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触式烟气冷凝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被引量:38
1
作者 刘华 周贤 付林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100,15,共5页
通过求解烟气与水表面之间的热质交换基本方程,得出了烟气与水换热的解析解,并分析了接触式烟气与水处理过程热质交换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烟气与水换热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气比、换热器高度、喷水雾化粒径,而烟气流速的影响相... 通过求解烟气与水表面之间的热质交换基本方程,得出了烟气与水换热的解析解,并分析了接触式烟气与水处理过程热质交换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烟气与水换热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气比、换热器高度、喷水雾化粒径,而烟气流速的影响相对较小。搭建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实验台,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 冷凝 余热回收 直接接触 水气比 换热效率 实验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irect-contact Condensation from a Supersonic Steam Jet in Subcooled Water 被引量:16
2
作者 Ajmal Shah Imran Rafiq Chughtai Mansoor Hameed Inayat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77-587,共11页
The phenomenon of direct-contact condensation,used in steam driven jet injectors,nuclear reactor emergency core cooling systems and direct-contact heat exchangers,was investigated computationally by introducing a ther... The phenomenon of direct-contact condensation,used in steam driven jet injectors,nuclear reactor emergency core cooling systems and direct-contact heat exchangers,was investigated computationally by introducing a thermal equilibrium model for direct-contact condensation of steam in subcooled water.The condensation model presented was a two resistance model which takes care of the heat transfer process on both sides of the interface and uses a variable steam bubble diameter.The injection of supersonic steam jet in subcooled water tank was simulated using the Euler-Euler multiphase flow model of Fluent 6.3 code with the condensation model incorporated. The findings of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simula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published experimental data and fairly good agreement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thus validating the condensation model.The results of CFD simulations for dimensionless penetration length of steam plume varies from 2.73-7.33,while the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varies from 0.75-0.917 MW·(m ^2 ·K)^ -1 for water temperature in the range of 293-343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ondensation model direct-contact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supersonic steam jet
下载PDF
烟气-水直接接触式换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锋 端木琳 +2 位作者 付林 赵玺灵 刘华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1-96,共6页
研究了水滴的运动特性和烟气与水的传热传质特性,建立了烟气-水直接接触式换热的微分方程,得到了烟气和水的温度分布的数值解。分析了影响换热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水滴粒径、水气比和换热器高度是影响换热的主要因素。对某燃气锅炉房... 研究了水滴的运动特性和烟气与水的传热传质特性,建立了烟气-水直接接触式换热的微分方程,得到了烟气和水的温度分布的数值解。分析了影响换热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水滴粒径、水气比和换热器高度是影响换热的主要因素。对某燃气锅炉房烟气余热回收工程的直接接触式换热器进行了实测,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接触式 烟气冷凝 水滴 运动特性 热质交换 实验验证
下载PDF
LNG冷能用于冷媒直接接触法海水淡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美斌 林文胜 +1 位作者 顾安忠 黄建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04-20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LNG冷能进行冷媒直接接触法海水淡化的具体方案,一方面,能够实现连续式海水结晶,从而使得海水能持续淡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LNG冷能,避免了系统中电驱动制冷机的需要,从而节省了能耗,实现了节能减排的要求。讨论了海水... 提出了一种利用LNG冷能进行冷媒直接接触法海水淡化的具体方案,一方面,能够实现连续式海水结晶,从而使得海水能持续淡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LNG冷能,避免了系统中电驱动制冷机的需要,从而节省了能耗,实现了节能减排的要求。讨论了海水淡化系统的流程、中间冷媒的选择、主要参数的确定等问题。参照相关体积传热系数和蒸发高度初步估算了试验样机中结晶器的大小,并且对预冷换热器进出口参数进行了求解。对系统相关流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海水淡化方案是高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冷能利用 海水淡化 直接接触法 结晶器
