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洲猪瘟病毒E183L、B602L、K205R和A104R基因表达及诊断抗原筛选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鑫宇 陈宇 +2 位作者 刘文俊 夏晓莉 孙怀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9,共4页
为了获得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重组蛋白pK205R、pE183L、pA104R和pB602L,将Ba71V株的K205R、E183L、A104R和B602L基因分别亚克隆进行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质粒pET-E183L、pET-B602L、pET-K205R和pET-... 为了获得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重组蛋白pK205R、pE183L、pA104R和pB602L,将Ba71V株的K205R、E183L、A104R和B602L基因分别亚克隆进行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质粒pET-E183L、pET-B602L、pET-K205R和pET-A104R,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DE3)。IPTG诱导后,纯化表达的蛋白,并进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4种重组蛋白与预期大小一致,且与ASFV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为了从表达的4种重组蛋白中筛选最佳诊断抗原,将其分别包被酶标板,间接ELISA检测ASFV阳性血清,发现重组蛋白pK205R、p54和pB602L血清学反应良好;在检测ASFV感染后第13天分离血清时,重组蛋白p54和pK205R效果更佳,这表明p54和pK205R重组蛋白是较好的诊断抗原,可用于ASFV感染后早期或中后期血清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重组蛋白 诊断抗原
下载PDF
猪囊尾蚴抗原成分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石团员 田永军 +6 位作者 宁长申 张龙现 赖保春 菅复春 邵兆霞 贺桂芬 王进产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7期36-40,共5页
猪囊尾蚴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囊尾蚴病的快速诊断是囊尾蚴病治疗和预防的前提,免疫学诊断方法是近年来的囊尾蚴病临床诊断中的重要辅助手段,高特异性诊断抗原的筛选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囊尾蚴抗原组成复杂,包括囊液抗原... 猪囊尾蚴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囊尾蚴病的快速诊断是囊尾蚴病治疗和预防的前提,免疫学诊断方法是近年来的囊尾蚴病临床诊断中的重要辅助手段,高特异性诊断抗原的筛选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囊尾蚴抗原组成复杂,包括囊液抗原、头节抗原、囊壁抗原、循环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等。其中的囊液抗原特异性较好,可用于免疫学诊断,而排泄分泌抗原诊断囊尾蚴的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囊尾蚴 诊断抗原
下载PDF
动态增强CT联合CA19-9及CA125检查在卵巢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栾立敏 朱彦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20期3053-3055,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联合糖链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检查在卵巢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卵巢癌患者行动态增强CT检查及术前血清CA19-9、CA125水平检测,结合术后病理及临床分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动态增强CT诊断符...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联合糖链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检查在卵巢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卵巢癌患者行动态增强CT检查及术前血清CA19-9、CA125水平检测,结合术后病理及临床分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动态增强CT诊断符合率为85.7%,CA19-9诊断符合率为60.7%,CA125诊断符合率为71.4%,三者联合诊断法诊断符合率为94.6%,三者联合诊断法诊断符合率与单项诊断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增强CT分期与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为Ⅰ期86.7%、Ⅱ期85.7%、Ⅲ+Ⅳ期72.4%;CA19-9分期与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为Ⅰ期53.8%、Ⅱ期77.8%、Ⅲ+Ⅳ期31.0%;CA125分期与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为Ⅰ期76.9%、Ⅱ期85.7%、Ⅲ+Ⅳ期62.1%;联合诊断法分期与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为Ⅰ期92.3%、Ⅱ期93.3%、Ⅲ+Ⅳ期89.7%,Ⅲ+Ⅳ期三者联合诊断法与其余单项诊断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态增强CT联合CA19-9、CA125检查能够较敏感及准确地发现卵巢癌,对临床诊断有着重要帮助,并为卵巢癌的准确临床分期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 诊断显像 卵巢肿瘤 抗原 肿瘤相关 碳水化合物 肿瘤分期
下载PDF
人旋毛虫病血清与诊断抗原的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燎 雷莉 +1 位作者 闫和平 冯瑞元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78-181,共4页
