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时代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学科范式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德全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42,共13页
学科范式的确立与完善是推进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前提。中国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个面向新文科格局、对标世界一流、凸显中国特色的长期性发展过程。新文科时代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缺少体现一流学科特质性概念、学理性框架、... 学科范式的确立与完善是推进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前提。中国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个面向新文科格局、对标世界一流、凸显中国特色的长期性发展过程。新文科时代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缺少体现一流学科特质性概念、学理性框架、科学性范式的困境。因此,在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应然层面,基于新文科建设“大、新、用、跨”的新理念,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应充分彰显“大学科”思想,促进学科建设开放创新、发挥学科扎根教育实践的实用动能、推动学科界域横跨的共生发展与知识融合,积极建构学科概念与学科体系的理论逻辑。由此助推学科范式的逻辑生成,确立教育学科独立且独特的身份地位。未来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应在学科交叉与分化、守正与创新、技术与人文、本土与国际的不断融合中,通过求同存异的必然努力,充分彰显教育学自身在新文科背景下的重要学科价值与独特学科身份。努力构筑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扎根逻辑,确立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跨界理念,强化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人文价值,形成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系统结构,以创生新文科时代中国教育学的理论逻辑与学科范式,推进其世界一流学科的有效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新文科 中国教育学 一流学科 学科范式
原文传递
新文科建设的“七个维度”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灿明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1年第1期17-27,141,共12页
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其提出是文科质量革命的时代要求。新文科建设应围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构建展现中国实践、凝练中国经验、体现中国智慧、发出中国声音的文科学派,形成交叉、融合、守... 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其提出是文科质量革命的时代要求。新文科建设应围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构建展现中国实践、凝练中国经验、体现中国智慧、发出中国声音的文科学派,形成交叉、融合、守正、创新的文科形态三大目标展开探索。应从历史的深度、文化的厚度、哲学的高度、世界的广度、学科的跨度、情怀的浓度、道路的长度等七个维度认知和建设新文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时代新人 中国学派 学科形态
下载PDF
学科文化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胥秋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1年第2期6-11,120,共6页
综述国内外对学科文化概念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把学科文化分为学科知识、学科规训制度、群落学术生活样态和学科思维四个层次,并将学科文化与其它相近概念进行辨析。然后从三个维度综述学科文化研究的进展,并提出学科文化中还可进一... 综述国内外对学科文化概念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把学科文化分为学科知识、学科规训制度、群落学术生活样态和学科思维四个层次,并将学科文化与其它相近概念进行辨析。然后从三个维度综述学科文化研究的进展,并提出学科文化中还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文化 学术文化 学科范式 学科文化社会化
下载PDF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的研究方式: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8
4
作者 傅荣贤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75,82,共6页
在关于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的研究中,史学范式强调"中国"和"古代",不能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焕发活力;学科范式先验地设定了西方的学科标准,导致"以今论古"、"据外律中"地肢解古代思想的本... 在关于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的研究中,史学范式强调"中国"和"古代",不能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焕发活力;学科范式先验地设定了西方的学科标准,导致"以今论古"、"据外律中"地肢解古代思想的本质。研究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需要从问题意识出发最终走向体系建构,从而确证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并不只是局限于"中国"、"古代"内部自说自话的特殊经验和区域智慧,而是具有走向现代化和世界化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思想 史学范式 学科范式 问题意识
下载PDF
“双性同体”模式:作者-译者的新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耿强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99-102,共4页
"双性同体"这一概念源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用它来喻指原文作者与译者的新型关系。原作者和译者之间关系演变的过程告诉我们,传统的基于"忠实"观指导下的原作者 译者的关系不可避免地被新的关系所替代,但新的学科研... "双性同体"这一概念源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用它来喻指原文作者与译者的新型关系。原作者和译者之间关系演变的过程告诉我们,传统的基于"忠实"观指导下的原作者 译者的关系不可避免地被新的关系所替代,但新的学科研究范式指导重铸后的作者 译者的关系亦有其不合理之处。唯有提倡作者 译者间"双性同体"关系新模式,才能在两者之间寻求最佳平衡,译者的主体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性同体”模式 作者 译者 女性主义 文学批评 文学翻译
下载PDF
试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学科范式 被引量:8
6