下载PDF
空气与水顺流直接接触热质交换过程模型计算及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宋垚臻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0,共5页
为了获得方便计算空气与水顺流直接接触热质交换过程的公式和方法,为蒸发冷却设备的设计和实验分析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新方法,该文基于模型假设和对空气与水顺流直接接触热质交换过程的能量分析,推导出了揭示空气与水顺流进行热质交换时,... 为了获得方便计算空气与水顺流直接接触热质交换过程的公式和方法,为蒸发冷却设备的设计和实验分析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新方法,该文基于模型假设和对空气与水顺流直接接触热质交换过程的能量分析,推导出了揭示空气与水顺流进行热质交换时,空气与水的状态参数与过程的无因次量-传质单元数N TUm、传热单数元数N TUh和水气比β之间内在规律的通用方程组,并给出了利用M ATLAB软件求解方程组的计算方法。应用到绝热等焓过程,理论结果与前人的理论推导结论相同。对一冷却减湿过程进行计算和分析表明,在空气与水进口状态参数一定的情况下,过程的N TUm、N TUh、β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的内在关系;顺流时,进口条件一定,β有一最小值;当β一定时,N TUm增加到一定值后,对热质交换过程已基本没有影响;当N TUm一定时,有一最佳β值,此时空气温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水 直接接触 顺流 热质交换 模型计算
下载PDF
直接接触式制备CO_2水合物的生长和蓄冷特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兴法 谢应明 +3 位作者 杨亮 方亚军 闫琳 鲍郑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1-1528,共8页
采用直接接触式水合物反应釜,并在釜内初始水温为26℃和15℃以及充注压力为3.6~4.2 MPa的条件下制备CO2水合物,研究其生长和蓄冷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水温为15℃、充注压力为3.6 MPa时,预冷时间较短(11 min),水合物开始生长时... 采用直接接触式水合物反应釜,并在釜内初始水温为26℃和15℃以及充注压力为3.6~4.2 MPa的条件下制备CO2水合物,研究其生长和蓄冷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水温为15℃、充注压力为3.6 MPa时,预冷时间较短(11 min),水合物开始生长时过冷度约为1.3℃,温升不明显,平均蓄冷速率和平均蓄冷效率分别为82.4k J·min-1和4.34;在其他温压条件下,预冷时间较长(20~55 min),但随充注压力的升高而减小,过冷度较大(5.5~9.7℃),水合物生长迅速且密集,温升明显,并在充注压力为4.0 MPa时温升幅度最大,水合物平均生长速率、总蓄冷量、平均总蓄冷速率和效率随充注压力的升高而变大,其最大值分别为77和154 g·min-1,3.725和3.791 MJ,64.1和99.5 k J·min-1,3.14和4.91。水合物释冷分解是一个相变过程,相变温度一般在1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水合物 压缩机 蓄冷 直接接触式
下载PDF
夯实地基土的微结构特性及其对工程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常洲 王晖 杨为民 《岩土工程技术》 2005年第2期75-79,97,共6页
通过对地基土强夯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 ,从微结构角度解释了强夯时地基土的变形破坏机理。世纪花园高饱和度地基土由于存在粘粒及集聚体 ,强夯后使土的渗透性变差 ,超孔隙压力难以快速消散 ,致使土发生变形破坏。
关键词 微观结构 矿物碎屑 集聚体 直接接触 间接接触 过渡型接触
下载PDF
液体接触式电池热管理系统流道设计流速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颜艺 罗玉涛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01-1804,1816,共5页
设计了一种液体直接接触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提出了顶部平行式"U"型流道、底部平行式"U"型流道和高低交错式"U"型流道三种不同形式的流道结构并建立了相应结构的流固耦合热模型,利用Fluent对三种流道结构... 设计了一种液体直接接触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提出了顶部平行式"U"型流道、底部平行式"U"型流道和高低交错式"U"型流道三种不同形式的流道结构并建立了相应结构的流固耦合热模型,利用Fluent对三种流道结构的散热和加热效果进行模拟比较。结果表明:高低交错式"U"型流道结构比平行式"U"型流道结构具有更好的散热、加热综合效果。最后对高低交错式"U"型流道结构的流速进行了优化分析,在1 m/s的最佳流速下电池3 C(111 A)倍率放电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分别为39.85和3.5℃。-30℃预加热到10℃后箱体内油液的最大温差为6℃,电池最大温差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设计 锂离子电池 直接接触 热管理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共培养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小倩 宋爱梅 宋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5055-5062,共8页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环境中,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向抗炎型巨噬细胞极化减轻炎症反应,巨噬细胞能够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两者共培养在调节免疫系统和促进组织再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环境中,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向抗炎型巨噬细胞极化减轻炎症反应,巨噬细胞能够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两者共培养在调节免疫系统和促进组织再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方法、影响因素及相互调控的可能机制,为间充质干细胞和巨噬细胞共培养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实验方法参考。方法:第一作者在2023年1-9月应用计算机在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1970年1月至2023年9月相关文献,以“mesenchymal stem cells,macrophages,co-culture”为英文检索词,以“间充质干细胞,巨噬细胞,共培养”为中文检索词,最终纳入63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体外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体系根据模型可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共培养,根据维度可分为二维和三维细胞共培养。