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扰动方式对沙砾质戈壁地表风蚀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殷代英 屈建军 +4 位作者 俎瑞平 谭立海 安志山 肖建华 缑倩倩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野外风洞实验,测定了不同破坏方式、破坏面积和风速下的沙砾质戈壁风蚀量。结果表明:不同破坏方式引起的风蚀量不同,扰动强度越大造成的风蚀量越多;相同扰动方式下连续破坏造成的风蚀量稍高于间隔破坏。风蚀总量随破坏面积的增... 通过野外风洞实验,测定了不同破坏方式、破坏面积和风速下的沙砾质戈壁风蚀量。结果表明:不同破坏方式引起的风蚀量不同,扰动强度越大造成的风蚀量越多;相同扰动方式下连续破坏造成的风蚀量稍高于间隔破坏。风蚀总量随破坏面积的增大而增加,且服从指数函数。风速为8~10m·s^-1时,扰动的戈壁地表以轻微侵蚀为主;10~12m·s^-1是风蚀量增幅最大阶段;当风速大于12m·s^-1时,以强烈风蚀为主。风沙流中沙物质的主体是细沙和极细沙,在20cm高度范围内,白风沙流下层至上层细沙含量比较稳定,极细沙含量逐渐降低,中沙含量逐渐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砾质戈壁 扰动方式 风蚀量 破坏面积 风速 粒度
原文传递
人口扰动与就业压力 被引量:7
2
作者 丁宁 徐滇庆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7-93,132,共8页
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与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人口统计数据,提出并计算了人口扰动率,发现了人口扰动对就业压力的影响程度。在未来5年内,由于人口异常扰动而产生的新增就业人口将给中国造成严重的就业压力,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缓解这... 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与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人口统计数据,提出并计算了人口扰动率,发现了人口扰动对就业压力的影响程度。在未来5年内,由于人口异常扰动而产生的新增就业人口将给中国造成严重的就业压力,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缓解这个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压力 人口扰动 新增城镇劳动力
原文传递
海域流动点外部扰动引力无奇异计算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黄谟涛 刘敏 +5 位作者 邓凯亮 欧阳永忠 陆秀平 翟国君 吴太旗 陈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94-2404,共11页
针对海域重力场变化特征和远程飞行器机动发射保障应用需求,本文分析研究了地球外部空间扰动引力三类传统计算模型的技术特点及其适用性,指出了采用表层法作为海域流动点扰动引力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论证了空中... 针对海域重力场变化特征和远程飞行器机动发射保障应用需求,本文分析研究了地球外部空间扰动引力三类传统计算模型的技术特点及其适用性,指出了采用表层法作为海域流动点扰动引力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论证了空中扰动引力计算对地面观测数据的分辨率和精度要求,提出通过引入局部积分域恒等式变换、局域泰勒级数展开和非网格点内插方法,消除表层法计算模型积分奇异性固有缺陷的研究思路,进而推出了适合于海域流动点应用的扰动引力无奇异计算模型,较好地满足了全海域和全高度段对局部扰动重力场快速赋值的实际需求.以超高阶全球位模型EGM2008作为标准场,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无奇异计算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重力场变化比较剧烈的海沟区,该模型的计算精度优于2×10^-5m·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扰动引力 表层法 奇异性 局部积分域恒等式变换 局域泰勒级数展开 非网格点内插方法
下载PDF
快速确定扰动引力的广域多项式逼近方法的模拟实验 被引量:4
4
作者 周世昌 王庆宾 张传定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3-154,92,共3页
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时刻受到地球重力场的作用,地球外部空间扰动引力会对飞行器的运行轨迹和姿态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地球重力场信息并实时快速的计算出飞行器运行处的扰动引力,对飞行器轨迹和姿态等方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利... 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时刻受到地球重力场的作用,地球外部空间扰动引力会对飞行器的运行轨迹和姿态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地球重力场信息并实时快速的计算出飞行器运行处的扰动引力,对飞行器轨迹和姿态等方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模拟数据,本文基于广域多项式逼近方法来快速逼近扰动引力,该法在单元边界点上满足插值条件,而又利用插值单元周围节点信息,实现拟合过程。试验表明,这一方法在高度方向的步长为30km的条件下可达到1mgal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引力 地球重力场模型 广域多项式逼近
原文传递
海域超大范围外部重力场快速赋值模型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黄谟涛 刘敏 +4 位作者 马越原 欧阳永忠 邓凯亮 陆秀平 吴太旗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3-650,共8页
