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中国膳食平衡指数 被引量:145
1
作者 何宇纳 翟凤英 葛可佑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 建立中国的膳食平衡指数 (DBI) ,综合评价中国成年人的膳食质量 ;为研究人员及食物营养政策制定者以及大众提供有效的膳食评价工具。方法 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选择构成膳食平衡指数的食物组的单项指标。参照平衡膳食宝塔建议... 目的 建立中国的膳食平衡指数 (DBI) ,综合评价中国成年人的膳食质量 ;为研究人员及食物营养政策制定者以及大众提供有效的膳食评价工具。方法 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选择构成膳食平衡指数的食物组的单项指标。参照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食物摄入量确定每个单项指标的分值以及计分方法。结果 DBI由谷类食物、蔬菜和水果、奶类和豆类、动物性食物、油脂、盐、酒精及食物种类组成 ,以总分 ,负端分 ,正端分 ,膳食质量距及平衡膳食模式构成的评价体系既能反映摄入不足又能反映摄入过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质量 膳食模式 膳食摄入 膳食平衡 膳食指数 膳食评价
下载PDF
中国慢性病控制中膳食关键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86
2
作者 陈春明 赵文华 +3 位作者 杨正雄 翟屹 武阳丰 孔灵芝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39-743,共5页
目的分析膳食结构对健康的影响,探讨预防人群慢性病和促进健康的膳食关键因素。方法以“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为基础,首先根据粮谷类食物供能比、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脂肪供能比等膳食结构指标的人群分布及已有的推荐... 目的分析膳食结构对健康的影响,探讨预防人群慢性病和促进健康的膳食关键因素。方法以“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为基础,首先根据粮谷类食物供能比、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脂肪供能比等膳食结构指标的人群分布及已有的推荐标准,将人群分为若干水平组,然后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组别在调整年龄、性别、地区等因素后常见慢性病指标的差异,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控制混杂因素(年龄、性别、地区、能量摄入、非睡眠静态生活时间等)后,人群慢性病患病率随膳食结构变化的趋势及不同膳食结构下人群患各种慢性病的相对危险度(OR),进行趋势检验。结果随着粮谷类食物供能比的增加,人群体重指数(BMI)、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患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风险显著降低,人群低体重患病率则上升;随着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的增加,人群BMI、TC、LDL-C水平下降,相应人群超重及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风险越低,但在粮谷类食物供能比>75%时,人群低体重患病率则明显上升;而脂肪供能比越高,人群BMI、TC、LDL-C水平均显著上升,相应人群超重及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风险也增加,人群低体重率则降低。结论保持粮谷类食物占适宜比例的膳食结构,坚持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对于维护健康和预防慢性病具有重要意义;现有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如能加以适当调整,是一种较好的膳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控制 膳食结构
原文传递
中国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的来源构成及变化 被引量:70
3
作者 何宇纳 翟凤英 +3 位作者 王志宏 王惠君 胡以松 杨晓光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8-361,365,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d24h回顾法,调味品消费量采用“称重法”。样本:全国31个省132个县23470户,其中城市7687户,农... 目的:分析中国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d24h回顾法,调味品消费量采用“称重法”。样本:全国31个省132个县23470户,其中城市7687户,农村15783户,调查人数为68962人。结果:我国居民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9.42MJ(2250.5kcal)。20年来呈下降趋势。蛋白质与脂肪提供能量比例分别为11.8%与29.6%,大城市的脂肪供能比达到了38.4%。从能量的食物来源看,谷类占总能量的57.9%,动物性食物占12.6%,纯热能食物为17.3%。蛋白质摄入量为65.9g,粮谷类占52%,豆及豆制品占7.5%,动物性食物占25.1%,其它食物占15.3%。膳食脂肪摄入为76.3g,39.2%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结论: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居民的膳食特点是能量摄入量下降;谷类供能比下降;蛋白质摄入量下降;脂肪摄入量,特别是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脂肪上升。脂肪提供的能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调查 膳食结构 营养变迁
下载PDF
孕期膳食模式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0
4
