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环形激波聚焦实现爆轰波直接起爆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1
作者 滕宏辉 张德良 +1 位作者 李辉煌 姜宗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2-518,共7页
利用基元反应模型和有限体积法对环形激波在可燃气体中聚焦实现爆轰波直接起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标准状态下的氢气-空气混合气体在马赫数为3.1以上的环形激波聚焦产生的高温高压区作用下会诱发可燃气体的直接起爆形成爆轰波... 利用基元反应模型和有限体积法对环形激波在可燃气体中聚焦实现爆轰波直接起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标准状态下的氢气-空气混合气体在马赫数为3.1以上的环形激波聚焦产生的高温高压区作用下会诱发可燃气体的直接起爆形成爆轰波,爆轰波与激波和接触间断相互作用产生了复杂的波系结构;爆轰波爆点位置在对称轴上并不是固定的点,而是随着初始激波马赫数的变化而发生移动;可燃气体初始温度和压力对起爆临界马赫数都有影响,但是初始温度的影响大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直接起爆 激波聚焦 爆轰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柱形装药爆炸破坏混凝土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成 付晓磊 宁建国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8-322,共5页
利用LS-DYNA有限元程序建立计算模型,对有无预制孔的半无限混凝土介质中柱形装药的爆炸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了不同埋深时的爆腔半径和爆破漏斗半径以及毁伤混凝土的最佳埋深范围,结果与理论计算吻合较好。同时,计算分析了... 利用LS-DYNA有限元程序建立计算模型,对有无预制孔的半无限混凝土介质中柱形装药的爆炸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了不同埋深时的爆腔半径和爆破漏斗半径以及毁伤混凝土的最佳埋深范围,结果与理论计算吻合较好。同时,计算分析了在一定埋深处正向起爆与反向起爆的破坏状态,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反向起爆更有利于混凝土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形装药 混凝土介质 数值模拟 正向起爆 反向起爆
下载PDF
反向起爆破碎效果优于正向起爆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段卫东 马建军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10-14,共5页
通过分析反向起爆和正向起爆,应力的强度分布、岩石的质点运动、裂缝的形成方向和扩展速度以及爆生气体对裂缝的扩展作用等,得出,反向起爆之所以能提高岩石破碎效果,是因为其应力波的传播方向。
关键词 反向起爆 正向起爆 应力波 爆轰产物 岩石爆破
下载PDF
C_2H_4-O_2混合气体直接起爆的临界能量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博 Lee J H S 白春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主要基于化学动力学和Ng模型,对C2H4-O2混合气体的爆轰胞格尺寸进行预测;结合Lee表面积能量模型,预测物质在不同初始压力和化学当量比的条件下,直接起爆引起球面爆轰的临界起爆能量。直接起爆实验主要采用高压电点火提供起爆能量,起爆... 主要基于化学动力学和Ng模型,对C2H4-O2混合气体的爆轰胞格尺寸进行预测;结合Lee表面积能量模型,预测物质在不同初始压力和化学当量比的条件下,直接起爆引起球面爆轰的临界起爆能量。直接起爆实验主要采用高压电点火提供起爆能量,起爆能量通过放电过程中电流的输出信号确定。结果表明,理论预测与实验值较吻合。首先,通过化学动力学计算得出ZND模型的爆轰参数,利用Ng模型得出爆轰胞格尺寸与ZND诱导区长度之间的比例因数A在不同初始压力与当量比的条件下分别为:A=43.815(1+p1/p0)-0.123 71和A=8.531exp(φ/3.135)+28.644,在此基础上对爆轰胞格尺寸进行定量预测。胞格尺寸的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其次,把爆轰胞格尺寸作为中间特征参数并结合Lee的表面积能量模型,提出可以预测临界起爆能量的定量模型,并得出C2H4-O2混合气体直接起爆的临界起爆能量与初始压力和化学当量比的参量拟合关系分别为Ec=0.332(p1/p0)-2.017和Ec=exp[3.951(φ-1.401)2-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临界起爆能 直接起爆 C2H4-O2混合气体 胞格尺寸 化学动力学 电火花点火