作者 杜清运 王涛 任福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03-2006,2037,共5页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和不断发展,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地理信息科学已经逐渐成为一门介于地理学、信息科学和测绘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秉承地理信息科学仍然是一个开放知识体系的基本判断,从地理信息科学的上位学科地理学、信息...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和不断发展,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地理信息科学已经逐渐成为一门介于地理学、信息科学和测绘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秉承地理信息科学仍然是一个开放知识体系的基本判断,从地理信息科学的上位学科地理学、信息科学、地球观测科学的基础学科特征出发,重点论述其基础性和科学属性,进而探讨了地理信息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学科范式,为地理信息科学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加强地理信息科学的科学性、基础性和系统性提供潜在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科学 基础学科 学科范式
原文传递
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文献学基础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宪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1-167,共7页
艺术学理论学科独立门户已有十年。该学科在中国本土学术环境中的发展既令人欣喜,又面临着许多困难。一门人文学科的成熟有许多条件,其中之一是必须具备系统的、丰富的“标准文献”。相较于美学、专门艺术史或文学理论等相关学科,艺术... 艺术学理论学科独立门户已有十年。该学科在中国本土学术环境中的发展既令人欣喜,又面临着许多困难。一门人文学科的成熟有许多条件,其中之一是必须具备系统的、丰富的“标准文献”。相较于美学、专门艺术史或文学理论等相关学科,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文献学研究与文献资源建设相对滞后,也相对匮乏。要使这门学科未来发展获有坚实的基础,文献学研究以及文献资源整理乃是该学科建设迫切的中心工作之一。因此,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文献学建设路径,是这一学科共同体当前义不容辞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文献学研究 文献资源建设 标准文献 学科范式
原文传递
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家园——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 被引量:7
8
作者 殷学东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43-45,共3页
金林南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一书,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依托"范式"理论,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立场;达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哲学反思,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象、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金林南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一书,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依托"范式"理论,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立场;达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哲学反思,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象、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历史演变与现实存在、学科范式与实践范式等进行深层剖析,并阐明公共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范式 哲学
下载PDF
学科、学科范式、学科知识之关系:对学科语篇研究的启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陈明
9
作者 陈明 周惠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7,共9页
鉴于范式对知识建构实践的规约性及学科语篇的复杂性,本文探讨学科、学科范式、学科知识和学科语篇的关系。在共时层面,硬学科范式具有同质性,而软学科范式体现异质性。在历时层面,硬学科发展是学科范式的更替,软学科发展是学科范式主... 鉴于范式对知识建构实践的规约性及学科语篇的复杂性,本文探讨学科、学科范式、学科知识和学科语篇的关系。在共时层面,硬学科范式具有同质性,而软学科范式体现异质性。在历时层面,硬学科发展是学科范式的更替,软学科发展是学科范式主导地位的转移,代表学科所持哲学理念的转变,这种转变可能影响学科成员所从事的知识建构实践和语篇实践。此观点为后续学科语篇研究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学科范式 学科知识 学科语篇
原文传递
“学科”范式下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景坤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32,共5页
与西方高等教育"问题研究"的取向不同,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带有明显的学科指向性,是高等教育学科视野下的"学科研究",即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并将各种高等教育问题纳入高等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框架中进行学科化研究。我国... 与西方高等教育"问题研究"的取向不同,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带有明显的学科指向性,是高等教育学科视野下的"学科研究",即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并将各种高等教育问题纳入高等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框架中进行学科化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地位尽管已经确立,也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研究的繁荣与发展,但其自身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需要在学科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和学科建制等方面进行借鉴与创新,促进高等教育学科不断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范式 高等教育学科 发展路径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厘定与省思
11