作者 石志宜 顾平 +1 位作者 司曼丽 马婉贞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8-673,共6页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模式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681例孕妇进行膳食回顾及食物摄入频率问卷调查,回顾3 d 24 h膳食,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建立孕期膳食模式,采用多因...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模式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681例孕妇进行膳食回顾及食物摄入频率问卷调查,回顾3 d 24 h膳食,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建立孕期膳食模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模式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通过因子分析共得到7种膳食模式,分别为内脏、水果膳食模式,菌蔬、蛋类膳食模式,主食类膳食模式,甜食饮料、肉类膳食模式,奶类膳食模式,薯类膳食模式,豆类膳食模式。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内脏、水果类膳食模式(OR=3.065,95%CI:1.690~5.559),甜食饮料、肉类膳食模式(OR=2.610,95%CI:1.465~4.652),薯类膳食模式(OR=2.797,95%CI:1.547~5.058)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高分位与低分位相比患病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脏、水果类膳食模式,甜食饮料、肉类膳食模式,薯类膳食模式可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应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促进孕妇建立孕期健康膳食习惯,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模式 糖尿病 妊娠 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八省成人膳食结构变化趋势分析——中国八省实例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翟凤英 王惠君 +2 位作者 杜树发 葛可佑 Barry.M.Popkin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 : 探讨 1 991~ 1 997年中国成人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方法 : 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资料 ,选取 1 991、1 993和 1 997年调查中 1 8~ 6 5岁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 ,以能量、蛋白质、视黄醇等营养素的摄入量占推荐摄入... 目的 : 探讨 1 991~ 1 997年中国成人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方法 : 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资料 ,选取 1 991、1 993和 1 997年调查中 1 8~ 6 5岁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 ,以能量、蛋白质、视黄醇等营养素的摄入量占推荐摄入量 (RNI)的百分比及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能量和蛋白质在摄入的总能量和蛋白质中所占的比例作为营养素摄入和膳食状况评价的指标 ,分析中国成人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以 SAS软件对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及结论 : 1 991~ 1 997年在城市、郊区和县城 ,成人动物性食物 ,特别是畜肉类和蛋类食物的消费量显著提高 ,植物性食物的消费量下降。农村居民的膳食构成无显著变化 ,总体膳食质量仍然较差 ,成人膳食消费的城乡差异在加大。各社区成人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基本满足需要 ,脂肪供热比显著提高 ,豆类食物的摄入量变化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调查 膳食结构 实例研究 成人 中国
下载PDF
中国人群膳食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39
6
作者 葛可佑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8-32,共5页
根据1982年和1992年两次全国性营养调查的结果,分析十年来中国人群膳食结构的变化。1992年全国平均每标准人日消费植物性食物909g,动物性食物116g,比1982年分别减少了110g和增加了48g。谷类和薯类食... 根据1982年和1992年两次全国性营养调查的结果,分析十年来中国人群膳食结构的变化。1992年全国平均每标准人日消费植物性食物909g,动物性食物116g,比1982年分别减少了110g和增加了48g。谷类和薯类食物消费量随着家庭收入上升而下降,而动物性食物消费量随收入上升而上升。谷类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比例1992年为66.8%,1982年为71.3%,脂肪能量比分别为22%和18.4%。城市与农村的差别明显,两次调查的结果比较接近。1992年视黄醇当量、核黄素和钙的摄入量均低于1982年的水平,仅达RDA的49.2%~61.7%。各省、市、自治区间膳食结构的差别相当明显,如北京的脂肪能量达,总量的30.6%,山西仅为11.6%;广东省动物性蛋白质占总量的43.7%,而甘肃省仅为6.6%。建议大力促进豆类和乳类的生产和消费以改善全民的膳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调查 膳食结构
下载PDF
结直肠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7
作者 辛磊 柏愚 李兆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14-1218,共5页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日渐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RC的病因尚未明确,但对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已有较多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饮食习惯被认为与CRC发病率有关,至今已有若干因素被...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日渐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RC的病因尚未明确,但对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已有较多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饮食习惯被认为与CRC发病率有关,至今已有若干因素被认为与CRC发病相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危险因素 饮食方式 生活方式
