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的中国观:一个历史的巡礼与反思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国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18世纪上半叶不仅是欧洲文化的转折期,同样是其中国观的分水岭。之前欧洲人在神权思维支配下而进行的描绘中西共通性的努力,逐渐转变为基于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对中西文化差异性及对立性的认识。不论是以黑格尔、韦伯等人为代表的“欧洲... 18世纪上半叶不仅是欧洲文化的转折期,同样是其中国观的分水岭。之前欧洲人在神权思维支配下而进行的描绘中西共通性的努力,逐渐转变为基于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对中西文化差异性及对立性的认识。不论是以黑格尔、韦伯等人为代表的“欧洲中心论”,还是以弗兰克、彭慕兰等人为代表的“中国中心取向”,欧洲人认识中国的基本立场其实从未脱离欧洲本位。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评价在不断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过程中随时发生着变化,也同样取决于他们对这种异质文化有着怎样的需求。而究竟如何才能够实现文化间令人满意的交流和汇通,仍然是一个需要人们苦苦思索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中心论 中国中心取向 中西差异 普遍主义
下载PDF
论面子观的中西差异 被引量:9
2
作者 朱晓玲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76-777,共2页
中西方由于历史发展和思想价值观的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面子观。在西方,Brown和Levinson提出了以面子观为中心的礼貌理论,包括面子、威胁面子的行为以及面子保全论三个概念。而在中国,面子是个体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和处世要求等的总和... 中西方由于历史发展和思想价值观的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面子观。在西方,Brown和Levinson提出了以面子观为中心的礼貌理论,包括面子、威胁面子的行为以及面子保全论三个概念。而在中国,面子是个体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和处世要求等的总和。比较分析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将更有利于解释我们当今社会中的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子理论 中西差异 文化差异
下载PDF
浅谈中西方PBL教学差异与整复外科中的PBL教学运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艺凡 李青峰 +3 位作者 高雅 侯家康 曹巍 郑丹宁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2021年第1期90-92,共3页
PBL教学法始于1969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式培养学生通过自我探索、自我研究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PBL教学法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其教学模式与西方存在诸多不同。本文对中西方PBL教学的差异及PBL教学法在... PBL教学法始于1969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式培养学生通过自我探索、自我研究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PBL教学法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其教学模式与西方存在诸多不同。本文对中西方PBL教学的差异及PBL教学法在整复外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中西方差异 整复外科
下载PDF
古代性和现代性,还是中国与西方?——对中西哲学比较的一个考察 被引量:6
4
作者 聂敏里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82,共6页
长期以来,在中西哲学比较中存在着一个基本的方法论的错误,这就是将本来属于时间性的文化差异错误地解读为属于地域性的文化差异,并且将中西哲学带入到地域性文化的视野中予以考察,结果造成了中西哲学乃至中西文化在根本上的?格和不可... 长期以来,在中西哲学比较中存在着一个基本的方法论的错误,这就是将本来属于时间性的文化差异错误地解读为属于地域性的文化差异,并且将中西哲学带入到地域性文化的视野中予以考察,结果造成了中西哲学乃至中西文化在根本上的?格和不可沟通。如果我们对比中西哲学中同属古代世界观范畴的一些普遍的思想范式就可以发现,长期被认为是西方文化传统因素的理性,尤其是理论理性和科学理性,在古代中国也有其最初的表现,同时,它们作为萌芽在古代西方也同样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由此,一种普遍性的文化观察视角就优越于一种地域性的文化比较模式,它使得我们可以对无论是中国的古代和现代还是西方的古代和现代,都取得一种基于历史的批判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性 现代性 地域性文化 中西之别 古今之争
原文传递
中西网络社交礼仪差异及其教育启示
5
作者 杨建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4期175-179,共5页
近年来,由于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在世界范围使用愈益广泛,加之中外“互联网+”校际交流更加频繁,青少年学生的跨国网络社交行为明显增加,使得相应的社交礼仪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了解中西网络社交礼仪差异便成为必需。该文在概述中西文... 近年来,由于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在世界范围使用愈益广泛,加之中外“互联网+”校际交流更加频繁,青少年学生的跨国网络社交行为明显增加,使得相应的社交礼仪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了解中西网络社交礼仪差异便成为必需。该文在概述中西文化中社交礼仪差异的基础上,着重围绕中西网络社交礼仪中语言和用词、礼貌和尊重的表达、非言语行为的表达及网络社交平台使用等差异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背景、语言特点与网络环境,对如何完善学校社交礼仪教育提出建议,以期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网络社交能力,进而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深入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交 社交礼仪 中西差异 教育启示 礼仪教育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小说文体的古今之变与中西之别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晓军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109,共9页
