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考试制度的高一物理学习困难的思考
1
作者 桑亚军 《物理通报》 2016年第8期108-111,共4页
作者认为在诸多原因中考试制度对高一物理难教难学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考试对高一物理难学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考试 高一 物理 难学
下载PDF
关于“汉语难学”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泉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8,共8页
在汉语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应忽视"汉语难学"这一国际印象及其负面影响的存在,应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地厘清和评估这一问题。文章在评析汉语难学的代表性例证的基础上,指出"汉语难学"是个缺乏科学性的命题;不应... 在汉语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应忽视"汉语难学"这一国际印象及其负面影响的存在,应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地厘清和评估这一问题。文章在评析汉语难学的代表性例证的基础上,指出"汉语难学"是个缺乏科学性的命题;不应用个案性的例证来判断某种语言难学或易学;把学习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跟学习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难易比较,得出的结论缺乏说服力。文章强调应进一步加强汉语汉字的本体研究和教学研究,创建和完善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丰富和提高教师自身的汉语汉字知识和教学技能,并认为这是基于"汉语难学"这一说法所应采取的标本兼治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难学 语言结构 对比预测 教学策略
原文传递
“汉字难学论”与“识字教学创新论”
3
作者 施显生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5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汉字难学论”是指根本否认汉字易学一面,而把难学一面片面夸大为汉字的“原罪”和“死症”,并进而主张废除汉字的观点。这种流行了百来年观点的形成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从认识论可归结为语言共性因、片面比较因、进口评价因、阶级... “汉字难学论”是指根本否认汉字易学一面,而把难学一面片面夸大为汉字的“原罪”和“死症”,并进而主张废除汉字的观点。这种流行了百来年观点的形成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从认识论可归结为语言共性因、片面比较因、进口评价因、阶级分析性和综合生成因五个方面。这种观点对识字教学、语文教育、汉字命运和民族心理造成了许多消极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以汉字教学创新论取代错误的汉字难学论。汉字教学创新论应从观念转换、方法再创、领域拓展和体制创新等方面全方位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难学论” 成因 危害 识字教学 创新
下载PDF
高校学困生转化探析
4
作者 古明宇 陈梦明 《价值工程》 2012年第9期254-255,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中的每一个个体,越来越重视教育质量整体的提高。文章分析了高校学困生的现状及产生原因,并对学困生转化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 高校 学困生 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