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能用于三七品种及病害防卫反应分析的单克隆抗体(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蔡静 YU Xue-shu +1 位作者 LIU Jun-jun 唐莉英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8-341,共4页
在云南、广西大面积的三七栽培过程中三七常因镰刀菌侵染造成三七根腐病。 2 0 0 1年在分析比较健康及感染三七根腐病三七根的蛋白质图谱的基础上 ,为进一步研究三七抗根腐病品种的分子标记 ,本实验用健康及感染三七根腐病三七根样品的... 在云南、广西大面积的三七栽培过程中三七常因镰刀菌侵染造成三七根腐病。 2 0 0 1年在分析比较健康及感染三七根腐病三七根的蛋白质图谱的基础上 ,为进一步研究三七抗根腐病品种的分子标记 ,本实验用健康及感染三七根腐病三七根样品的全蛋白质提取液进行了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单克隆抗体(Mab7)是由一种小鼠杂交细胞系 ( #4 90 ;ATTCHB - 1 2 0 2 9)针对Cronartiumribicola担孢子蛋白产生的抗体。它被鉴定为一种免疫蛋白I,能疹断不同地理范围内疱锈菌样品中 70道尔顿热休克蛋白抗原 (CrorⅡ )。它被用于针叶树病原系统蛋白组学研究。本实验用单克隆抗体 (Mab7)用分析了三七健康 (主根、须根 )及感病组织的蛋白免疫印迹。并用PDIquantityone软件包详细分析了其蛋白印迹。Mab7在健康组织中在分子质量 1 3.2~ 5 2 .3u之间显示出 9条不同的免疫印迹谱带 ,其中分子质量 2 5 .5及 2 6.4u位置处出现两条比较强的谱带 ,在须根组织中只有在 1 4.4道尔顿位置处出现一条谱带。在而在感病组织中显示更少的谱带 ,而且带型截然不同。用单克隆抗体 (Mab7)监测组织中带型的变化有助于育种中抗病性的研究。进一步研究带型的变化与病害严重度之间的关系正在进行中。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Mab7作为免疫疹断工具可用于三七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品种 病害防卫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1-甲基环丙烯控制采后‘油㮈’果实腐烂与抗病相关酶诱导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辉 林毅雄 +3 位作者 林河通 袁芳 林艺芬 陈艺晖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6-791,共6页
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对采后‘油’果实腐烂的控制与抗病相关酶诱导的关系。采后‘油’果实用0(对照)和1.2μL/L的1-MCP处理12 h后,在(25±1)℃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腐烂率、抗病相关酶如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苯... 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对采后‘油’果实腐烂的控制与抗病相关酶诱导的关系。采后‘油’果实用0(对照)和1.2μL/L的1-MCP处理12 h后,在(25±1)℃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腐烂率、抗病相关酶如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等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1-MCP处理能有效降低‘油’果实腐烂率,提高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PPO和POD的活性。因此认为,1-MCP控制采后‘油’果实的腐烂与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升高有关,抗病性诱导是1-MCP控制采后‘油’果实腐烂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㮈 果实 1-甲基环丙烯 采后腐烂 控制 抗病相关酶 诱导
下载PDF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病害的抑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莲 王璐璐 +2 位作者 林河通 林艺芬 陈艺晖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6-204,共9页
为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果实病害与抗病性诱导的影响,采用1.8μL/L 1-MCP处理“中青”台湾青枣果实12 h后在(15±1)℃下贮藏。定期观察果实腐烂和病害情况,测定总酚、木质素含量及抗病相关酶[β-1,3-葡聚糖酶(GLU)、几丁质... 为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果实病害与抗病性诱导的影响,采用1.8μL/L 1-MCP处理“中青”台湾青枣果实12 h后在(15±1)℃下贮藏。定期观察果实腐烂和病害情况,测定总酚、木质素含量及抗病相关酶[β-1,3-葡聚糖酶(GLU)、几丁质酶(CHI)、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处理在贮藏前期诱导了台湾青枣果实病程相关蛋白(GLU和CHI)活性上升,两者协同作用直接抵抗病原体;同时,1-MCP处理还诱导了台湾青枣果实PAL活性上升,增加了细胞内木质素和总酚含量的积累,有利于形成间接抵抗病原体的结构性障碍;1-MCP处理的果实腐烂指数和病害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台湾青枣果实采后1-MCP处理减轻了果实贮藏期间病害的发生,减少采后腐烂损失。这些结果说明1-MCP抑制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病害与其诱导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青枣 果实 1-甲基环丙烯 采后病害 抗病相关酶 总酚 木质素
下载PDF
DNA methylation patterns of banana leaves in response to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tropical race 4 被引量:2
4
作者 LUO Jing-yao PAN Xiao-lei +6 位作者 PENG Tie-cheng CHEN Yun-yun ZHAO Hui MU Lei PENG Yun HE Rui TANG Hu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2736-2744,共9页