下载PDF
乙烯对煤粉-氧气爆轰波起爆特性影响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罗永晨 续晗 +2 位作者 张锋 郑权 翁春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4-762,共9页
为实现煤粉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的可靠点火,开展乙烯对煤粉-氧气起爆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在初始压力p 0=100 kPa下,采用高能电点火对有无0.5当量比乙烯氛围下的煤粉-氧气混合物开展直接起爆实验研究。点火能量通过测定在空气中高能电火... 为实现煤粉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的可靠点火,开展乙烯对煤粉-氧气起爆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在初始压力p 0=100 kPa下,采用高能电点火对有无0.5当量比乙烯氛围下的煤粉-氧气混合物开展直接起爆实验研究。点火能量通过测定在空气中高能电火花产生的爆炸波压强进行计算。计算后发现:采用6.3 J的有效点火能量,煤粉-氧气在不含乙烯的氛围下无法起爆;在此能量下,煤粉-氧气在0.5当量比的乙烯氛围条件下可实现直接起爆;将能量降低为3.6 J,使其低于乙烯-氧气(0.5当量比)混合物的临界起爆能量,虽然乙烯-氧气无法直接起爆,但是在加入煤粉后却可以形成稳定的自持爆轰波。研究结果表明:若要实现煤粉-氧气的直接起爆,则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助爆气体(如乙烯);煤粉的加入还可以拓宽乙烯-氧气混合物的起爆极限。所得结果可以为煤粉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的点火起爆提供理论依据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 爆轰 煤粉 直接起爆 临界起爆能量 气-固两相爆轰
下载PDF
不同物理性质无烟煤粉在乙烯/氧气氛围下爆轰波传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锋 罗永晨 +4 位作者 肖博文 倪晓冬 郑权 翁春生 续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3-1672,共10页
粉末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不仅具有爆轰循环热效率高的优势,还兼具粉末燃料体积热值高、流量可调等优点,然而发动机的工作特性会受到煤粉的物理性质影响。为了更好地研究不同物理性质煤粉对于爆轰波传播特性的影响,搭建一套定容燃烧弹,结... 粉末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不仅具有爆轰循环热效率高的优势,还兼具粉末燃料体积热值高、流量可调等优点,然而发动机的工作特性会受到煤粉的物理性质影响。为了更好地研究不同物理性质煤粉对于爆轰波传播特性的影响,搭建一套定容燃烧弹,结合高能点火系统,在初始压力p 0=100 kPa下,研究多孔状5μm、多孔状40μm及片状5μm共3种无烟煤粉在不同当量比(0.7、1.0、1.3、1.5)下的爆轰波传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多孔状5μm无烟煤随着当量比的增加,爆轰波速度及压力持续增加,当量比为1.5时具有最大爆轰波传播速度及压力;多孔状40μm煤粉在0.7~1.3当量比下随当量比的增大,爆轰波速度持续增加,而后在当量比为1.5时由于过量的煤粉导致速度开始降低,但爆轰压力随着当量比的增加而增加;5μm多孔状煤粉爆轰波速度在相同当量比下优于40μm煤粉;片状5μm煤粉爆轰特性最差,在高当量比时会抑制爆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 爆轰 煤粉 直接起爆 传播特性 气-固两相爆轰
下载PDF
高浓度氩气稀释对C2H2-2.5O2气体直接起爆临界能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博 Lee John H S 白春华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62,共8页
采用高压电点火进行直接起爆,通过放电过程中电流的输出信号确定起爆能量,实验测定了C2H2-2.5O2气体和加入摩尔浓度为70%氩气的C2H2-2.5O2混合气体直接起爆的临界起爆能量,研究了高浓度氩气稀释对C2H2-2.5O2混合物临界起爆能量的影响。... 采用高压电点火进行直接起爆,通过放电过程中电流的输出信号确定起爆能量,实验测定了C2H2-2.5O2气体和加入摩尔浓度为70%氩气的C2H2-2.5O2混合气体直接起爆的临界起爆能量,研究了高浓度氩气稀释对C2H2-2.5O2混合物临界起爆能量的影响。实验测得的混合物临界起爆能量实验值与Lee等人的表面积能量理论值基本吻合。研究表明:C2H2-2.5O2气体和加入摩尔浓度为70%氩气的C2H2-2.5O2混合气体的临界起爆能量均依赖于初始压力,并呈反相关指数关系;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高浓度氩气稀释极大提高了混合气体直接起爆的临界起爆能量。分析认为,由于临界起爆能量正比于诱导区长度的3次方,因此在相同初始压力下,高浓度氩气的稀释增加了C2H2-2.5O2混合气体爆轰诱导区长度,并最终导致其临界起爆能量的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起爆 临界起爆能量 诱导区长度 电火花点火 氩气