原文传递
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远程营养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8
作者 郭梦婷 安园园 郭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28期3945-3949,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远程糖尿病营养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膳食模式和健康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出院后随访的T2DM患者197例,根据患者住院病历号的末... 目的观察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远程糖尿病营养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膳食模式和健康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出院后随访的T2DM患者197例,根据患者住院病历号的末尾数,单号者93例纳入对照组,双号者104例纳入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营养干预,试验组在常规随访干预的基础上,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结合微信公众号对患者进行远程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膳食模式和健康饮食行为的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总体膳食模式合理患者64例,对照组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2,P<0.05)。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健康饮食行为评分7.00 (1.97,11.11)分,对照组为4.68,(1.40,6.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536,P<0.01)。结论与常规的随访干预相比,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远程糖尿病营养干预可以更好地规范T2DM患者的膳食模式,改善健康饮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行为改变理论 营养干预 膳食行为 饮食健康行为 远程
原文传递
膳食模式与几种慢性病关系的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9
作者 傅金林 王滨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7-300,共4页
营养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病学技术了解人群暴露于一种或多种重要营养因素后与疾病的因果关系。营养流行病学应用的主要流行病学研究类型包括:相关研究、特殊暴露分析、移民研究和趋势分析、生态学研究、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 营养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病学技术了解人群暴露于一种或多种重要营养因素后与疾病的因果关系。营养流行病学应用的主要流行病学研究类型包括:相关研究、特殊暴露分析、移民研究和趋势分析、生态学研究、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实验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社区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模式 慢性病 营养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中国人群健康与营养状况调查阶段报告:8省实例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翟凤英 金水高 葛可佑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6-25,共10页
本课题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人口中心协作项目。从1989年开始分别于1989、1991、1993年追踪调查8个省部分地区的食物供应、食物消费、人口结构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变化对人口结... 本课题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人口中心协作项目。从1989年开始分别于1989、1991、1993年追踪调查8个省部分地区的食物供应、食物消费、人口结构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变化对人口结构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变化对人群营养和健康状况所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膳食结构随之变化,谷类食物摄入下降,动物性食物上升,其中以城市尤甚,城市居民2年间增加了34g,郊区和县城分别增加13g和18g,农村只增加5g。城市居民中各种膳食指标已达到2000年目标,但郊区、县城和农村还相差很远,反映了地区之间巨大的不平衡性。调查发现,儿童维生素A和核黄素明显不足,在2年内变化不大。脂肪的摄入随经济收入的升高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结构 经济
下载PDF
1990~1998年中国食物消费与膳食结构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玉英 陈春明 何武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8-293,共6页