以旋毛虫肌肉期幼虫的分泌排泄抗原(ES)和纯化ES中46~58KD抗原(P-ES)为诊断抗原,用Dot-ELISA同时检测34份旋毛虫病人血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18%和94.12%(P>0.05).而100份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检测其它4种蠕虫病人血... 以旋毛虫肌肉期幼虫的分泌排泄抗原(ES)和纯化ES中46~58KD抗原(P-ES)为诊断抗原,用Dot-ELISA同时检测34份旋毛虫病人血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18%和94.12%(P>0.05).而100份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检测其它4种蠕虫病人血清62份,交叉反应率分别为29.3%和0%,P-ES的特异性明显优于ES(P<0.05)。另外,以P-ES为珍断抗原,比较Dot-ELISA和间接ELISA用于诊断旋毛虫病人的检测效果,实验表明:Dot-ELISA不仅有间接ELISA相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简便、快速、经济,更适合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线虫病 诊断 抗原 血清
下载PDF
牛结核病诊断用特异性抗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牟巍 蒋玉文 +3 位作者 丁家波 毛开荣 彭小兵 蒋颖 《中国兽药杂志》 2008年第12期47-50,共4页
本文综述了牛结核病诊断中几种特异性结核蛋白的研究进展。牛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是基于细胞免疫的皮肤变态反应和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学方法。目前牛结核病的主要诊断试剂为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由于PPD与卡介苗及环境分枝杆菌... 本文综述了牛结核病诊断中几种特异性结核蛋白的研究进展。牛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是基于细胞免疫的皮肤变态反应和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学方法。目前牛结核病的主要诊断试剂为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由于PPD与卡介苗及环境分枝杆菌存在交叉反应,导致特异性较低。根据这一情况,各种特异性抗原不断被发现并用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提纯结核菌素 诊断抗原
下载PDF
尿酸联合CA199检测对结直肠癌TNM分期和预后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付蕾 李潜 +3 位作者 卢创新 胡金龙 陈雪姣 仓顺东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96-502,共7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术前血清尿酸(uric acid,UA)与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对CRC患者TNM分期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收集164例Ⅱ和Ⅲ期CRC手术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术前血清尿酸(uric acid,UA)与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对CRC患者TNM分期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收集164例Ⅱ和Ⅲ期CRC手术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前血清UA、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CA199等指标。分别以UA和CA199中位数为临界值,根据检验结果将患者分为4组:UA(-)/CA199(-)、UA(+)/CA199(-)、UA(-)/CA199(+)和UA(+)/CA199(+);采用χ~2检验对4组患者间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COX风险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吸烟状态和美国东部协作肿瘤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是否有脉管和(或)神经侵犯、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UA(+)/CA199(+)组患者DFS和OS期最短,UA(-)/CA199(-)组患者DFS和OS期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C患者预后与UA(P=0.003)、CA199(P=0.028)、TNM(P=0.001)分期及组织学分级(P=0.001)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UA(P=0.011)、TNM分期(P=0.003)和组织学分级(P=0.002)是影响CR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RC患者术前血清UA和CA199水平与肿瘤分期及预后相关。临床上联合检测UA与CA199对CRC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诊断技术和方法 尿酸 抗原 肿瘤相关 碳水化合物 预后
原文传递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对食管癌诊断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何江 丁剑冰 余伍忠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C-12)对食管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C-12同时检测37例食管癌患者、52例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者和6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CA199、CEA、AFP、CA125、Ferritin、β-HCG、HGH、CA153、CA242、PSA、f-PSA和NSE共1...