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话语权的内涵嬗变、现实挑战与重构路径 被引量:8
1
作者 邹太龙 戚冠辉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6,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而思政课教师话语权直接关系到能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巩固和提升思政课教师话语权,是增强思政课育人成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内在诉求。迈入全媒体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而思政课教师话语权直接关系到能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巩固和提升思政课教师话语权,是增强思政课育人成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内在诉求。迈入全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话语权的内涵经历着话语阐释权由知识话语向生活话语转移、话语主导权由教学领地向多维空间覆盖、话语引导权由价值规劝向事实澄清过渡的三维嬗变。在全媒体的冲击下,思政课教师话语权面临着话语时空无限敞开、外赋性权威不断消解、数字青年引发文化反哺和教学话语缺乏现实关切等挑战。为此,思政课教师应与时俱进更新话语表达范式,引领全媒体话语空间;注重实际权威的加持赋能,增强教师话语信服力;立足青年学生实际生活,增强教学话语转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 思政课教师 话语权 话语范式 教师权威
原文传递
跨媒介艺术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其知识学建构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健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42,共17页
作为一种典型的跨学科研究范式,跨媒介艺术研究的学术传统至少涵盖以下四个方面:以诗画关系为代表的"姊妹艺术"研究、美学维度的艺术类型学研究、比较文学主导的比较艺术/跨艺术研究,以及当代文化视域下的媒介研究。以这一学... 作为一种典型的跨学科研究范式,跨媒介艺术研究的学术传统至少涵盖以下四个方面:以诗画关系为代表的"姊妹艺术"研究、美学维度的艺术类型学研究、比较文学主导的比较艺术/跨艺术研究,以及当代文化视域下的媒介研究。以这一学术传统的历史脉络为依据,其基本问题可以分别从两个层面来考察:一是微观层面以模态关系为代表的跨媒介分类体系;二是宏观层面以技术变迁和文化实践为语境的跨媒介生态系统。由此所揭示出来的一系列关键议题及其话语范式,则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知识学建构,提供了跨媒介研究维度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媒介性 知识学建构 跨媒介分类体系 跨媒介生态系统 话语范式
原文传递
追赶与超越: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范式的建构 被引量:5
3
作者 毛玲 卢浪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93-100,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不断破解西方式现代化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以主动吸纳和批判借鉴的姿态,不断推动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弊端的扬弃,逐步形成了“以现代化为话语内核、以实现民族复兴为话语语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话语属性”的中国式现代化话... 中国式现代化不断破解西方式现代化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以主动吸纳和批判借鉴的姿态,不断推动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弊端的扬弃,逐步形成了“以现代化为话语内核、以实现民族复兴为话语语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话语属性”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范式。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范式实现了对西方传统资本主义现代化话语范式的科学更替,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立足于本国基本国情、独立自主地迈向现代化提供了实践参考和话语样本。为进一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范式的内涵,我们从话语范式的角度梳理了西方现代化话语范式的建构及其发展困境,通过回顾中国现代化话语范式的历史与演变,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话语范式的建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范式
下载PDF
网络抗争动员研究的五种范式与反思——基于2004-2015年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倪明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43,共11页
近年来,理论界围绕网络抗争动员及其关联性议题展开论争并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2004—2015)期刊数据库近十余年来的文献检索和评估分析,现行网络抗争动员研究大体可概括为结构、情感、话语、工具和治理五种典... 近年来,理论界围绕网络抗争动员及其关联性议题展开论争并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2004—2015)期刊数据库近十余年来的文献检索和评估分析,现行网络抗争动员研究大体可概括为结构、情感、话语、工具和治理五种典型范式。从文献检视和主题分类来看,现行网络抗争动员研究在生成结构、前置条件、逻辑过程、手法策略以及抗争治理回应等方面初步形成一般性共识。但现行的网络抗争动员在理论解读和学术关照上,诸如问题视角、框架路径、范式方法等层面还存在诸多不足。网络抗争动员研究应超越范式之间的紧张对立,在互动反思、碰撞和对话中建立本土性的综合性解释框架来寻求治理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抗争动员 结构范式 情感范式 话语范式 工具范式 治理范式
