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痛为腧”治疗经筋病的认识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文霞 张春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期3-4,共2页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经筋病一般表现为经筋循行处筋肉、关节的疾患,以疼痛、运动障碍为主。经筋病的治疗"以痛为腧"为基本的治疗方法,强调局部取穴的重要性。同时,配合...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经筋病一般表现为经筋循行处筋肉、关节的疾患,以疼痛、运动障碍为主。经筋病的治疗"以痛为腧"为基本的治疗方法,强调局部取穴的重要性。同时,配合以灶为腧、整体观念取穴,通过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近治与远治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经筋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病 以痛为腧 整体观念 针灸学
下载PDF
对微观辨证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启亮 李灿东 黎晖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11,共4页
微观指标是微观辨证的基础。目前在微观辨证发展过程中有关微观指标的研究显现出部分问题,其中尝试用微观指标诠释证的本质、与药理作用的简单对应及直接用于中医病证的诊断较为显著,导致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研究过程缺乏中医思维。... 微观指标是微观辨证的基础。目前在微观辨证发展过程中有关微观指标的研究显现出部分问题,其中尝试用微观指标诠释证的本质、与药理作用的简单对应及直接用于中医病证的诊断较为显著,导致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研究过程缺乏中医思维。基于整体观念,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辩证地看待微观指标,通过筛选对辨证有意义、探寻对治法有价值、确立对诊断疾病有贡献的微观指标,可以为微观辨证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辨证 微观指标 辨病 整体观
原文传递
中医防治乳腺癌复发与转移的策略与方法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建萍 赵淑华 +3 位作者 卓灏栢 王志宇 郑骁 林毅 《环球中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25-128,共4页
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乳癌的复发与转移是乳癌患者的最大威胁,针对这一环节,提出中医防治乳癌复发与转移的思路与方法。以中医理论及"治未病"的理论,结合乳癌相关的研究文献,分析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揭实乳癌转移... 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乳癌的复发与转移是乳癌患者的最大威胁,针对这一环节,提出中医防治乳癌复发与转移的思路与方法。以中医理论及"治未病"的理论,结合乳癌相关的研究文献,分析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揭实乳癌转移的基本病理过程,阐释中医防治乳癌复发与和转移的思路与方法。提出了乳腺癌中医的防治理念与策略,以疏肝,调畅情志为中心,滋养先后天,调摄冲任为本,兼顾袪邪,共同为防治乳癌复发、转移的基本原则。防治乳癌复发与转移,中医药可发挥其的特色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复发与转移 未病先防 治疗理念
下载PDF
基于中医整体观念探析阿尔茨海默病病因病机 被引量:15
4
作者 廖冬颖 孔凡铭 +1 位作者 姚杨 邓仁芬 《天津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009-1012,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发现至今超过1个世纪,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然而在临床尚无明确有效的治愈药物,西医对其发病机制和原因的认识仍停留在假说阶段。中医认为阿尔茨海默病属于“痴呆”“呆病”范畴,历代医家对其发病及治疗均有论述。整体观念是... 阿尔茨海默病发现至今超过1个世纪,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然而在临床尚无明确有效的治愈药物,西医对其发病机制和原因的认识仍停留在假说阶段。中医认为阿尔茨海默病属于“痴呆”“呆病”范畴,历代医家对其发病及治疗均有论述。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用于分析疾病有其独特的优势。文章将基于中医整体观念,从“先天之本”-肾、“后天之本”-脾胃及气、血的角度分析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为指导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中医 整体观念 病因病机 脾肾
下载PDF
中医脑病学本体的探讨及其构建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毅 张梅 +1 位作者 奎杜 侃尹岭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6期96-101,共6页
研究和构建中医脑病学本体既是中医脑病神经信息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范围内实现人体大脑知识共享的前提。本文在分析本体含义和本体谱的基础上,参照中医脑病学的理论体系,复用已有中医学本体和国外生物医学领域本体,构建了包括概念及... 研究和构建中医脑病学本体既是中医脑病神经信息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范围内实现人体大脑知识共享的前提。本文在分析本体含义和本体谱的基础上,参照中医脑病学的理论体系,复用已有中医学本体和国外生物医学领域本体,构建了包括概念及其概念间相互关系在内的中医脑病学本体,并对中医脑病学本体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复杂性、层次性、模糊性、差异性和兼容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中医脑病学本体的构建和应用为中医脑病临床信息采集、分析、交换和共享提供了基础性的技术支撑,对于加强国际社会对中医的理解和认识、促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脑病学 本体 概念 关系
下载PDF
浅析虚劳病因病机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宏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21期6-7,共2页
虚劳病因病机的研究,对于临床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笔者主要对虚劳的病因病机作了初步分析,认为虚劳的病因与病后失调、劳倦过极、七情损伤、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失治误治等有关。五脏气血阴阳的亏虚为虚劳的基本病... 虚劳病因病机的研究,对于临床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笔者主要对虚劳的病因病机作了初步分析,认为虚劳的病因与病后失调、劳倦过极、七情损伤、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失治误治等有关。五脏气血阴阳的亏虚为虚劳的基本病机,虚劳病位在肝脾肾,脾胃生化乏源、肾元亏虚、肝郁气滞为虚劳的三大常见病机,虚劳的病性为虚实夹杂,病理因素中气血同源,阴阳互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劳 概念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从肝脾肾治疗帕金森病立论基础 被引量:9