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C-12)对食管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C-12同时检测37例食管癌患者、52例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者和6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CA199、CEA、AFP、CA125、Ferritin、β-HCG、HGH、CA153、CA242、PSA、f-PSA和NSE共12项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筛选出与食管癌相关性最强的肿瘤标志物及标志物组合,并盲法验证最佳标志物组合的诊断价值。结果:食管癌组与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CA199、CEA、Ferritin、AFP、CA125和C-12的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食管癌组中CEA、Ferritin、β-HCG、CA125和HGH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对食管癌诊断价值最高的肿瘤标志物是CE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40.5%、98.5%和77.5%。不同标志物联合检测组合中,最佳4项组合CEA+Ferritin+CA199+CA125的敏感性、准确性最高,但与C-1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盲法验证最佳4项组合联合检测食管癌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90.0%,准确性为82.5%。结论:C-12对食管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最佳4项组合(CEA+Ferritin+CA199+CA125)联合检测足以替代C-12的12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能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诊断食管癌的标志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诊断 肿瘤标记 生物学 癌胚抗原/诊断应用 铁蛋白/诊断应用 抗原 肿瘤相关 碳水化合物/诊断应用
下载PDF
Hepatitis C virus antigens enzyme immunoassay for one-step diagnosis of hepatitis C virus coinfection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ed individuals 被引量:1
8
作者 Ke-Qin Hu Wei Cui +1 位作者 Susan D Rouster Kenneth E Sherman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CAS 2019年第5期442-449,共8页
BACKGROUND Current diagnosis of hepatitis C virus(HCV)infection requires two sequential steps:testing for anti-HCV followed by HCV RNA PCR to confirm viremia.We have developed a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HCV-antig... BACKGROUND Current diagnosis of hepatitis C virus(HCV)infection requires two sequential steps:testing for anti-HCV followed by HCV RNA PCR to confirm viremia.We have developed a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HCV-antigens enzyme immunoassay(HCV-Ags EIA)for one-step diagnosis of viremic HCV infection.AIM To asses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HCV-Ags EIA in one-step diagnosis of viremic HCV infection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coinfected individuals.METHODS The study blindly tested HCV-Ags EIA for its performance in one-step diagnosing viremic HCV infection in 147 sera:10 without HCV or HIV infection;54 with viremic HCV monoinfection;38 with viremic HCV/HIV coinfection;and 45 with viremic HCV and non-viremic HIV coinfection.RESULTS Upon decoding,it was 100%accordance of HCV-Ags EIA to HCV infection status by HCV RNA PCR test.In five sera with HCV infection,HCV RNA was as low as 50-59 IU/mL,and four out of five tested positive for HCV-Ags EIA.Likewise,it was also 100%accordance of HCV-Ags EIA to HCV infection status by HCV RNA PCR in 83 sera with HCV and HIV coinfection,regardless if HIV infection was active or not.CONCLUSION The modified HCV-Ags EIA has a lower detection limit equivalent to serum HCV RNA levels of approximately 100 IU/mL.It is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in the setting of HIV coinfection,regardless of HIV infection status and CD4 count.These data support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HCV-Ags EIA in one-step diagnosis of HCV infection in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C VIRUS HEPATITIS C VIRUS antigens HEPATITIS C VIRUS core antigen HEPATITIS C VIRUS diagnostic test diagnostic assay Enzyme immunoassay
下载PDF
