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术期刊专栏出版暨学术平台建设--研讨会会议实录 被引量:18
1
作者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游滨 +5 位作者 彭建国 傅旭东 胡志平 梁远华 周沫 郑洁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106,共23页
围绕学术期刊专栏出版与在线出版平台建设、期刊跨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以及学术传播与学术评价、学术新媒体建设与学术服务功能拓展等内容进行专题学术研讨。由此,总结"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建设经验,重建互联网时代学术传... 围绕学术期刊专栏出版与在线出版平台建设、期刊跨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以及学术传播与学术评价、学术新媒体建设与学术服务功能拓展等内容进行专题学术研讨。由此,总结"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建设经验,重建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的新秩序,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学术传播方式,加强学术传播能力建设,通过跨区域合作和协同创新,推动学术期刊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转型及体系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改革与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专栏出版 域出版 学术平台
下载PDF
基于TRIZ和领域本体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平台框架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岳 段海波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8,共4页
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指出指导技术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学体系,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知识,以及渴望创新、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个体和组织,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回顾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提出TRIZ... 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指出指导技术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学体系,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知识,以及渴望创新、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个体和组织,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回顾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提出TRIZ与描述工程领域知识的领域本体的集成是计算机辅助创新理论发展的新方向,以及基于这一集成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平台的功能框架,包括系统分析和问题定义、系统进化预测、问题求解、方案评价、专利生成和创新知识管理等部分,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创新 创新问题求解 领域本体 软件平台
下载PDF
从网刊到新平台--“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及其升级转型 被引量:16
3
作者 桑海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24-44,共21页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网刊”)上线出版已历十载,但迄今未见对这一期刊史现象的系统梳理,有必要对其理论脉络和实践进程作阶段性的回顾与反思。2011年春,为探索高校学报专业化、数字化、集约化转型的新路,部分高校学术期刊联合发...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网刊”)上线出版已历十载,但迄今未见对这一期刊史现象的系统梳理,有必要对其理论脉络和实践进程作阶段性的回顾与反思。2011年春,为探索高校学报专业化、数字化、集约化转型的新路,部分高校学术期刊联合发起“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创办若干学科的专业网刊和跨学科的专题期刊,以开放获取方式在中国知网上线出版,因其模式创新以及对加盟刊传播的切实提升,引起期刊界和学界的关注和赞誉。随着期刊生存环境的变化,网刊发展进入瓶颈期,为探索新的出路,网刊发起者在2015年初提出“域出版”理念,自2018年起又与中国知网共同推动网刊升级转型。网刊升级转型为新平台,是网刊和“域出版”理念的延续,符合学术出版与传播的发展大势,值得期刊界和学界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 域出版 网刊 升级转型 平台型媒体
下载PDF
基于领域工程方法的电子政务系统应用平台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宁 于淼 刘继山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57-259,共3页
按照领域工程的实施过程对电子政务系统平台分别进行了需求分析、软件体系结构和应用系统实施方面的研究,较详细地介绍了一个基于构件的电子政务系统应用开发平台的体系结构,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相应提出了一种业务构件集成方法。
关键词 领域工程 软件平台 电子政务 软件体系结构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S OF A NEW SPAR CONCEPT 被引量:13
5
作者 ZHANG Fan YANG Jian-min LI Run-pei CHEN Gang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4期473-481,共9页
Recently, the spar platform concept develops quickly in the offshore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s, especially in deep and ultra-deep water, owing to its benign motion performance, excellent stability and adaptation to wi... Recently, the spar platform concept develops quickly in the offshore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s, especially in deep and ultra-deep water, owing to its benign motion performance, excellent stability and adaptation to wide range of water depth. Many new spar concep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with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fabrication difficulty and cost, while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exploitation in the meantime Based on the aims mentioned above, a new spar concept was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and its hydrodynamics both in operating and survival conditions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ic model tests were also conducted to calibrate the numerical approach. Following aspects are highlighted: (1) new spar concept, (2) global performance of the spar concept and (3) mooring line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 platform time-domain coupled analysis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s
原文传递
Fully Coupled Effects of Hull,Mooring and Risers Model in Time Domain Based on An Innovative Deep Draft Multi-Spar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彬彬 欧进萍 滕斌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10年第2期219-233,共15页
