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酸二铵抗内毒素体外致肝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62
1
作者 郭晖 黄爱龙 +2 位作者 姚云清 唐霓 张定凤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9-159,162,共2页
甘草酸二铵为甘草提取制剂,具有较强的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我们拟用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作为模型,观察甘草酸二铵对内毒素(LPS)致肝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内毒素 肝细胞凋亡 治疗 病毒性肝炎
原文传递
甘草酸及其衍生物的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2
作者 张明发 沈雅琴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5期359-364,共6页
甘草酸是甘草的有效成分,其选择性诱导成熟的T淋巴细胞凋亡,调节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纠正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药理作用;其机制为抑制抗体(IgG、IgE)生成,多靶点地抑制补体系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炎症介... 甘草酸是甘草的有效成分,其选择性诱导成熟的T淋巴细胞凋亡,调节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纠正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药理作用;其机制为抑制抗体(IgG、IgE)生成,多靶点地抑制补体系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生成,以及对抗炎症介质的致炎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甘草酸及其衍生物抗炎、抗变态反应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甘草酸单铵 甘草酸二铵 甘草次酸 抗炎:抗变态反应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甘草酸二铵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0
3
作者 赵蓉 吕凌 《亚太传统医药》 2008年第3期31-36,共6页
对近7年来甘草酸二铵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药理作用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综述。药理作用研究包括了护肝作用、抗炎免疫作用等,临床应用研究包括了对肝脏疾病的治疗情况及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和配伍的禁忌、不良反应等。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药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川芎嗪和甘利欣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Ⅰ、Ⅲ型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郭海霞 吴延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甘利欣对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Ⅰ型、Ⅲ型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它们治疗瘢痕疙瘩的机理。方法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应用不同浓度的川芎嗪、甘利欣作用于3~9代瘢痕成纤维细胞。MTT法测定川芎嗪、甘利... 目的观察川芎嗪、甘利欣对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Ⅰ型、Ⅲ型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它们治疗瘢痕疙瘩的机理。方法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应用不同浓度的川芎嗪、甘利欣作用于3~9代瘢痕成纤维细胞。MTT法测定川芎嗪、甘利欣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核酸斑点杂交法检测川芎嗪、甘利欣对瘢痕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法显示,川芎嗪(0.1mg/mL,0.25mg/mL)、甘利欣(0.1mg/mL,0.25mg/mL,0.5mg/mL),作用时间48h、72h,均能明显地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随浓度增加,川芎嗪(0.5mg/mL,1.0mg/mL)、甘利欣(1.0mg/mL),在24h、48h、72h均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浓度为1.0mg/mL、作用48h,72h,两种药物的抑制作用与曲安奈德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核酸斑点杂交结果提示,川芎嗪、甘利欣可显著降低瘢痕成纤维细胞内Ⅰ型、Ⅲ型前胶原mRNA的含量(P<0.01)。结论川芎嗪、甘利欣对体外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和时间依赖关系。川芎嗪、甘利欣显著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内Ⅰ型、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 Ⅲ型 川芎嗪 甘利欣 瘢痕 成纤维细胞增殖 前胶原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结肠炎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原皓 林三仁 +4 位作者 吴克香 顾芳 张红梅 高志星 焦建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期结肠炎模型,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分为实验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模型组大鼠用冰乙酸灌肠建立急性期结肠炎模型,实验组给予40 mg.kg-1.d-...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期结肠炎模型,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分为实验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模型组大鼠用冰乙酸灌肠建立急性期结肠炎模型,实验组给予40 mg.kg-1.d-1DG干预治疗。观察疾病活动指数(DAI)、组织学变化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结果实验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DAI评分分别为3.5±0.6,7.1±0.8和0.5±0.4;组织学评分为3.5±0.9,6.1±1.0和1.0±0.5;MPO活性为0.72±0.08,2.02±0.10和0.22±0.04;TNF-α阳性率分别为(35.2±8.2)%,(62.5±10.1)%和(7.9±5.7)%;ICAM-1阳性率为(34.3±8.2)%,(60.2±8.3)%和(9.1±3.4)%;NF-κB阳性率为(23.3±9.2)%,(44.5±8.9)%和(9.6±4.4)%。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的DAI、组织学及MPO活性显著改善,实验组的TNF-αI、CAM-1和NF-κB的表达显著降低,经one-way ANOVA及SNK-q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DG可显著改善大鼠结肠炎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NF-κB活化及ICAM-1、TNF-α的产生和表达来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甘草酸二铵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原文传递