下载PDF
从审美意识形态论到文化政治诗学——中国当代文艺意识形态批评话语范式的转型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艳丰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131,共9页
中国当代文艺意识形态理论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从新中国建立到80年代初的政治批评,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用极"左"政治规约文学。二是80年代形成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提出文艺的本质是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论将文艺从极&... 中国当代文艺意识形态理论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从新中国建立到80年代初的政治批评,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用极"左"政治规约文学。二是80年代形成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提出文艺的本质是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论将文艺从极"左"政治的历史语域中解放出来,但其精英化的审美意识、威权主义的意识形态诉求与本质主义的思维范式,阻断了理论的辩证化、历史化发展。三是新世纪以来的文化政治诗学理论。文化政治诗学贴合当代文化与文艺现场,重思文艺的文化、政治与诗学内涵,将文化、政治与诗学话语融贯耦合起来,形成多声部、复调性的文艺理论话语结构,成为继审美意识形态论之后最具理论意义与实践效度的文艺意识形态批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形态 文化政治诗学 文艺意识形态批评 话语范式 转型
原文传递
历史音乐学场域中的音乐论说
6
作者 孙国忠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9,共13页
“音乐论说”可以理解为用文字表达的关于音乐现象及问题的审思与见解。“论说”二字既有展开“议论”的特性,也表达呈现“言说”的主体姿态,这种显现个人旨趣的音乐审视和展示论说者智性思绪的音乐文字(writing about music)具有音乐... “音乐论说”可以理解为用文字表达的关于音乐现象及问题的审思与见解。“论说”二字既有展开“议论”的特性,也表达呈现“言说”的主体姿态,这种显现个人旨趣的音乐审视和展示论说者智性思绪的音乐文字(writing about music)具有音乐探析和艺术品鉴的“庄重感”和“趣味性”。学术性音乐论说是学术动力驱使下的研究性写作,其目的是为了提出或解决音乐领域内某个专业性问题,并在学术规范的框架内贡献具备问题意识的研究性阐述。对“音乐论说”的论说离不开具体讨论对象所处的学科场域。就历史音乐学场域中的音乐论说而言,构成这一场域的基础是西方艺术音乐创作的历史和以音乐作品为载体的艺术文脉,而让这一场域产生学术活力和论说效力的则是历史音乐学学科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论说 历史音乐学 音乐作品 历史审思 话语范式
原文传递
中国社会矛盾话语范式构建及其经验检视 被引量:3
7
作者 谢海军 刘玥琪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27,共9页
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矛盾叙事,分别形成了阶级革命型、政治管控型、利益管理型、复合治理型四种话语范式。这些话语范式的构建、转换和发展,反映出社会矛盾话语范式根植于中国社会历史方位和基... 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矛盾叙事,分别形成了阶级革命型、政治管控型、利益管理型、复合治理型四种话语范式。这些话语范式的构建、转换和发展,反映出社会矛盾话语范式根植于中国社会历史方位和基本国情的变化;运用唯物史观来观察、分析和处理社会矛盾,形成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以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为重点和主线来统领社会矛盾治理;把矛盾性质作为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的根本和基础;社会矛盾治理方式从囿于矛盾化解向社会治理“大矛盾观”转变等基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矛盾 话语范式
下载PDF
从“文类研究”到“文化政治”:“中国抒情传统”论述的典范建构及话语更迭 被引量:2
8
作者 沈一帆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31,共9页
在有关“中国抒情传统”论题的论争中,研究者常常混淆两个关键概念——“抒情传统”与“抒情传统”论述。前者是对中国文学史事实的一种判断和归纳;后者则是围绕这种判断和归纳而形成的一整套知识话语、认知框架乃至诗思方式。从“抒情... 在有关“中国抒情传统”论题的论争中,研究者常常混淆两个关键概念——“抒情传统”与“抒情传统”论述。前者是对中国文学史事实的一种判断和归纳;后者则是围绕这种判断和归纳而形成的一整套知识话语、认知框架乃至诗思方式。从“抒情传统”到“抒情传统”论述的转变,推动了近年来中国抒情传统研究中所谓“建构论”的兴起。在“建构论”的视野下,“抒情传统”论述自陈世骧、高友工至王德威的学术谱系之生成,正反映出该理论所经历的由“文类研究”到“文化政治”的范式更迭。由此而形成的两种形态迥异的现代性方案,显示出“抒情传统”论述,由内缘而外缘、由捍卫审美自律而重归意识形态的发展路向,为重思近代以来中国文论现代转化的曲折过程及不同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传统 文类研究 文化政治 话语范式 谱系建构 文学现代性 陈世骧 高友工 王德威
原文传递