7
作者 何彦虎 金华 +2 位作者 司美龙 张俊鹏 朱飞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4期1-4,共4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主要由黑质多巴胺缺乏引起的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近年来患病人数呈缓慢上升趋势,尤其以50岁以上并伴有中风、脑梗死等基础病的中老年群体为主。病因病机复杂多样,可能与感... 帕金森病,是一种主要由黑质多巴胺缺乏引起的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近年来患病人数呈缓慢上升趋势,尤其以50岁以上并伴有中风、脑梗死等基础病的中老年群体为主。病因病机复杂多样,可能与感染、遗传性、中毒等因素有关,目前为止,西医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与神经系统老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中老年人群脏腑渐衰和气血津液渐亏、虚久成瘀、瘀血阻络的特点,该病主要以肝肾亏虚为病机之基,以瘀血阻络为病机之要,以脾胃虚弱为病机关键,因此,帕金森病的治疗当以培补肝肾、调理脾胃、活血化瘀、疏经通络、调畅情志等为着眼点,以防病情进一步发展,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帕金森病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医药在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方面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中医在分析病因病机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通过研习和阅读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为帕金森病的现代中医专病提供治疗思路,使得该病在中医药治疗方面取得创新与突破。近年来通过从肝、脾、肾、瘀论治,在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症状方面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以下对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文献报道及临床用药疗效进行归纳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帕金森病 肝脾肾 瘀血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综述
下载PDF
行为改变理论视角下的慢性病病人运动依从性概念界定与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周周 叶文佳 +1 位作者 吕伟波 程康耀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5-1040,共6页
基于行为改变理论视角,从行为完成度、行为人动机及行为的持续性3个方面对运动依从性进行概念界定,结合行为改变结果、内因及过程对评估工具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评估慢性病病人运动依从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行为改变理论 慢性病 运动 依从性 概念界定 评估工具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运用中医“整体恒动观”辨治桥本甲状腺炎探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赵静 柏力萄 +3 位作者 王丹玮 李菲 吴芳莹 魏军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41-144,共4页
“整体恒动观”是中医理论的基本世界观,将整体观与恒动观相结合来探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桥本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病程中可见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不同表现及演变。临床... “整体恒动观”是中医理论的基本世界观,将整体观与恒动观相结合来探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桥本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病程中可见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不同表现及演变。临床上运用“整体恒动观”诊治桥本甲状腺炎往往取得良好疗效,在改善症状、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从“整体恒动观”在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病名、中医辨病辨证、中医治疗等方面的运用进行具体阐述,希冀为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病 整体观 辨证论治
下载PDF
高血压病临床决策的思考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建宣 《医学与哲学(B)》 2009年第9期4-7,共4页
高血压病防控形势不理想的现状要求临床决策要有新的科学思维。病因正本清源是基础,应该从生物、社会心理、环境生态等宏观与微观着手,真正把握高血压病这一心身性疾病的本质。临床药物干预是手段,用药诸环节要因人而异,既尊重人体自调... 高血压病防控形势不理想的现状要求临床决策要有新的科学思维。病因正本清源是基础,应该从生物、社会心理、环境生态等宏观与微观着手,真正把握高血压病这一心身性疾病的本质。临床药物干预是手段,用药诸环节要因人而异,既尊重人体自调适规律又成为有益的修正。随着对高血压病认识的深化,临床决策将永久处于相对不确定之中。思维上临床决策应从非线性思维出发,深刻理解诊疗指南的复杂表述;整体医学观上应有"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统筹分析;同时卫生经济学上应坚持简、便、效、廉的基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临床决策 心身性疾病 非线性思维 整体观念
下载PDF
慢性病患者自我概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梦珂 黄娟 豆丽园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19年第2期153-157,共5页
