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王凤丽
刘雪梅
+6 位作者
张允岭
王建伟
郑宏
张昕洋
王新祥
闫妍
唐旭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77-381,I0001,共6页
目的探索建立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和评价体系。方法通过腹腔注射角叉菜胶复合线栓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建立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模型。观察模型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3、6、24、72 h和7 d的舌部、耳廓、爪...
目的探索建立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和评价体系。方法通过腹腔注射角叉菜胶复合线栓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建立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模型。观察模型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3、6、24、72 h和7 d的舌部、耳廓、爪甲、尾部的表征,检测体温、相关凝血指标、脑组织形态学等方面的变化,建立该模型的评价体系。结果腹腔注射角叉菜胶后,模型大鼠出现舌色发暗、舌下络脉增粗增长、耳廓边缘发红、爪甲肿胀红紫、尾部颜色暗红等瘀热表征,复合MCAO法后模型大鼠瘀热表征较假手术组更明显,呈持续性加重;且体温在造模24 h后有大幅度升高,至造模72 h仍高于假手术组,接近于中医的火毒征象;凝血指标提示模型组在不同时间点全血黏度增高的同时血液处于低凝状态,脑组织形态学符合缺血性改变。结论角叉菜胶复合MCAO可以制备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模型;表征、体温、凝血指标、脑组织形态学的综合评价可构成该模型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火毒证
角叉菜胶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被引量:
8
2
作者
宋晓丹
成秀梅
+2 位作者
周湘
白素芬
李新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67-274,共8页
寒凝血瘀证是临床常见中医证型,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是探索中医寒凝血瘀证候实质的基础,是后续开展中医临床研究的前提。该文对近年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理论支撑及评价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不同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目前,...
寒凝血瘀证是临床常见中医证型,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是探索中医寒凝血瘀证候实质的基础,是后续开展中医临床研究的前提。该文对近年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理论支撑及评价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不同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目前,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制备思路主要有病因造模、病因病理复合造模和病证结合造模3种。病因模型的制备主要采用冷暴露方法,根据寒冷的施加方法不同分为全身冷冻法、冰水浴法和局部冻伤法等;病因病理复合模型以寒冷刺激结合肾上腺素注射为主;常见的寒凝血瘀证病证结合模型有寒凝血瘀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模型、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模型、寒凝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寒凝血瘀证动脉硬化闭塞症模型等。三大模型各具优势又各有不足,其中病证结合模型与临床实际的吻合度更高,可靠性和实用性更强,但此类模型的疾病种类较集中且病证结合方式存在争议。寒凝血瘀证模型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寒凝血瘀证表征评价,以及与血流状态有关的理化指标,如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微循环等指标,也有学者从血管舒缩功能、内分泌、能量代谢等方面进行探索,现阶段的模型评价方法客观性和特异性均有待完善。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应以临床实际为基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只有建立与临床病证特点高度吻合的动物模型才能更好地揭示寒凝血瘀证本质,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凝血瘀证
证候模型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模型评价
原文传递
题名
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王凤丽
刘雪梅
张允岭
王建伟
郑宏
张昕洋
王新祥
闫妍
唐旭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出处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77-381,I000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173233)
北京中医药大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No.2011-CXTD-23)
文摘
目的探索建立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和评价体系。方法通过腹腔注射角叉菜胶复合线栓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建立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模型。观察模型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3、6、24、72 h和7 d的舌部、耳廓、爪甲、尾部的表征,检测体温、相关凝血指标、脑组织形态学等方面的变化,建立该模型的评价体系。结果腹腔注射角叉菜胶后,模型大鼠出现舌色发暗、舌下络脉增粗增长、耳廓边缘发红、爪甲肿胀红紫、尾部颜色暗红等瘀热表征,复合MCAO法后模型大鼠瘀热表征较假手术组更明显,呈持续性加重;且体温在造模24 h后有大幅度升高,至造模72 h仍高于假手术组,接近于中医的火毒征象;凝血指标提示模型组在不同时间点全血黏度增高的同时血液处于低凝状态,脑组织形态学符合缺血性改变。结论角叉菜胶复合MCAO可以制备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模型;表征、体温、凝血指标、脑组织形态学的综合评价可构成该模型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火毒证
角叉菜胶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Keywords
ischemia
stroke
disease
-
syndrome
combination
animal
model
heat
toxin
syndrome
carrageenan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被引量:
8
2
作者
宋晓丹
成秀梅
周湘
白素芬
李新华
机构
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肝肾病证研究重点实验室
华北理工大学
出处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67-27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174426)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H2021423020)
+2 种基金
河北省在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助项目(CXZZBS2022098)
河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ZD2018035)
河北中医学院科研能力提升重点项目(KTZ2019003)。
文摘
寒凝血瘀证是临床常见中医证型,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是探索中医寒凝血瘀证候实质的基础,是后续开展中医临床研究的前提。该文对近年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理论支撑及评价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不同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目前,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制备思路主要有病因造模、病因病理复合造模和病证结合造模3种。病因模型的制备主要采用冷暴露方法,根据寒冷的施加方法不同分为全身冷冻法、冰水浴法和局部冻伤法等;病因病理复合模型以寒冷刺激结合肾上腺素注射为主;常见的寒凝血瘀证病证结合模型有寒凝血瘀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模型、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模型、寒凝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寒凝血瘀证动脉硬化闭塞症模型等。三大模型各具优势又各有不足,其中病证结合模型与临床实际的吻合度更高,可靠性和实用性更强,但此类模型的疾病种类较集中且病证结合方式存在争议。寒凝血瘀证模型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寒凝血瘀证表征评价,以及与血流状态有关的理化指标,如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微循环等指标,也有学者从血管舒缩功能、内分泌、能量代谢等方面进行探索,现阶段的模型评价方法客观性和特异性均有待完善。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应以临床实际为基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只有建立与临床病证特点高度吻合的动物模型才能更好地揭示寒凝血瘀证本质,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寒凝血瘀证
证候模型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模型评价
Keywords
cold
congeal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syndrome
model
disease
-
syndrome
combination
animal
model
model
evaluation
分类号
R24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856.2 [医药卫生—中医学]
R965.1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
王凤丽
刘雪梅
张允岭
王建伟
郑宏
张昕洋
王新祥
闫妍
唐旭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5
原文传递
2
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宋晓丹
成秀梅
周湘
白素芬
李新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