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初步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16
1
作者 Zhong LV Zhi-xun XIA +1 位作者 Bing LIU Li-ya HU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目的:通过发动机直连式实验,验证燃气发生器产生的富燃燃气可以在超声速气流中二次燃烧,进而证明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方案的可行性,并初步评估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工作性能。创新点:1.提出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构型方案... 目的:通过发动机直连式实验,验证燃气发生器产生的富燃燃气可以在超声速气流中二次燃烧,进而证明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方案的可行性,并初步评估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工作性能。创新点:1.提出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构型方案,并开展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直连式实验研究;2.验证了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构型可行;3.初步评估了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工作性能。方法:1.通过直连式实验测定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工作参数(图2、3和4);2.通过实验现象(图8)和数据处理,确定燃气发生器产生的富燃燃气可以在超声速燃烧室中燃烧,进而确定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方案的可行性;3.初步确定发动机燃烧室的工作性能(公式(6)和(7))。结论:1.燃气发生器中产生的富燃燃气可以在超声速燃烧室中燃烧,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构型方案可行;2.初步评估了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工作性能,总压恢复系数约为0.6,燃烧效率约为90%;3.燃气发生器产生的部分一次燃气沉积于燃气发生器喉部,使燃气发生器的工作压力增加,进而引起富燃燃气质量流量的增加;4.燃烧室中的总压损失主要集中在富燃燃气入口处,总压损失主要由射流引起的激波和燃气二次燃烧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 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 双燃烧室 直连式实验
原文传递
基于试验设计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烧效率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单睿子 曹军伟 +1 位作者 莫展 陈志明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59-2868,共10页
以双下侧进气布局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为研究对象,以补燃室中燃气与空气的掺混燃烧效率规律为研究目标,将燃气喷管数量、补燃室头部距离、补燃室长径比、空气进气角度、空气进气速度5个因子作为二次燃烧效率的影响因子,基于试验设计方... 以双下侧进气布局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为研究对象,以补燃室中燃气与空气的掺混燃烧效率规律为研究目标,将燃气喷管数量、补燃室头部距离、补燃室长径比、空气进气角度、空气进气速度5个因子作为二次燃烧效率的影响因子,基于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5因子2水平的全因子试验表,并以该表为基础对构建出的32种不同掺混结构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的反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用试验设计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了5个显著因子及各因子对燃烧效率的影响规律。为了验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从试验设计表中选取5种掺混结构进行了地面连管试验,试验结果与分析结论一致。将试验设计方法应用到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烧性能的研究中,为发动机性能寻优提供了新途径,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设计 因子 燃烧效率 数值模拟 连管试验
原文传递
封闭空间中斜爆震驻定稳定性增强方法及其试验验证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彧 肖保国 +1 位作者 王兰 陈伟强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6,共8页
采用斜爆震燃烧的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是具有潜力的高马赫数吸气式推进技术方案。克服斜爆震的驻定稳定性问题对实现该技术方案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封闭空间中的斜爆震驻定稳定性增强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开展了马赫数8.0近真实条件下... 采用斜爆震燃烧的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是具有潜力的高马赫数吸气式推进技术方案。克服斜爆震的驻定稳定性问题对实现该技术方案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封闭空间中的斜爆震驻定稳定性增强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开展了马赫数8.0近真实条件下的直连式试验验证。采用阵列喷管制造超声速预混气,通过关闭近壁单元中的燃料供应,在壁面附近制造了不可燃气体层,使斜爆震入射到壁面附近时衰减为惰性激波,从而削弱了斜爆震的马赫反射,防止了壅塞,增强了斜爆震的驻定稳定性,实现了近真实条件下长时间稳定驻定的斜爆震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空间 斜爆震 驻定稳定性 马赫反射 直连式试验
下载PDF
RBCC变结构燃烧室几何喉道适用范围研究
4
作者 叶进颖 潘宏亮 秦飞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5-982,共8页
变结构燃烧室几何喉道能够提高冲压发动机亚燃模态性能,旨在研究宽马赫数范围RBCC燃烧室几何喉道的适用范围和作用机理。首先采用气流推力分析方法研究燃烧室气动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 000 K燃烧室极限温度范围内,燃烧室几何喉道... 变结构燃烧室几何喉道能够提高冲压发动机亚燃模态性能,旨在研究宽马赫数范围RBCC燃烧室几何喉道的适用范围和作用机理。首先采用气流推力分析方法研究燃烧室气动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 000 K燃烧室极限温度范围内,燃烧室几何喉道适用范围可以拓展至飞行马赫数Ma=7.0。随后在Ma=6.0变结构燃烧室构型基础上,进行了Ma=6.0、6.5以及7.0条件下发动机全流道一体化三维数值计算,对燃烧流场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几何喉道对RBCC高飞行马赫数条件下的燃烧释热有积极作用,并具有较好的发动机性能,表明保持Ma=6.0几何喉道仍能对Ma=6.5、Ma=7.0来流起到改善燃烧品质提高发动机性能的作用,燃烧室几何喉道在Ma≤7.0范围内有效。最后,通过模拟Ma=6.0来流地面直连实验研究表明:采用几何喉道方式能够保证燃烧室内燃料的高效稳定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结构 RBCC 几何喉道 数值模拟 直连实验
下载PDF
单头部燃烧室中超临界煤油燃烧特性
5
作者 郑榆山 王世伟 +2 位作者 肖保国 周瑜 李天宇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203,共10页
为深入了解超临界煤油在航空发动机中的燃烧特性,基于某型航空发动机双旋流燃烧室单头部模型,开展了不同环境压力及当量比下超临界煤油燃烧直连式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煤油喷注状态对燃烧室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同试验... 为深入了解超临界煤油在航空发动机中的燃烧特性,基于某型航空发动机双旋流燃烧室单头部模型,开展了不同环境压力及当量比下超临界煤油燃烧直连式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煤油喷注状态对燃烧室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同试验条件下,煤油由亚临界转变为超临界状态对于出口中心点温度值未产生明显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燃烧室出口温度均匀性,出口温度分布系数由最大0.315下降至0.294。煤油以超临界态喷注时,出口温度均匀性随着当量比增加而提高,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在380 kPa条件下由0.294降低至0.195,580 kPa时由0.398降低至0.210。基于自有CFD软件针对各工况开展了燃烧室流场数值模拟,获得的温度分布变化规律与试验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煤油以超临界状态喷注可增强油气掺混,着火燃烧提前,主燃区向上游迁移,出口温度分布均匀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头部燃烧室 超临界煤油 直连式试验 燃烧特性 出口温度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