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输入估计变维滤波在确定汽车车速中的应用
1
作者 丁维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131-134,共4页
构建了机动车辆运动状态动力模型.在模型中,输入项用来描述汽车行驶加速度,针对汽车行驶环境为对接路面的情形,提出了采用带输入估计变维滤波估计车辆行驶速度的方法.给出了汽车机动运行开始时刻估计值,有效地提高了估计精度,适用于复... 构建了机动车辆运动状态动力模型.在模型中,输入项用来描述汽车行驶加速度,针对汽车行驶环境为对接路面的情形,提出了采用带输入估计变维滤波估计车辆行驶速度的方法.给出了汽车机动运行开始时刻估计值,有效地提高了估计精度,适用于复杂路面上的车辆行驶速度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输入估计变维滤波 汽车车速 对接路面 车身速度状态估计
下载PDF
浅析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与教学对接途径——以云南高职院校为例
2
作者 孙蕊 王燕华 孙燕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20年第5期171-172,共2页
"课程思政"是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提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路径方法,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专业课与思政教育之间还存在"两张皮"... "课程思政"是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提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路径方法,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专业课与思政教育之间还存在"两张皮"。笔者通过调研,分析探讨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及"课程思政"从理论到教学对接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理论与教学 对接 途径
原文传递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学界的认知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波 唐朱昌 《欧亚经济》 2019年第3期102-124,128,共24页
中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在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学界引发了持续关注,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学界围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其基本认知也从最初的不理解逐步转向理解,从最初的质疑逐步转向合作。当然,鉴于共建“丝... 中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在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学界引发了持续关注,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学界围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其基本认知也从最初的不理解逐步转向理解,从最初的质疑逐步转向合作。当然,鉴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涉及不同国家的利益,部分学者仍然会在共建进程中发出“非互信”的声音,共建进程中也会出现各种矛盾。但毋庸置疑,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已获得欧亚经济联盟国家政府和民众的基本认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潜力将不断得到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欧亚经济联盟 对接
原文传递
有限团结:欧亚经济联盟效能评估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晨星 《俄罗斯学刊》 2020年第6期89-112,共24页
欧亚经济联盟自2015年成立以来,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力量在增长,合作规模在扩大,合作成果不断涌现。应该说,欧亚经济联盟框架下的区域一体化具有一定的有效性。然而,欧亚经济联盟发展的边界也日益浮现,其发展的有限性、局限性逐步显现。当... 欧亚经济联盟自2015年成立以来,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力量在增长,合作规模在扩大,合作成果不断涌现。应该说,欧亚经济联盟框架下的区域一体化具有一定的有效性。然而,欧亚经济联盟发展的边界也日益浮现,其发展的有限性、局限性逐步显现。当前,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贸易事权已经移交至欧亚经济委员会。与此同时,在能源、投资、服务贸易等领域,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间的政策协同性也在提高,正在朝共同市场水平前进。因此,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原本“一对一”的双边合作方式,正在逐步被“一对五”的多边合作方式取代。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互动过程中,联盟的规范性力量显著增强。对中国而言,与欧亚经济联盟保持良性互动对改善“三北”(东北、北部、西北)周边环境有着重要现实意义。为此,中国需合理应对欧亚经济联盟“排他”的一面,也要充分利用联盟“开放”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一体化 欧亚经济联盟 “一带一盟”对接
下载PDF
中国“一带一路”与韩国“两新政策”的对接与合作
5
作者 李斌 谭蓉 闫凌山 《当代韩国》 2020年第4期33-48,共16页
2017年中韩两国就推动“一带一路”与韩方“两新政策”对接达成重要共识之后,双方在基础设施、贸易投资、第三方市场、地方政府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均处于良好发展态势。在新冠疫情期间,两国创造了合作抗疫、彼此助力经济复苏的... 2017年中韩两国就推动“一带一路”与韩方“两新政策”对接达成重要共识之后,双方在基础设施、贸易投资、第三方市场、地方政府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均处于良好发展态势。在新冠疫情期间,两国创造了合作抗疫、彼此助力经济复苏的典范。但也应看到,中韩之间在政治、贸易等领域的传统问题依旧存在,再加上中美关系、韩国总统任期等因素的影响,双方的政策对接仍然面临干扰和不确定性。两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对接 “一带一路”倡议 两新政策 韩国 中国
原文传递
海陆丝路在岭南的历史对接、区域效应和启示
6
作者 许桂灵 司徒尚纪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9-25,共7页
在海陆丝路对接概念基础上,阐述这种对接在岭南的发展简史,从汉唐兴盛到宋元海上丝路独立发展、明清达到历史高峰,指出其根源在于封建王朝为实现对国土统治和满足王室贵族奢侈生活的需求。由此产生对我国疆域版图的形成、区域社会经济... 在海陆丝路对接概念基础上,阐述这种对接在岭南的发展简史,从汉唐兴盛到宋元海上丝路独立发展、明清达到历史高峰,指出其根源在于封建王朝为实现对国土统治和满足王室贵族奢侈生活的需求。由此产生对我国疆域版图的形成、区域社会经济进步及沿线城镇兴起等积极区域效应。应吸取其在构建我国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在岭南形成的沿海经济带、海河港口互动等方面的历史经验和启示,为当今"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关战略、规划和布局等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丝路对接 发展简史 区域效应 经验与启示
下载PDF
清代、民国时期以水码头宜宾为起点的滇边岸盐路 被引量:3
7
作者 凌受勋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47-53,84,共8页
清初清廷对乌蒙实行"改土归流"后,以水码头宜宾为起点向滇东北昭通府、东川府和曲靖府部分州县输入犍盐以供民食,上述滇东北地区称为川盐运销的滇边岸区,这一运销方式一直延续到民国。从四川到滇东北有四条主要运盐路线,清代... 清初清廷对乌蒙实行"改土归流"后,以水码头宜宾为起点向滇东北昭通府、东川府和曲靖府部分州县输入犍盐以供民食,上述滇东北地区称为川盐运销的滇边岸区,这一运销方式一直延续到民国。从四川到滇东北有四条主要运盐路线,清代、民国时期,四川、云南之间的物资流动通过盐路实现了互补。盐路的畅通是川、滇人民长期努力,共同构建和维护的结果。滇边岸盐运促进了盐路沿线村落、城镇的繁荣,活跃了沿线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川、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古南丝绸之路在这一时期复兴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民国时期 水码头宜宾 滇边岸 盐路 南丝路复兴 贡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