作者 张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127,共10页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经40年发展的必然结果、表现形式和重要标志。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式发展,应以一种自觉自立自信的学科意识,科学厘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经40年发展的必然结果、表现形式和重要标志。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式发展,应以一种自觉自立自信的学科意识,科学厘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石和理论假设、理论视野和兴趣主题、研究特质和研究方法,以及与政策纲领的关系等学科范式结构,并充分发挥其定向、聚焦、解题、辩护和凝聚的功能。新时代新征程,要在坚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基础上,立足现实,深耕经典,夯实学科的元理论;站稳立场,观照现实,提升学科的解释力;以我为主,合理借鉴,生发学科的创新点;葆有自信,资政育人,提升学科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范式 结构 功能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走向语境论世界观的数学哲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贵春 康仕慧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共11页
面临当前国际数学哲学研究现状及趋势,为了规范数学哲学的学科发展,推动国内学科进步,以达到与国际同行有效对话,形成中国自身的研究风格和传统,在数学哲学自身研究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语境论世界观的数学哲学"研究范式,... 面临当前国际数学哲学研究现状及趋势,为了规范数学哲学的学科发展,推动国内学科进步,以达到与国际同行有效对话,形成中国自身的研究风格和传统,在数学哲学自身研究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语境论世界观的数学哲学"研究范式,使该学科在特定的问题域、研究方法和理念的范式支持下,逐步走向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哲学 语境论的世界观 学科范式
下载PDF
中国贫困地理研究及其学科范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小鹏 冯康利 +2 位作者 卫宇曦 崔云霞 蒋春梅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2-586,共15页
中国减贫事业具有世界意义。回溯中国贫困地理研究特征和学术贡献,归纳其学科范式,对今后地理学研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及相对贫困问题,具有重要学科价值。基于CiteSpace 6.1.R2对1988—2020年中国知网(CNKI)和“Web... 中国减贫事业具有世界意义。回溯中国贫困地理研究特征和学术贡献,归纳其学科范式,对今后地理学研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及相对贫困问题,具有重要学科价值。基于CiteSpace 6.1.R2对1988—2020年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的中国贫困地理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①国家和区域减贫实践促进了中国贫困地理研究机构、作者和发文数量逐渐增长,反映贫困地理研究的需求导向性;②城乡减贫政策差异和异构形成了中国乡村贫困地理和城市贫困地理研究分异格局,反映贫困地理研究的城乡二元性;③减贫政策调整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推动了中国贫困地理研究学科范式的变迁,反映了贫困地理研究的范式演进性;④在地理学学科范式框架下,发展地理学和贫困地理学以贫困地理研究为共同领域,发展地理学旨在建构减贫过程、方法和决策,而贫困地理学重在解构贫困过程、方法和决策,代表了两个“学科”共同的研究基础和不同的学术话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贫困地理 发展地理学 贫困地理学 学科范式
原文传递
视域的拓展与断裂的弥合--读《制度与范式: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考察(1909-2009)》的若干启迪与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君 王锰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9,共7页
《制度与范式: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考察(1909-2009)》一书是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从"内史"转向"内外史结合"的成功尝试,拓展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视野,丰富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内容,添加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知识... 《制度与范式: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考察(1909-2009)》一书是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从"内史"转向"内外史结合"的成功尝试,拓展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视野,丰富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内容,添加了中国图书馆学史的知识增量。该书的研究还启迪人们,在图书馆学研究中要有多学科进入的意识,重视考察事物的内外部联系,并对研究的理念、方法与前提预设抱持必要的反思与自觉。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要注意在"综合贯通"与"分题细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在强化"综合贯通"研究的视角凝练与选择的同时,更加重视包括断代史、人物史、专门史在内的"分题细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图书馆学史 学科制度 学科范式 方法论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审思与展望
15
作者 阮成武 郑梦娜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1-67,共7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教学论学科发展,在学科定位上存在学科群化与非教学论化两种取向,由此形成乐观与隐忧两种学科前景。学科范式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移植和形成雏形,至“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改革开放后多元并存又尚未定型,21世纪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教学论学科发展,在学科定位上存在学科群化与非教学论化两种取向,由此形成乐观与隐忧两种学科前景。学科范式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移植和形成雏形,至“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改革开放后多元并存又尚未定型,21世纪以来进入自主建构阶段,在学科范式上形成普适化、科学化与具体化、领域化的歧见。学科发展道路存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分野,面临着传统文化、现代化、中国化的艰难磨合。瞻望未来,教学论学科发展在学科定位上应由“两极化”走向“中介化”,在学科范式上应由“普化”走向兼重“普化”和“具化”,在学科发展道路上应由“歧化”走向“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论 学科发展 学科定位 学科范式 学科发展道路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及其发展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琼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3,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30年的建设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学科范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性、鲜活的实践性和高度的综合性。