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冬季南乔治亚岛南极磷虾群昼夜垂直移动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国平 王芮 +5 位作者 朱小艳 孟涛 黄洪亮 徐国栋 张吉昌 许柳雄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42-1249,共8页
关于冬季南极磷虾群昼夜垂直移动方面的研究可为探索其渔场形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其越冬策略研究提供参考。基于2013年冬季南乔治亚岛南极磷虾渔业调查期间收集的相关数据,对冬季南乔治亚岛南极磷虾群昼夜垂直移动进行了研究。结果... 关于冬季南极磷虾群昼夜垂直移动方面的研究可为探索其渔场形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其越冬策略研究提供参考。基于2013年冬季南乔治亚岛南极磷虾渔业调查期间收集的相关数据,对冬季南乔治亚岛南极磷虾群昼夜垂直移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磷虾群平均深度维持在表层以下100~300 m,磷虾群最深出现在日升时分,而最浅则出现在夜间时分;7—9月,随时间的推移,磷虾群所处水层呈加深趋势。夜间、白天和黄昏时段磷虾群平均深度呈现较为明显的月份差异。白天磷虾群多集中在较深水层,夜间会上浮到较浅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昼夜垂直移动 鱼场 南乔治亚岛
下载PDF
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机理的主要假说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顺会 孙松 韩博平 《生态科学》 CSCD 2008年第6期515-521,共7页
对有关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DVM)机理的实验、假说以及理论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昼夜垂直迁移通常指常规迁移(傍晚上升,拂晓下降),其行为过程不仅影响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而且也间接地影响其水平分布及生活史特征,对浮游动... 对有关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DVM)机理的实验、假说以及理论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昼夜垂直迁移通常指常规迁移(傍晚上升,拂晓下降),其行为过程不仅影响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而且也间接地影响其水平分布及生活史特征,对浮游动物在一定水域的种群维持和补充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垂直迁移机理有关的假说主要有光驱动假说、逃避捕食者假说、能量和资源利用假说等,其中逃避捕食者假说已得到大量的实验证实。其理论模型研究一般在两个时间尺度上进行,一个是短期的行为机制研究,另一个从长期的生活史策略的角度考虑。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和理论及建模工具的发展,这两个时间尺度的研究正逐渐统一到一个框架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昼夜垂直迁移 机制 假说
下载PDF
采用声学方法研究2016年秋季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南极磷虾群昼夜垂直移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国平 杨洋 +1 位作者 王芮 童剑锋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41-1549,共9页
近年来,南极磷虾渔业过于集中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这也使得该海区磷虾资源状况及其生态学特征日益受到关注。南极磷虾群具有较为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特征,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可为探索其渔场形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磷虾渔业反馈式管理提... 近年来,南极磷虾渔业过于集中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这也使得该海区磷虾资源状况及其生态学特征日益受到关注。南极磷虾群具有较为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特征,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可为探索其渔场形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磷虾渔业反馈式管理提供参考。基于磷虾渔船上Simrad EK80记录的相关声学数据,使用Echoview软件判别声学数据中的磷虾群体,对2016年秋季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南极磷虾群昼夜垂直移动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影响磷虾群昼夜垂直移动的因素。结果显示,3月和4月磷虾群深度基本维持在250 m以浅,虾群最大深度出现在日升时分的频次最高(22.9%),而最浅深度出现在夜间时分的频次最高(36.0%),同时在日升时分,虾群厚度达到最大值;白天磷虾群多集中在较深水层,夜间会上浮到较浅水层。随着月份的推移,磷虾群平均深度总体呈现加深的趋势。光强和海底深度是影响磷虾群深度变化的2个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昼夜垂直移动 声学 南设得兰群岛
下载PDF
千岛湖浮游甲壳动物垂直分布与昼夜垂直移动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先云 王丽卿 +3 位作者 盖建军 陈来生 任丽萍 洪荣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104,共10页