原文传递
煤粉质量浓度及表观形貌对煤粉/乙烯/氧气爆轰波起爆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熊凯 罗永晨 +4 位作者 杨浅舒 张锋 续晗 郑权 翁春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35-3244,共10页
为实现煤粉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的可靠点火,探究煤粉质量浓度及表观形貌对煤粉/乙烯/氧气起爆特性的影响机制。在乙烯氛围下(初始总压100 kPa,当量比0.5),采用高能电点火装置对不同煤粉当量比和表观形貌下的煤粉-氧气混合物进行直接起爆... 为实现煤粉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的可靠点火,探究煤粉质量浓度及表观形貌对煤粉/乙烯/氧气起爆特性的影响机制。在乙烯氛围下(初始总压100 kPa,当量比0.5),采用高能电点火装置对不同煤粉当量比和表观形貌下的煤粉-氧气混合物进行直接起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少量5PA煤粉(实验所用2种煤粉记为PA、FA。PA和FA分别为多孔状无烟煤和片状无烟煤的缩写,如5μm多孔状煤粉简写为5PA煤粉)后,乙烯/氧气混合物的临界起爆能量迅速减小,在全局当量比0.7处达到其最小值2.53 J,随着当量比继续增加,煤粉/乙烯/氧气混合物的临界起爆能量逐渐增加;在全局当量比1.0处5FA煤粉的临界起爆能量(5.20 J)高于5PA煤粉的临界起爆能量(2.95 J);在5.80 J的点火能量下,5PA煤粉和5FA煤粉在全局当量比0.7~1.5内均可直接起爆,在4.10 J的点火能量下,5PA煤粉在全局当量比0.7~1.5内均可直接起爆,但5FA煤粉仅在全局当量比0.7处可直接起爆,进一步增加当量比后不可起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贫燃料乙烯/氧气(当量比低于1),在一定煤粉质量浓度范围内,煤粉可以促进爆轰波的形成和自持传播,但煤粉质量浓度过高会抑制爆轰波的形成和自持传播;煤粉的表观形貌会影响煤粉混合物的起爆特性,相较于片状煤粉,多孔状煤粉的化学反应速率更高,临界起爆能量更低,更容易起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及工程 临界起爆能量 容弹实验 直接起爆 煤粉爆轰发动机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体系云雾爆轰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海洋 解立峰 +1 位作者 饶国宁 孙晓雄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1-679,共9页
在内径为0.2m、高5.4m的大型立式激波管内,同时对液体燃料和黑索金(RDX)粉末进行抛撒,采用底部直接起爆,得到了RDX-液体燃料-空气三相体系的爆压和爆速,利用烟熏技术得到了爆轰波的胞格结构、尺寸及长宽比。结果表明:90#溶剂油-空气两... 在内径为0.2m、高5.4m的大型立式激波管内,同时对液体燃料和黑索金(RDX)粉末进行抛撒,采用底部直接起爆,得到了RDX-液体燃料-空气三相体系的爆压和爆速,利用烟熏技术得到了爆轰波的胞格结构、尺寸及长宽比。结果表明:90#溶剂油-空气两相体系的平均爆压为5~6 MPa,可以将其作为燃料-空气炸药的主燃料;向该燃料中添加硝酸异丙酯(IPN)可以降低其临界起爆能,添加RDX能够提高体系的爆速和爆压。此外,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验验证得出,多相爆轰的临界起爆能和爆轰胞格尺寸之间存在与气相爆轰类似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爆轰 燃料-空气炸药 胞格结构 临界起爆能 立式激波管 直接起爆
原文传递
圆柱形爆轰波的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0
作者 武丹 刘岩 王健平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1-566,共6页
