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方言对译的局限性——以张谷若先生译《德伯家的苔丝》为例 被引量:66
1
作者 韩子满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6-90,共5页
方言对译的方法虽然受到了很多学者的肯定 ,但在英语文学的汉译实践中效果却不理想。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方言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各自的方言文学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这种译法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这在张谷若先生译的《德伯家的苔... 方言对译的方法虽然受到了很多学者的肯定 ,但在英语文学的汉译实践中效果却不理想。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方言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各自的方言文学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这种译法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这在张谷若先生译的《德伯家的苔丝》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张先生在译文中使用了山东方言的成分。这些成分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传达出了原文中的乡土气息 ,但却表现不出方言成分的其他主要功能 ,扭曲了原文的文体特色 ,增加了读者的理解难度。方言的翻译实际上有很多限制 ,很难做到对等。就英语文学的汉译而言 ,使用汉语通俗表达法和加注应是比较现实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对等翻译 局限性
下载PDF
试论方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浮躁》中的“瓷”为例 被引量:49
2
作者 李颖玉 郭继荣 袁笠菱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67,共4页
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出发,结合《浮躁》英译本中有关"瓷"的译例,探讨了方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方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重在准确理解和精于表达,同时译者还可以通过增补修饰成分来弥补不足,从... 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出发,结合《浮躁》英译本中有关"瓷"的译例,探讨了方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方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重在准确理解和精于表达,同时译者还可以通过增补修饰成分来弥补不足,从而使译文达到最佳关联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文化负载词 翻译 最佳关联
原文传递
摄入性改写视域下的翻译理论研究——以方言翻译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吉荣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67-70,共4页
摄入性改写突显过程性、生成性,而以摄入性改写为理论视域的翻译研究主要是通过创造性和相关性解决翻译研究的各种问题。作为非标准语的方言有其独特的语言规律和语用功能,是小说翻译的重点和难点。然而目前的方言翻译研究在理论研究中... 摄入性改写突显过程性、生成性,而以摄入性改写为理论视域的翻译研究主要是通过创造性和相关性解决翻译研究的各种问题。作为非标准语的方言有其独特的语言规律和语用功能,是小说翻译的重点和难点。然而目前的方言翻译研究在理论研究中处于边缘化地位。从表层来看,方言翻译理论研究受到翻译实践现状的影响;从深层来看,方言翻译与方言语言体系的发展休戚相关。要改变方言翻译理论研究困难这种状况,还需从根本上解决方言翻译研究的基础理论建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入性改写 方言翻译 理论困境 研究思路
下载PDF
霍恩比“综合法”视角的方言英译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何丽 王筱依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109,共4页
以葛浩文1英译本《红高粱家族》高密方言为例,运用霍恩比的"综合法"理论从语言和文化两个维度综合分析方言英译的特点,指出翻译过程中存在的语言文化缺失和翻译不充分现象,并给出翻译对策。
关键词 红高粱家族 方言英译 霍恩比综合法
原文传递
从目的论角度探讨文学方言的翻译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帆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21-124,共4页
方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表达形式,往往会给译者带来极大的挑战。这是因为方言成分在作品中不仅传达了一定的字面意义,而且通常还有着相当重要的文体功能。"方言对译法"和"口语体译法"是两种经常被讨论的方言翻译... 方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表达形式,往往会给译者带来极大的挑战。这是因为方言成分在作品中不仅传达了一定的字面意义,而且通常还有着相当重要的文体功能。"方言对译法"和"口语体译法"是两种经常被讨论的方言翻译方法。通过在德国翻译目的论的视角下分析这两种方言翻译方法,对比得出,就英语文学的汉译而言,使用汉语通俗表达法应是比较现实的方言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方言翻译 方言对译法 口语体译法
下载PDF
西方的文学方言翻译策略研究述评 被引量:9
6
作者 汪宝荣 谢海丰 《外国语文研究》 2016年第4期39-49,共11页