慢性病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在长期的患病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使患者的自我概念水平发生改变,该文通过对慢性病患者自我概念的内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案进行综述,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帮助慢性病患者建立... 慢性病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在长期的患病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使患者的自我概念水平发生改变,该文通过对慢性病患者自我概念的内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案进行综述,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帮助慢性病患者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维持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自我概念 综述
下载PDF
慢性病自我管理概念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明倩 刘于 《全科护理》 2023年第7期917-920,共4页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分析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概念定义、属性、前因、后果、测评工具,明确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概念。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慢性病自我管理相关文献,采用Walker and Avant概念分...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分析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概念定义、属性、前因、后果、测评工具,明确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概念。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慢性病自我管理相关文献,采用Walker and Avant概念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相关文献,归纳出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概念属性为病人积极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存在病人与保健提供者的互动;借助一定的健康管理手段;目的是维护慢性病病人的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论:明确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背景下的自我管理概念,有助于促进慢性病自我管理在临床工作中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自我管理 概念分析 Walker and Avant概念分析法
下载PDF
系统家庭动力学特征对轻微精神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承平 赵旭东 +3 位作者 孙喜蓉 姚玉红 张洁 陈发展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从系统家庭动力学视角探索家庭互动对轻微精神病综合征(APS)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使用精神病风险症状量表(SOPS)和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SSFD)对63例APS患者进行精神病理学和系统家庭动力学评估;6个月后进行临床结局评定,... 目的:从系统家庭动力学视角探索家庭互动对轻微精神病综合征(APS)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使用精神病风险症状量表(SOPS)和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SSFD)对63例APS患者进行精神病理学和系统家庭动力学评估;6个月后进行临床结局评定,分析系统家庭动力学特征对APS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47例APS患者完成6个月的随访,其中8例(17.0%)转化,18例(38.3%)维持,21例(44.7%)恢复。3种结局状态的患者基线时的SSFD中"疾病观念"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7,P=0.022)。方差分析模型显示,"疾病观念"维度每增加2.29分,APS患者在6个月内转化为精神病性障碍的可能性具有统计学意义(t=2.40,P=0.021)。结论:家庭成员的"疾病观念"可以预测APS患者6个月后的转化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精神病综合征 系统家庭动力学特征 疾病观念
下载PDF
从“疾病”词源学探析亚健康范畴 被引量:6
14
作者 梁治学 胡燕 何裕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2-423,431,共3页
从词源学角度考释疾、病、疾病的中文和西文含义,梳理中西医学对疾病概念的表达,探析疾病本质,从而进一步厘清亚健康范畴,为衰老的研究等提供思路。
关键词 疾病 词源学 探析 亚健康 范畴
下载PDF
多元化宣教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华燕 陈巧平 肖云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2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宣教模式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5月期间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在输液大厅治疗的病例共120例,其中60例进行多元化宣教,同期选择另外60例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两年后随访,比较两... 目的探讨多元化宣教模式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5月期间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在输液大厅治疗的病例共120例,其中60例进行多元化宣教,同期选择另外60例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两年后随访,比较两组病例在急性支气管炎发病情况、发病严重程度等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在此次病情、患儿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后仅对照组失访2例。试验组两年内再次因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就诊37例,对照组再次就诊48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试验组发病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试验组在平均病程时间、咳嗽天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9及P=0.001)。两组在复发间隔时间、退热时间及首次就诊体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宣教模式较传统宣教模式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具有接受程度高、践行性强等优势,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患儿能力,增加家属参与度,提高患方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宣教模式 疾病管理 护理质量 儿科学 护理理念