2004年6月、9月、12月及2005年3月于千岛湖温馨岛站点(29°38′10.5″N,119°01′54.1″E)进行浮游甲壳动物垂直分布分层采样,分析千岛湖浮游甲壳动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及优势种昼夜垂直移动状况。结果显示,千岛湖浮游甲壳动物主... 2004年6月、9月、12月及2005年3月于千岛湖温馨岛站点(29°38′10.5″N,119°01′54.1″E)进行浮游甲壳动物垂直分布分层采样,分析千岛湖浮游甲壳动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及优势种昼夜垂直移动状况。结果显示,千岛湖浮游甲壳动物主要分布在10~21 m水层,不同季节中心水层分布深度12月>9月>6月>3月;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春(3月)、夏(6月)两季幅度较大,秋(9月)、冬(12月)季节幅度较小;浮游甲壳动物优势种在各个水层都有分布,密集区大都集中在中上水层(10~21 m),不同种类昼夜垂直移动幅度有所不同;昼夜垂直移动显著的种类有特异荡镖水蚤(Neutrodiaptanus incongruens)、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球状许水蚤(Schmackeria forbesi)、透明溞(Daphnia hyaline)、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不显著的种类为右突新镖水蚤(Neodiaptomus schmackeri)、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光照、温度、饵料是影响千岛湖浮游甲壳动物垂直分布及昼夜垂直移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 浮游甲壳动物 垂直分布 昼夜垂直移动
原文传递
巢湖微囊藻和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邓道贵 谢平 +1 位作者 周琼 杨华 《生态科学》 CSCD 2006年第1期8-12,共5页
2002年10月进行了巢湖微囊藻和几种优势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垂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微囊藻具有明显的昼夜垂直变化现象。白天上层水中的微囊藻密度显著高于下层水中,夜晚逐渐下沉使得下层水中的密度相对高于上层水。微囊藻与叶绿素a、... 2002年10月进行了巢湖微囊藻和几种优势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垂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微囊藻具有明显的昼夜垂直变化现象。白天上层水中的微囊藻密度显著高于下层水中,夜晚逐渐下沉使得下层水中的密度相对高于上层水。微囊藻与叶绿素a、水温、溶解氧和pH等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几种优势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垂直迁移存在较大的差异。短尾秀体溞和角突网纹溞白天在下层水(1.5m和2.5m)中的密度较高,夜晚则倾向于在上层水(0m和0.5m)中活动。相反,卵形盘肠溞白天在上层水中密度较高,象鼻溞则在11:00和15:00时各水层中的密度显著高于夜晚。汤匙华哲水蚤和广布中剑水蚤白天倾向于在下层水中活动,夜晚则逐渐迁移到上层水中。许水蚤在夜晚和凌晨3:00时各水层中的密度显著高于白天。中华窄腹剑水蚤昼夜垂直变化不明显。微囊藻与短尾秀体溞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象鼻溞和卵形盘肠溞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微囊藻 浮游甲壳动物 昼夜垂直迁移
下载PDF
三亚湾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 被引量:9
6
作者 尹健强 张谷贤 +1 位作者 黄良民 李开枝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33,共9页
1998年11月和1999年1、4、8月在三亚湾(109°28′6″E,18°13′36″N;水深约15m)进行了24h的浮游动物昼夜连续分层采样。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季节变化显著,春季在中上层(0—10m)分布,夏季营显著的白天下降、夜晚上... 1998年11月和1999年1、4、8月在三亚湾(109°28′6″E,18°13′36″N;水深约15m)进行了24h的浮游动物昼夜连续分层采样。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季节变化显著,春季在中上层(0—10m)分布,夏季营显著的白天下降、夜晚上升的移动。三亚湾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可划分为移动显著和不显著两大类型,前者又可划分为白天下降、夜晚上升,白天上升、夜晚下降,傍晚和清晨上升、白天和夜晚下降3种类型;后者又可划分为中上层分布和各水层均匀分布2种类型。此外,有些种类的昼夜垂直移动无明显的规律。光照是影响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的重要因素。浮游植物密度与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关系不密切。夏季浮游动物的大型种类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亚强次真哲水蚤(Subeucalanussubcrassus)可以穿越温跃层的上界而进入表层。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的幅度不但与种类的个体大小有关,而且也与水深和种类的习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湾 浮游动物 昼夜垂直移动 环境因素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深海散射层昼夜垂直迁移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万树杰 陈新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3,共11页
本研究根据2011−2020年西南印度洋56个声学断面数据观察到的深海散射层201次昼夜垂直迁移现象,分析了其昼夜垂直迁移特征及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散射层具有分层现象,第一散射层位于200 m以浅水层,其海洋面积散射系数(NASC)峰... 本研究根据2011−2020年西南印度洋56个声学断面数据观察到的深海散射层201次昼夜垂直迁移现象,分析了其昼夜垂直迁移特征及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散射层具有分层现象,第一散射层位于200 m以浅水层,其海洋面积散射系数(NASC)峰值的平均水深为(58.66±24.63)m,夏季和冬季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第二散射层位于400~700 m水层,其NASC峰值的平均水深为(589.02±66.33)m,夏季和冬季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51)。散射层向上迁移的开始时间平均为16:20,结束迁移的平均时间为18:31,迁移的平均速率为(5.28±1.53)cm/s;向下迁移的开始时间平均为4:38,结束迁移的平均时间为6:52,迁移的平均速率为(5.56±2.13)cm/s。随着纬度的增加,散射层向下迁移的开始时间变晚,迁移速率变慢;随着经度的增加,散射层迁移速率变慢,且不同经度海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分析认为,研究海域理化环境的季节性变化以及散射层中生物的不同生活史阶段是造成散射层垂直结构和昼夜垂直迁移特征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其对解释金枪鱼的昼夜垂直迁移行为和指示金枪鱼渔场分布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散射层 昼夜垂直迁移 时空差异 西南印度洋