基于带化学反应的二维Euler方程,对圆柱形爆轰波的直接起爆和传播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拟分析起爆条件和初始压强对圆柱形爆轰波形成和传播的影响。研究发现,圆柱形爆轰波起爆成功向外传播的过程中,新的三波结构的生成标志着爆... 基于带化学反应的二维Euler方程,对圆柱形爆轰波的直接起爆和传播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拟分析起爆条件和初始压强对圆柱形爆轰波形成和传播的影响。研究发现,圆柱形爆轰波起爆成功向外传播的过程中,新的三波结构的生成标志着爆轰波进入稳定传播阶段。在起爆能量足够的情况下,起爆半径(曲率)的大小决定着三波结构初始形成时的数目和传播半径,起爆压强对其基本不产生影响;起爆半径大(曲率小)时,三波结构初始形成时的传播半径大、数目多,圆柱形爆轰波进入稳定传播阶段的传播距离长;数值模拟中,初始压强的提高,有助于圆柱形爆轰在较短的传播距离内进入稳定传播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三波结构 初始压强 直接起爆 起爆条件 圆柱形爆轰波
下载PDF
C_2H_2-O_2-Ar和C_2H_2-N_2O-Ar直接起爆形成爆轰的临界能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博 白春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2-598,共7页
采用高压电点火进行直接起爆形成爆轰,起爆能量通过放电过程中电流的输出信号确定。首先通过实验测定并对比C2H2-O2-Ar和C2H2-N2O-Ar等2种混合物在各种初始状态下直接起爆形成爆轰的临界起爆能量。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状态下C2H2-N2O-A... 采用高压电点火进行直接起爆形成爆轰,起爆能量通过放电过程中电流的输出信号确定。首先通过实验测定并对比C2H2-O2-Ar和C2H2-N2O-Ar等2种混合物在各种初始状态下直接起爆形成爆轰的临界起爆能量。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状态下C2H2-N2O-Ar混合物的临界起爆能量显著高于C2H2-O2-Ar混合物的。进一步基于各物质爆炸特征长度和爆轰临界管径的参量关系对临界起爆能量差异性进行分析,得到了C2H2-N2O-Ar混合气体的爆轰临界管径预测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得出C2H2-N2O-Ar混合物爆炸特征长度与临界管径的关系为r0=2.5dc,而C2H2-O2-Ar两者关系为r0=2dc。结果清晰地表明,使用N2O作为氧化剂,爆炸特征长度与爆轰临界管径之间的比例因数增大,表明该物质直接起爆形成爆轰所需的起爆源单位能量增大,因而直接形成爆轰的临界能量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临界起爆能量 直接起爆 C2H2-O2-Ar 爆轰 爆炸特征长度 爆轰临界管径
下载PDF
H_2-O_2/Air直接起爆形成爆轰临界能量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博 白春华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9-724,共6页
基于活塞做功模型,利用H2-O2/Air混合物爆轰临界管径和胞格尺寸,对直接起爆的临界能量进行预测,得出的预测结果和实验值吻合较好,可有效地预测H2-O2/Air混合物的临界起爆能量。基于预测模型得出在相同状态下,H2-Air混合物的临界起爆能... 基于活塞做功模型,利用H2-O2/Air混合物爆轰临界管径和胞格尺寸,对直接起爆的临界能量进行预测,得出的预测结果和实验值吻合较好,可有效地预测H2-O2/Air混合物的临界起爆能量。基于预测模型得出在相同状态下,H2-Air混合物的临界起爆能量显著大于H2-O2混合物。进一步开展了ZND诱导区长度的研究,计算结果清晰地表明:在相同条件下,H2-Air混合物的诱导区长度明显大于H2-O2混合物,由于临界起爆能量与诱导区的长度通常为三次方的关系,因此导致前者的临界起爆能量大于后者。此结论与活塞做功模型得出的两者临界起爆能量的规律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轰 直接起爆 临界能量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共面闭合断续节理岩体的直剪强度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任伟中 王庚荪 +3 位作者 白世伟 丰定祥 陈锦清 贾中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667-1672,共6页
根据模型试验研究结果,深入分析了直剪条件下含共面闭合断续节理岩体的变形和破坏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这类岩体的初裂强度和贯通破坏强度准则,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吻合较好,证明该强度准则是合理可靠的,具有... 根据模型试验研究结果,深入分析了直剪条件下含共面闭合断续节理岩体的变形和破坏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这类岩体的初裂强度和贯通破坏强度准则,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吻合较好,证明该强度准则是合理可靠的,具有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直剪强度 变形 模型试验 共面闭合断续节理 初裂强度