The coupled hull, mooring and riser analysis techniques in time domain are widely recognized as the unique approach to predict the accurate global motions. However, these complex issues have not been perfectly solved ... The coupled hull, mooring and riser analysis techniques in time domain are widely recognized as the unique approach to predict the accurate global motions. However, these complex issues have not been perfectly solved due to a large number of nonlinear factors, e.g. forces nonlinearity, mooring nonlinearity, motion nonlinearity and so 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upled effects through the numerical uncoupled model, mooring coupled model and fully coupled model accounting mooring and risers based on a novel deep draft multi-spar which is especially designed for deepwater in 2009. The numerical static-offset, free-decay, wind-action tests are executed, and finally three hours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under 100-year return period of GOM conditions involving wave, wind and current actions. The damping contributions,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nd mooring line tensions are emphatically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pled analysis Spar platform nonlinear HULL MOORING RISER time domain
下载PDF
固定式平台与习惯航线安全距离确定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国帅 章文俊 尹建川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6-190,共5页
为缩减油田开发成本并保障船舶通航安全,结合钻井平台的安全区和风流要素,对藤井船舶领域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一种确定钻井平台与习惯航线安全距离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基本与船舶交通流统计情况及规划航路与已建钻井平台之间的距... 为缩减油田开发成本并保障船舶通航安全,结合钻井平台的安全区和风流要素,对藤井船舶领域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一种确定钻井平台与习惯航线安全距离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基本与船舶交通流统计情况及规划航路与已建钻井平台之间的距离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领域 钻井平台 习惯航线 安全距离
下载PDF
乡村数字公共领域再生产研究——基于腾讯“为村”平台治理的实践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孟杰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81,共12页
在媒介化社会,数字平台已深度嵌入乡村社会的日常生活与政治活动之中,网络与新媒介技术为乡村提供了新的公共性参与平台,村民既可投身现实公民社会,又能共筑数字公共性。研究以实践转向为路径,采取线上参与观察和田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在媒介化社会,数字平台已深度嵌入乡村社会的日常生活与政治活动之中,网络与新媒介技术为乡村提供了新的公共性参与平台,村民既可投身现实公民社会,又能共筑数字公共性。研究以实践转向为路径,采取线上参与观察和田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乡村数字平台是如何提供传播交流与沟通的可能。在乡村媒介化场域中,多元主体采取哪些实践传播活动,重点挖掘腾讯“为村”的信息生产、社会交往与意义生成,并进一步分析腾讯“为村”平台建构了何种数字公共领域,分析其何以可能与何以维系的问题。研究发现:作为一种乡村数字平台,腾讯“为村”成为底层发声与资源嫁接的媒介平台,在传统公共空间衰落的困境下,其不仅成为一种媒介符号汇聚的意义空间,更强化了乡土社会关系的情感效能,增强了乡村公共性的再生产。腾讯“为村”塑造了一个村民公开交流、平等对话与共同合作的数字公共领域,通过线上动员、线下征召,实现了一种更有内生性行动力的实践主体。因此,“为村”平台为乡村公共性的再造提供了新的交互空间和媒介环境,从而为塑造一个全新的网络公共领域创造机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多元治理主体依托新媒介技术赋权,产生了一种“实践内生型”数字公共领域,推动了国家权力、私人权益与公共精神的协调发展,激发了村民媒介展演、情感空间再造与乡村社会秩序重建,也体现了中国乡村数字公共领域建构的非对抗性与实践性特征。在平台共建、关系共治与价值共创的过程中,返乡青年成为重要的媒介行动者,他们在各种传播实践活动中遵循着建构公共性的行动逻辑,重构乡村群体关系网络,实现乡村公共事务的互惠性合作,成为乡村数字公共领域内重要传播节点,从而建构了一个主体协同、合作互动的行动者网络空间,形成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领域 实践范式 乡村治理 数字平台 公共性
下载PDF
面向作战模拟系统的领域开发与集成平台设计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秀罗 马亚平 曹宗胜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790-2793,共4页
结合新一代作战模拟系统的开发,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具有开放性、可扩展的领域开发与集成平台。首先,介绍了基于分层模式的平台体系结构;其次,对领域平台下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有数据库系统解决方案、参考联邦对象模型设计... 结合新一代作战模拟系统的开发,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具有开放性、可扩展的领域开发与集成平台。首先,介绍了基于分层模式的平台体系结构;其次,对领域平台下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有数据库系统解决方案、参考联邦对象模型设计、基于RTI(Run-TimeInfrastructure)的成员中间件设计和基于桥接成员的多联邦互连机制。该平台及其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实际作战模拟系统中进行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模拟系统 领域平台 参考联邦对象模型 中间件 桥接成员
下载PDF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能力及装备预测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熊瑛 齐艳丽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6,共4页
介绍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装备数量和部署现状,分析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探测、拦截和指控能力,并对2020—2045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装备情况进行了预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正在构建多域、多平台的全球一体化分层反导系统,扩大导弹... 介绍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装备数量和部署现状,分析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探测、拦截和指控能力,并对2020—2045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装备情况进行了预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正在构建多域、多平台的全球一体化分层反导系统,扩大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规模,提升反导系统的技术性能,预计在2030年实现全弹道拦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防御 预警探测 一体化分层反导系统 多域 多平台
原文传递
Structure-based insights into recognition and regulation of SAM-sensing riboswitches 被引量:2