下载PDF
The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of sound scatterers observed by an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in the Luzon Strait from July 2009 to April 2011 被引量:3
8
作者 YANG Chenghao LIAO Guanghong +2 位作者 YUAN Yaochu CHEN Hong ZHU Xiaohu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9,共9页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ADCP) receives echoes from sound scatterers, then their speed is calcu- lated by the Doppler effect. In the open ocean, most of these backscatterers are from the plankton. The soun...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ADCP) receives echoes from sound scatterers, then their speed is calcu- lated by the Doppler effect. In the open ocean, most of these backscatterers are from the plankton. The sound scatterers descend down to depth at around dawn, their mean speed is 2.9 cm/s, then they ascend up to the surface layer at around dusk with a mean speed of 2.1 cm/s, in the Luzon Strait. The descending speed is faster, which suggests that this zooplankton population may accelerate its downward migra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gravity.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a mean volume backscattering strength (MVB- S) in the nighttime has two peaks, which locate near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ary layers of halocline,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backscatterers only aggregate near the surface layer in the daytime. The diel ver- tical migration (DVM) of sound scatterers has several characteristic patterns, it is stronger in summer, but weaker in winter, and the maximum peak occurs in September. The DVM occurrence is synchronous with the seawater temperature increasing at around dawn and dusk, it may affect the ocean mixing and water strat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mean volume backscattering strength Luzon Strait water stratification
下载PDF
Different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zooplankton community betwee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Gyre and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its implication to carbon flux 被引量:3
9
作者 Dong Sun Dongsheng Zhang +1 位作者 Ruiyan Zhang Chunsheng W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32-45,共14页
The mesozooplankton in both epipelagic and mesopelagic zones is essentially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f ecosystem and biological carbon pump.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DVM) pattern of me... The mesozooplankton in both epipelagic and mesopelagic zones is essentially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f ecosystem and biological carbon pump.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DVM) pattern of mesozooplankton varied among ecosystems. However, that pattern was largely unknown in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WPWP).