针对海域超大范围外部重力场快速赋值的特殊需求,分析了3种传统扰动引力赋值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分别提出了直接积分改进模型、点质量改进模型和直接积分与点质量混合模型。利用数值计算验证了3组改进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实际工... 针对海域超大范围外部重力场快速赋值的特殊需求,分析了3种传统扰动引力赋值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分别提出了直接积分改进模型、点质量改进模型和直接积分与点质量混合模型。利用数值计算验证了3组改进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重力场 扰动引力 模型构建 超大区域
原文传递
扰动模糊集的粗糙度 被引量:1
6
作者 韩莹 陈森发 陈胜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8-504,共7页
首先,将扰动模糊集和粗糙集理论相结合,提出了粗糙扰动模糊集的概念并研究了其基本性质.接着,通过引进扰动模糊集水平上、下边界区域的概念,克服了粗糙集理论中普遍存在的两个集合的上近似的交不等于两个集合的交的上近似(两个集合的下... 首先,将扰动模糊集和粗糙集理论相结合,提出了粗糙扰动模糊集的概念并研究了其基本性质.接着,通过引进扰动模糊集水平上、下边界区域的概念,克服了粗糙集理论中普遍存在的两个集合的上近似的交不等于两个集合的交的上近似(两个集合的下近似的并不等于两个集合的并的下近似)的缺陷.最后,定义了依参数的扰动模糊集的粗糙度的定义,讨论了其基本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模糊集 粗糙集 粗糙扰动模糊集 水平上 下边界区域 粗糙度
下载PDF
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植被的演替规律与更新策略 被引量:51
7
作者 宋同清 彭晚霞 +2 位作者 曾馥平 王克林 欧阳资文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7-604,共8页
采用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方法,以木论自然保护区顶级群落为对照,运用群落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进入环境保护阶段22a后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的演替规律及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干扰区的物种多样性丧失... 采用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方法,以木论自然保护区顶级群落为对照,运用群落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进入环境保护阶段22a后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的演替规律及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干扰区的物种多样性丧失严重,有维管束植物91科206属241种,仅为自然保护区的26.6%,6种植被类型的顺向演替系列为石漠化稀疏草丛→草丛→草灌丛→灌丛→藤刺灌丛→乔灌丛。除石漠化稀疏草丛植被极少外,随着干扰区群落的自然恢复,群落的高度(0.49~15.56m)上升而密度(468.50~0.31株/m^2)下降,总盖度呈高(0.85)→低(0.50)→最高(0.90)→次高(0.80)的变化;群落生物量(7.74—131.42t/hm^2)逐渐积累增大,随高度的升高和草本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百分比的减少而增加;物种数(14—46)、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0.89—4.13)升高,生态优势度在演替的前期(0.28)和后期(0.23)较高,中间较低且保持相对稳定(0.10~0.16),均匀度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和顶级群落相比,干扰区最大的群落高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分别下降了10.82m、42.02t/hm^2和0.29。针对干扰区植被恢复缓慢的现状,分析了喀斯特干扰区形成机理及其对植被的影响,提出了干扰区不同立地类型上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3条植被恢复途径,对大面积处于极度退化下的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植被的恢复建设和生态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区 自然恢复 群落演替 多样性 更新策略 桂西北喀斯特
下载PDF
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植被自然恢复与土壤养分变化 被引量:41
8
作者 吴海勇 彭晚霞 +4 位作者 宋同清 曾馥平 黎星辉 宋希娟 欧阳资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3-147,共5页
为促进桂西北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采用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方法,以自然保护区的顶级群落为对照,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自然恢复22a后植被的演替规律与土壤养分变化。结果表明,干扰区物种丧失严重,种类仅有自然保护区... 为促进桂西北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采用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方法,以自然保护区的顶级群落为对照,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自然恢复22a后植被的演替规律与土壤养分变化。结果表明,干扰区物种丧失严重,种类仅有自然保护区的26.6%,随着群落由草丛→草灌丛→灌丛→藤刺灌丛→乔灌丛→顶级群落的顺向演替和发展,群落的高度、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土壤有机质、养分、阳离子交换量和硅、铁、铝、钛等矿质全量逐步增加,钙、镁全量显著减少,pH值降低,土壤质量随着植被的恢复呈波折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区 植被自然恢复 土壤养分 桂西北喀斯特