11
作者 Luqian Zheng Qianqian Song +5 位作者 Xiaochen Xu Xin Shen Chunyan Li Hongcheng Li Hao Chen Aiming Re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1-50,共20页
Riboswitches are highly conserved RNA elements that located in the 5’-UTR of m RNAs,which undergo real-time structure conformational change to achieve the regulation of downstream gene expression by sensing their cog... Riboswitches are highly conserved RNA elements that located in the 5’-UTR of m RNAs,which undergo real-time structure conformational change to achieve the regulation of downstream gene expression by sensing their cognate ligands.S-adenosylmethionine(SAM)is a ubiquitous methyl donor for transmethylation reactions in all living organisms.SAM riboswitch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riboswitches that bind to SAM with high affinity and selectivity,serving as regulatory modules in multiple metabolic pathways.To date,seven SAM-specific riboswitch classes that belong to four families,one SAM/SAH riboswitch and one SAH riboswitch have been identified.Each SAM riboswitch family has a well-organized tertiary core scaffold to support their unique ligand-specific binding pocket.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distribution,structure,ligand recognition and gen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these SAM-related riboswitch families,and further discuss their evolutionary prospect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BOSWITCHES SAM SAH tertiary structures sensing domain expression platform
原文传递
基于PKI/CA的分布式跨域信任平台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5
12
作者 颜海龙 喻建平 +1 位作者 胡强 冯纪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86-690,共5页
为了支持多CA环境下的跨信任域认证,实现数字证书互认,构建了基于PKI/CA技术体系的分布式跨域信任平台。设计了该平台的系统结构框架,主要包括可信CA管理与可信CA控制两部分。详细分析了两个子系统的主要功能结构和工作流程,并探讨了平... 为了支持多CA环境下的跨信任域认证,实现数字证书互认,构建了基于PKI/CA技术体系的分布式跨域信任平台。设计了该平台的系统结构框架,主要包括可信CA管理与可信CA控制两部分。详细分析了两个子系统的主要功能结构和工作流程,并探讨了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机制。结合深圳电子政务实际需求,开发了平台原型系统。应用实例表明,该平台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有效解决不同认证体系下的数字证书兼容应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钥基础设施 数字证书 跨域 认证 信任平台
下载PDF
基于域控技术的电子电气架构平台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小侠 王剑峰 王远波 《汽车电器》 2023年第8期37-39,共3页
本文设计一种基于域控的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平台,可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新技术,实现集中决策区域化控制,支持整车协同式安全管理,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用户的差异化和智能化需求,实现功能灵活扩展和快速迭代,在成本、网络、可扩展性等方面最优。
关键词 商用车 电子电气架构 域控 平台
下载PDF
Modern Teaching Support Platform Design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大勇 宣华 付小龙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352-356,共5页
A modern teaching support platform was designed based on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and the Nolan model. The system design used top-level design, information-sharing, management modeling, and user experience. The system ... A modern teaching support platform was designed based on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and the Nolan model. The system design used top-level design, information-sharing, management modeling, and user experience. The system emphasized openness, compatibility, security, extensi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Multi-department management is realized by dividing function domains. Intercommunications and intercon-nections use a level-division modular design, so the system can be easily extended. The teaching support platform is people oriented with people foremost environment for the users, the associated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the integrated data environment, and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for high availability. The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niversity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support platform function domain INDIVIDUATION
原文传递
Time Domain Simulation of a One Line Failure for a DP-assisted Mooring System 被引量:4
15
作者 Jianxun Zhu Liping Sun Shengnan Liu Jichuang Kang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4年第3期321-326,共6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a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equipped with a DP-assisted mooring system. Based on the working principles of the DP-assisted mooring system and the model of the platform motion, a 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a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equipped with a DP-assisted mooring system. Based on the working principles of the DP-assisted mooring system and the model of the platform motion, a time domain simulation program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in the case of one line failure, on the platform motion,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thrusters and the tension of the mooring lin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10-year wind dominant, a one line failure will have little impact on the tension of the mooring lines. When the failure line is windward, the power consumption will increase greatly with a weakened position of accuracy. However when the failure line is leeward, the power consumption will be reduced with a partly strengthened oosition of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assisted mooring system time domain simulation one line failure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下载PDF