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DVM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mesozooplankton from the surface to 1 000 m were compared at Stas JL7K (WPWP) and MA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Gyre, NPSG). Two sites showed similarly low biomass in both epipelagic and mesopelagic zones, which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oligotrophic conditions of these two ecosystems. Stronger DVM (night/day ratio) was found at JL7K (1.31) than that at MA (1.09) on surface 0–100 m, and an obvious night increase of mesopelagic biomass was observed at JL7K, which was probably due to migrators from bathypelagic zone. Active carbon flux by DVM of zooplankton was estimated to be 0.23 mmol/(m2·d) at JL7K and 0.16 mmol/(m2·d) at MA.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alysis showed that calanoid copepods, cnidarians and appendicularians were the main contributors to DVM of mesozooplankton at both sites. We also compared the present result with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two ecosystems, and suggested that the DVM of mesozooplankton was more homogeneous within the WPWP and more variable within the NPSG, though both ecosystems showed typically extremely oligotrophic conditions. The different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strength of mesozooplankton between NPSG and WPWP implied different efficiency of carbon pump in these two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PELAGIC zone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biological PUMP vertical distribution active carbon FLUX
下载PDF
千岛湖水温垂直分布的季节演变对透明溞昼夜垂直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俊增 蔡桢 +3 位作者 姚建良 王宝强 袁林 吴惠仙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65-71,共7页
千岛湖位于钱塘江上游新安江主流上,是中国北亚热带地区的大型深水水体,水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夏季出现温跃层。枝角类(Cladocera)是水库生态系统的重要类群,具有垂直分布及昼夜迁移的特性。为阐明枝角类垂直分布格局及昼夜迁移对水... 千岛湖位于钱塘江上游新安江主流上,是中国北亚热带地区的大型深水水体,水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夏季出现温跃层。枝角类(Cladocera)是水库生态系统的重要类群,具有垂直分布及昼夜迁移的特性。为阐明枝角类垂直分布格局及昼夜迁移对水温垂直分布的生态响应,选择千岛湖坝前段超过60m水深的湖区于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按季节进行昼夜垂直分层采集,以透明溞(Daphnia hyaline)为对象开展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透明溞是千岛湖坝前段湖区四季的优势种,基本以聚合的腏剑∕I>1)分布于垂直水柱中,春、夏、冬3季有正常迁移现象,秋季则无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行为。千岛湖温跃层的出现加强了透明溞在垂直水柱中的聚集,促进了其夜间的上迁运动,使其成为坝前段湖区表底层水体物质交流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 透明溞 温跃层 垂直分布 昼夜垂直移动
原文传递
南海北部内波作用下声散射层垂直迁移特征研究
11
作者 毕伟传 梁楚进 +2 位作者 蔺飞龙 崔子健 汤俊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9,共13页
利用深海潜标搭载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得到的后向散射强度,研究了南海北部声散射层的昼夜垂直迁移和内孤立波对其的影响。观测结果表明:受浮游动物影响,声散射层主要表现为“昼沉夜浮”,日出前约1 h至日出期间向下移动,日落至日落后... 利用深海潜标搭载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得到的后向散射强度,研究了南海北部声散射层的昼夜垂直迁移和内孤立波对其的影响。观测结果表明:受浮游动物影响,声散射层主要表现为“昼沉夜浮”,日出前约1 h至日出期间向下移动,日落至日落后约1 h期间向上移动,平均迁移速度为4.7 cm/s(上移)和5.8 cm/s(下移)。此外,经过观测海域的内孤立波引起一对先向下后向上的垂向流,最大垂向流速超过50 cm/s,导致声散射层发生数十至上百米的起伏,海洋上层的声学后向散射强度在内孤立波波谷处达到极大值。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日间出现内孤立波垂向流速与深度平均后向散射强度变化幅度相关性比夜间的内孤立波高。在两种类型波动引起的垂向流速相当时,日间的深度平均后向散射强度变化幅度通常大于夜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内孤立波 声散射层 昼夜垂直迁移 南海
下载PDF
海洋生物声散射层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雨微 黄二辉 许德伟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9期43-48,共6页
海洋生物声散射层全球分布广泛,其昼夜垂直迁移机制与周围海水的物理特性息息相关,对海洋内部碳的循环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收集整理了海洋生物声散射层的昼夜垂直迁移现象在各领域上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散射层的声... 海洋生物声散射层全球分布广泛,其昼夜垂直迁移机制与周围海水的物理特性息息相关,对海洋内部碳的循环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收集整理了海洋生物声散射层的昼夜垂直迁移现象在各领域上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散射层的声学探测手段、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变化情况等。海洋生物声散射层渔业资源丰富,研究和探索散射层有助于我们了解海洋物理环境和当地海洋渔业资源分布,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声散射层 昼夜垂直迁移 浮游生物 渔业声学 渔业资源