②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增强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作用。③在共培养模型中,共培养方法、共培养比例与时间、巨噬细胞的表型及细胞来源和条件的不同均影响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和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作用。④共培养中细胞相互作用可能通过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细胞外囊泡、细胞-细胞接触和代谢途径调节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成骨等生物学功能产生一定影响。⑤间充质干细胞和巨噬细胞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促进上皮创面愈合、减轻肺部炎症、改善肾功能和促进骨修复。⑥间充质干细胞和巨噬细胞共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共培养的条件选择、共培养细胞良好细胞状态的保持和相互作用等。⑦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改善局部炎症微环境,促进组织再生修复,在组织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巨噬细胞 细胞共培养 直接接触 旁分泌 三维共培养体系 组织再生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直接接触式烟气余热回收工程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贾向东 章永洁 +3 位作者 王涛 朱迎春 周聪 刘英杰 《建筑节能》 CAS 2016年第5期88-91,共4页
在某锅炉房设计搭建了一套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直接接触式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回收1台29 MW锅炉的烟气余热系统。工程实测分析表明:测试期间,最终排烟温度基本稳定在20~30℃区间,平均回收烟气余热量为2.67 MW,吸收式热泵平均综合COP为1.62,... 在某锅炉房设计搭建了一套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直接接触式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回收1台29 MW锅炉的烟气余热系统。工程实测分析表明:测试期间,最终排烟温度基本稳定在20~30℃区间,平均回收烟气余热量为2.67 MW,吸收式热泵平均综合COP为1.62,供热效率平均提高11.54%。采用直接接触式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 余热回收 直接接触 吸收式热泵 节能
下载PDF
CO_2水合物蓄冷系统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耿时江 谢应明 杨亚彬 《制冷技术》 2016年第6期34-38,共5页
本文采用直接接触式CO2水合物蓄冷系统,在釜内初始水温26℃以及充注压力(3.5-4.0)MPa条件下,研究不同充注压力下的蓄冷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充注压力为3.5MPa时,两相CO2在反应釜的初始入口干度为0.88;系统蓄冷速率为2.38kW,釜内中下... 本文采用直接接触式CO2水合物蓄冷系统,在釜内初始水温26℃以及充注压力(3.5-4.0)MPa条件下,研究不同充注压力下的蓄冷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充注压力为3.5MPa时,两相CO2在反应釜的初始入口干度为0.88;系统蓄冷速率为2.38kW,釜内中下层温度突升明显;充注压力增至(3.6-4.0)Mpa时,两相CO2的初始入口干度依次降至0.78、0.64、0.51、0.40、0.35,蓄冷速率也依次增至3.28kW、3.73kW、4.82kW、5.94kW和6.40kW,釜内中下层温度分离;系统的蓄冷过程不断消耗CO2,两相CO2的入口干度不断增大,系统蓄冷速率减小;系统充注压力越高,蓄冷特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水合物 蓄冷 充注压力 直接接触式
下载PDF
低温烟气余热回收核心设备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匡胜严 方雷 +2 位作者 谢垚 李冬波 贺金 《暖通空调》 2023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综合分析了烟气换热器和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在低温烟气余热回收中的特点和适用性。在烟气换热器选择方面,间接接触式换热器相较于直接接触式换热器体积更小、阻力更低、占地更少、系统更简单,但低温水温度要求更低。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选... 综合分析了烟气换热器和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在低温烟气余热回收中的特点和适用性。在烟气换热器选择方面,间接接触式换热器相较于直接接触式换热器体积更小、阻力更低、占地更少、系统更简单,但低温水温度要求更低。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选择方面,重点分析了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和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供热特性及与不同换热器的匹配使用情况。实际应用表明:双效热泵供热温度低、效率高,适合与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匹配;而单效热泵适用性更强,应用更广泛,2种换热器都可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烟气余热 直接接触式 间接接触式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单效热泵 双效热泵
下载PDF
A simplified model of direct-contact heat transfer in desalination system utilizing LNG cold energy 被引量:4
13
作者 Qingqing SHEN Wensheng LIN +1 位作者 Anzhong GU Yonglin JU 《Frontiers in Energy》 CSCD 2012年第2期122-128,共7页