Multi-domain High-Resolution Platform for Integrated Spectroscopy and Microscopy Characterizations 被引量:1
16
作者 Li Wang Shen-long Jiang +1 位作者 Qun Zhang Yi Lu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80-685,I0002,共7页
In recent decades,materials science has experienced rapid development and posed increasingly high requirements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s of structures,properties,and performances.Herein,we report on our recent establi... In recent decades,materials science has experienced rapid development and posed increasingly high requirements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s of structures,properties,and performances.Herein,we report on our recent establishment of a multi-domain(energy,space,time)highresolution platform for integrated spectroscopy and microscopy characterizations,offering an unprecedented way to analyze materials in terms of spectral(energy)and spatial mapping as well as temporal evolution.We present several proof-of-principle results collected on this platform,including in-situ Raman imaging(high-resolution Raman,polarization Raman,low-wavenumber Raman),time-resolved photoluminescence imaging,and photoelectrical performance imaging.It can be envisioned that our newly established platform would be very powerful and effective in the multi-domain high-resolution characterizations of various materials of photoelectrochemical importance in the near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domain platform Spectral/spatial/temporal resolution Integrated characterizations SPECTROSCOPY MICROSCOPY Imaging
下载PDF
电信运营商BOSS建设流程分析与探讨
17
作者 谢晓军 胡军军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32,47,共5页
在分析电信运营商BOSS建设流程的基础上,基于产品线工程框架剖析了BOSS软件供应商内部研发过程,探讨了电信运营商如何引入领域工程思路,优化调整现有流程,从而提升支撑系统架构管控能力,帮助企业实现IT战略目标。
关键词 BOSS 领域工程 可重用平台
下载PDF
构建集约化的运营商业务平台安全域防护体系——业务平台安全域划分及边界整合思路浅析
18
作者 邱贤奕 李洪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6-62,共7页
随着运营商网络规模和各类业务系统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如何提升业务平台的安全防护能力,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成为通信网络运行维护工作的重点。对于运营商来说,提高业务平台安全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施安... 随着运营商网络规模和各类业务系统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如何提升业务平台的安全防护能力,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成为通信网络运行维护工作的重点。对于运营商来说,提高业务平台安全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施安全域划分,进行层次化、有重点的保护。在此基础上,对不同业务平台的安全域边界进行整合,并通过虚拟防火墙等方式,实现集约化防护。结合中国电信业务平台维护的实际情况及业界相关实践经验,分析业务平台安全域划分及边界整合方法,讨论如何构造集约化的业务平台安全域防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域 边界整合 业务平台 集约化安全防护
下载PDF
领域大数据应用开发与运行平台技术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王建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16-1528,共13页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快速应用,构建大数据应用系统的开发与运行一体化平台,降低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应用普及的门槛,为面向领域的大数据应用系统的快捷开发和高效运行提供方法、工具和平台支撑,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快速应用,构建大数据应用系统的开发与运行一体化平台,降低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应用普及的门槛,为面向领域的大数据应用系统的快捷开发和高效运行提供方法、工具和平台支撑,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由于大数据固有的复杂性、动态性、多样性及其价值独创性,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大数据软件开发方法,难以满足不同领域对大数据全生命周期处理的多样化需求.大数据时代的软件工程面临的挑战,体现在互为依赖的两方面:面向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集成设计开发环境和基于软件生命周期的系统运行分析工具.结合特定领域的实际需求,研究面向领域的大数据应用系统开发与运行一体化平台技术,覆盖大数据生命周期(获取、清洗、集成、分析、呈现)以及软件生命周期(设计、开发、运行、优化),形成自管理、自适应、自优化的平台化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展面向装备物联网及气象民生服务的大数据示范应用,以验证平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需求分析 一体化平台 运行时分析工具 大数据生命周期
下载PDF
一种多信任域内的直接匿名证明方案 被引量:24
20
作者 陈小峰 冯登国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22-1130,共9页
针对可信计算平台的原始直接匿名证明方案在多信任域的环境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多信任域内的直接匿名证明方案.该方案扩展了原始的直接匿名证明方案,解决了可信计算平台在多信任域内的隐私性保护问题.利用理想系统/现实系统模型对... 针对可信计算平台的原始直接匿名证明方案在多信任域的环境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多信任域内的直接匿名证明方案.该方案扩展了原始的直接匿名证明方案,解决了可信计算平台在多信任域内的隐私性保护问题.利用理想系统/现实系统模型对该方案进行了安全性的分析和证明.分析表明,该方案满足匿名性和不可伪造性.最后分析方案的计算性能,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计算平台 直接匿名证明 多信任域 可信平台模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