下载PDF
紫霞湖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志均 戴曦 +3 位作者 孙颖 李静 陈非洲 陈元芳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7,共5页
2010年9月19~21日,对江苏南京紫霞湖(水深8.5m)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昼夜垂直迁移的因素。结果表明,奥氏秀体溞(Diaphanosoma orghidani)、象鼻溞(Bosmina sp.)、颈沟基合溞(Bosminopsis deitersi)、台... 2010年9月19~21日,对江苏南京紫霞湖(水深8.5m)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昼夜垂直迁移的因素。结果表明,奥氏秀体溞(Diaphanosoma orghidani)、象鼻溞(Bosmina sp.)、颈沟基合溞(Bosminopsis deitersi)、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和中华原镖水蚤(Eodiapotomus sinensis)成体均表现出昼夜迁移现象,中华原镖水蚤幼体和无节幼体无明显昼夜迁移。紫霞湖的温度、溶解氧和叶绿素a浓度的垂直变化不是导致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主导因子,光照强度和鱼类捕食可能是影响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甲壳动物 昼夜垂直迁移 紫霞湖
下载PDF
洱海微囊藻昼夜垂直迁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翠林 谢平 +2 位作者 过龙根 周永东 王圣瑞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3-371,共9页
为了给洱海藻华预警和微囊藻生态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每2个月在洱海定点进行微囊藻昼夜垂直迁移特征观测.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微囊藻密度最高值出现在11月,达(1.10±0.52)×10~7L^(-1);最低值出现在3月,为(2... 为了给洱海藻华预警和微囊藻生态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每2个月在洱海定点进行微囊藻昼夜垂直迁移特征观测.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微囊藻密度最高值出现在11月,达(1.10±0.52)×10~7L^(-1);最低值出现在3月,为(2.06±1.05)×10~5L^(-1).水华爆发(高密度)期,所有月份微囊藻群体都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迁移行为.受光照的影响,微囊藻群体白天分布在水体中下层,夜晚和凌晨迁移至上层水区.其中7月群体细胞分布与温度呈弱相关关系(r2=0.367),7月和9月微囊藻与p H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23和0.712.低密度期(除了5月)微囊藻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昼夜迁移现象,其中1月的迁移模式和水华(高密度)期相似,3月可能是由于Daphnia的捕食,微囊藻表现出了与其他月份相反的聚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 昼夜垂直迁移 光照 洱海
下载PDF
中层鱼昼夜垂直迁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翰 江艳娥 +3 位作者 张俊 徐姗楠 陈作志 朱江峰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8-166,共9页
中层鱼是指栖息于大陆斜坡和大洋中层(200~1000m)的小型鱼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资源量极高,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昼夜垂直迁移行为(diel vertical migration,DVM)是中层鱼最显著的生态特征之一。中层鱼通过垂直迁移过程中的代谢作... 中层鱼是指栖息于大陆斜坡和大洋中层(200~1000m)的小型鱼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资源量极高,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昼夜垂直迁移行为(diel vertical migration,DVM)是中层鱼最显著的生态特征之一。中层鱼通过垂直迁移过程中的代谢作用将海洋上层的生物碳向深海输送,为深海生态系统提供关键碳源,对海洋固碳和地球碳循环有重要意义。中层鱼昼夜垂直迁移研究已有50余年历史,但国内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中层鱼昼夜垂直迁移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中层鱼迁移机制及其对海洋碳循环的作用,以期提高我国对中层鱼资源的重视程度,为我国中层鱼及中上层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层鱼 昼夜垂直迁移 迁移模式 生物碳泵 碳汇
原文传递
天文大潮对南海北部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明东 杨光兵 +2 位作者 熊学军 陈亮 宫庆龙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基于2020年8月至11月在南海北部获取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观测数据,利用后向散射强度数据估算得到相对体积散射强度并用其表征浮游动物生物量的相对大小,对相对体积散射强度的半月变化与具有半月周期的潮流动能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分... 基于2020年8月至11月在南海北部获取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观测数据,利用后向散射强度数据估算得到相对体积散射强度并用其表征浮游动物生物量的相对大小,对相对体积散射强度的半月变化与具有半月周期的潮流动能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分析天文大潮对声学估算的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月周期的相对体积散射强度与潮流动能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天文大潮时,潮流动能较强,水体相对体积散射强度较低,浮游动物生物量则较小,天文小潮时则情况相反。初步推测其原因为:天文大潮时,强潮流一方面导致浮游动物生存环境恶化,使其生物量下降,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浮游动物垂直迁移特性,浮游动物迁移到近海底处使其难以被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大潮 南海北部 浮游动物生物量 半月变化 昼夜垂直迁移