文学方言是中外翻译界公认的难题,也是目前研究相当缺失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西方学者关于文学方言翻译策略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结果显示:过去20多年,西方学者集中讨论的文学方言翻译策略有四种——方言标准化译法、方言对译法、... 文学方言是中外翻译界公认的难题,也是目前研究相当缺失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西方学者关于文学方言翻译策略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结果显示:过去20多年,西方学者集中讨论的文学方言翻译策略有四种——方言标准化译法、方言对译法、文学方言自创译法、方言特征淡化译法;当下西方学界逐渐达成共识,认为方言标准化译法和方言对译法的效果不甚理想,文学方言自创译法和方言特征淡化译法则比较可取、可行。论文最后指出未来研究路径供研究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文学方言 翻译策略 述评
下载PDF
文学作品中方言翻译再思考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恩科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90,共8页
方言是作家珍爱的创作元素,但浓郁的文化色彩使其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困难重重,翻译界对此也是见仁见智,颇多分歧。本文认为,只有将方言翻译问题区分为该不该互译和如何翻译两个不同的层次,以往将上述两个层次归并研究所导致的矛盾与困... 方言是作家珍爱的创作元素,但浓郁的文化色彩使其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困难重重,翻译界对此也是见仁见智,颇多分歧。本文认为,只有将方言翻译问题区分为该不该互译和如何翻译两个不同的层次,以往将上述两个层次归并研究所导致的矛盾与困惑才有望消除;方言互译顺应了当代倡导异化策略的时代潮流,而且也有助于原作艺术效果的重现。此外,本文将读者因素纳入方言翻译研究中,认为描写性而非规约性的理路是深化方言翻译研究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翻译 读者 思考
下载PDF
陕西文学方言的“角色语”翻译研究——以《老生》日译本为例
8
作者 赵翻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0期30-33,共4页
陕西地域独特的乡土风情、村俗俚语的翻译难问题是制约陕西文学对外译介与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语言学家金水敏提出的基于“角色语”理论的翻译研究,以人物对话语言为考察单位,以保持人物形象的一致性为翻译目标,为文学方言的翻译... 陕西地域独特的乡土风情、村俗俚语的翻译难问题是制约陕西文学对外译介与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语言学家金水敏提出的基于“角色语”理论的翻译研究,以人物对话语言为考察单位,以保持人物形象的一致性为翻译目标,为文学方言的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该文以贾平凹最新日译作品《老生》中的人物对话为考察对象,基于“角色语”理论框架中的“方言—角色语”翻译模型,分析方言要素如何被翻译,探讨“角色语”理论在文学方言翻译方面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日语翻译教学实践中引入“角色语”理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文学 文学方言 “角色语” 方言翻译 “角色语”翻译 《老生》日译本
下载PDF
翻译传播学视域下河南方言外译问题研究——以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闫丽伟 李艳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5-79,共5页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河南方言作为灿烂中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外译对“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中的河南方言外译现状,在翻译传播学的7W要素基础上分析河南方言海外传播情况,并在黄忠...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河南方言作为灿烂中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外译对“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中的河南方言外译现状,在翻译传播学的7W要素基础上分析河南方言海外传播情况,并在黄忠廉的一般性等腰梯形方言翻译转换机制的基础上,依据河南方言的特殊性以及与普通话的紧密联系,提出符合河南特色的菱形方言翻译转换机制,助力河南方言形象的改善,促进河南区域软实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传播学 河南方言 传播过程七要素(7W) 方言翻译转换机制 方言外译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方言翻译研究——以陕南方言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淑英 《商洛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7-60,68,共5页
对方言进行贴切的英语翻译历来都是一大挑战。从黄元英教授的《商洛民俗文化述论》中遴选了一些典型的陕南方言,根据文中语意的描述,分别进行了"方言对译法"和"口语体译法"的翻译尝试。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口... 对方言进行贴切的英语翻译历来都是一大挑战。从黄元英教授的《商洛民俗文化述论》中遴选了一些典型的陕南方言,根据文中语意的描述,分别进行了"方言对译法"和"口语体译法"的翻译尝试。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口语体译法"是一种比较符合现实的方言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 方言英译 陕南方言 方言对译法 口语体译法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域下《极花》英译本的方言研究
11