经过晚清"小说界革命"与民初"文学革命"的双重变革,中国小说文体完成了古今交替与中西交融的演变,呈现出古代小说与现代小说两种不同的文体观念。20世纪以来的小说史书写大多无视小说文体的古今之变与中西之别,以... 经过晚清"小说界革命"与民初"文学革命"的双重变革,中国小说文体完成了古今交替与中西交融的演变,呈现出古代小说与现代小说两种不同的文体观念。20世纪以来的小说史书写大多无视小说文体的古今之变与中西之别,以现代小说观念去评判古代小说传统,对小说发展缺乏了解之同情,导致小说研究的自我殖民化。小说文体研究应当回归本土语境,回到历史现场。既接纳现代的小说观念,也承认古代的小说传统,主张动态发展的研究视野与包融宏通的研究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文体 古今之变 中西之别 新旧之体
下载PDF
长沙近代教堂建筑的本土化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旭 李泽宇 《新建筑》 2017年第4期105-109,共5页
以长沙市现存的近代教堂建筑为研究对象,梳理归纳其发展历程、空间分布及使用现状。在实地调查与文献考证的基础上,重点从空间布局、建筑形式、建构方式、细部装饰四个方面分析,归纳出教堂建筑的本土化特征。研究发现,长沙教堂弱化了原... 以长沙市现存的近代教堂建筑为研究对象,梳理归纳其发展历程、空间分布及使用现状。在实地调查与文献考证的基础上,重点从空间布局、建筑形式、建构方式、细部装饰四个方面分析,归纳出教堂建筑的本土化特征。研究发现,长沙教堂弱化了原本较重要的广场空间,其主体建筑的内部空间尺度和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弱化,在建筑立面上简化了西式教堂常见的雕塑、门窗细部、尖顶等构造要素,并采用了本土建筑装饰艺术形式的构造细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堂 建筑空间 中西差异 本土化
下载PDF
家庭传播研究的学术图谱与未来落点——基于SSCI数据库和CSSCI数据库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战泓玮 曾秀芹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61-170,共10页
家庭传播作为传播学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不仅用于解释和解决家庭媒介使用中的行为和问题,也深刻影响着家庭关系和家庭文化。基于内容分析法并辅以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SSCI与CSSCI数据库中关于家庭传播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 家庭传播作为传播学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不仅用于解释和解决家庭媒介使用中的行为和问题,也深刻影响着家庭关系和家庭文化。基于内容分析法并辅以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SSCI与CSSCI数据库中关于家庭传播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相关研究趋势一致。但国内研究的“质”与“量”略显不足,形成了以调查及访谈方法为主,以媒介行为、传播媒介与效果等为重点内容,以亲子(父母与子女)、青少年儿童、家庭等为核心对象的家庭传播研究。介绍国内外家庭传播研究者所关注的重点议题和内容,对未来国内拓展和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传播体系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传播 CITESPACE 中西方差异 学术脉络
下载PDF
浅谈地理及气候带来的中西文化差异
9
作者 吕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年第5期102-104,134,共4页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在它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理面貌及各异的气候现象给中西文化带来的差异是十分显著的。本文将从内陆与海滨、山川、河流、气候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经济生产模式给中西方文化带来的差异进行论述,以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在它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理面貌及各异的气候现象给中西文化带来的差异是十分显著的。本文将从内陆与海滨、山川、河流、气候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经济生产模式给中西方文化带来的差异进行论述,以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差异 文化状态 内陆与海洋 地理及气候
下载PDF
论老龄社会关怀的中西差异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喜珍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25-128,共4页
老龄社会关怀的中西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崇祖尽孝与敬神博爱的文化根源差异;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实践形式差异;德行不朽与回归上帝的终极目标差异。人口结构老龄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背景决定着中西老龄社会关怀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老龄社会关怀的中西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崇祖尽孝与敬神博爱的文化根源差异;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实践形式差异;德行不朽与回归上帝的终极目标差异。人口结构老龄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背景决定着中西老龄社会关怀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并将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伦理 社会关怀 中西差异
下载PDF
论交友类真人秀节目在我国电视审美文化地位的凸显 被引量:1
11
