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而治之策略的稀疏张量多层次数据挖掘
1
作者 周溜溜 业宁 +2 位作者 徐昇 严敏利 孙伟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4-208,共5页
分析了MET算法的局限性以及out-of-core方法的特点,融合了两种算法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分而治之策略的多层次数据挖掘算法(DRMET),避免了计算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维数灾难问题,克服了MET算法执行效率不高的缺陷,同时继承了MET内存开销小... 分析了MET算法的局限性以及out-of-core方法的特点,融合了两种算法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分而治之策略的多层次数据挖掘算法(DRMET),避免了计算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维数灾难问题,克服了MET算法执行效率不高的缺陷,同时继承了MET内存开销小的优点;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不增加存储空间的前提下大大约减了MET的时间开销,其效率大约是MET的1.86~15.8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而治之 多层次数据挖掘 DRMET 时间开销
下载PDF
称球的整数规划问题
2
作者 孙楚仁 张连生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65-370,共6页
分而治之算法是数据结构中解决最大最小问题、排序问题的有效算法之一 .它能够对一个问题很快地设计一种计算步骤进行计算从而解决问题 ,但是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所需最少操作数这个问题 ,它并不能给出实质的解答 .该文考察分而治之算法应... 分而治之算法是数据结构中解决最大最小问题、排序问题的有效算法之一 .它能够对一个问题很快地设计一种计算步骤进行计算从而解决问题 ,但是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所需最少操作数这个问题 ,它并不能给出实质的解答 .该文考察分而治之算法应用的一个问题并将它一般化 ,通过分析对这种更一般问题建立了求解该问题所需最少操作数的整数规划模型 ,通过求解该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球问题 操作数 整数规划 分而治之算法 最大最小问题 排序问题
下载PDF
分而治之方法解决排序问题
3
作者 李丽平 《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1-42,共2页
介绍了分而治之法,并运用该方法来解决排序问题,介绍两种排序算法,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
关键词 分而治之 快速排序 归并排序
下载PDF
关于十六国时期“胡汉分治”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红艳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胡汉分治"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封建政权经常采用的民族政策之一,但是它的发端却起自于十六国时期,十六国时期所实行的"胡汉分治"政策,不仅是历史的选择,更是现实的选择,这一政策的推行有利于缓解民族冲突,促进民族间... "胡汉分治"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封建政权经常采用的民族政策之一,但是它的发端却起自于十六国时期,十六国时期所实行的"胡汉分治"政策,不仅是历史的选择,更是现实的选择,这一政策的推行有利于缓解民族冲突,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国 胡汉分治 民族
下载PDF
基于三角块拼接模型的等高线绘制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邹海 蔡小龙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1期196-198,共3页
等高线是空间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在各类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借鉴分而治之的经典算法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块拼接模型的等高线绘制算法。该算法首先将各个高程数据对应的离散点,按照优化组合的顺序构建为一系列独立三角块,其次在... 等高线是空间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在各类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借鉴分而治之的经典算法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块拼接模型的等高线绘制算法。该算法首先将各个高程数据对应的离散点,按照优化组合的顺序构建为一系列独立三角块,其次在每个单独的三角块上绘制其局部等高线,最后基于独立三角块共边特性将其自动拼接成对应的整体等高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简单、高效等优点,而且处理结果较为客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线 三角块 拼接 分而治之
下载PDF
浅论楚汉战争的成败 被引量:3
6
作者 简小波 《惠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3-67,共5页
楚汉战争胜败的主要原因是人心向背的问题,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是被无数次历史事实所证明的真理。
关键词 楚汉战争 刘邦 项羽 人心向背 人才 分封制
下载PDF
中国“三农”问题与公共政策选择
7
作者 肖幼林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45-47,共3页
通过对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由来和现状分析,罗列了一系列由于政府在公共政策方面选择的失误,导致了中国今天“三农”问题趋于严重的事态,是公共政策制定功能的“紊乱”、法律意识淡薄的体现,也是个人意志或集团意志的体现。这可以说... 通过对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由来和现状分析,罗列了一系列由于政府在公共政策方面选择的失误,导致了中国今天“三农”问题趋于严重的事态,是公共政策制定功能的“紊乱”、法律意识淡薄的体现,也是个人意志或集团意志的体现。这可以说已经动摇着我们的执政“根基”①。针对问题的“症结”笔者提出了公共政策选择与“三农”问题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公共政策选择 城乡分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