根据 1 990和 1 995年国家统计局七省市食物消费数据分析 ,居民豆类及豆制品消费减少 ,城市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过量 ,谷类消费下降 ,其提供热能比低于 60 %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以谷类为主 ,动物性食物、水果、植物油消费较低。1 998年调... 根据 1 990和 1 995年国家统计局七省市食物消费数据分析 ,居民豆类及豆制品消费减少 ,城市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过量 ,谷类消费下降 ,其提供热能比低于 60 %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以谷类为主 ,动物性食物、水果、植物油消费较低。1 998年调查住户食物消费结果表明 :城市居民动物性食物摄入量随收入增加而加大 ,植物油消费持平 ,目前膳食结构相对合理 ,而农村居民仍需增加动物性食物、水果等的摄入量 ,其中贫困住户的营养状况需要注意。建议加强营养宣传教育 ,大力促进豆类的生产和消费以改善居民的膳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消费 膳食结构 中国
下载PDF
江阴市居民膳食模式与高血压关系 被引量:25
12
作者 罗亚洲 陈献文 +1 位作者 缪国忠 袁宝君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索不同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膳食频率法,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膳食模式,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高血压间的关系。结果对江苏省江阴市1 248名居民进行血压测量及膳食调查。江阴地区2007年的高血压总患病率为34.5%,其中男性为... 目的探索不同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膳食频率法,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膳食模式,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高血压间的关系。结果对江苏省江阴市1 248名居民进行血压测量及膳食调查。江阴地区2007年的高血压总患病率为34.5%,其中男性为36.6%,女性为32.7%。因子分析得到5种膳食模式,其中甜食模式、饮料模式、健康模式以及饮酒模式4种模式均对高血压患病率有影响。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饮酒模式是男性人群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最高四分位数相对于最低四分位数的比值Q4∶Q1的OR=1.91,95%CI=1.06-3.46。结论膳食模式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减少酒类摄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膳食模式 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青岛市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调查 被引量:20
13
作者 逄增昌 陈晓荣 +2 位作者 汪韶洁 石学香 苑妹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2,共2页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方法利用青岛市首次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对72个调查点2 160户居民进行家庭膳食调查(城市720户,农村1 440户),以个人72 h膳食回顾结合家庭调味品称重获取膳食信息。结果青岛市居民...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方法利用青岛市首次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对72个调查点2 160户居民进行家庭膳食调查(城市720户,农村1 440户),以个人72 h膳食回顾结合家庭调味品称重获取膳食信息。结果青岛市居民平均每人日摄入能量9.68 kJ,蛋白质68.3 g,脂肪90.8 g,维生素C摄入充足;硫胺素和核黄素偏低;钙530.2 mg,占推荐膳食供给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wance,RDA)的66.3%。膳食能量的47.3%来自谷类,蛋白质的43.5%来自谷类。脂肪提供总能量的35.3%,动物脂肪占膳食脂肪的35.0%。结论青岛市居民平均已摄入了足够的食物,改善居民的膳食模式应以调整不平衡膳食结构为主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调查 膳食结构 营养状况
下载PDF
吉林市部分男性膳食模式与肥胖、高血压和血糖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善姬 刘文生 +3 位作者 白雪松 李朝阳 杜鹃 王琰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了解膳食模式与肥胖、血压、血糖相关性。方法对吉林市731名18~60岁男性进行血糖、血压、体格检查以及膳食调查,利用聚类分析法构建膳食模式。结果聚类分析结果得出3类膳食模式,第一类膳食模式人群奶制品和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偏高... 目的了解膳食模式与肥胖、血压、血糖相关性。方法对吉林市731名18~60岁男性进行血糖、血压、体格检查以及膳食调查,利用聚类分析法构建膳食模式。结果聚类分析结果得出3类膳食模式,第一类膳食模式人群奶制品和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偏高,所以命名为西方膳食模式;第二类膳食模式人群谷类和薯类的摄入量偏高,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偏低,命名为中国传统膳食模式;第三类模式人群豆制品、蔬菜、水果摄入量高,命名为健康膳食模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控制社会经济因素之后,与传统膳食模式人群比较西方膳食模式人群肥胖(OR=3.49,95%CI:2.17~5.61)、高血压(OR=1.61,95%CI:1.06~2.46)、空腹血糖异常(OR=2.17,95%CI:1.16~4.09)发病危险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一步控制肥胖后高血压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方膳食模式对慢性疾病的影响大于传统膳食模式,在膳食模式改变中应保持传统膳食模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模式 肥胖 高血压 血糖异常
原文传递
中国人群膳食营养素及营养状况分析──1989年8省实例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翟凤英 金水高 +5 位作者 葛可佑 马海江 王建民 MARK HEREWARD 张淅萍 BARRY M.POPKIN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0-43,共4页
