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国际旅游业地域非均衡增长研究 被引量:89
1
作者 唐留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9-71,共3页
以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作为中国国际旅游业区域分布的测度指标。1986~2000年间中国国际旅游业的旅游收入、接待人次、饭店数和饭店客房数的基尼系数在全国、沿海和内陆三个层面上都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表明地域非均衡增长差别正在... 以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作为中国国际旅游业区域分布的测度指标。1986~2000年间中国国际旅游业的旅游收入、接待人次、饭店数和饭店客房数的基尼系数在全国、沿海和内陆三个层面上都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表明地域非均衡增长差别正在逐步缩小。旅游管理体制、市场开发程度、企业运作效率和目标市场等是这种态势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际旅游业 非均衡增长 地域结构 沿海地区 内陆地区 旅游市场 旅游企业 游客群体
下载PDF
城镇化失衡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47
2
作者 冷智花 付畅俭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8-65,共8页
"以地为本"的中国式城镇化正在影响和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后续发展之路,城乡区域失衡、结构失衡、分配失衡、社会权利失衡等城镇化失衡发展凸现出来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尖锐,首当其冲的就是粮食安全问题。本文分析了城镇化失衡发展... "以地为本"的中国式城镇化正在影响和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后续发展之路,城乡区域失衡、结构失衡、分配失衡、社会权利失衡等城镇化失衡发展凸现出来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尖锐,首当其冲的就是粮食安全问题。本文分析了城镇化失衡发展背景下粮食安全的现实问题与实际矛盾,土地城镇化实则是政府、企业、农民在现有制度安排下追求目标最大化的动态博弈结果,土地催生大户与小农的利益博弈格局,一方面影响着农业发展方式转换,另一方面蕴含城乡差距与区域分工转变机理,潜藏着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合力。人口、土地、制度三大关键要素在城乡与区域间的演变透析了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的形成机制。粮食主产区由南向北转化的历程,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双重变革,从城乡失衡与区域失衡发展下凸现出来的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异步发展困局,折射出粮食安全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机理,粮食价格和土地利益博弈是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失衡发展 粮食安全
原文传递
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区域协调内涵诠释 被引量:18
3
作者 唐松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2,共3页
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常强的非均衡依赖性,或者说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区域协调的本质是在产业关联紧密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达到市场机会公平的过程。非均衡发展一般受经济发展的内... 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常强的非均衡依赖性,或者说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区域协调的本质是在产业关联紧密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达到市场机会公平的过程。非均衡发展一般受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市场作用和政府干预三种力量的影响。无论非均衡发展效应的好坏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还是哪一方面的作用,任何忽视区域协调内涵问题,而直接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措施,最终可能导致更坏的结果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 区域协调
下载PDF
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形成机制及其检视:一个“国家行动”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19
4
作者 徐永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8-25,共8页
区域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所展示的不仅是静态意义上的"社会事实",更是一个历史生成的动态过程。在既定的社会脉络下,我国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形成机制带有鲜明的"国家行动"的特征"。国家行动"蕴含... 区域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所展示的不仅是静态意义上的"社会事实",更是一个历史生成的动态过程。在既定的社会脉络下,我国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形成机制带有鲜明的"国家行动"的特征"。国家行动"蕴含着双重高等教育治理逻辑:一方面它囊括了"政府管理模式"中的行政力量;另一方面它也带有政党政治的色彩。由这样的"国家行动"延伸出的非均衡发展的机制,就不可避免的构造出了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中的"差序格局"。然而,形塑这一格局的机制本身并不是无可置疑的,它在程序的正当性上、分权式改革方面、市场机制的引入以及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上都存在问题。对此,应该弱化"国家行动"的力量,进一步优化分权式改革,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公平竞争的合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 非均衡发展 形成机制 差序格局
原文传递
犯罪之技术治理的理论内涵 被引量:14
5
作者 单勇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3-116,共14页
信息技术拉动犯罪治理创新,催生出全景式数据监控的技术治理模式。当前,防范技术治理异化的反思甚为热烈,但这种反思离不开对技术治理理论内涵的深刻把握。在信息社会,技术治理的技术化方法和综合治理的组织化体系呈现双向"互嵌&qu... 信息技术拉动犯罪治理创新,催生出全景式数据监控的技术治理模式。当前,防范技术治理异化的反思甚为热烈,但这种反思离不开对技术治理理论内涵的深刻把握。在信息社会,技术治理的技术化方法和综合治理的组织化体系呈现双向"互嵌"、深度融合的治理态。这种治理态蕴含着"国家主义-数据主义-预测式治理"与"社群主义-数据正义-开放式治理"的双重理论结构,呈现出治理权力随数据监控走向集中和技术赋权助力公众参与的两个非均衡发展面相。由此,关于技术治理异化的反思可转换为技术治理非均衡发展的应对思考,这种思考既离不开集体智慧对数据监控的补充、从集中式控制向分布式治理转型、以数据开放助力公众参与技术治理,还需以数据权利保护为制衡数据监控扩张的法治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治理 数据监控 非均衡发展 数据正义 数据权利
原文传递
非均衡理论视域下区域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剑虹 熊和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105,158-159,共8页
作为研究区域经济学的一个视角,非均衡理论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哲学思想。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也被视作为区域高等教育规划与发展的决策依据之一。但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不简单地遵从区域经济的发展逻辑,它受诸如政策环境、区... 作为研究区域经济学的一个视角,非均衡理论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哲学思想。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也被视作为区域高等教育规划与发展的决策依据之一。但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不简单地遵从区域经济的发展逻辑,它受诸如政策环境、区域文化、历史传统以及社会公平的多重因素影响。区域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需要在考虑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重视区域本土经验的积累与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保证其持续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衡理论 区域高等教育 多元发展
下载PDF