学科范式的确立将学术共同体聚焦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内容起到筛选、规...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30年的建设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学科范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性、鲜活的实践性和高度的综合性。学科范式的确立将学术共同体聚焦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内容起到筛选、规范与调节的作用。从学科范式包含的基本要素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概念体系、理论基础、方法论和学术共同体方面的发展尚不够成熟。因此,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发展,可以采用推动学科立论基础研究、增强学科意识和规范学科发展的路径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范式 学科发展
下载PDF
文论史编撰的学科认知与方法论省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涌豪 王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6,共9页
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体系是借鉴域外理论观念,辅之以对传统史料的搜集董理,在中西兼容的阐释与诠解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它天然被规定了必须处理好“古今”与“中西”两对矛盾,并以辨明中西之间的异同为职志。在实际展开过程中,无论“... 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体系是借鉴域外理论观念,辅之以对传统史料的搜集董理,在中西兼容的阐释与诠解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它天然被规定了必须处理好“古今”与“中西”两对矛盾,并以辨明中西之间的异同为职志。在实际展开过程中,无论“别异”还是“求同”的研究如今都倍感滞重,它们或仅停留在具体名言的疏通、诠释甚至古文今译,而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碎片化”趋势;或远离传统文论的潜在特质,而流于对外来理论的因循比附。有鉴于此,突破观念史的局限,引入“总体史”的维度,以充分汲取多元文化、文论及一切符合当代知识论公义的理论资源,在“古今”与“中西”的颉顾中,做出无愧于时代的独到回应,无疑是激活传统,构筑更为开放平衡的“整全”的理论系统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古今 中西 总体史 学科范式
原文传递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育管理学学科范式转变研究
18
作者 邓宪亮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8-102,共5页
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兼具教育学、管理学内容的社会学科,有着极为明显的现代学科特点。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育管理学进入了多元化的“学科范式”时代。直至目前,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的范式经历了三次转换,分别是学科体系范式、经验实效范... 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兼具教育学、管理学内容的社会学科,有着极为明显的现代学科特点。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育管理学进入了多元化的“学科范式”时代。直至目前,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的范式经历了三次转换,分别是学科体系范式、经验实效范式和文化价值范式,教育管理学每一阶段的范式转变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教育管理学 学科范式 转变
下载PDF
妇女/性别学科名称范式的演变及发展趋势——基于妇女/性别的文献研究
19
作者 王晶 李乾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48,共7页
经过中国妇女/性别学者多年的共同努力,作为学科成员共同学术遵循的妇女/性别学科范式已经基本形成。但是,作为学科范式重要维度的学科名称尚未统一,呈现出“妇女学”“女性学”“社会性别学”“妇女/性别学”多元共存的局面,仍需深入... 经过中国妇女/性别学者多年的共同努力,作为学科成员共同学术遵循的妇女/性别学科范式已经基本形成。但是,作为学科范式重要维度的学科名称尚未统一,呈现出“妇女学”“女性学”“社会性别学”“妇女/性别学”多元共存的局面,仍需深入探讨这些学科名称的演变历程、使用边界、背后理念的异同以及发展趋势,以促进妇女/性别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推动妇女/性别学科范式的完善与学科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学 女性学 妇女/社会性别学 学科范式
下载PDF
中国特色技术哲学的研究进展与推进路径
20
作者 薛桂波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5-42,共8页
中国特色技术哲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体系、挖掘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技术哲学思想、与国外技术哲学研究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互鉴,而且推进了中国技术哲学的学科建制化发展,总体上展现出工程—分析研究进... 中国特色技术哲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体系、挖掘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技术哲学思想、与国外技术哲学研究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互鉴,而且推进了中国技术哲学的学科建制化发展,总体上展现出工程—分析研究进路、社会—伦理批判进路、人类学—文化研究进路以及综合性研究进路等。但是,中国的技术哲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学科定位不够明确、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充分、问题意识亟待加强以及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等局限性。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技术哲学发展,应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进一步完善学科范式,夯实哲学理论根基、推进跨学科合作,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技术哲学资源,强化面向新兴技术实践的问题意识,走中国技术哲学的特色之路,积极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技术哲学 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 中国传统技术哲学 学科范式 学科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