为了解我国10年经济体制改革后人群膳食结构的改变及身体的营养状况,于1989年对8省的16市24县居民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和县城居民热能摄入低于郊区和农村。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热能,城市和县城占11%~1... 为了解我国10年经济体制改革后人群膳食结构的改变及身体的营养状况,于1989年对8省的16市24县居民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和县城居民热能摄入低于郊区和农村。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热能,城市和县城占11%~13%,郊区和农村只占5%~9%左右,各类地区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和动物性脂肪随经济收入的上升而增加。调查人群成人(20~45岁)超重(BMI≥25.0)的检出率在7%~12%之间,消瘦(BMI<18.5)在7%~10%之间。城市和县城居民超重检出率显著高于郊区和农村居民(P<0.001)。低收入组的超重检出率低于中高收入组(P<0.001)。体质指数(BMI)随热能、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摄入量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结构 人群体质 营养状况
下载PDF
2010—2012年中国居民膳食结构状况 被引量:24
16
作者 琚腊红 于冬梅 +3 位作者 房红芸 郭齐雅 许晓丽 赵丽云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73-1376,共4页
目的分析2010—2012年中国不同地区居民膳食结构状况。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份150个监测点开展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和调味品称... 目的分析2010—2012年中国不同地区居民膳食结构状况。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份150个监测点开展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和调味品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标准人日的能量、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和膳食结构比例。结果 2010—2012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膳食能量摄入量为2 172.1 kal(9 079.4 KJ),碳水化合物为300.8 g,蛋白质为64.5 g,脂肪为79.9 g。膳食能量的53.1%来源于谷类,17.3%和15.0%来源于食用油和动物性食物。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为55.0%,脂肪供能比例为32.9%,蛋白质供能比例为12.1%。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中谷类食物占47.3%,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物占36.1%。脂肪的食物来源中植物性食物占64.1%,动物性食物占35.9%。大城市居民的谷类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均不足50%,中小城市居民的谷类食物供能比不足50%,大城市、中小城市和普通农村居民的脂肪供能比均超过了30%,2010—2012年中国居民的动物性食物、食用油和糖的供能比上升。结论 2010—2012年中国居民的膳食构成是以谷类和植物性食物为主,但不同地区居民有高热能、高脂肪和高糖摄入而接近西方膳食模式的趋势,建议在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基础上优化膳食结构,对于不同地区制定分类指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与健康监测 膳食结构 状况
原文传递
中国9省区成年居民膳食模式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张继国 张兵 +5 位作者 王惠君 王志宏 杜文雯 苏畅 张伋 翟凤英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分析中国9省区成年居民的膳食模式。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选取2009年调查中18~70岁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询问法收集膳食资料。结果中国9省区成年男性居民有“稻米猪肉”、“水果蛋类... 目的分析中国9省区成年居民的膳食模式。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选取2009年调查中18~70岁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询问法收集膳食资料。结果中国9省区成年男性居民有“稻米猪肉”、“水果蛋类”、“牛羊肉禽肉”和“小吃豆类”4种膳食模式,女性居民有“稻米猪肉”、“水果奶类”和“薯类杂粮”3种膳食模式。城乡地区是膳食模式的影响因素(男性4种膳食模式:β=-0.15324、-0.15324、0.37662、0.14810,P〈0.01;女性3种膳食模式:β=-0.13943、0.22200、-0.30836,P〈O.01)。结论中国9省区成年居民膳食模式存在性别差异。“稻米猪肉”模式是成年居民的主要膳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模式 因子分析 成年居民
原文传递
膳食平衡指数评价天津城区居民膳食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苏玉 江国虹 +1 位作者 李静 王德征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利用膳食平衡指数(DBI)综合评价天津城区18~59岁居民的膳食质量和膳食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为开展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01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194名18~59岁成年人完整的膳食调查及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资料,采用DBI... 目的利用膳食平衡指数(DBI)综合评价天津城区18~59岁居民的膳食质量和膳食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为开展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01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194名18~59岁成年人完整的膳食调查及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资料,采用DBI的评分及评价方法评价天津城区居民的膳食质量。结果天津城区居民的膳食质量处于中度不平衡状态,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并存;不同性别、年龄的膳食质量没有统计学差异,但男性膳食质量均高于女性,30~40岁人群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结论城区居民摄入的蔬果、奶豆类严重不足,畜禽肉类、蛋类摄入过量,油盐的摄入量有所下降;主要膳食模式是E模式;男性和30~40岁人群是主要干预对象,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合理、适量膳食"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质量 膳食平衡指数 膳食模式 膳食评价