主义论述、知识学考察与中国教育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君进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34,共11页
主义论述和知识学考察的分野是对当前中国教育学研究群体自身研究态度的一次考察。主义论述是指那些带有强烈价值论断的思想言论,而知识学考察则主要是指一种研究态度,其致力于抑制主义论述的主观表达性,并将情绪表达置换为知识陈述。... 主义论述和知识学考察的分野是对当前中国教育学研究群体自身研究态度的一次考察。主义论述是指那些带有强烈价值论断的思想言论,而知识学考察则主要是指一种研究态度,其致力于抑制主义论述的主观表达性,并将情绪表达置换为知识陈述。主义论述在为中国教育学研究带来表面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历史性后果。其主要表现为当前中国教育学研究显现出本质主义、体系主义、批判主义和实用主义这四种占支配性地位的论述范式。这四种论述范式由于缺乏一个深厚的知识学基础从而非常不利于教育学的知识积累,而激进的主义论述对于自由民主的政治秩序更是危险的。故21世纪的中国教育学研究必须深刻地批判和反思主义论述所产生的弊病,教育学研究群体更应克服主义论述的理论浮躁情绪和摆脱乌托邦色彩的启蒙者姿态,并树立起知识学考察的研究态度,致力于将各种主义论述的成果积淀为更严格的教育学知识谱系和思想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义论述 知识学考察 教育学研究 论述范式 知识谱系和思想谱系
原文传递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范式与引领路径——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以来新年贺词的解析与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洪文建 洪奕桢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6,14,共7页
自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在新年到来之际发表新年贺词,向全国、全世界发出中国声音,传达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通过解读历年新年贺词文本,分析权威话语、学术话语和人民话语的解释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提取蕴涵其中的权威力量、... 自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在新年到来之际发表新年贺词,向全国、全世界发出中国声音,传达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通过解读历年新年贺词文本,分析权威话语、学术话语和人民话语的解释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提取蕴涵其中的权威力量、真情实感、大国情怀和人民力量,为新时代高校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在思想维度、教育维度、文化维度、价值维度和创新维度的“五力”模型构建提供了指南,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融合发展指明了党建引领、组织引领、载体引领和创新引领的现实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年贺词 话语范式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 融合引领
下载PDF
中国法律话语范式新论
11
作者 朱前星 郭文静 王志博 《邢台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1-75,86,共6页
中国法律话语范式是形成并提升其话语效能的关键所在。因此,创新中国的法律话语范式,就需要剖析中国法律话语范式的内在机理,理解范式的基本环节,即话语的理论魅力,理论的针对性和亲和力;话语得到社会主体认可的程度;话语得到社会主体... 中国法律话语范式是形成并提升其话语效能的关键所在。因此,创新中国的法律话语范式,就需要剖析中国法律话语范式的内在机理,理解范式的基本环节,即话语的理论魅力,理论的针对性和亲和力;话语得到社会主体认可的程度;话语得到社会主体接受、认可的范式。进而对中国法律话语范式实施有针对性的多维创新,即施行性范式、记述性范式、相互性范式、引领范式、代谢范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律 法律话语 话语范式
下载PDF
话语的欲望:从李希霍芬的“丝绸之路”谈起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建新 赵奕 《当代外语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156-160,共5页
李希霍芬的“丝绸之路”将中国构建为“他者”,其话语是典型的“欧洲中心主义”。“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东西方的历史符号,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搭建了桥梁。源于“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经济带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隐喻,涉及许多... 李希霍芬的“丝绸之路”将中国构建为“他者”,其话语是典型的“欧洲中心主义”。“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东西方的历史符号,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搭建了桥梁。源于“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经济带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隐喻,涉及许多终极问题。“李约瑟难题”的研究,忽视了东西方科学范式的差异。东西方文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话语范式。基于此,从话语与欲望这一视野出发,能够很好地诠释东西方作为不同话语范式的相关问题。以语言相对主义与文化多样性的视角看待东西方互补却难以趋同的文化,寻求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心理同一性,构建东方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希霍芬 “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话语范式
