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汽轮机调节汽阀流量特性曲线优化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昌鹏 贾强邦 崔来建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3-57,61,共6页
针对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流量分配函数和调节汽阀流量特性曲线预设值偏离实际工况的问题,利用流量和热双平衡法得到准确的主蒸汽流量,并采用流量-背压修正函数对调节汽阀总开度指令进行修正,得到优化后的流量分配函数和调节汽阀开度-... 针对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流量分配函数和调节汽阀流量特性曲线预设值偏离实际工况的问题,利用流量和热双平衡法得到准确的主蒸汽流量,并采用流量-背压修正函数对调节汽阀总开度指令进行修正,得到优化后的流量分配函数和调节汽阀开度-流量特性曲线。将优化前、后的特性曲线进行对比,并将优化后的特性曲线用于DEH,同时投入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应用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调节汽阀总开度-主蒸汽流量特性曲线的线性度优于优化前,消除了原特性曲线拐点;在增、减负荷过程中汽轮机主控指令曲线、负荷指令曲线与实际曲线较吻合,且在调节汽阀开启过程中机组负荷、主蒸汽流量等主要参数基本无波动,控制平稳。因此,该优化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调节汽阀 流量特性 DEH 分配函数 主蒸汽流量 AGC
下载PDF
直接空冷机组排汽管道流量分配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振起 袁猛 周楠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39,77,共4页
对某电厂1000MW直接空冷机组的排汽管道系统进行研究,建立处于高位布置的排汽管道上升管段的几何模型。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汽轮机处于不同工况下,管道内蒸汽流动情况进行模拟,得出机组不同流量下管道压损和流量分配特征并采用变... 对某电厂1000MW直接空冷机组的排汽管道系统进行研究,建立处于高位布置的排汽管道上升管段的几何模型。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汽轮机处于不同工况下,管道内蒸汽流动情况进行模拟,得出机组不同流量下管道压损和流量分配特征并采用变管径的方法降低了压损,均衡各分配管流量。模拟结果表明:蒸汽流量大小对汽机排汽管道蒸汽分配情况基本无影响,通过增大支管管径的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排汽管道流量分配不均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 排汽管道 变管径 流量分配
下载PDF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Mechanical Erosion in Steam Turbine Blades. Part I 被引量:1
3
作者 F. Rueda Martínez M. Toledo Velázquez +3 位作者 A. A. Rueda Martínez F. Sánchez Silva S. Alcántara Montes O. M. Huerta Chávez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1年第3期227-237,共11页
The methodology of calculation of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for the stream frictionless and the drops in the flow line, on the basis of the frictionless, two-dimensional, stationary, transonic and homogenous flow is e... The methodology of calculation of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for the stream frictionless and the drops in the flow line, on the basis of the frictionless, two-dimensional, stationary, transonic and homogenous flow is established. The knowledge of conditions that govern the low pressure section of steam turbines in the last stage to have an approximate movement of the droplets in the blade cascade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droplets on the stator blades, flowing through the steam, is presented. This study is used for developing a code in Fortran about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the output of stator blades that have flow conditions of wet steam,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auses that originate the erosion on the blades of the last stages in the low pressure section of steam turb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 TURBINE DROP distribution EROSION Stator-Rotor BLADE TRANSONIC flow