下载PDF
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次生富集成藏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家琛 杨兆彪 +3 位作者 秦勇 杨彦群 董志勇 孟祥昊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44,共10页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双碳目标”落实阶段,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开发具有其独特性,源于其在原始地质条件下扰动后的二次动态成藏。通过综述近些年国内外研究成果得出:(1)煤层开...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双碳目标”落实阶段,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开发具有其独特性,源于其在原始地质条件下扰动后的二次动态成藏。通过综述近些年国内外研究成果得出:(1)煤层开采覆岩及底板扰动区可以依次分为导气裂隙带、卸压带及不易解吸带,长臂法开采煤层覆岩采动影响范围可达到100 m左右,底板采动影响范围可达到50 m左右。(2)遗留煤层气资源主要以游离态、吸附态及溶解态赋存于开采扰动区内,与原位储层相比游离气占比增大。依据开采扰动应力场–裂隙场–渗流场分布规律,可将遗留煤层气赋存空间分为:三维卸压带、一维卸压带、原始位区,覆岩三维卸压带顶部为潜在煤层气富集区。(3)废弃矿井煤层气资源量评估方法主要有月下降曲线法、分源叠加法及间接扣减法,后2种方法在国内有较高的适用性。最后指出准确圈定遗留煤层气富集空间及其采动裂隙场,揭示遗留煤层气的赋存特征及其动态运聚过程,建立遗留煤层气资源量的动态评价模型是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成功开发的地质理论基础,也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留煤层气 废弃矿井 扰动区 运移富集 资源量评价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景观生态廊道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文年 熊诗源 +1 位作者 夏振尧 陈芳清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0,23,共5页
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通过构建景观生态廊道,恢复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生态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的原则和方法。将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景观生态廊道设计为5种类型:防护林生态廊道、滨水岸线生态廊道、... 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通过构建景观生态廊道,恢复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生态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的原则和方法。将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景观生态廊道设计为5种类型:防护林生态廊道、滨水岸线生态廊道、道路生态廊道、修复区连接廊道、自然景观生态廊道。详细探讨了各种景观生态廊道具体构建内容和布局,为规划和建设绿色大坝提供了一个比较新颖的构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区 景观 生态廊道 水利水电工程
下载PDF
特高压塔基施工扰动区域快速自动识别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洪倩 陈枫楠 +3 位作者 梁冬 李晋 陈晓枫 戚国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9-102,共4页
为了探索开发建设项目施工扰动区域和人为水土流失快速监测方法,针对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线路长、施工标段多、扰动区域分散、人为水土流失严重、监督管理困难等特点,以榆横—潍坊输变电工程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和高分2号卫... 为了探索开发建设项目施工扰动区域和人为水土流失快速监测方法,针对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线路长、施工标段多、扰动区域分散、人为水土流失严重、监督管理困难等特点,以榆横—潍坊输变电工程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和高分2号卫星遥感影像,研究快速自动识别特高压塔基扰动区域、准确提取扰动面积的方法,选择平原农作物区、山地林区、丘陵草地区、平原草地区的33个样点(塔基)进行识别和分类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和高分2号卫星遥感影像可以快速识别施工扰动区域(范围),并准确提取施工扰动面积,与目视解译结果基本一致,与扰动面积实测值相比,相对误差最大值为11.77%、最小值为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监测 特高压塔基 扰动面积 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高分2号卫星 自动识别
下载PDF
中心孔变形试验资料的解释与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宜虎 石安池 +2 位作者 周火明 钟作武 熊诗湖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9-595,共7页