作者 刘一霏 陈国兴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期168-173,共6页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极具乡土文学色彩,其内容多以方言对话形式呈现。译者韩斌(Nicky Harman)是英国翻译家、汉学家,其英译本Broken Wings语言精炼、富有农村生活气息,并多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最大程度地重现了原文的内容和风格。...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极具乡土文学色彩,其内容多以方言对话形式呈现。译者韩斌(Nicky Harman)是英国翻译家、汉学家,其英译本Broken Wings语言精炼、富有农村生活气息,并多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最大程度地重现了原文的内容和风格。该文从接受美学角度,以《极花》中地方特色浓郁的方言土语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人名与称呼语、詈骂语和俗语3个方面,着重关注“期待视野”在翻译中的应用,对韩斌英译本的方言翻译策略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发现,英译本Broken Wings大多运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同时韩斌考虑到读者的接受情况,又采取音译、补充解释法等归化策略来灵活补救,让西方读者感受了中国乡土文学的别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方言翻译 期待视野 主体性 贾平凹 韩斌
下载PDF
贾平凹《高兴》英译中方言词语的翻译
12
作者 王芊予 《现代英语》 2023年第15期87-90,共4页
方言在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可以作为文化负载词。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高兴》及其英语译本在方言翻译方面的总体比较,同时根据此领域先前的理论研究和分析以及中译英翻译作品中的实例,来对可能采用的方言翻... 方言在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可以作为文化负载词。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高兴》及其英语译本在方言翻译方面的总体比较,同时根据此领域先前的理论研究和分析以及中译英翻译作品中的实例,来对可能采用的方言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初步的讨论和探究。本研究主要解决三个研究问题:①《高兴》中方言的特点是什么?②韩斌是如何翻译方言的?③英文翻译有什么效果?研究发现,在《高兴》中,95%以上的方言表达都是关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译者在使用翻译技巧时,方言标准译法和方言特征淡化译法比其他两种,也就是方言对译法和文学方言自创译法,要使用得更加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附载词 陕西方言 方言翻译 翻译策略
原文传递
浅论文学作品中方言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13
作者 李佳 孙炳文 《现代英语》 2023年第8期103-106,共4页
翻译是了解外国文化的方法之一,文学作品中反映的外国文化也通过翻译作品传入各国,而作品中的方言,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语言,是作者表达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其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文章围绕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翻译这一主题,旨在说明方言翻... 翻译是了解外国文化的方法之一,文学作品中反映的外国文化也通过翻译作品传入各国,而作品中的方言,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语言,是作者表达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其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文章围绕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翻译这一主题,旨在说明方言翻译没有系统的原则,各种方言翻译方法的界限也很模糊,方言翻译不仅限于语言转换,还涉及文学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探讨方言翻译的合理性、效果或影响及用到的归化与异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方言翻译 翻译策略
原文传递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探讨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凤琴 《长沙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97-99,共3页
在翻译英美作品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方言特色,从而使得翻译的文本具有当地的方言特色,并且使得翻译的文本能够保持原来文本的特色。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角度探讨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强调采取口语化或通俗化的语言来翻译... 在翻译英美作品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方言特色,从而使得翻译的文本具有当地的方言特色,并且使得翻译的文本能够保持原来文本的特色。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角度探讨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强调采取口语化或通俗化的语言来翻译源语中的方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目的论 英美文学作品 翻译策略 方言翻译
下载PDF
方言的不可译问题——以张谷若《苔丝》译本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智雨婷 李晓红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45-148,共4页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为了体现特殊的创作风格会使用一些方言。相应地,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利用恰当的方式来翻译方言,使之能够最大程度地传递原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文学作品中的方言是无法被准确译出的。张谷若...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为了体现特殊的创作风格会使用一些方言。相应地,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利用恰当的方式来翻译方言,使之能够最大程度地传递原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文学作品中的方言是无法被准确译出的。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译本中有大量方言的翻译,以该译本为例分析方言在英语文学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文学 方言翻译 不可译 文学翻译