下载PDF
The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of the sound-scattering layer in the Yellow Sea Bottom Cold Water of the southeastern Yellow Sea: focus on its relationship with a temperature structure
17
作者 LEE Hyungbeen CHO Sungho +1 位作者 KIM Woongseo KANG Donhyu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9期44-49,共6页
Using the hydroacoustic method with a 200 kHz scientific echo sounding system, the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DVM) of the sound-scatteringlayer (SSL) in the Yellow Sea Bottom Cold Water (YSBCW) of the southeastern... Using the hydroacoustic method with a 200 kHz scientific echo sounding system, the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DVM) of the sound-scatteringlayer (SSL) in the Yellow Sea Bottom Cold Water (YSBCW) of the southeastern Yellow Sea was studied in April (spring) and August (summer) of 2010 and 2011. For each survey, 13-27 hours of acoustic data were continuously collected at a stationary station. The acoustic volume scattering strength (Sv)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temperature profile data. In the spring of both 2010 and 2011, the SSL clearly showed the vertical migration throughout the entire water column, moving from the surface layer at night to near the bottom during the day. 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and depth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entire water column was well mixed with low temperature of about 8℃. However, the SSL showed different patterns in the summers of 2010 and 2011. In the summer of 2010 (≈28℃ at the surface), the SSL migrated to near the bottom during the day, but there were two SSLs above and below the thermocline at depth of 10-30 m at night. In the summer of 2011 (≈20℃ at the surface), the SSL extended throughout the entire water column at night, possibly owing to an abrupt change in sea weather conditions caused by the passage of a Typhoon Muifa over the study area. It was cancluded that the DVM patterns in summer in the YSBCW area may be greatly influenced by a strengthened or weakened thermoc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sound-scattering layer temperature structure TYPHOON Yellow Sea Bot- tom Cold Water
下载PDF
Zooplankton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and influence of upwelling on the biomass in the Chukchi Sea during summer
18
作者 WANG Huiwu CHEN Hongxia +2 位作者 XUE Liang LIU Na LIU Yanli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5期68-74,共7页
The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DVM) of zooplankton and the influence of upwelling on zooplankton biomass were examined using water column data of current velocity and mean volume backscattering strength (MVBS) colle... The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DVM) of zooplankton and the influence of upwelling on zooplankton biomass were examined using water column data of current velocity and mean volume backscattering strength (MVBS) collected by moored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 (ADCPs) deployed in the southeastern Chukchi Sea during the 5th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CHINARE) in summer 2012, combined with the satellite observational data such a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wind, and