下载PDF
共面闭合非贯通节理岩体贯通机制和破坏强度准则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远明 夏才初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86-2091,共6页
简述共面闭合非贯通节理岩体的破坏机制及其贯通强度依赖于节理和岩桥的特性,阐述现有的共面闭合非贯通节理岩体的强度准则及其不足。研究直剪应力状态下共面闭合非贯通节理的受力特点,提出共面闭合非贯通节理岩体破坏机制,引入起裂角,... 简述共面闭合非贯通节理岩体的破坏机制及其贯通强度依赖于节理和岩桥的特性,阐述现有的共面闭合非贯通节理岩体的强度准则及其不足。研究直剪应力状态下共面闭合非贯通节理的受力特点,提出共面闭合非贯通节理岩体破坏机制,引入起裂角,在此基础上建立含起裂角的共面闭合非贯通节理岩体贯通破坏强度准则。通过与前人的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破坏机制能较好地解释试验现象,理论计算的峰值强度与试验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节理岩体 直剪 起剪角 破坏强度 共面闭合非贯通节理
下载PDF
气相爆轰动力学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博 白春华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5-681,共17页
爆轰胞格结构尺寸、爆轰极限、爆轰临界直径和直接起爆形成爆轰的临界能量的研究,是气相爆轰物理的基础,也是确定气相爆轰动力学特征的依据,更是控制事故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其开展研究能够深入描述气相爆轰形成机理、状态量化... 爆轰胞格结构尺寸、爆轰极限、爆轰临界直径和直接起爆形成爆轰的临界能量的研究,是气相爆轰物理的基础,也是确定气相爆轰动力学特征的依据,更是控制事故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其开展研究能够深入描述气相爆轰形成机理、状态量化以及传播规律,从而将有利于推动气相爆轰物理研究从宏观向微观发展.此外,通过开展气相爆轰动力学特征的系统研究,对于化工、石化、煤炭等行业爆炸事故预防与防护具有直接指导意义,也是工业爆炸安全主要支撑基础.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对气相爆轰动力学特征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气相爆轰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爆轰 胞格结构尺寸 爆轰极限 爆轰临界直径 直接起爆 临界能量
原文传递
氢氧爆轰直接起始的射流点火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欣玉 俞鸿儒 +1 位作者 赵伟 李仲发 《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 CSCD 1996年第2期63-68,共6页
为探讨氢氧爆轰驱动激波风洞中的高氢混合比氢氧混合气直接爆轰的点火方法,对射流点火管的点火能力进行实验研究发现,点火管长度是决定射流点火能力的关键因素,射流点火能力随点火管长度的增加而增强。点火管与爆轰管之间无隔膜,结... 为探讨氢氧爆轰驱动激波风洞中的高氢混合比氢氧混合气直接爆轰的点火方法,对射流点火管的点火能力进行实验研究发现,点火管长度是决定射流点火能力的关键因素,射流点火能力随点火管长度的增加而增强。点火管与爆轰管之间无隔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观察了点火管中增添孔板对射流点火能力的影响,发现障碍物对射流点火能力具有减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爆轰 爆轰直接起始 射流点火 激波管
下载PDF
脉冲爆轰发动机热射流起爆机理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牟乾辉 胡宗民 +2 位作者 赵伟 张德良 姜宗林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6-272,共7页
应用频散可控耗散差分格式,求解具有化学反应项的Euler方程,探讨了热射流起爆可燃混合气缩短DDT过程的物理机制.数值研究模拟了不同条件下的起爆过程,从氢氧链式反应出发详细分析了氢氧爆轰直接起爆的SWACER(能量释放而形成激波或压缩... 应用频散可控耗散差分格式,求解具有化学反应项的Euler方程,探讨了热射流起爆可燃混合气缩短DDT过程的物理机制.数值研究模拟了不同条件下的起爆过程,从氢氧链式反应出发详细分析了氢氧爆轰直接起爆的SWACER(能量释放而形成激波或压缩波的相干放大)机制的建立条件,讨论了热射流起爆存在超临界、临界和亚临界三种直接起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E 射流点火 直接起爆 爆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饱和硬岩直接拉伸强度的估算与验证