货币政策冲击、经济非平衡发展及应对政策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丰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37,共6页
在金融加速器理论中,货币政策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过度冲击,甚至会造成经济的非平衡发展,主要表现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对小企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引发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从金融加速器作用机理的角度探讨当前中国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可提出... 在金融加速器理论中,货币政策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过度冲击,甚至会造成经济的非平衡发展,主要表现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对小企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引发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从金融加速器作用机理的角度探讨当前中国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可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使之符合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加速器 非平衡发展 微观银行信贷
下载PDF
汉长安城遗址区发展方略 被引量:2
8
作者 余洁 唐龙 潘秋玲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45,共4页
在西安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人为的行政区划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制度安排使汉长安城遗址区在西安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结构十分显著。从补偿机制、财税政策、就业政策、文化产业链、组织管理机构等方面提出了遗址区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城市化 汉长安城遗址区 非均衡性发展 遗址区治理
原文传递
基于失衡现状的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孔庆波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8,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就我国长期以来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的失衡现状进行了剖析。在立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定位的基础上,认为"优势维持、潜优势开发和劣势扶持"的非均衡发展模式是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就我国长期以来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发展的失衡现状进行了剖析。在立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定位的基础上,认为"优势维持、潜优势开发和劣势扶持"的非均衡发展模式是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兼顾增长与发展、整体与局部、当代与未来等多方维度的协调发展理念,在新形势下将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内部门类项目可持续发展思路的重要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内部门类项目 可持续发展 非均衡模式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基于沿海开发背景的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以“良性非均衡”为战略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俊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45-48,91,共4页
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江苏3大区域带来了协调发展的重大机遇。"良性非均衡"是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新思路,核心是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战略导向,以"非均衡"凸显各地特色,同时有效控制并逐渐缩小不同区域的经... 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江苏3大区域带来了协调发展的重大机遇。"良性非均衡"是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新思路,核心是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战略导向,以"非均衡"凸显各地特色,同时有效控制并逐渐缩小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达到"良性"的目标。把握沿海开发契机,推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导向和实施重点是以"跨江开发"战略加快苏南要素北移,以"江海联动"战略支撑苏中双轴开发,以"两海战略"推动苏北近水发展,以"强县经济"战略确保沿海整体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开发 良性非均衡 协调发展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与首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伟 韩喜艳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157-161,共5页
东部的迅速发展是我国采用非均衡发展宏观政策的结果。对于西部,同样应采用非均衡发展的政策,重点发展几个大城市,利用大都市效应促进整个西部的发展。大都市建立的最佳途径是将首都迁到西部。发挥首都无与伦比的优势,更快更好地建立大... 东部的迅速发展是我国采用非均衡发展宏观政策的结果。对于西部,同样应采用非均衡发展的政策,重点发展几个大城市,利用大都市效应促进整个西部的发展。大都市建立的最佳途径是将首都迁到西部。发挥首都无与伦比的优势,更快更好地建立大都市圈,尽早发挥大都市效应,尽快促进西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非均衡发展 大都市圈 都市效应 中国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内在动因
12
作者 张跃华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2-34,共3页
造成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原因很多,其中内在动因在于我国区域经济存在发展循环阶段的差异,要素和要素禀赋的差异,要素聚集能力和要素聚集约束差异。对于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问题,应正确认识其存在的必然性,充分肯定其积极效应,... 造成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原因很多,其中内在动因在于我国区域经济存在发展循环阶段的差异,要素和要素禀赋的差异,要素聚集能力和要素聚集约束差异。对于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问题,应正确认识其存在的必然性,充分肯定其积极效应,高度重视所带来的问题,并积极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不平衡发展 内在动因
下载PDF
邓小平辩证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13
作者 丁永刚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1-43,52,共4页
研究邓小平辩证发展观时,学术界往往较多关注其非均衡发展思想,而忽略对其"综合平衡"均衡发展思想的研究,针对这一现状,分析了邓小平均衡与非均衡辩证发展观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分析认为:均衡发展不是社会各方面同步发... 研究邓小平辩证发展观时,学术界往往较多关注其非均衡发展思想,而忽略对其"综合平衡"均衡发展思想的研究,针对这一现状,分析了邓小平均衡与非均衡辩证发展观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分析认为:均衡发展不是社会各方面同步发展,非均衡发展并非是"单打一"的发展;均衡与非均衡发展应是在差异基础上的"和谐"共进,是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的有机统一。当前重新认识和深刻领会邓小平辩证发展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辩证发展观 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区域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及其绩效牵扯
14
作者 张钦朋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6-70,共5页
