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中西哲学认识论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郭德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4-89,共6页
"天人合一"的思维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哲学中"天"有复杂的多重含义,"天人合一"因而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最高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传统...
"天人合一"的思维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哲学中"天"有复杂的多重含义,"天人合一"因而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最高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传统西方哲学经长期的逻辑演变形成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理论思维的发达使传统西方哲学具有明显的知识论色彩。但是,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的环境问题并无直接的逻辑关联,当代环境问题是社会飞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不同的哲学思维无论是对当代环境问题的出现还是解决,其影响程度都极其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人与自然
认识
天人合一
主客二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海德格尔的视界看近代哲学认识论的根本缺陷
2
作者
方新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7,共3页
自笛卡尔以降的近代哲学总是习惯于把主、客二分当作构建认识论理论的基石。由此,一方面引发了康德所谓的“哲学的耻辱”(即哲学“没能对‘外部世界的存在’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明”);另一方面,由于主、客二分说不能把人视为“存在先...
自笛卡尔以降的近代哲学总是习惯于把主、客二分当作构建认识论理论的基石。由此,一方面引发了康德所谓的“哲学的耻辱”(即哲学“没能对‘外部世界的存在’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明”);另一方面,由于主、客二分说不能把人视为“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者,从而丧失了先于现象把握存在的可能性。正确的做法应是刚好颠倒过来,从更为本源的人的生存—存在论角度去解释人的认识。舍此,我们便不能对认识有真正切近的领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哲学认识论
主、客二分说
生存-存在认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哲学事件的生态技术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迎春
卢锡超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9-193,203,共6页
生态技术是现代文明演进的必然产物,生态技术的出现不单是一种新型技术形态的产生,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哲学事件。这种哲学事件体现在生态技术反映了近代以来占人类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主体性哲学的自我调整,其表现为:从无限主体性转变到...
生态技术是现代文明演进的必然产物,生态技术的出现不单是一种新型技术形态的产生,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哲学事件。这种哲学事件体现在生态技术反映了近代以来占人类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主体性哲学的自我调整,其表现为:从无限主体性转变到有限主体性,从主体—客体二元对立转变到主体—客体融合共生,从片面、抽象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变到完整、具体的人类中心主义,从对自然的一般筹划转变到深度系统的筹划。这种哲学事件的实质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深化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技术
哲学事件
主体性
主—客二分
人类中心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中西哲学认识论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郭德君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4-89,共6页
文摘
"天人合一"的思维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哲学中"天"有复杂的多重含义,"天人合一"因而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最高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传统西方哲学经长期的逻辑演变形成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理论思维的发达使传统西方哲学具有明显的知识论色彩。但是,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的环境问题并无直接的逻辑关联,当代环境问题是社会飞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不同的哲学思维无论是对当代环境问题的出现还是解决,其影响程度都极其有限。
关键词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人与自然
认识
天人合一
主客二分
Keywords
Chinese
philosophy
Western
philosophy
human
and
nature
cognition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dichotomic
of
subject
and
object
分类号
B017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海德格尔的视界看近代哲学认识论的根本缺陷
2
作者
方新民
机构
云南财贸学院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7,共3页
文摘
自笛卡尔以降的近代哲学总是习惯于把主、客二分当作构建认识论理论的基石。由此,一方面引发了康德所谓的“哲学的耻辱”(即哲学“没能对‘外部世界的存在’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明”);另一方面,由于主、客二分说不能把人视为“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者,从而丧失了先于现象把握存在的可能性。正确的做法应是刚好颠倒过来,从更为本源的人的生存—存在论角度去解释人的认识。舍此,我们便不能对认识有真正切近的领悟。
关键词
近代
哲学认识论
主、客二分说
生存-存在认识论
Keywords
epistemology
of
modern
philosophy
dichotomic
of
subject
and
object
cognition
of
survival
and
existence
分类号
B017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哲学事件的生态技术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迎春
卢锡超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9-193,203,共6页
基金
2009年度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0906005)
文摘
生态技术是现代文明演进的必然产物,生态技术的出现不单是一种新型技术形态的产生,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哲学事件。这种哲学事件体现在生态技术反映了近代以来占人类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主体性哲学的自我调整,其表现为:从无限主体性转变到有限主体性,从主体—客体二元对立转变到主体—客体融合共生,从片面、抽象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变到完整、具体的人类中心主义,从对自然的一般筹划转变到深度系统的筹划。这种哲学事件的实质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深化与完善。
关键词
生态技术
哲学事件
主体性
主—客二分
人类中心主义
Keywords
ecological
technology
philosophical
event
subject
ivity
dichotomic
subject
-
object
anthropocentrism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中西哲学认识论分析
郭德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海德格尔的视界看近代哲学认识论的根本缺陷
方新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作为哲学事件的生态技术
王迎春
卢锡超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