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马尔可夫相遇时间间隔预测的拥塞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永健 王恩 杜占玮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9-157,共9页
提出的基于马尔可夫相遇时间间隔预测的拥塞控制策略(Congestion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Markov meeting time span prediction model,CCSMP,主要是通过规定节点缓存的排队方式和丢弃机制,将预测得到的较早与目的节点相遇的报文排... 提出的基于马尔可夫相遇时间间隔预测的拥塞控制策略(Congestion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Markov meeting time span prediction model,CCSMP,主要是通过规定节点缓存的排队方式和丢弃机制,将预测得到的较早与目的节点相遇的报文排于队首,尽可能丢弃效用值较低的报文,进而解决由于节点缓存有限而带来的拥塞问题。通过在ONE环境下进行仿真,与Drop-Front(DF)和Drop-Oldest(DO)两种拥塞控制策略对比表明:文中提出的拥塞控制策略提高了报文投递率,减小了平均网络时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网络负载比率和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拥塞 马尔可夫相遇时间间隔 排队方式 丢弃机制
下载PDF
新型弹托脱壳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章程浩 沈培辉 《高压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3-648,共6页
为避免脱壳穿甲弹出炮管后与炮口制退器的相互干扰,在传统"马鞍形"弹托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新型结构弹托。分析了这种弹托的脱壳机理,并对该弹托进行了脱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迎风面倾斜角度、减小迎风槽和背风槽的... 为避免脱壳穿甲弹出炮管后与炮口制退器的相互干扰,在传统"马鞍形"弹托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新型结构弹托。分析了这种弹托的脱壳机理,并对该弹托进行了脱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迎风面倾斜角度、减小迎风槽和背风槽的体积大小、在前定心部开设均匀分布的圆柱形通孔,可以减小弹托的分离角度,避免了弹托与制退器的相互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壳穿甲弹 炮口制退器 弹托结构 脱壳机理
下载PDF
高速脱壳穿甲弹的中间弹道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崔东明 何正求 李鸿志 《华东工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89-93,共5页
该文以研究脱壳穿甲弹的中间弹道问题为主线,较详细地综述了高速脱壳穿甲弹穿越膛口中间弹道区时所受到的各种扰动因素、以及脱壳穿甲弹飞行姿态的测试技术和观察手段。扰动因素包括脱壳穿甲弹膛内运动时形成的起始偏角、在射流区受到... 该文以研究脱壳穿甲弹的中间弹道问题为主线,较详细地综述了高速脱壳穿甲弹穿越膛口中间弹道区时所受到的各种扰动因素、以及脱壳穿甲弹飞行姿态的测试技术和观察手段。扰动因素包括脱壳穿甲弹膛内运动时形成的起始偏角、在射流区受到的气动力干扰、脱壳过程的机械干扰及膛口装置的干扰。文末介绍了脱壳穿甲弹弹托的优化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壳穿甲弹 穿甲炮弹 中间弹道学
下载PDF
三维公差分析技术在机枪脱链机构公差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洋 徐诚 +1 位作者 郭胜 牟奥敏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36-39,共4页
在机枪脱链机构的设计、制造和装配过程中,需要对零部件的尺寸和公差进行详细分析和控制,传统的二维尺寸链校核方法计算繁琐、计算结果精度低,无法适应轻武器对高互换性和低修挫率的要求。使用基于三维公差分析技术的Vis VSA软件,建立... 在机枪脱链机构的设计、制造和装配过程中,需要对零部件的尺寸和公差进行详细分析和控制,传统的二维尺寸链校核方法计算繁琐、计算结果精度低,无法适应轻武器对高互换性和低修挫率的要求。使用基于三维公差分析技术的Vis VSA软件,建立起了某型12.7 mm机枪脱链器的数字化公差模型,并采用统计公差的方法对装配过程进行仿真。该方法可以在设计初期,快速计算出偏差的数量和分析原因,有助于提高产品精度,加速研发过程,降低生产成本、提升零部件的互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公差分析技术 脱链机构 尺寸链运算 公差分析 免修锉 VIS VSA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弃耕地盐碱化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牛东玲 王启基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7-10,共4页
柴达木盆地弃耕地盐碱化的形成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在灌溉的初期 ,决定灌区土壤盐碱化发生和发展的 ,主要是自然因子 ;随着灌溉时间的延长 ,在强烈蒸发的影响下 ,由灌溉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则起着长期的作用。针对柴达... 柴达木盆地弃耕地盐碱化的形成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在灌溉的初期 ,决定灌区土壤盐碱化发生和发展的 ,主要是自然因子 ;随着灌溉时间的延长 ,在强烈蒸发的影响下 ,由灌溉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则起着长期的作用。针对柴达木盆地实际情况及弃耕地盐碱化状况 ,必须采取全面规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弃耕地 盐碱化 形成机理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废CRT含铅玻璃的资源化新工艺及机理研究
6
作者 赵新 王鹏程 +3 位作者 胡彪 刘阳 韩文生 万超 《日用电器》 2014年第12期65-70,共6页
本文提出了废CRT含铅玻璃资源化的新工艺,并对其工艺中的水玻璃熔块制备、水解、渣液分离、水溶液除铅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机理分析,以实现废CRT含铅玻璃的高值资源化综合利用,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废CRT含铅玻璃 高值 资源化 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