原文传递
论哈贝马斯对权利和法律理论的理性重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光斌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4-19,共6页
哈贝马斯对主观权利理论进行了民法学说和理性法理论的分析,揭示了主观权利理论与客观法之间的矛盾。他对现代自由主义法律范式和福利国家法律范式进行了权利理论反思,指出两者在权利实现问题上的分歧。哈贝马斯采用商谈理论对权利、法... 哈贝马斯对主观权利理论进行了民法学说和理性法理论的分析,揭示了主观权利理论与客观法之间的矛盾。他对现代自由主义法律范式和福利国家法律范式进行了权利理论反思,指出两者在权利实现问题上的分歧。哈贝马斯采用商谈理论对权利、法律及其关系进行了理性重构,提出用一种程序主义法律范式化解权利与法律之间的矛盾。哈贝马斯建构了权利与法律关系理论的商谈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权利 法律 商谈范式
下载PDF
反抗与疏离:论建国后老舍的创作及思想转变(1958—1966)
14
作者 查玉瑶 张海元 《菏泽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9-32,共4页
老舍是中国20世纪的伟大作家之一,但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涉及老舍建国后创作及思想转变的文章却相对较少。从话语范型转变的角度出发,结合老舍的创作和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认为他在建国之后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可以较为清晰地划... 老舍是中国20世纪的伟大作家之一,但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涉及老舍建国后创作及思想转变的文章却相对较少。从话语范型转变的角度出发,结合老舍的创作和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认为他在建国之后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可以较为清晰地划分为认同、反抗与疏离三个阶段。其中,从1950至1957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自觉认同阶段;从1958年至1962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不自觉反抗阶段,也即老舍的创作与思想对革命话语范型开始质疑,进入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审父"阶段;从1963至1966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疏离阶段,并开始对古典话语范型趋同,表现出一种文化上的"恋母"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后期创作 思想转变 话语范型
下载PDF
话语创新催生“思想中国” 被引量:7
15
作者 潘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45,共13页
中共中央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出发,空前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创新。话语创新必将催生一个全面、高度、和谐发展的"思想中国"。作为观念形态的"思想中国"相较于物化形态的"现实中国"而言... 中共中央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出发,空前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创新。话语创新必将催生一个全面、高度、和谐发展的"思想中国"。作为观念形态的"思想中国"相较于物化形态的"现实中国"而言,是指秉持自由创造信念、洋溢思维灵感和深度创新活力的东方精神强国及其象征的"中华文明"当代新形态。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现代历史的文明演进,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诸多显著业绩,已经证明话语创新是一种顺应时代需要的必然历史逻辑。反思哲学社会科学界,确实存在着诸如表达力衰微、批判力丧失和解释力走弱这种种现实的"话语问题";需要警觉的是:"话语问题"淤积之"弊"将阻碍全社会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文化创造力的喷发,无益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长远积累。当前创新理论学术话语,亟需转换理论学术研究主体的语用范式,鼓励从消极语用走向积极语用的新境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基本的思想原则,彰显研究主体在创新话语过程中的独立人格、思想品位和表达个性。一方面可以从主观上强化学术主体的创新理念、坚定其创新行为、拓宽其创新思路、优化其创新方法等环节着眼;另一方面可以从改善学术文化境遇、提升学术评价机制、构建学术成长平台等外在方面入手。转换语用范式,将有效促进研究主体思想创造力的大释放,实现"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创造性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创新 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语用范式转换 “思想中国”
下载PDF
俄罗斯认知话语范式理论阐释与应用探索
16
作者 孙淑芳 毛京京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