With the increasingly extensive utilization of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in China today, sustainable and effective using of LNG cold energ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utilization of LNG... With the increasingly extensive utilization of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in China today, sustainable and effective using of LNG cold energ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utilization of LNG cold energy in seawater desalination system is proposed and analyzed. In this system, the cold energy of the LNG is first transferred to a kind of refrigerant, i.e., butane, which is immiscible with water. The cold refrigerant is then directly injected into the seawater. As a result, the refrigerant droplet is continuously heated and vaporized, and in consequence some of the seawater is simultaneously frozen. The formed ice crystal contains much less salt than that in the original seawater. A simplified model of the direct-contact heat transfer in this desalination system is proposed and theoretical analyses are conducted, 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energy balance and population balance. The number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two-phase bubbles, the heat transfer between the two immiscible fluids, and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are then deduced. The influences of initial size of dispersed phase droplets, the initial temperature of continuous phase, and the volumetric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re also clarifi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R114/wate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cold energy utilization DESALINATION direct-contact heat transfer
原文传递
基于直接约束法的密封条与车门之间的接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建才 郝旺身 +1 位作者 姚振强 王伟 《弹性体》 CAS 2005年第3期17-20,共4页
密封条在轿车车门中起到了介质密封、环境隔离和内外装饰作用,是影响车门关闭力的重要因素。为了探明密封条与车门的相互作用,首先必须了解密封条与车门之间的接触特性。然而密封条与车门之间的接触问题非常复杂,它不仅与密封条的大变... 密封条在轿车车门中起到了介质密封、环境隔离和内外装饰作用,是影响车门关闭力的重要因素。为了探明密封条与车门的相互作用,首先必须了解密封条与车门之间的接触特性。然而密封条与车门之间的接触问题非常复杂,它不仅与密封条的大变形有关,而且与车门的接触点的位置与方向、摩擦特性等有关。为此,笔者建立了基于直接约束法的接触算法,利用数值方法对密封条与车门之间的接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算法对密封条与车门的接触特性是有效的,能够反映密封条在与车门接触过程中的接触法向力、接触法向应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条 车门 直接约束法 接触特性
下载PDF
砂轮表面形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伟 商圆圆 +1 位作者 邓朝晖 刘仁通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70-78,86,共10页
砂轮表面形貌特征是砂轮磨削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准确地检测砂轮表面形貌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磨削机理,更是砂轮表面形貌建模和磨削仿真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本文中总结了典型的砂轮表面形貌检测方法,概述了各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并... 砂轮表面形貌特征是砂轮磨削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准确地检测砂轮表面形貌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磨削机理,更是砂轮表面形貌建模和磨削仿真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本文中总结了典型的砂轮表面形貌检测方法,概述了各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它们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分析了国内外砂轮表面形貌检测方法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砂轮表面形貌检测方法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检测 间接检测 接触 光学检测
下载PDF
Accurate characterization of bubble mixing uniformity in a circular region using computational geometric theory 被引量:1
16
作者 Hui Sun Jianxin Xu +3 位作者 Shibo Wang Guangcheng Cai Hua Wang Wuliang Yin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49-159,共11页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s a novel method based on the geometric theory for measuring the distribution of bubble swarms in the circular region of a direct-contact heat exchanger.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mixing is un...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s a novel method based on the geometric theory for measuring the distribution of bubble swarms in the circular region of a direct-contact heat exchanger.