肝片吸虫cDNA文库构建及诊断候选抗原基因筛选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天 李新 +4 位作者 宫鹏涛 张西臣 杨举 李赫 李建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构建肝片吸虫成虫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筛选肝片吸虫病候选诊断抗原基因。方法构建肝片吸虫成虫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利用感染肝片吸虫绵羊血清对该文库进行初筛和复筛。挑取阳性噬菌斑,PCR扩增后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构建肝片吸虫成虫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筛选肝片吸虫病候选诊断抗原基因。方法构建肝片吸虫成虫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利用感染肝片吸虫绵羊血清对该文库进行初筛和复筛。挑取阳性噬菌斑,PCR扩增后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肝片吸虫成虫cDNA表达文库,初级文库库容约2×107pfu/800μl,插入片段长度为400bp~2 000bp,重组率约98%。共筛选和鉴定16个阳性噬菌斑,测序分析其中的2个为已报道的诊断抗原基因,4个为新发现的肝片吸虫病候选诊断抗原基因,10个为肝片吸虫未知抗原基因。结论成功构建了肝片吸虫成虫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筛选获得4个肝片吸虫病候选诊断抗原基因,为肝片吸虫病早期诊断和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吸虫 CDNA文库 免疫学筛选 候选诊断抗原基因
原文传递
田鼠巴贝虫候选诊断抗原的表达和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秀凤 孙嘉慧 +2 位作者 徐斌 陈军虎 胡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9-553,共5页
目的克隆、表达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候选诊断抗原,评价其潜在的诊断价值。方法目的基因来自本室前期构建的田鼠巴贝虫cDNA文库,分别是Bm2、Bm4、Bm6、Bm9和Bm15,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编码其ORF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和分析。... 目的克隆、表达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候选诊断抗原,评价其潜在的诊断价值。方法目的基因来自本室前期构建的田鼠巴贝虫cDNA文库,分别是Bm2、Bm4、Bm6、Bm9和Bm15,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编码其ORF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和分析。从阳性克隆的p Bluscript重组质粒中PCR扩增目的基因。将扩增产物连接至p ET28a质粒,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用终浓度为1 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蛋白表达和可溶性分析。对包涵体表达的蛋白,采用PAGE胶蛋白微量回收试剂盒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用田鼠巴贝虫感染小鼠血清和疟疾患者血清对纯化的重组蛋白进行ELISA分析,评价各重组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5个候选抗原Bm2、Bm4、Bm6、Bm9和Bm15基因经PCR扩增,大小分别约为480、300、750、200和700 bp,与理论值相符。构建的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与cDNA文库筛选的阳性克隆的ORF序列一致。Bm4、Bm6和Bm15质粒经IPTG诱导,获得包涵体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分别为13 000、30 000和30 000。但Bm2和Bm9未能表达成功。3个重组蛋白Bm4、Bm6和Bm15纯化后,经SDS-PAGE电泳分析,获得了单一条带的目的重组蛋白。使用田鼠巴贝虫感染小鼠血清和健康小鼠血清对Bm4、Bm6、Bm15和Bm SA1(参照)重组蛋白的ELISA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Bm4、Bm6、Bm15及Bm SA1的敏感性分别为15.0%、55.0%、80.0%、100.0%,特异性分别为100.0%、100.0%、90.0%、100.0%。Bm4、Bm6及Bm15与疟疾患者血清无交叉反应,Bm SA1与疟疾患者血清有一定的交叉反应(假阳性率为13.3%)。结论表达了3个田鼠巴贝虫候选诊断抗原,初步评价发现Bm15抗原对检测田鼠巴贝虫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鼠巴贝虫 诊断候选抗原 克隆和表达 评价
原文传递
丰宫并殖吸虫成虫特异性抗原的研究
11
作者 王文林 唐继森 +1 位作者 夏代光 张学筝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筛选丰宫并殖吸虫病的特异性诊断抗原。 方法 应用圆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Disc- PAGE)分析了丰宫并殖吸虫成虫抗原 ,筛选出特异性诊断抗原成分 ,以对流免疫电泳 (CIEP)证实其特异性。 结果 经电泳得到 11条蛋白区带 ,其中... 目的 筛选丰宫并殖吸虫病的特异性诊断抗原。 方法 应用圆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Disc- PAGE)分析了丰宫并殖吸虫成虫抗原 ,筛选出特异性诊断抗原成分 ,以对流免疫电泳 (CIEP)证实其特异性。 结果 经电泳得到 11条蛋白区带 ,其中的 1、5成分只与丰宫并殖吸虫阳性血清出现明显反应 ,与异盘并殖吸虫及日本血吸虫无交叉反应 (P<0 .0 0 1) ,而且兔抗 5抗原成分血清显示出较高的反应滴度 (1∶ 12 8) ,推测其可能具有较丰富的、稳定的某一类型抗原表位。以 CIEP进一步证实 ,1、5两蛋白抗原成分与丰宫并殖吸虫感染阳性大鼠血清及兔抗 1、5血清均呈现清晰沉淀带。 结论  1、5蛋白成分可作为特异诊断抗原 ,用于丰宫并殖吸虫病的免疫血清学诊断 ,尤其 5成分有较高的免疫活性。另外 ,4、6蛋白成分分别与异盘并殖吸虫及日本血吸虫有交叉反应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殖吸虫 特异诊断抗原 圆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对流免疫电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