chlorophyll a (Chl a). Hourly acoustic data were continuously collected for 49-d in the mooring site. Spectr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t migrating patterns of zooplankton, even though precisely classifying the zooplankton taxa was not available. The prevailing 24-h cycle corresponded to the normal DVM with zooplankton swimming upwards at sunrise and returning to deep waters at sunset. There was a clear DVM in the upper 17 m of the water column during the period with distinct day-night cycles, and no active DVM throughout the water column when the sun above the horizon (polar day), suggesting that light intensity was the trigger for DVM. Also there was a second migrating pattern with 12-h cycle. The upwelling event occurring in the northwest of Alaskan coastal area had important influence on zooplankton biomass at the mooring site. During the upwelling, the SST close to the mooring site dropped significantly from maximal 6.35℃to minimal 1.31℃ within five days. Simultaneously, there was a rapid increase in the MVBS and Chl a level, suggesting the aggregation of zooplankton related to upwe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ukchi Sea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zooplankton biomass UPWELLING
下载PDF
浮游动物在捕食压力下的昼夜垂直迁移与最优食物摄取策略:模拟分析
19
作者 刘顺会 付翔 韩博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5,共5页
提出一个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风险收益模型 ,其迁移运动的动力来自于浮游动物获取风险收益的最大值 ,即以尽可能小的死亡代价获取尽可能多的食物。风险收益反映浮游动物权衡死亡危险和食物摄取的结果 ,不仅是外界环境因子温度、食物... 提出一个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风险收益模型 ,其迁移运动的动力来自于浮游动物获取风险收益的最大值 ,即以尽可能小的死亡代价获取尽可能多的食物。风险收益反映浮游动物权衡死亡危险和食物摄取的结果 ,不仅是外界环境因子温度、食物和捕食压力的函数 ,也受到动物内部状态因子年龄的影响。本模型在一个简化的、典型的温带地区夏季分层水体环境中的运行结果表明 ,通过检测环境因子的变化 ,浮游动物借助于昼夜垂直迁移逃避捕食压力的同时能够实现最优的食物摄取量 ,同时 ,动物年龄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昼夜垂直迁移 风险收益 模拟分析
下载PDF
南海西沙永乐龙洞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及昼夜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畅 傅亮 +8 位作者 毕乃双 葛汝平 刘光兴 庄昀筠 杨作升 范德江 姚鹏 刘瑞志 陈洪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4-603,共10页
南海西沙群岛的永乐龙洞(16°31′30″N,111°46′05″E)目前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洋蓝洞,深达300.89m,具有特殊的水文、地质、化学等生态环境特征,存在大厚度无氧层等特殊现象。为了解这一特殊生境浮游动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于2017... 南海西沙群岛的永乐龙洞(16°31′30″N,111°46′05″E)目前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洋蓝洞,深达300.89m,具有特殊的水文、地质、化学等生态环境特征,存在大厚度无氧层等特殊现象。为了解这一特殊生境浮游动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于2017年3月在永乐龙洞及其邻近水域开展了多学科综合调查。浮游动物采样使用浅水II型浮游生物网在洞内垂直分层拖网(昼夜各1次),并在潟湖(昼夜各1次)和毗邻外礁坡进行底表垂直拖网,分析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生物多样性和垂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龙洞内共记录浮游动物41种(含未定种)和14类浮游幼虫;澙湖内有15种(含未定种)浮游动物和7类浮游幼虫;外礁坡有124种(含未定种)浮游动物和20类浮游幼虫。龙洞与澙湖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相似,但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差别较大;外礁坡物种组成与龙洞内差异明显。细长腹剑水蚤(Oithona attenuata)在昼夜都是龙洞内占据绝对优势的物种,坚长腹剑水蚤(O.rigida)和长刺小厚壳水蚤(Scolecithricella longispinosa)也有较高丰度。洞内浮游动物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日间丰度最大层在60—90m,夜间上移至20—40m。龙洞内更高的空间异质性,可能是其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和丰度相较潟湖更高的原因。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主要表现在90m以浅的水层中,80—90m的强烈跃层可能是浮游动物上下跨越的障碍。90—150m的无氧水环境中尚有丰度较高的桡足类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龙洞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昼夜垂直移动 无氧水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