下载PDF
废弃棉/亚麻混纺织物制备活性炭的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磊 郝露 徐山青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25,共5页
为实现废弃织物的综合利用,以废弃的棉/亚麻(50/50)混纺织物为原料,以氮气为载体,将水蒸气送入高温管式炉中进行活化制备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水蒸气的载体流速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的影响;利用废弃棉/亚麻活性... 为实现废弃织物的综合利用,以废弃的棉/亚麻(50/50)混纺织物为原料,以氮气为载体,将水蒸气送入高温管式炉中进行活化制备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水蒸气的载体流速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的影响;利用废弃棉/亚麻活性炭的碘吸附量来表征其吸附能力,分析结构性能与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水蒸气载体流速的增加,活性炭碘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而孔直径不断增大;当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为50 min、水蒸气载体流速为240 L/h时,活性炭比表面积及孔容达到最大,分别为1 047.34 m2/g和1.25 cm3/g,孔直径在18 nm左右,碘吸附量为805.16 mg/g;当活化温度为750℃,活化时间为50 min,水蒸气载体流速为240 L/h时,活性炭比表面积为648.25 m2/g,孔直径为4 nm左右,此时碘吸附量达到最大值,为1 079.3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棉/亚麻混纺织物 活性炭 孔径分布 水蒸气活化 流速
下载PDF
稠油热采蒸汽驱分层配汽器的结构优化设计
5
作者 李荆江 楼一珊 朱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20-424,430,共6页
稠油是全世界油气资源很重要的一部分,国内外都在不断的开发新的稠油开采技术,我国稠油资源丰富,稠油热采是国内外主要采取的稠油开采方式。其中蒸汽驱分层配汽技术可以说是开采稠油最具前景的一项热采技术,蒸汽驱分层配汽技术也使得能... 稠油是全世界油气资源很重要的一部分,国内外都在不断的开发新的稠油开采技术,我国稠油资源丰富,稠油热采是国内外主要采取的稠油开采方式。其中蒸汽驱分层配汽技术可以说是开采稠油最具前景的一项热采技术,蒸汽驱分层配汽技术也使得能源能够更加有效充分的利用。并且油藏的各个油层的物性不同,高渗透层采油率高,低渗透层采油量低,利用率低,蒸汽驱分层配汽技术也能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恒流配汽阀是设计的核心,该阀对于注汽单元定量的配注蒸汽,能够使得蒸汽配注保持稳定,有效的制止了气窜现象,能够高效率的采收稠油。恒流配汽器是通过压差来调节流量流通面积的大小,从而调节流量到恒定的设计流量,以5种符合实际情况的流量来分别对蒸汽驱分层配汽器的结构进行了设计优化该项设计能够解决现如今稠油开采吞吐轮次增高采油进入后期之后的层间矛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层间矛盾 分层配汽 配汽阀 恒流 浮子线型
下载PDF
燃烧室温度对加氢燃烧器外壳超温的影响
6
作者 李凯 李长春 +1 位作者 杨洋 杨幸儒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21年第4期44-47,66,I0005,共6页
加氢燃烧器作为尾气处理单元关键设备,若出现外壳局部超温情况,将对装置安全运行造成极大影响。文章在确定外壳超温直接原因基础上,从燃烧室配风比和降温蒸汽流量两个方面来探讨燃烧室温度偏高对加氢燃烧器外壳超温的影响,找到了合适的... 加氢燃烧器作为尾气处理单元关键设备,若出现外壳局部超温情况,将对装置安全运行造成极大影响。文章在确定外壳超温直接原因基础上,从燃烧室配风比和降温蒸汽流量两个方面来探讨燃烧室温度偏高对加氢燃烧器外壳超温的影响,找到了合适的配风比和降温蒸汽流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温 配风比 降温蒸汽流量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配汽方式优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肖锋 《广东电力》 2013年第8期94-98,共5页
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厂第一期扩建2×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参与电网调峰后,机组在设计配汽方式下存在进汽节流损失大、高调门重叠度设置不合理、进汽参数低导致循环热效率低等问题,为此,进行配汽方式优化分析,提出了配汽优化改造... 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厂第一期扩建2×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参与电网调峰后,机组在设计配汽方式下存在进汽节流损失大、高调门重叠度设置不合理、进汽参数低导致循环热效率低等问题,为此,进行配汽方式优化分析,提出了配汽优化改造应注意的事项及其方案,并在4号机组上成功实施,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MW 超超临界汽轮机 配汽优化 重叠度 顺序阀 不平衡汽流力
下载PDF
过载补汽节流配汽机组流量特性及重叠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万忠海 王小波 +2 位作者 汪飞 晏涛 鲁锦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1-214,共4页