下载PDF
当代中医病势概念的演变 被引量:6
16
作者 詹杰 傅巧瑜 +4 位作者 王章林 李明珠 李永 李书楠 李灿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8-871,共4页
文章通过考察1至10版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全国统编教材,梳理其中有关病势的内容,发现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教材中“病势”概念的演变脉络截然不同,前者经由“病变机转、邪正关系”的下位概念向“疾病发展趋向”的近似概念演变... 文章通过考察1至10版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全国统编教材,梳理其中有关病势的内容,发现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教材中“病势”概念的演变脉络截然不同,前者经由“病变机转、邪正关系”的下位概念向“疾病发展趋向”的近似概念演变,直至“病势”名称的确立;后者则历经由病势内容的萌芽出现直至消失的过程,这种差异与病势相关内容与在两本教材中的地位不同攸关,其中病势在前者中地位较高是比重较大,而在后者中地位渐低则与证内涵的变化有关。即从“证除涵盖病位、病因及病性之外,亦包含病势”至“任何复杂的证仅由病位、病性两大基本要素构成”的转变,从而导致病势概念的边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势 中医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下载PDF
中医“病”概念起源与发生 被引量:5
17
作者 范崇峰 卞雅莉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5期61-63,共3页
"病"是中医体系的核心概念,"病"概念的起源和发生体现了中医的疾病观。通过文献调查发现,上古时期人们对疾病已经有了初步认识,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疒"的字形描绘了疾病的形态,标志着"病"概念... "病"是中医体系的核心概念,"病"概念的起源和发生体现了中医的疾病观。通过文献调查发现,上古时期人们对疾病已经有了初步认识,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疒"的字形描绘了疾病的形态,标志着"病"概念明确形成,《尚书》中"病"字已出现,并成为表示"病"概念常用名。"病"概念的名称反映了早期中医对病的发生学认识。从语源学的角度考查发现,"病"的命名理据建立在音义相似性的基础上,"病"的语源为"並",表达客气与正气并存人体的意象,体现了病的发生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起源 命名理据
下载PDF
老年病护理带教管理中整合PDCA循环理念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琴 严翠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病护理带教管理中整合PDCA循环理念的价值。方法纳入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的实习护士8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研究组采用整合PDCA循环理念的带教模式,分... 目的探讨老年病护理带教管理中整合PDCA循环理念的价值。方法纳入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的实习护士8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研究组采用整合PDCA循环理念的带教模式,分析比较不同模式护理带教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以及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提问次数、讨论发言、查阅资料积极性高于对照组,护理专业学生对教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DCA循环理念模式应用可提高老年病护理带教质量,提高护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 护理 带教 PDCA 理念 价值分析
下载PDF
“病由心生”疾病观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宏 沈敏鹤 +2 位作者 黄建生 陶方方 宋巧玲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278-281,288,共5页
[目的]探寻"心"在不同延伸层面所包含的不同内涵和意义,以期从不同角度来认识疾病的病因,进而对中医临床有所启发和借鉴。[方法]通过历代相关古籍的整理研究,简述七情病因学说的沿革,考究"病"、"心"、&qu... [目的]探寻"心"在不同延伸层面所包含的不同内涵和意义,以期从不同角度来认识疾病的病因,进而对中医临床有所启发和借鉴。[方法]通过历代相关古籍的整理研究,简述七情病因学说的沿革,考究"病"、"心"、"情"等字的古汉语意义,探寻《黄帝内经》中对于"病由心生"疾病观的相关佐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精髓,举例儒家仁学思想对《黄帝内经》中疾病命名的影响,最后例举中医大家在临床上对该疾病观的应用。[结果]中国传统文化概念中的"心"不仅是肉体心脏之意,也不局限于心理学层面的七情之"心",还有意义深远的延伸意,甚至超越个体,上升至道的层面,心还包含着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乃至宇宙的至理和"天人合一"的智慧。历代医家对此均有深刻认识,并借此指导临床。[结论]"心"的不同层面都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后者,值得探讨和深思。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样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医学,两者水乳交融,从医入道,道以医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疾病观 七情 病因学说 黄帝内经 中国传统文化 儒释道
下载PDF
探索疾病概念的现实意义与哲学研究
20
作者 刘颖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11,共6页
疾病与健康是医学领域中的一对基石性概念。然而,疾病这一概念的理解在公众之间、医学专业人士之间和中西医学教材中均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这些对疾病的不同理解,不仅直接塑造了医疗实践的边界,还在如个体的感知、医疗与社会资源分配... 疾病与健康是医学领域中的一对基石性概念。然而,疾病这一概念的理解在公众之间、医学专业人士之间和中西医学教材中均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这些对疾病的不同理解,不仅直接塑造了医疗实践的边界,还在如个体的感知、医疗与社会资源分配以及医学伦理等现实多维度具有深远的影响力。通过对疾病进行哲学上的概念分析,可以把握疾病的核心特征,并据此将相关身体或心理状态划分为疾病或非疾病。此外,随着医学和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疾病定义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演化。因此,科学界也呼吁对疾病的概念进行更新或重新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健康 自然主义 建构主义 医学边界 疾病概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