下载PDF
《西和乞巧歌》中方言特色称谓语的翻译研究
16
作者 卢蓉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0-98,共9页
《西和乞巧歌》中包含许多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口语化特征的称谓语,这些称谓语可分为亲属称谓语、社会称谓语和姓名称谓语三类。由于汉英语言的差异,方言称谓语在英译时使用目标语标准语进行翻译,消除了所有方言特征和效果。《西和乞巧... 《西和乞巧歌》中包含许多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口语化特征的称谓语,这些称谓语可分为亲属称谓语、社会称谓语和姓名称谓语三类。由于汉英语言的差异,方言称谓语在英译时使用目标语标准语进行翻译,消除了所有方言特征和效果。《西和乞巧歌》中大部分方言称谓语的翻译采取直译法,同时结合了多种翻译技巧。亲属称谓语运用了直译、音译、省译、音译加注等方法来翻译;社会称谓语采用了直译法,并辅以明晰化、简化策略,以及人称转换等技巧;姓名称谓语则使用音译和“音译+增译”的方法。虽然《西和乞巧歌》中的称谓语翻译基本实现了忠实、通顺的原则,且翻译方法和技巧多样,但个别方言称谓语存在误译的情况。因此,方言特色浓郁的作品最好让熟悉当地方言的译者翻译,这样能最大限度减少误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谓语 方言 翻译 《西和乞巧歌》
原文传递
《骆驼祥子》语言陌生化手法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 被引量:4
17
作者 史青玲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6-58,共3页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运用陌生化手法,把北京方言中的精华锤炼成具有特色的文学语言,既有浓烈的北京味,又有自己的风格,成为白语文运用的典范。而译者在词汇层、句法层、修辞三方面的翻译再现了原作。
关键词 陌生化 北京方言 老舍 骆驼祥子 翻译
下载PDF
文学文体学视角下方言话语的翻译转换分析——以《苔丝》和《卖花女》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姜静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4-98,共5页
文本体裁和话语模式是文学翻译中常需考虑的因素。本文对英文小说《苔丝》和戏剧《卖花女》汉译本中语言变异和零散句式进行量化统计,分析方言话语的转换特征。研究表明,话语模式和翻译目的影响着方言翻译策略的类型,以及方言标记使用... 文本体裁和话语模式是文学翻译中常需考虑的因素。本文对英文小说《苔丝》和戏剧《卖花女》汉译本中语言变异和零散句式进行量化统计,分析方言话语的转换特征。研究表明,话语模式和翻译目的影响着方言翻译策略的类型,以及方言标记使用的频率。从方言话语在小说和戏剧中的翻译转换特征可以看出,与方言话语翻译相关的参数中,文本体裁、语域和方言的人际功能是文学文本中影响方言翻译抉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语域 语篇功能 文学体裁 文学文体学 文学翻译
原文传递
读者反应理论视域下《浮躁》方言翻译探析
19
作者 艾庆华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5期150-154,共5页
贾平凹的《浮躁》中大量使用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陕西方言,蕴含着浓郁的陕西地域文化。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的《浮躁》英译本Turbulence在国外大受好评,成功地把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推向海外。本研究主要运用了读者反应理论,通过对陕西高校外... 贾平凹的《浮躁》中大量使用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陕西方言,蕴含着浓郁的陕西地域文化。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的《浮躁》英译本Turbulence在国外大受好评,成功地把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推向海外。本研究主要运用了读者反应理论,通过对陕西高校外籍教师、外国留学生的访谈,了解他们对《浮躁》中陕西方言翻译的反应和接受程度,探讨葛浩文的翻译策略,并得出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直译、意译、替代等多种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尤其在涉及文化因素时,应采取译文中加注释的形式详细介绍文化知识的结论,为进一步探索文学作品中陕西方言的翻译策略,为陕西文学更好地走出去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躁》 读者反应 方言翻译
下载PDF
基于Python的方言翻译系统设计
20
作者 王志 张琪 《无线互联科技》 2023年第12期9-12,共4页
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Python语言的方言翻译系统。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方言翻译模块以及线上学习模块,其核心功能是方言翻译模块的方言识别功能,可用于不同地域的用户之间进行交流,利用语音识别功能来识别方言并转化为其他语言,使得人... 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Python语言的方言翻译系统。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方言翻译模块以及线上学习模块,其核心功能是方言翻译模块的方言识别功能,可用于不同地域的用户之间进行交流,利用语音识别功能来识别方言并转化为其他语言,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此外,系统也为有学习方言需求的用户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学习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翻译 PYTHON Django框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