某超临界汽轮机组配汽机构采用带过载补汽节流配汽方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该机组的配汽函数偏离于汽轮机的实际流量特性,尤其是过载补汽阀与主调节阀之间未设置必要的重叠度,因而,使得该机组的AGC及一次调频特性均难以满足电网调... 某超临界汽轮机组配汽机构采用带过载补汽节流配汽方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该机组的配汽函数偏离于汽轮机的实际流量特性,尤其是过载补汽阀与主调节阀之间未设置必要的重叠度,因而,使得该机组的AGC及一次调频特性均难以满足电网调频需求。经过现场汽轮机流量特性与重叠度的精细化调整,实现了该机组的进汽流量的精确控制,既提高了机网协调品质,又为机组安全高效运行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可为同类型机组流量特性整定工作以及调节阀重叠度设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汽轮机 节流配汽 过载补汽 流量特性 重叠度
下载PDF
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蒸汽分配管阻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学 李国栋 +3 位作者 张瑞颖 侯一晨 陈磊 杨立军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3-161,共9页
新型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结合了传统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的优点,是电站冷端系统的重要选择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直接空冷系统流动换热性能的研究并不充分,尤其是对于蒸汽分配管的流量分配及阻力特性研究则更为缺乏。采用数值模... 新型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结合了传统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的优点,是电站冷端系统的重要选择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直接空冷系统流动换热性能的研究并不充分,尤其是对于蒸汽分配管的流量分配及阻力特性研究则更为缺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某660 MW机组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数学物理模型,包括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空气侧模型和树杈形蒸汽分配管道蒸汽侧模型,开发了直接空冷系统空气侧和蒸汽侧耦合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环境风速下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竖直布置空冷凝汽器双层冷却三角流动换热性能与塔内蒸汽管道的蒸汽流量分配和阻力特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获得了不同气象环境条件下该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空气侧流动换热规律、蒸汽流量分配及蒸汽分配管道阻力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有风条件下,冷却三角两层翅片管束流动换热性能存在差异,导致蒸汽流量分配曲线和阻力特性曲线向侧风扇区偏移;无风条件下,通过该树杈型蒸汽分配管道的蒸汽流量和压降分布均匀,体现了该蒸汽管道结构设计良好。该研究结果可为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 树形蒸汽分配管道 阻力特性 蒸汽流量分配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水冷壁中间集箱汽-水两相流分配特性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朱玉琴 缪斌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84,共5页
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在启动和低负荷运行时,汽-液两相混合物通过水冷壁中间分配集箱后,在垂直水冷壁中要进行流量和相的再分配,存在着流量偏差较大和水冷壁出口汽温偏差较大的可能性,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针对这一问题,以600Mw... 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在启动和低负荷运行时,汽-液两相混合物通过水冷壁中间分配集箱后,在垂直水冷壁中要进行流量和相的再分配,存在着流量偏差较大和水冷壁出口汽温偏差较大的可能性,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针对这一问题,以600Mw超临界锅炉过渡段水冷壁中间分配集箱及垂直水冷壁为研究对象,在压力10~21MPa、分配集箱引入管质量流速400~1200kg/(m^2·s)、干度0.7~1.0范围内,对垂直水冷壁管的分配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分配集箱并联支管相分配和汽液两相流流量分配的主要因素为引入管质量流速、干度及分配集箱压力.随着分配集箱引入管质量流速的增加,相分配及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增强.当分配集箱的工作压力增加时,分配集箱并联支管间干度分配及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增加.并联支管间干度分配的不均匀性随着分配集箱入口干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入口干度对流量分配的影响规律较复杂,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不但对保证超临界锅炉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而且为我国发展具有自主产权的超临界锅炉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中间分配集箱 分配特性 汽-液两相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