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mixing is uniform when the average distance between the bubble swarms in the unit circular region is approximately 0.9054,which is the standard reference value.The effect of sample size(i.e.,the number of bubbles)on mixing uniformity was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sample size.It was verified that the metric's accuracy and stability were higher with a sample size of 155.Accordingly,it was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sample size by filling irregular bubbles using a segmentation method,which enabled a further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mixing uniformity.The mixing uniformity of bubble swarms in the circular region and its maximum internal connection with the square region was accurately quantified.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relative average error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3.47% due to information loss.The proposed method was demonstrated to be rotationally invariant.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d novel insights into evaluating mixing uniformity,which would guide enhanced heat transfer and the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ient mixing in circular regions or the cross-sections of chemical transport pipe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contact heat exchanger Circular region Bubble swarm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AD-Circle method
原文传递
直接接触式冰浆生成器单气泡传热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7
作者 江敏 张学军 王炜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3,共5页
基于直接接触式冰浆生成器中载冷气泡在制冰溶液中的上升特性,以FLUENT中的VOF模型为基础,对载冷气泡与制冰溶液之间的传热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揭示了载冷气泡进气温度、速度及初始半径对充分换热高度的影响规律:随着气泡进气温度降... 基于直接接触式冰浆生成器中载冷气泡在制冰溶液中的上升特性,以FLUENT中的VOF模型为基础,对载冷气泡与制冰溶液之间的传热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揭示了载冷气泡进气温度、速度及初始半径对充分换热高度的影响规律:随着气泡进气温度降低,初始速度增大,初始半径增大,充分换热高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接触 VOF模型 充分换热
下载PDF
空气与水直接接触热质交换顺流和逆流过程特性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垚臻 吕金虎 卓献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83-787,共5页
根据空气与水顺流和逆流直接接触热质交换过程的模型公式,利用MATLAB软件对一冷却减湿过程进行计算,分析了空气与水顺、逆流直接接触热质交换过程的传质单元数NTUm、传热单元数NTUh、水气比β以及空气与水的出口状态参数、过程的热交换... 根据空气与水顺流和逆流直接接触热质交换过程的模型公式,利用MATLAB软件对一冷却减湿过程进行计算,分析了空气与水顺、逆流直接接触热质交换过程的传质单元数NTUm、传热单元数NTUh、水气比β以及空气与水的出口状态参数、过程的热交换系数和接触系数的不同,得出了有用的结论,为蒸发冷却设备的设计及实验数据分析,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水 热质交换 模型计算 直接接触 顺流 逆流
下载PDF
剩余电流断路器在安装和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被引量:4
19
作者 梁静 周积刚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51,共5页
论述了为确保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正常工作需要合理地选择剩余电流断路器的动作特性的必要性,即根据用于间接接触保护、直接接触保护,或用于漏电火灾保护,应选用不同的动作电流和不同的动作时间。此外,还需要正确安装和接线,根据不同的电... 论述了为确保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正常工作需要合理地选择剩余电流断路器的动作特性的必要性,即根据用于间接接触保护、直接接触保护,或用于漏电火灾保护,应选用不同的动作电流和不同的动作时间。此外,还需要正确安装和接线,根据不同的电源系统及设备的情况进行接线。列举了一些错误接线的例子。最后还介绍了剩余电流断路器脱扣后如何寻找故障的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电流断路器 直接接触 间接接触 电气火灾 动作特性: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分断时间 故障
下载PDF
铝板和铜板裂纹磁场检测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康宜华 谈存真 +1 位作者 宋凯 孙燕华 《无损检测》 2011年第5期15-18,共4页
针对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自动化无损探伤需求,提出一种采用直流电激励工件和霍尔元件测量裂纹上磁场的检测方法。霍尔元件非接触测量工件表面附近区域磁场变化,通过信号处理获得工件裂纹信息。通过试验,分析探伤原理,初步研究了激励电流密... 针对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自动化无损探伤需求,提出一种采用直流电激励工件和霍尔元件测量裂纹上磁场的检测方法。霍尔元件非接触测量工件表面附近区域磁场变化,通过信号处理获得工件裂纹信息。通过试验,分析探伤原理,初步研究了激励电流密度、刻伤深度、刻伤位置对所探测到信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检测方法具有与漏磁检测类似的特点,不仅能探测到非铁磁性金属材料的表面裂纹,也能探测其内部裂纹,在自动化和快速探伤中应用前景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 磁场 非铁磁性材料 非接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