甘草酸二铵治疗肝纤维化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5
6
作者 许伟华 刘斌 +1 位作者 林森 朱菊人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2 0 0例 [男性 135例 ,女性 6 5例 ,年龄 (37±s 2 1)a]慢性肝炎病人分为A组 4 5例 ,B组 15 5例。A组用门冬氨酸钾镁 2 0mL ,B组用甘草酸二铵 30 0mg ,均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2 0 0例 [男性 135例 ,女性 6 5例 ,年龄 (37±s 2 1)a]慢性肝炎病人分为A组 4 5例 ,B组 15 5例。A组用门冬氨酸钾镁 2 0mL ,B组用甘草酸二铵 30 0mg ,均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 ,ivgtt ,qd ,连用 6wk后改为口服药治疗 8wk。观察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及肝组织学变化。结果 :治疗 6wk时 ,B组的ALT复常率为 74 .2 % ,明显优于A组 (4 6 % ) ,P <0 .0 1。治疗结束后 ,B组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 ,与A组相比 ,HA和PCⅢ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甘草酸二铵不但有良好的改善肝功能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肝纤维化 肝炎 肝功能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
下载PDF
甘草酸保护脑损伤及改善记忆功能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明发 金玉洁 沈雅琴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59-63,共5页
甘草酸对出血性、缺血性或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缺血-再灌注性脊髓损伤以及化学品造成的神经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也能改善脑缺血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综述了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酸二铵、甘珀酸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改善... 甘草酸对出血性、缺血性或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缺血-再灌注性脊髓损伤以及化学品造成的神经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也能改善脑缺血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综述了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酸二铵、甘珀酸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认为甘草酸的脑保护作用可能是其抗炎、抗氧化、抗细胞凋亡、抗胆碱酯酶和温和的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等基本药理作用综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甘草酸二铵 甘草次酸 甘珀酸 脑保护作用 神经药理
原文传递
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史罗明 周根法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CHB患者,分成三组,分别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n=80)、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联合阿德福韦(n=60)或甘草酸二胺肠...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CHB患者,分成三组,分别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n=80)、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联合阿德福韦(n=60)或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联合恩替卡韦(n=60)治疗,观察1年。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使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常规行肝活检术,应用组织学活动指数(HAI)评分评估肝脏炎症活动度。结果在治疗1年末,阿德福韦组和恩替卡韦组患者血清HBV DNA转阴率、HBe 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分别为91.7%、18.3%和86.7%和88.3%、16.7%和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0%、6.3%和51.3%(P<0.05或P<0.01);阿德福韦组和恩替卡韦组肝组织HAI评分、ALT、TBIL和AST水平分别为【(3.5±1.3)分、(54.1±12.2)U/L、(16.4±4.1)μmol/L、(35.3±6.1)U/L】和【(3.2±1.5)分、(53.4±13.0)U/L、(16.0±4.1)μmol/L、(34.1±6.3)U/L】,其中HAI评分和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3±1.5)分、(59.3±15.7)U/L、(18.0±4.5)μmol/L、(38.4±7.1)U/L,P<0.05或P<0.01】;阿德福韦组与恩替卡韦组血清HBV DNA转阴率、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HAI评分、肝功能各项指标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CHB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在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抑制肝组织炎症及保护肝功能方面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 恩替卡韦 甘草酸二胺 治疗
下载PDF
甘草酸二胺在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3
9
作者 周外民 赵富明 +1 位作者 李榜龙 田中秋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0-164,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所致不明原因肺炎疫情于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暴发,并迅速传播到中国多地及其他国家。目前无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曾有报道,甘草酸具有抗炎、保肝、抗病毒、抗氧化、抗肺纤维化及调节免疫等多种...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所致不明原因肺炎疫情于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暴发,并迅速传播到中国多地及其他国家。目前无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曾有报道,甘草酸具有抗炎、保肝、抗病毒、抗氧化、抗肺纤维化及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为探讨甘草酸二胺在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普通型NCP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150mg/次,3次/d),均连续治疗2周。