Lepista nuda)色泽鲜艳,香味浓郁,口感极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珍稀的食药用菌。为加快其开发利用及深入研究,本文从紫丁香蘑的分类地位、生态分布、形态特征、化学成分、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菌丝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及重金属富集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紫丁香蘑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蘑 生物学特性 驯化栽培 抗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无需覆土的蘑菇属食用菌——中国美味蘑菇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传华 刘培培 +4 位作者 赵春生 贾薇 李泰辉 李正鹏 陈明杰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5-605,共11页
采集于新疆的"中国美味蘑菇"是一种个体巨大的野生蘑菇,迄今未有人工栽培报道。本文已成功对其进行驯化栽培并完成了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可为今后商业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中国美味蘑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 采集于新疆的"中国美味蘑菇"是一种个体巨大的野生蘑菇,迄今未有人工栽培报道。本文已成功对其进行驯化栽培并完成了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可为今后商业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中国美味蘑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大豆蛋白胨;菌丝生长最适温度是25℃,最适p H值为6。该种蘑菇可利用稻草、麦杆、芦苇等基质进行栽培;它还有一重要的特点就是出菇可不需覆土,而覆土为一般栽培的蘑菇属种类生产中的必须环节。初步驯化表明,该种蘑菇以芦苇为基质比以稻草为基质的生物学效率高1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驯化 栽培 生物学特性 营养成分
原文传递
远志的人工栽培技术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汉珍 张树杰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年第1期55-56,共2页
远志是一种常用野生中药材 ,近年由于需求量的增加 ,野生资源受到灭绝性的的采挖 ,药源趋于枯竭。野生远志多生于山坡或草丛中 。
关键词 远志 人工栽培技术 中药材 特征特性 繁殖 田间管理
下载PDF
我国驯化、引种栽培的食用菌种类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刚 郭永红 +3 位作者 刘蓓 熊永生 马绍宾 桂明英 《中国食用菌》 2006年第6期5-9,共5页
综述了我国已经驯化、引种栽培的食用菌种类。共20科80余种食用茵驯化、引种栽培食用菌的中文名称、拉丁学名、别名、最早出菇的文献报道。
关键词 食用菌 驯化栽培 引种栽培
下载PDF
一株临沧野生灵芝的鉴定与驯化栽培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焱珍 周会明 +5 位作者 白玉英 柴红梅 古广红 赵娅通 田利波 卯明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76-2182,共7页
从采集于云南临沧的野生灵芝子实体中分离纯化获得纯培养物,编号为YAASM4672,结合形态学与ITS序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学地位,并设计了9种栽培种培养基,测定其栽培特性。结果显示,采集到的菌株YAASM4672为灵芝(Ganoderma lingzhi),其形态特... 从采集于云南临沧的野生灵芝子实体中分离纯化获得纯培养物,编号为YAASM4672,结合形态学与ITS序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学地位,并设计了9种栽培种培养基,测定其栽培特性。结果显示,采集到的菌株YAASM4672为灵芝(Ganoderma lingzhi),其形态特征与分子鉴定结果一致。该菌在2号栽培种配方上,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农艺性状(覆土组优于露地组)表现最好。菌丝体白色,长势浓密,38 d满袋,平均生长速度达(5.89±1.01)mm/d;菌盖黄色,直径达66.00 mm,平均生长速度最快为(4.14±1.07)mm/d,与其他配方相比,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菌柄褐黄,其长度、直径分别达到84.00 mm、18.00 mm。驯化的野生灵芝菌株YAASM4672人工栽培最优配方为:78%玉米芯、18%米糠、2%高粱粉、1%石膏粉、1%白砂糖,覆土能促进其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形态学 ITS序列分析 驯化栽培
下载PDF
半夏研究和开发最新进展及其思考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琴 陶诗顺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63-68,共6页
从植株形态变异、遗传多样性分析、有效成分、驯化栽培、炮制技术及真伪鉴别等方面对我国传统中药材半夏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半夏资源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植株形态 驯化栽培技术 炮制技术 半夏
下载PDF
蒙古鲌食性驯化及鱼种培育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林明利 李钟杰 +1 位作者 夏雨果 王齐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4-977,共4页
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 (Basilewsky)隶属鲤科、鲐亚科、鲐属,广泛分布于我国河流和淡水湖泊中,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食鱼性鱼类。蒙古鲴曾是长江中下游湖泊鱼类群落的优势种,是渔业生产主要对象,捕捞量可占总产量的5%。
关键词 蒙古鲌 食性驯化 鱼种培育 特定生长率 存活率
下载PDF
铁线莲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蔡正旺 黄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632-7634,共3页
从铁线莲属植物的分类学(细胞学、孢粉学)、化学成分、药理学、引种栽培、育种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概述了铁线莲属植物。
关键词 铁线莲属 分类学 化学成分 药理学 引种驯化 栽培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花脸香蘑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盛春鸽 王延锋 +6 位作者 潘春磊 史磊 王金贺 刘姿彤 张鹏 于海洋 董雪梅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共4页
从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的分类学地位及分布、生物学特征、菌株鉴定方法、驯化栽培以及药理活性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花脸香蘑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加以展望。
关键词 花脸香蘑 菌株鉴定 驯化栽培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圆孢蘑菇驯化栽培试验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俊燕 《食用菌学报》 2002年第1期36-39,共4页
在深入研究新疆圆孢蘑菇 [Agaricusgennadii(Chot.etBoud .)P .D .Orton]生态学特征的基础上 ,分离出优良菌株。以牛粪、马粪和棉籽壳等为原料进行了栽培试验 。
关键词 圆孢蘑菇 驯化栽培试验 新疆 培养基
下载PDF
黄毛黄侧耳的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 被引量:8
20
作者 金宇昌 李玉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38,共4页
对黄毛黄侧耳(Phyllotopsis nidulan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驯化栽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试验范围内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碳氮比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在分别以硬杂木屑、玉米芯和两者混合... 对黄毛黄侧耳(Phyllotopsis nidulan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驯化栽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试验范围内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碳氮比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在分别以硬杂木屑、玉米芯和两者混合主料的培养料上均能形成子实体,在木屑和玉米芯混合的培养料上生物转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黄侧耳 生物学特性 驯化 栽培 生物转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