俄罗斯著名语言学家Е.С.库布里亚科娃基于苏俄心理语言学、称名学和语义学理论,在融合西方认知语言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认知话语范式概念,主要用于俄语词类研究。该范式体现出鲜明的俄罗斯语言学研究特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俄罗斯著名语言学家Е.С.库布里亚科娃基于苏俄心理语言学、称名学和语义学理论,在融合西方认知语言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认知话语范式概念,主要用于俄语词类研究。该范式体现出鲜明的俄罗斯语言学研究特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学界对认知话语范式引介与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认知话语范式主张,语言现象应从认知和话语两个维度分析,并在两者的映射关系中深入挖掘语言现象背后的学理依据。本文尝试深入解释认知话语范式概念内涵和理论价值,并揭示其在语言现象实证分析中的方法论价值,探索认知话语范式本土化路径,希冀为其他语言,尤其是汉语词类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里亚科娃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话语范式 映射关系 词类研究
原文传递
中美冲突性国防话语的文化话语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龚双萍 张韧 《云梦学刊》 2018年第2期7-11,共5页
当今国际军事局势呈现西强东弱的局面。美国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以其战略思维和安全观影响着全球的战略格局。亚太地区被其认为是现在和未来"最重要的地区"。由于美国对亚太地区安全事务的介入引发了中美双方的国防话语冲... 当今国际军事局势呈现西强东弱的局面。美国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以其战略思维和安全观影响着全球的战略格局。亚太地区被其认为是现在和未来"最重要的地区"。由于美国对亚太地区安全事务的介入引发了中美双方的国防话语冲突。以2014年香格里拉对话会中美代表的冲突性发言为语料,以施旭的中国话语研究范式和文化话语分析法为理论基础,对中美冲突性国防话语进行分析,可厘出美方的冲突引发话语策略和中方的冲突回应话语策略。国防冲突性话语是一种集语言、历史、文化、军事、国防等元素的文化现象,在表明双方对立性国防安全观、军事战略立场等基础上,也体现了诸如两国二元对立与辩证统一、军事霸权与和谐共处、直抒胸臆与言不尽意等文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突性国防话语 文化话语分析 香格里拉对话会 中国话语研究范式
下载PDF
从知识论范式到实践性范式: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话语范式转换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萍 李玉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实践性是"原理"课教学话语的重要应有特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性。"原理"课教学话语的应然范式是实践性范式。实践性话语范式包含实践性的话语原则、话语语境、话语逻辑结构和实践性的话语表达方式等基本意... 实践性是"原理"课教学话语的重要应有特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性。"原理"课教学话语的应然范式是实践性范式。实践性话语范式包含实践性的话语原则、话语语境、话语逻辑结构和实践性的话语表达方式等基本意蕴。当前"原理"课要进一步解构传统知识论话语范式,实现由知识论话语范式向实践性话语范式转换应从转变教学理念、敞显实践语境、凸显问题逻辑、转变话语表达方式、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深化考评方式改革等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理”课 知识论范式 实践性范式 教学话语范式 转换
下载PDF
制度文化话语口译认识论与方法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包通法 魏星妮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49,共5页
中国对外官方性话语形态呈谦逊、中庸、儒雅,并包含众多"有中国政治制度文化特色"的凝练术语,这些皆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与传承。如何从认识论、方法论层面认识回答该问题,基于此,本文从语言样式以及民族精神品格两个方... 中国对外官方性话语形态呈谦逊、中庸、儒雅,并包含众多"有中国政治制度文化特色"的凝练术语,这些皆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与传承。如何从认识论、方法论层面认识回答该问题,基于此,本文从语言样式以及民族精神品格两个方面对制度文化口译工作中的不可译性做了认识论的思考,析出其产生的文化与历史根源所在;方法论上以语言表征作为抓手,构建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际稳妥且不同文化背景的双方都较为接受的口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传统 民族精神 中国制度文化话语样式 不可译性
下载PDF
重写文学史的另一种可能——由《当代小说叙事话语范式初探》说开去
20
作者 龙其林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6-88,共3页
《当代小说叙事话语范式初探》借鉴西方叙事学理论,比较、分析了它们的优劣,并提炼出"叙事话语范式"的理论框架,对整个中国当代小说的历史流变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开创性将当代小说进行叙事学的概括与分析,对当代小说乃至文学... 《当代小说叙事话语范式初探》借鉴西方叙事学理论,比较、分析了它们的优劣,并提炼出"叙事话语范式"的理论框架,对整个中国当代小说的历史流变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开创性将当代小说进行叙事学的概括与分析,对当代小说乃至文学史的重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观 当代小说 叙事话语范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