之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三项炎性指标以及CD3^+、CD4^+、CD8^+、CD4^+/CD8^+四项免疫功能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9.23%、28.85%、61.5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69%、17.31%、40.3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CRP、IL-4、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D3^+、CD4^+、CD8^+、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28.85%)(P<0.05)。本研究提示,甘草酸二胺治疗普通型NCP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够明显抑制机体的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 普通型 甘草酸二胺 免疫功能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针灸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0
作者 侯立新 李爽 苟小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5-338,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1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针药联合组、针灸组、甘草酸二铵组。针药联合组患者给予针灸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甘草酸二铵胶囊150 mg,口服,日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1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针药联合组、针灸组、甘草酸二铵组。针药联合组患者给予针灸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甘草酸二铵胶囊150 mg,口服,日3次;针灸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甘草酸二铵组患者给予甘草酸二胶囊150 mg,口服,日3次。各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重指数、肝功能指标及肝/脾CT比值变化,并记录不良反映情况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重指数、肝功能指标及肝/脾CT比值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针药联合组低于针灸组和甘草酸二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灸组和甘草酸二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灸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较单用甘草酸二铵或针灸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针灸 非酒精性脂肪肝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制剂治疗药物性肝损害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2
11
作者 余梅香 李紫薇 杨婉花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8-48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甘草酸二铵制剂治疗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Sinomed、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研究,纳入甘草酸二铵制剂治疗DILI的随机... 目的系统评价甘草酸二铵制剂治疗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Sinomed、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研究,纳入甘草酸二铵制剂治疗DILI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8年2月,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项RCTs,合计2 1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甘草酸二铵制剂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RR=1.20,[95%CI(1.12,1.28),P<0.0001]。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显著下降,WMD_((ALT))=-20.01,[95%CI(-29.00,-11.02),P<0.000 1];WMD_((AST))=-64.36,[95%CI(-92.77,-35.96),P<0.000 1]。且甘草酸二铵组的TBIL和ALT指标复常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但2组在降低TBIL、ALB、GGT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草酸二铵制剂能够有效治疗DILI,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保肝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药物性肝损害 有效性 安全性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甘草酸二铵缓释片的处方 被引量:17
12
作者 马伟 尹莉芳 +1 位作者 周建平 赵存婕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86-1490,共5页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 Ck4m)、山菕酸甘油酯为骨架材料,制备甘草酸二铵缓释片;使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方案,借助试验设计软件Design Expert绘制响应...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 Ck4m)、山菕酸甘油酯为骨架材料,制备甘草酸二铵缓释片;使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方案,借助试验设计软件Design Expert绘制响应面曲线图,筛选适合的处方;并通过方程拟合探讨释药机制。结果按预测处方制备的缓释片,在2、4、8、12 h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均值分别为32.55%、49.94%、73.88%、97.89%。对其体外释药曲线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药物的释放机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二者的协同作用。结论验证试验证实了预测处方与实际处方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可以应用于甘草酸二铵缓释片处方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缓释片 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伟 张剑锋 +1 位作者 李浩 方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14-1219,共6页