现场岩体变形试验时,试验点部位岩体由于受卸荷、松弛影响,表层岩体变形性能与深部未扰动岩体变形性能存在差异。由表面测点变形计算出的岩体变形参数,反映的是包含松动圈在内的整个岩体的综合变形性能,而不是未扰动岩体变形性能。中心... 现场岩体变形试验时,试验点部位岩体由于受卸荷、松弛影响,表层岩体变形性能与深部未扰动岩体变形性能存在差异。由表面测点变形计算出的岩体变形参数,反映的是包含松动圈在内的整个岩体的综合变形性能,而不是未扰动岩体变形性能。中心孔变形试验能采集深部岩体变形,为研究未扰动岩体变形参数创造可能。由于介质条件和荷载作用过程的复杂性,中心孔变形试验资料应如何合理解释及应用,仍然是困扰广大试验研究人员的难题。综合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手段,就此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深部未扰动岩体变形代入规程中有关公式,计算出的变形参数能准确反映未扰动岩体的变形性能。建议在现场试验时,首先通过声波测试大致确定松动圈厚度,然后将深部测点尽量布设在未扰动岩体内,同时在试验点表面布置测点;数据处理时,先将深部测点数据代入解析公式计算未扰动岩体变形参数,然后再依据表面测点变形和已计算出的未扰动岩体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反算松动圈内岩体变形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中心孔变形试验 松动圈 未扰动岩体 变形参数 资料解释
下载PDF
基于RUSLE模型的中国生产建设工程扰动区潜在侵蚀时空分异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楚馨 樊翔 +1 位作者 白中科 许文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5-115,共11页
研究目的:揭示全国不同地区受到生产建设工程扰动后表土水蚀强度的相对大小及其时空分异规律,为中国表土扰动区侵蚀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基于土壤数据和近30年(1988—2017年)的气象数据,分析全... 研究目的:揭示全国不同地区受到生产建设工程扰动后表土水蚀强度的相对大小及其时空分异规律,为中国表土扰动区侵蚀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基于土壤数据和近30年(1988—2017年)的气象数据,分析全国不同区域生产建设工程扰动区表土水蚀强度及时空分异规律。研究结果:(1)扰动区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异性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其中西北地区潜在侵蚀强度最低,大部分区域年均侵蚀强度低于1000 t/km^(2);华南地区是全国潜在侵蚀强度最大的地区,年均潜在侵蚀强度可达15000 t/km^(2)以上。(2)扰动区潜在侵蚀的时间分异表现为夏季远大于冬季,其中潜在侵蚀在6—8月最大,全国约有20%~30%的区域大于2000 t/km^(2);11月至次年3月的潜在侵蚀最低,全国有90%以上的区域在500 t/km^(2)以下,其他区域在500~2000 t/km^(2)。研究结论:全国尺度下的生产建设工程扰动区水蚀强度在大部分地区远大于自然侵蚀强度,在工程扰动后的侵蚀防治研究与管理中应重点关注中国表土扰动后水蚀强度远大于自然侵蚀的区域(如东南各省),以及表土扰动后水蚀严重但自然情况下为非水蚀区的区域(如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交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工程 扰动区 土壤侵蚀 时空分异 RUSLE
下载PDF
向家坝工程扰动区的景观变化及其生态恢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静 陈芳清 +1 位作者 许文年 李桂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5-230,共6页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常造成土地利用的显著变化。为研究工程扰动对景观的影响以及采取修复措施后的景观生态效果,以向家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为例,以工程扰动区的航空摄影图像分析和野外样地调查为手段,分别针对工程区域在被扰动前(2004...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常造成土地利用的显著变化。为研究工程扰动对景观的影响以及采取修复措施后的景观生态效果,以向家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为例,以工程扰动区的航空摄影图像分析和野外样地调查为手段,分别针对工程区域在被扰动前(2004年)、扰动后(2006~2007年)和进行恢复重建之后(2008年)的3个代表年份展开了区域景观变化及现有生态恢复工程对生态景观恢复效应的研究。选取景观破碎化指数、多样性、优势度和景观形状指数4个参数,量化分析了向家坝工程建设区整体景观结构特征,包括不同阶段景观格局变化、景观斑块类型面积与斑块数量变化、斑块破碎化和斑块形状变化,以及各年份景观指数和各景观类型破碎化指数变化等。此外,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角度,提出了向家坝工程扰动区将来实施生态恢复重建的对策措施。其中特别强调扰动区今后的生态恢复工作应在科学规划扰动区景观格局和功能的基础上,注重景观连接性的建设,同时不断改善群落结构和丰富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变化 生态恢复 扰动区 向家坝 景观特征
原文传递
水库下伏采空区渗流场耦合模拟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子建 高永涛 +1 位作者 邓代强 韩浩亮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16-19,共4页