18
作者 朱俊 邓建辉 付自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05-1614,共10页
因试样制备、试验操作等限制,获得饱和岩石的直接拉伸强度较为困难。为对饱和硬岩的直接拉伸强度进行合理估算并验证其可靠性,同时分析水对估算误差的影响,设计完成了干燥、饱和状态下两种硬岩的单轴压缩和直接拉伸声发射试验。基于Grif... 因试样制备、试验操作等限制,获得饱和岩石的直接拉伸强度较为困难。为对饱和硬岩的直接拉伸强度进行合理估算并验证其可靠性,同时分析水对估算误差的影响,设计完成了干燥、饱和状态下两种硬岩的单轴压缩和直接拉伸声发射试验。基于Griffith理论和Hoek-Brown(H-B)强度准则,通过裂纹体积应变法确定岩石起裂应力,估算饱和硬岩的直接拉伸强度和H-B强度参数m_(i)。结合声发射波形信号频谱特性,分析两者估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基于Griffith准则并采用起裂应力估算饱和硬岩的直接拉伸强度是一种较可靠的方法。对于干燥硬岩,该方法确定的直接拉伸强度估算值比试验值偏小。饱和硬岩直接拉伸强度估算值与试验值基本接近,这是因为硬岩饱和后,延性和蠕变趋向增强,并发生更多的微观拉破裂。饱和硬岩的m_(i)值增大与增多的微观拉破裂有关,m_(i)值变化可用于描述饱和硬岩的软化程度。基于Griffith准则并采用起裂应力估算的岩石直接拉伸强度和H-B强度参数m i可用于岩体工程的早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饱和硬岩 直接拉伸强度 起裂应力 Griffith理论
下载PDF
燃料液滴云雾爆轰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斌 解立峰 +2 位作者 倪欧琪 饶丽芳 王正宏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3,共4页
借助立式爆轰管对燃料液滴云雾的爆轰参数进行实验测定,分析影响爆轰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燃料C5H8.68和环氧丙烷(PO)液滴云雾的临界当量起爆能与当量浓度比的关系为"U"型曲线,C5H8.68和PO在当量浓度比分别为1.17和1.05... 借助立式爆轰管对燃料液滴云雾的爆轰参数进行实验测定,分析影响爆轰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燃料C5H8.68和环氧丙烷(PO)液滴云雾的临界当量起爆能与当量浓度比的关系为"U"型曲线,C5H8.68和PO在当量浓度比分别为1.17和1.05时,云雾的临界起爆能最小,在富燃料一侧,当量浓度比在一定范围内,C5H8.68和PO云雾爆轰力分别为2.6 MPa和1.76 MPa,用C5H8.68代替PO可以相应增加燃料空气炸药的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雾 直接起爆 爆轰参数 临界起爆能
原文传递
直接激光沉积Ti6Al4V合金疲劳裂纹萌生原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强 吕俊霞 +4 位作者 周建力 程晓鹏 王晋 张跃飞 张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2-549,共8页
本文运用自主研发的扫描电镜(SEM)原位疲劳测试台,对直接激光沉积(DLD)制备的Ti6Al4V合金开展疲劳实验,研究了其裂纹萌生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疲劳测试过程中,Ti6Al4V合金微塑性应变累积会导致颈缩,其中滑移是主要的塑性变形方式。通... 本文运用自主研发的扫描电镜(SEM)原位疲劳测试台,对直接激光沉积(DLD)制备的Ti6Al4V合金开展疲劳实验,研究了其裂纹萌生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疲劳测试过程中,Ti6Al4V合金微塑性应变累积会导致颈缩,其中滑移是主要的塑性变形方式。通过对变形行为的研究发现,网篮组织和α集束具有不同的织构特征,进而具有不同的变形方式。α集束内晶粒取向一致,滑移带会在集束边界形成,但集束内表现为均匀变形;网篮组织内具有高占比(96%)的高角度晶界,容易导致位错在晶界处塞积并形成滑移带,随着塑性应变累积,微孔及微裂纹沿滑移带边界萌生。同时研究发现小尺寸的表面缺陷(尺寸约为2~3μm)对Ti6Al4V合金疲劳性能影响较小,基本不会引起疲劳裂纹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激光沉积 TI6AL4V合金 扫描电镜 原位疲劳 裂纹萌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