目的 了解甘草酸二铵(DG)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及NF-κB等表达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PQ染毒组(PQ组,n=20)、DG干预组(DG组,n=20)和空白对照组(NS组,n=10).PQ组及DG组100 mg/kg一次... 目的 了解甘草酸二铵(DG)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及NF-κB等表达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PQ染毒组(PQ组,n=20)、DG干预组(DG组,n=20)和空白对照组(NS组,n=10).PQ组及DG组100 mg/kg一次性灌胃方式建立急性肾损伤大鼠动物模型,NS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DG组灌胃后立即给予甘草酸二铵50 mg/kg腹腔注射,每24 h重复给药一次.ELISA检测血清和肾组织IL-6、IL-10的含量,免疫组化分析各组TLR4、Myd88及NF-κB P65蛋白表达变化,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肾组织TLR4、Myd88及NF-κB的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NS组比较,PQ组的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清及肾组织中IL-6水平均明显升高(F=266.014,168.160,63.279, 192.997,均P<0.01).与PQ组比较,DG组Cr、BUN、血清及肾组织中IL-6水平均明显降低(F=266.014,168.160,63.279, 192.997,均P<0.01).与NS组比较,PQ组的肾组织和血清中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F=87.511,79.473,均P<0.01),与PQ组比较,DG组的肾组织和血清中IL-10水平均有一定升高(F=87.511,79.473,均P<0.01).与NS组比较,PQ组肾组织TLR-4、Myd88及NF-κBmRNA表达明显升高(F=84.408,60.683,86.272,均P<0.01);与PQ组比较,DG组肾组织TLR-4、Myd88及NF-κB mRNA表达明显降低(F=84.408,60.683,86.272,均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Q组肾组织TLR-4、Myd88及NF-κB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F=79.139,61.799, 112.740,均P<0.01).与PQ组比较,DG组肾组织TLR-4、Myd88和NF-κB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F=79.139,61.799,112.740,均P<0.01).结论 甘草酸二铵可减轻百草枯中毒大鼠的急性肾损伤,并能降低肾组织TLR-4、myd88及NF-κB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甘草酸二铵 急性肾损伤 TOLL样受体
原文传递
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娜丽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肝纤维化(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黏连蛋白)及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正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黏连蛋白、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增加患者的HBeAg、HBV-DNA转阴率,降低肝纤维化水平,促进肝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甘草酸二铵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促炎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原皓 吴克香 +3 位作者 史有奎 高志星 冯玉光 李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1期5-6,共2页
目的建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研究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产生和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0只,建... 目的建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研究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产生和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0只,建立UC急性期模型,实验组给予DG干预治疗。观察疾病活动指数(DA I)、结肠大体形态损伤、组织学变化;EL 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8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的DA I、结肠大体形态损伤、组织学变化显著改善(P均<0.01),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DG对大鼠UC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IL-8的产生和表达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甘草酸二铵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颖 王莹 +1 位作者 齐正 丁虹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027-2031,共5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DG)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可能作用途径。方法:以柳氮磺吡啶(SASP,225 mg.kg-1)为阳性对照,研究甘草酸二铵结肠给药(2,10,50 mg.kg-1,qd,共给药7 d)对TNBS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DG)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可能作用途径。方法:以柳氮磺吡啶(SASP,225 mg.kg-1)为阳性对照,研究甘草酸二铵结肠给药(2,10,50 mg.kg-1,qd,共给药7 d)对TNBS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单位长度重量、结肠黏膜损伤评分、髓过氧化物酶(MPO)、结肠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由HE染色、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由免疫组化观察结肠组织环氧酶-2(COX-2)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Ⅰ)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动物结肠组织发生明显病理学变化,伴有充血、溃疡以及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DG组均不同程度改善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降低单位长度结肠重量,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MPO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DG能显著逆转模型组MPO,MDA和SOD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DG组结肠组织COX-2和ICAM-Ⅰ表达下调,血清中IL-1β和TNF-α表达量也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甘草酸二铵能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甘草酸二铵 抗氧化 细胞因子 结肠给药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与甘利欣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17
作者 沈思兰 冯敏 《中华全科医学》 2008年第9期900-901,共2页