当代中国区域制度安排呈现出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体现在我国不同区域的制度供给和制度变迁方面的差异。区域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可以从中央非均衡发展战略、制度变迁成本、制度实施环境、城乡二元体制等方面寻找原因。区域制度安排的... 当代中国区域制度安排呈现出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体现在我国不同区域的制度供给和制度变迁方面的差异。区域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可以从中央非均衡发展战略、制度变迁成本、制度实施环境、城乡二元体制等方面寻找原因。区域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绩效和区域发展差距带来深刻影响,具有正反两方面的辩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非均衡 区域发展
下载PDF
我国物流业非均衡发展态势及协调发展路径 被引量:30
15
作者 陈恒 苏航 魏修建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98,共18页
研究目标:厘清我国物流业非均衡发展态势及协调发展路径。研究方法:选取δ-收敛模型与β-收敛模型等方法分析物流业非均衡发展态势,构建面板Tobit模型识别物流业实现协调发展的路径。研究发现:物流业非均衡发展态势与资本投资效率非均... 研究目标:厘清我国物流业非均衡发展态势及协调发展路径。研究方法:选取δ-收敛模型与β-收敛模型等方法分析物流业非均衡发展态势,构建面板Tobit模型识别物流业实现协调发展的路径。研究发现:物流业非均衡发展态势与资本投资效率非均衡具有较强的趋势吻合,且非均衡态势主要受资本投资效率非均衡收敛速度的影响。具体而言,东部地区金融市场对资源配给的扭曲程度要高于中西部,对物流业资本投资效率的抑制性更强;中西部地区行政力量过强导致资本投资效率损失;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物流业资本投资效率的提高。研究创新:从资本投入角度探索物流业非均衡发展态势、机理及协调发展路径。研究价值:把脉我国物流业非均衡发展态势及协调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非均衡 资本要素投入 区域协调发展
原文传递
新中国70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变革与新时代系统动态均衡格局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曙光 王丹莉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0,共6页
新中国70年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均衡战略)"的历史演变,而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路径与中国经济从平等优先、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历史性转变相匹配。党... 新中国70年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均衡战略)"的历史演变,而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路径与中国经济从平等优先、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历史性转变相匹配。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基本矛盾的重大变化意味着未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应更加关注系统动态平衡,鼓励东西部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势互补,并建立区域之间的战略合作联盟以及城乡之间的融合机制,从而实现中国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均衡发展战略 非均衡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系统动态均衡
原文传递
从耗散结构论看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被引量:5
17
作者 夏锦文 张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8-41,共4页
耗散结构论是用来描述处于远离平衡态的系统 ,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 ,在非线性机制的作用下实现有序的理论。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企图通过论述不平衡增长的合理性 ,帮助发展中国家寻求一条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本文将两者... 耗散结构论是用来描述处于远离平衡态的系统 ,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 ,在非线性机制的作用下实现有序的理论。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企图通过论述不平衡增长的合理性 ,帮助发展中国家寻求一条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本文将两者结合起来 ,从耗散结构论的角度对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做尝试性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 非平衡 不平衡增长
下载PDF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机制创新 被引量:7
18
作者 薛保社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88,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文章在对几个农村金融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文章认为,应通过创新需求层次,构建多层次供求均衡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信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文章在对几个农村金融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文章认为,应通过创新需求层次,构建多层次供求均衡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信贷供给主体,构建我国开放的、多元化的和多主体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发展思路,应对农村金融供给的"市场失灵";创新法律和监管制度,优化农村金融商业运作模式和培育信用文化等举措,逐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供给 结构性失衡 金融体制改革 农村金融发展基金
下载PDF
非均衡发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4
19
作者 阮倩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9-58,共10页
在“双一流”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引领下,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效,同时也衍生出区域间、院校间、学科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本文从非均衡发展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就与挑战,阐释我国“双一流”建设... 在“双一流”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引领下,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效,同时也衍生出区域间、院校间、学科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本文从非均衡发展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就与挑战,阐释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路径与模式,并提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形成“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动态平衡、从非均衡发展迈向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非均衡发展理论 高质量发展 协同发展
下载PDF
刍议我国区域金融结构失衡及对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润林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5-106,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发展日趋合理,但综合考量,当前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中结构性失衡现象依然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应实行差异化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实行差异化的市场准入政策;加大扶植型区域金融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发展日趋合理,但综合考量,当前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中结构性失衡现象依然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应实行差异化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实行差异化的市场准入政策;加大扶植型区域金融结构调整政策的力度;完善中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维持我国金融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结构失衡 金融稳定 协调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