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散Weibull分布下实现系统可用度的最小波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立超 杨懿 +2 位作者 邹云 于永利 康锐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5-581,共7页
基于目前装备系统中存在的新装备在投入使用初期出现瞬时可用度剧烈波动的现象,分析了离散时间下单部件可修系统的瞬时可用度模型,提出了可用度振幅的概念用以刻画这种系统瞬时可用度波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关于可用度波动振幅的最优模... 基于目前装备系统中存在的新装备在投入使用初期出现瞬时可用度剧烈波动的现象,分析了离散时间下单部件可修系统的瞬时可用度模型,提出了可用度振幅的概念用以刻画这种系统瞬时可用度波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关于可用度波动振幅的最优模型.然后针对装备工程大量存在离散Weibull分布的假定,用粒子群算法解决了系统可用度最小波动的设计问题,并用两组算例对最优设计模型的有效性给予了验证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可用度 单部件可修系统 粒子群算法 离散weibull分布
下载PDF
一种基于离散元的模拟颗粒破碎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苏 王剑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06-1713,共8页
为模拟颗粒破碎对散体材料应力–应变特性产生的显著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离散元的模拟颗粒破碎的方法。首先将颗粒复杂的受力状态简化成颗粒球心附近的最大拉应力并假定颗粒破碎服从最大拉应力准则。当颗粒满足破碎条件时,将破碎... 为模拟颗粒破碎对散体材料应力–应变特性产生的显著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离散元的模拟颗粒破碎的方法。首先将颗粒复杂的受力状态简化成颗粒球心附近的最大拉应力并假定颗粒破碎服从最大拉应力准则。当颗粒满足破碎条件时,将破碎颗粒的直径缩小。当由缩小颗粒直径导致的质量损失达到某一规定值时,向样本内的孔隙插入新颗粒。为模拟破碎产生碎片的颗粒级配,新生成的颗粒尺寸服从分形分布,同时,为考虑颗粒强度的变异性和尺寸效应,未破碎颗粒、已破碎颗粒和破碎产生的碎片的抗拉强度均服从Weibull分布。该方法满足质量守恒条件,且适用于能在超级计算机上并行运行的开源离散元软件。采用本文方法模拟了一维压缩和直剪试验并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模拟颗粒破碎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颗粒破碎 weibull分布 分形分布
下载PDF
考虑机器故障的短生命周期产品库存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徐贤浩 李轶琰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8年第3期1-6,共6页
在考虑机器故障、返修费用和担保费用以及短生命周期产品库存成本随着时间呈非线关系的情况下建立短生命周期产品经济制造批量模型,并提供了寻求上述模型唯一最优解的简便方法。举数字实例进行了说明,计算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 在考虑机器故障、返修费用和担保费用以及短生命周期产品库存成本随着时间呈非线关系的情况下建立短生命周期产品经济制造批量模型,并提供了寻求上述模型唯一最优解的简便方法。举数字实例进行了说明,计算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分析了机器故障率、返修费用和担保费用对最优生产批量和单位时间总成本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一般产品与短生命周期产品在生产策略上的一些区别,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保费用 离散韦伯分布 非线性库存费用 短生命周期产品 不稳定生产系统
原文传递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连续化方法
4
作者 何朝兵 魏超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52-56,共5页
讨论了如何把离散型随机变量转化为连续型随机变量.首先给出了连续型随机变量与通过对其取整得到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应该满足的两个充分必要条件,然后从不限定和限定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这两个方面,给出了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化的几种方法... 讨论了如何把离散型随机变量转化为连续型随机变量.首先给出了连续型随机变量与通过对其取整得到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应该满足的两个充分必要条件,然后从不限定和限定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这两个方面,给出了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化的几种方法,并且用这些方法分别解决了几何分布和离散韦布尔分布分别向指数分布和韦布尔分布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型随机变量 连续型随机变量 几何分布 指数分布 韦布尔分布
下载PDF
离散Weibull分布产品的统计分析
5
作者 徐晓岭 朱崇恺 李玉新 《强度与环境》 2006年第1期35-44,共10页
给出求离散Weibull分布产品的参数点估计方法,通过大量Monte-Carlo模拟考察了估计的精度。
关键词 离散weibull分布 极大似然估计 近似极大似然估计 MONTE-CARLO模拟
下载PDF
岩崩坡面撞击碎裂特征离散元模拟
6
作者 黄健 袁镜清 +3 位作者 曾探 廖健鸿 黄祥 王豪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5,共11页
岩崩坡面撞击破碎是运动轨迹难以预测的重要原因,其中坡体几何特征是影响破碎块体运动变化特征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岩崩撞击破碎过程及坡体几何特征对岩崩块体运动特征的影响,利用离散单元法(PFC^(2D))模拟技术,通过统计典型岩崩灾害... 岩崩坡面撞击破碎是运动轨迹难以预测的重要原因,其中坡体几何特征是影响破碎块体运动变化特征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岩崩撞击破碎过程及坡体几何特征对岩崩块体运动特征的影响,利用离散单元法(PFC^(2D))模拟技术,通过统计典型岩崩灾害点岩体结构与坡体几何特征,建立了岩崩自由落体-撞击破碎-运动堆积模型,剖析了在不同坠落高度、撞击角度条件下岩崩坡面撞击碎裂过程,获得了块体运动速度、裂纹数量和冲击力变化曲线,同时采用双参数Weibull分布对碎裂块体破碎程度进行了描述。实验结果表明:破裂过程分为接触-解体、挤压-碎裂及独立运动3个阶段;岩体碎裂由撞击点开始,沿结构面先出现解体,再产生新断裂面的岩石破碎;块体速度、裂纹数量和冲击力的骤变均发生在接触-解体与挤压-碎裂阶段,块体速度骤降,呈现出“阶梯效应”,冲击力骤升,表现为“双峰现象”,同时随着坠落高度增加或撞击角度减小,“阶梯效应”与“双峰现象”更为明显;同一撞击角度条件下,坠落高度的增加使得撞击动能增加,进而增大了破碎程度,导致粒径分布范围与特征粒径尺寸的减小;同一坠落高度下,撞击角度的增加,意味着接触面积的减小,进而降低了破碎程度,导致粒径分布范围与特征粒径尺寸的增大。研究成果对揭示岩崩坡面撞击碎裂机理及预测块体运动轨迹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崩 动力破碎 离散元法 weibull分布 坡面撞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