目的通过异甘草酸镁与甘利欣对比,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并与甘利欣注射液作对照。2组各40例,在同样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异甘草酸镁100mg,1次/d,对照组加用甘利欣注射液150... 目的通过异甘草酸镁与甘利欣对比,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并与甘利欣注射液作对照。2组各40例,在同样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异甘草酸镁100mg,1次/d,对照组加用甘利欣注射液150mg,1次/d。观察项目包括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变化,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和肾功能,并随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异甘草酸镁组与甘利欣组对降ALT、AST的疗效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在改善症状和降酶方面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甘利欣 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甘草酸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8
作者 茆玲 冯彩云 刘学燕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铵、异甘草酸镁3种甘草酸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均接受常规治疗。A组患者加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B...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铵、异甘草酸镁3种甘草酸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均接受常规治疗。A组患者加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B组患者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C组患者加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均治疗2个月。结果 C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血清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低于A、B两组,而B组各项指标又明显低于A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A组和B组,而B治疗有效率80.00%又明显高于A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在病毒性肝炎合并胆红素血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要优于甘草酸二胺及复方甘草酸苷,可以作为临床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复方甘草酸苷 甘草酸二铵 异甘草酸镁 高胆红素血症
原文传递
甘草酸二铵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殷宗宝 邓超 +3 位作者 李英 李海军 陈栩栩 程启慧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124,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治疗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清洁级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组(模型组)、甘草酸二铵组和地塞米松(DXM)组。DXM组和甘草酸二铵组滴注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第28...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治疗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清洁级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组(模型组)、甘草酸二铵组和地塞米松(DXM)组。DXM组和甘草酸二铵组滴注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第28天开始,连续14 d腹腔内分别注射DXM注射液3 mg.kg-1.d-1和甘草酸二铵150 mg.kg-1.d-1;第15天取左肺下叶用于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γ干扰素(IFN-γ)表达,右肺下叶经HE染色病理观察。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GF-β1、白细胞介素4(IL-4)、IFN-γ含量。结果 (1)甘草酸二铵组与DXM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均较轻微;(2)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GF-β1染色呈强阳性反应,IFN-γ染色较淡,而甘草酸二铵组与DXM组TGF-β1、IFN-γ染色及定量表达则相反(P<0.01);且甘草酸二铵组与DXM组相比,TGF-β1定量表达有差异(P<0.05)。(3)模型组大鼠血清TGF-β1、IL-4含量较高,IFN-γ含量较低;而甘草酸二铵组和DXM组则相反(P<0.01)。结论甘草酸二铵可以下调大鼠肺组织TGF-β1、IL-4的表达,降低其血清含量;上调肺组织IFN-γ的表达,增加其血清含量,从而减轻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干扰素Ⅱ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4 博莱霉素 甘草酸二铵
下载PDF
HPLC法分离18α-、18β-甘草酸并用于甘草酸类产品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吕昭云 吕亚光 +3 位作者 车宝泉 张世勇 张猛 潘显道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72-2376,共5页
目的:建立能有效分离18α-、18β-甘草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用于甘草酸二铵原料及制剂产品中异构体组成及相关杂质的控制。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0.1mol·L-1高氯酸铵溶液(用氨水调节pH至8.0)-甲醇(48∶52... 目的:建立能有效分离18α-、18β-甘草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用于甘草酸二铵原料及制剂产品中异构体组成及相关杂质的控制。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0.1mol·L-1高氯酸铵溶液(用氨水调节pH至8.0)-甲醇(48∶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nm,柱温50℃,流速0.8mL·min-1。结果:18β-甘草酸与18α-甘草酸分离度不小于1.2,方法耐用性好;测得国内1个厂家3批甘草酸二铵原料及2个厂家各3批甘草酸二铵注射液中甘草酸二铵均为18α-、18β-2种构型的混合物,以18α-构型为主,18β-构型含量分别为27.4%~28.5%,27.2%~29.3%,20.4%~20.7%;样品中均存在EP5.0甘草酸单铵药品标准中收载的杂质A,发现杂质A也存在18α-、18β-2种构型,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得到有效分离。结论:甘草酸二铵产品为18α-、18β-两种构型的混合物,而国内现有药品标准方法不能分离18α-、18β-甘草酸,可采用本文中方法对其构型组成及相关杂质加以合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18Α-甘草酸 18Β-甘草酸 甘草皂苷G2 异构体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