原文传递
陕西省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对比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颖 徐增康 +3 位作者 郁惠莲 常锋 郭晓荣 刘岭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9年第3期20-23,共4页
目的了解陕西居民目前的膳食结构状况,为进一步改善膳食结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供资料。方法按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分别在城市和农村抽取居民家庭,采取入户3日称重法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和城市的能量摄入分别为2444.4kcal(10.3MJ)和1904... 目的了解陕西居民目前的膳食结构状况,为进一步改善膳食结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供资料。方法按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分别在城市和农村抽取居民家庭,采取入户3日称重法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和城市的能量摄入分别为2444.4kcal(10.3MJ)和1904.3kcal(8.0MJ);三大产热营养素产热比城市和农村蛋白质分别为11.9%和11.3%,脂肪分别为29.9%和26.2%,碳水化物分别为58.2%和62.5%;城乡居民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城市与农村分别占58.7%和63.1%;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能量分别占9.3%、5.1%,纯热能食物(动物油、植物油)提供的能量城乡分别占18.7%、18.0%;农村居民的薯类消费高达82.0g/标准人日,而城市居民仅消费31.5g/标准人日;城市居民的脂肪、食盐摄入量分别为43.8g和13.7g(包括酱油含盐量,不包括腌菜含盐量),农村居民的脂肪、食盐摄入分别为52.7g和36.1g(包括酱油含盐量,不包括腌菜含盐量)。结论城乡居民膳食能量来源主要是谷类食物,且农村高于城市;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城市高于农村;谷类食物的蛋白质仍为城乡居民的主要供给来源,且农村高于城市,而动物性食物蛋白质供给则城市居民户高于农村,脂肪类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城市高于农村,而植物性食物则农村高于城市。从平均营养素摄入量看,除视黄醇外,其余营养素均是农村居民高于城市。城乡居民脂肪和食盐的摄入量均远大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摄入量,且农村高于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膳食结构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深圳市常住居民膳食结构与营养素摄入状况评价 被引量:22
20
作者 刘小立 袁雪丽 +3 位作者 卓志鹏 宋金萍 池洪珊 徐健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的膳食结构、营养素摄入现状,为制定卫生政策和指导居民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11年2月到7月在深圳市8个区中按人口比例抽取12个社区,在每个被抽取的社区随机...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的膳食结构、营养素摄入现状,为制定卫生政策和指导居民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11年2月到7月在深圳市8个区中按人口比例抽取12个社区,在每个被抽取的社区随机抽取75户居民(居住5年及以上),再将每个家庭中15岁及以上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参与一般问卷调查和膳食调查。结果深圳市居民谷类薯类及杂豆、蔬菜类、蛋类的摄入量分别为每标准人日257.8、336.7、31.3 g,符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值要求;水果类、鱼虾类、奶类及其制品、大豆类及坚果的摄入量分别为标准人日97.9、59.9、43.3、15.5 g,未达膳食宝塔推荐值要求;畜禽肉类、油脂、盐的摄入量分别为每标准人日159.8、41.8、10.9 g,远远超过膳食宝塔推荐值。深圳市居民能量每标准人日摄入量为8.55 MJ(2043.7 kcal),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分别为71.2、88.3、239.3g,提供的能量比(%)分别为13.9、39.2、46.9;谷类、动物性食物、豆类提供的能量分别占35.4%、23.0%、4.0%。烟酸和维生素E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充足,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的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相对不足;磷、钠、铁、锰的摄入量充足,硒和钾的摄入量稍微低于RNIs,钙、镁、锌、铜的摄入量较低。结论深圳市居民膳食结构较往年有所改善,但水果类、鱼虾类、奶类及其制品、大豆类及坚果的摄入量未达推荐摄入量,畜禽肉类、油脂、盐的摄入量仍远高于推荐摄入量;三大营养物质供能比不平衡。仍需加强平衡膳食知识的宣传教育,促进合理膳食习惯的形成,防止发生营养相关慢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监测 膳食结构 营养素 摄入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