作者 解芳 《太原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63-66,共4页
交友类真人秀节目由欧美国家传入我国,它是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视觉转向为前提的一种新的节目形式。同时,它又区别于西方的交友类真人秀节目,蕴含着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昭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品格,是当代电视审美文化中的典型... 交友类真人秀节目由欧美国家传入我国,它是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视觉转向为前提的一种新的节目形式。同时,它又区别于西方的交友类真人秀节目,蕴含着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昭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品格,是当代电视审美文化中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转向 交友类真人秀 中西方差异 电视审美文化
下载PDF
神的意象的双向解读——中西方传统雕塑中对神的表现方式比较
12
作者 金巍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8-60,共3页
雕塑艺术产生之初并不是作为艺术品,而是人们对神的敬畏与崇拜的产物,因此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的传统雕塑作品中都有对神的意象的表现。中西方传统雕塑在对神的意象的表现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西方传统雕塑是通过人的具体形象来表现神的意... 雕塑艺术产生之初并不是作为艺术品,而是人们对神的敬畏与崇拜的产物,因此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的传统雕塑作品中都有对神的意象的表现。中西方传统雕塑在对神的意象的表现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西方传统雕塑是通过人的具体形象来表现神的意象,这是根源于古希腊“神人同体”的神学观念;而中国传统雕塑由于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则把神看作一种抽象的观念存在,不能通过具体形象加以表现,只能通过对神秘氛围的渲染来表达神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的意象 传统雕塑 中西方差异
下载PDF
论中西思维在两种唱法训练过程中的正确运用
13
作者 曾美英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的歌唱审美习惯也不同。而不同的歌唱审美习惯又是与不同思维方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国传统思维方式强调从宏观角度入手,由整体而局部的方式把握古典歌唱的精髓;西方思维方式强调从微观入手,以局部而整体...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的歌唱审美习惯也不同。而不同的歌唱审美习惯又是与不同思维方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国传统思维方式强调从宏观角度入手,由整体而局部的方式把握古典歌唱的精髓;西方思维方式强调从微观入手,以局部而整体的方式把握歌唱的原则。因此,深入了解中西方歌唱思维方式的异同,对于两种唱法训练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声唱法 民族唱法 审美 思维 中西差异
下载PDF
中西古代“美”范畴差异三解
14
作者 石岭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32-36,共5页
“美”是世界各民族美学思想中共有的重要范畴。但在对“美”范畴本身的把握上,中西方却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其中最为突出地表现为三大方面:一是在“美”范畴起源上的凸现“滋味”之美与强调“视听”之美的区别,二是美的具体所指上的“... “美”是世界各民族美学思想中共有的重要范畴。但在对“美”范畴本身的把握上,中西方却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其中最为突出地表现为三大方面:一是在“美”范畴起源上的凸现“滋味”之美与强调“视听”之美的区别,二是美的具体所指上的“关系—功能”之美和“实体—形式”之美的不同,三是表现在理论思维上则有倾向于“理性思辨”或“悟性直觉”的差异。对中西“美”范畴本身的梳理及其异同的探究,有利于中西对话、交流的展开,也有利于美学学科自身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范畴 中西差异 对话交流
下载PDF
“浩然之气”与“崇高”背后的中西方文化——以孟子与康德理论为例
15
作者 王鑫悦 《衡水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89-92,共4页
孟子的"浩然之气"与康德的"崇高"理论分别在中西方哲学理论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二者皆追求主体独立的精神人格。"浩然之气"是指人的道德观念所引申出来的精神气象同时偏重于对人的仁义礼智的培养。&qu... 孟子的"浩然之气"与康德的"崇高"理论分别在中西方哲学理论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二者皆追求主体独立的精神人格。"浩然之气"是指人的道德观念所引申出来的精神气象同时偏重于对人的仁义礼智的培养。"崇高"则出于对理性的崇拜,需要一定的客观物质来承载。同时"浩然之气"这一概念的至大至刚和"大丈夫"的人格养成又与数量和力量上的"崇高"范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与中国儒家思想中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和西方理性传统中对自然科学的探索这一更深层的差异不无关系,由此揭示出背后隐藏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浩然之气" "崇高" 中西方文化差异 孟子 康德
下载PDF
大学之道的比较与发展
16
作者 王义遒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52,共7页