Fusarium wilt of banana, which is caused by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tropical race 4 (Foc TR4), is a serious soil-borne fungal disease. Now, the epigenetic molecular pathogenic basis is elusive. In this stu... Fusarium wilt of banana, which is caused by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tropical race 4 (Foc TR4), is a serious soil-borne fungal disease. Now, the epigenetic molecular pathogenic basis is elusive. In this study, with 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 (MSAP) technique, DNA methylat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leaves inoculated with Foc TR4 and the mock-inoculated leaves at different pathogenic stages. With 25 pairs of primers, 1 144 and 1 255 fragments were amplified from the infected and mock-inoculated leaves, respectively. DNA methylation was both changed and the average methylated CCGG sequences were 34.81 and 29.26% for the infected and the mock-inoculated leaves. And DNA hypermethylation and hypomethylation were induced by pathogen infection during all pathogenic stages. Further, 69 polymorphic fragments were sequenced and 29 of them showed sequence similarity to genes with known functions. And RT-PCR results of four genes indicated that their expression pattern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ir methylation pattern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DNA methylation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pathogenic response to Foc TR4 for bana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ANA Fusarium wilt disease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tropical race 4 (Foc TR4) DNA methylation 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 (MSAP) epigenetics disease defense genes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血液透析中的运用
5
作者 蒋庆华 蒋京红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17期92-93,共2页
目的: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保证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在执行常规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将"治未病"理论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种理论体系,运用到血液透析的不同阶段。... 目的: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保证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在执行常规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将"治未病"理论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种理论体系,运用到血液透析的不同阶段。结果:通过"治未病"理论在血液透析中的运用,减少了并发症,保证了透析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治未病"理论经过两千多年的医学实践,不断得到总结和完善,仍然可以指导和运用于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的血液透析中,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各种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病后防复 血液透析
下载PDF
斑点叉尾免疫相关基因及疾病防御 被引量:1
6
作者 赫崇波 高磊 +2 位作者 苏浩 高祥刚 李云峰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6-243,共8页
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亦称沟鲶,为淡水温水性鱼类,天然分布于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以及大西洋沿岸部分地区。斑点叉尾是美国主要的淡水养殖种类之一,其产量超过美国淡水鱼总产量的一半以上[1]。该鱼食性杂。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免疫相关基因 疾病防御
下载PDF
细胞核质转运及其受体在植物抗病防御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石添添 高英 +1 位作者 王欢 刘君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0-487,共8页
植物病害严重威胁全球粮食生产,研究植物对病原菌防御机制和病原菌对寄主作物的侵染过程和分子机制,有助于改良植物种源使其获得持久抗性。近年来,日渐增多的研究表明,一些抗病蛋白需要转移到细胞核内才能启动免疫反应,进而发挥抗病防... 植物病害严重威胁全球粮食生产,研究植物对病原菌防御机制和病原菌对寄主作物的侵染过程和分子机制,有助于改良植物种源使其获得持久抗性。近年来,日渐增多的研究表明,一些抗病蛋白需要转移到细胞核内才能启动免疫反应,进而发挥抗病防御作用,而细胞核质转运受体是实现这些抗病蛋白核质转运必不可少的"载体"。因此,细胞核质转运及转运受体在抗病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在介绍植物抗病防御反应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了细胞核质转运及核质转运受体在植物抗病防御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抗病防御反应 细胞核质转运 细胞核质转运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