基于扰动情况下岩体应力场与渗流场相互作用机理,确定了应力场环境下岩体渗流参数的计算公式以及耦合模型中渗透体积力的加载方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运用物理环境耦合方法,介绍了水库下伏扰动岩体渗流场模拟分析的方法及流程,并... 基于扰动情况下岩体应力场与渗流场相互作用机理,确定了应力场环境下岩体渗流参数的计算公式以及耦合模型中渗透体积力的加载方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运用物理环境耦合方法,介绍了水库下伏扰动岩体渗流场模拟分析的方法及流程,并对某库区下伏岩体渗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对该库区下伏采空区渗流场进行分析,对库区及采空区提出了处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岩体 采空区 应力场 渗流场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未扰动岩体变形参数反演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宜虎 石安池 +2 位作者 钟作武 熊诗湖 周火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受开挖卸荷影响,硐壁表层岩体与深部未扰动岩体的变形特性会有所差异。现有规程在处理变形试验数据时,没有考虑这一差异,将承压板下的岩体看作均质体,得到的是均质体的综合变形参数。在此基础上作了改进,将承压板下的岩体看作双层介质,... 受开挖卸荷影响,硐壁表层岩体与深部未扰动岩体的变形特性会有所差异。现有规程在处理变形试验数据时,没有考虑这一差异,将承压板下的岩体看作均质体,得到的是均质体的综合变形参数。在此基础上作了改进,将承压板下的岩体看作双层介质,上部为松动圈,下部为未扰动岩体,基于数值分析和优化设计理论发展了一套分层模量反演方法。将分层反演方法用于研究某水电站坝址区未扰动岩体变形参数,结果表明:分层反演所得岩体变形参数更能反映实际岩体的真实情况,能够有效弥补常规分析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孔变形试验 松动圈 分层模量反演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文豪 董增川 +1 位作者 耿芳 段长桂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667-1670,1694,共5页
为确定扰动区不同单元适宜的复垦方向,进而指导扰动区的生态恢复,研究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算法的模糊识别模型用于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并选择黑河市堤防扰动区为研究区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各评价单元因基本条件不同,在复垦方向上... 为确定扰动区不同单元适宜的复垦方向,进而指导扰动区的生态恢复,研究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算法的模糊识别模型用于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并选择黑河市堤防扰动区为研究区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各评价单元因基本条件不同,在复垦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将待复垦土地最终确定为农业用地和林业用地2个不同的利用方向。投影寻踪法得到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符合扰动区实际状况,对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并可将模型推广应用于类似工程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土地适宜性评价 扰动区 投影寻踪法 黑河市堤防
下载PDF
杏山铁矿塌落区外矿体开采研究
18
作者 毛瑞坤 《矿业工程》 CAS 2017年第4期16-20,共5页
杏山铁矿床属于鞍山式沉积变质贫铁矿。由于受F9断层破坏,矿床被分割为大杏山和小杏山两部分。根据生产勘探及倒段工程揭露情况,按照设计推荐的岩石错动角,小杏山端部矿体如果继续沿用崩落法开采,会导致地表塌落范围超出杏山现有购地界... 杏山铁矿床属于鞍山式沉积变质贫铁矿。由于受F9断层破坏,矿床被分割为大杏山和小杏山两部分。根据生产勘探及倒段工程揭露情况,按照设计推荐的岩石错动角,小杏山端部矿体如果继续沿用崩落法开采,会导致地表塌落范围超出杏山现有购地界线。为回收这部分采矿证内的矿石资源,从安全环保、防止地表塌陷的角度考虑,对塌落区外矿体充填开采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山铁矿 错动角 崩落法 塌落范围
下载PDF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植被的生态恢复研究
19
作者 唐伟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1年第12期11-13,共3页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活动开展过程中,施工区的生态系统会因受到施工活动的影响而遭到破坏,对于项目区安全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来说,扰动区中生态环境的恢复是十分重要的。基于实际的工程案例,对扰动区植被生态恢复的相关措施以及...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活动开展过程中,施工区的生态系统会因受到施工活动的影响而遭到破坏,对于项目区安全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来说,扰动区中生态环境的恢复是十分重要的。基于实际的工程案例,对扰动区植被生态恢复的相关措施以及所要遵循的原则和目标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恢复状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扰动区 生态恢复
原文传递
复杂应力环境下开采扰动区巷道失稳分析与加固方案
20
作者 王震 吕兆海 王波 《煤》 2008年第12期1-3,6,共4页
复杂应力环境下大断面巷道开挖必然形成开采扰动区,其围岩介质的变形与失稳行为及过程很复杂,主要涉及到围岩力学性态及强度劣化特征、顶部岩层非稳态下沉与水平挤压变形耦合作用诱致动力失稳、深层围岩离层演化至局部冒落失稳。通过对... 复杂应力环境下大断面巷道开挖必然形成开采扰动区,其围岩介质的变形与失稳行为及过程很复杂,主要涉及到围岩力学性态及强度劣化特征、顶部岩层非稳态下沉与水平挤压变形耦合作用诱致动力失稳、深层围岩离层演化至局部冒落失稳。通过对羊场湾煤矿开采扰动区失稳巷道进行全面的工程地质调查,结合现场围岩变形、应力监测,对冒落区段巷道进行了加固治理,其技术方法对类似工程条件下的失稳巷道加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区 支护体系 稳定性 应力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