大学的宗旨和目标代表着大学的内涵。对比中西方大学的宗旨与目标可以发现,其共同点是通过教育使自然人成为能与他人和睦共处、服务于社会和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的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无论《大学》中所言“亲民”,还是《学记》中的... 大学的宗旨和目标代表着大学的内涵。对比中西方大学的宗旨与目标可以发现,其共同点是通过教育使自然人成为能与他人和睦共处、服务于社会和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的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无论《大学》中所言“亲民”,还是《学记》中的“化民易俗”,都强调“爱国”“为国”的观念,作为维持宗法亲情社会秩序的“礼”也就成为了大学的核心理念。中国近代大学虽然是“舶来品”,但坚持了中国的人文传统,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而西方大学更看重知识与科学,强调纯粹理性的观念,尤其是大学被移植到美国后,又发展出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项职能,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学之道”在“中西合璧”的基础上有了两点新的重大发展: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强调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此两点与传统大学之道之间具有包容性与逻辑合理性,也是当下我国必须坚持的“大学之道”的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之道 大学宗旨 大学目标 大学文化 中西方差异 发展与前瞻
下载PDF
中西神话传说中文化心理差异及其在商务中的应用
17
作者 曾丽贞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00-103,123,共5页
神话和传说是虚构的,但其并非虚妄。从不同文化的神话和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群体之间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差异。而现代人不仅要求获得产品的物质效能,而且迫切要求满足心理需求。本文通过对比在西方世界影响较大的圣经故事、希腊神话... 神话和传说是虚构的,但其并非虚妄。从不同文化的神话和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群体之间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差异。而现代人不仅要求获得产品的物质效能,而且迫切要求满足心理需求。本文通过对比在西方世界影响较大的圣经故事、希腊神话传说和中国神话传说,分析其在叙事结构、主题侧重、人物塑造和与外来神话融合程度等方面所体现出的文化心理差异,并将之与跨文化营销理论和案例相结合,探寻出对商业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指导策略,帮助企业适应不断加深的经济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传说 中西差异 文化心理 跨文化营销
下载PDF
中西文化差异下的文化义探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叶馨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22-124,共3页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成了当今交际和对话的基本前提,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流的机会。然而,中西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各民族语文化内涵差异明显。因此,研究中西民族语文化义有利于避免文...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成了当今交际和对话的基本前提,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流的机会。然而,中西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各民族语文化内涵差异明显。因此,研究中西民族语文化义有利于避免文化冲突,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义
下载PDF
中西文化差异视域下的英语跨文化教育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津茹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61-63,共3页
概述了跨文化教育内涵、跨文化教育目标和基础理论支撑,阐述了中西文化差异视域下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实施的意义,分析了英语跨文化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中西文化差异视域下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实施策略,为英语跨文化教... 概述了跨文化教育内涵、跨文化教育目标和基础理论支撑,阐述了中西文化差异视域下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实施的意义,分析了英语跨文化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中西文化差异视域下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实施策略,为英语跨文化教育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教育
下载PDF
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为例探索利益相关者遗产话语权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柔然 刘亦雪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0,共8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项目在各国的世界遗产申报过程中重视国际专家话语权,而忽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话语。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的过程中,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国际专家不能全面地理解国内专家在西湖申遗文本中陈述的价值。而游...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项目在各国的世界遗产申报过程中重视国际专家话语权,而忽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话语。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的过程中,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国际专家不能全面地理解国内专家在西湖申遗文本中陈述的价值。而游客与当地居民的话语不仅能够理解西湖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也会将其与个人的情感、经历和记忆联系,构建出西湖的“民众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西湖 利益相关者 中西方文化差异 遗产话语权 民众社会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