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1段低渗油藏成藏过程 被引量:101
1
作者 罗晓容 张刘平 +4 位作者 杨华 付金华 喻建 杨飏 武明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0-778,837,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1段低渗储层油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对长81段低渗储层成岩过程、沥青赋存状态的细致观察,分析了古流体的活动特征,总结出西峰油田长81段储层经历了多期成岩过程,其间至少发生了3期油充注。在前人及...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1段低渗储层油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对长81段低渗储层成岩过程、沥青赋存状态的细致观察,分析了古流体的活动特征,总结出西峰油田长81段储层经历了多期成岩过程,其间至少发生了3期油充注。在前人及作者先前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峰油田低渗储层的特征,结合对各种可能的油气成藏模式的动力学条件分析,提出研究区较为可信的成藏模式:在侏罗纪晚期,储层孔渗性良好,长73段优质烃源岩生成的油气进入长81段输导体系,在浮力作用下发生侧向运移,并第一次成藏;以后随盆地发生翘倾构造活动,已聚集的油发生散失,而持续的压实、胶结等成岩作用使得储层变为低渗;早白垩世以来的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中,油气利用先前与油长期接触而具亲油性的残留路径网络,沿优势输导通道侧向运移、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过程 输导体系 成藏模式 低渗油藏 西峰油田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沉积盆地流体活动及其成岩响应 被引量:35
2
作者 解习农 成建梅 孟元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3-871,共9页
盆地流体活动通过改变成岩场的温压和孔隙水介质条件,进而影响到盆地内成岩作用序列、水—岩相互作用以及储层孔隙变化。对于碎屑岩而言,流体活动仅能导致母岩中少部分矿物的溶蚀以及孔隙内溶解与沉淀作用发生,富含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的... 盆地流体活动通过改变成岩场的温压和孔隙水介质条件,进而影响到盆地内成岩作用序列、水—岩相互作用以及储层孔隙变化。对于碎屑岩而言,流体活动仅能导致母岩中少部分矿物的溶蚀以及孔隙内溶解与沉淀作用发生,富含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的流体活动为次生孔隙发育提供条件,超压环境下流体幕式释放既可导致超压体内次生孔隙的发育,又可以导致热流体活动影响区域内浅部储层的成岩异常;对于碳酸盐岩而言,由于碳酸盐岩具有很强的溶解性,盆地流体活动导致碳酸盐岩储层组构及空间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天水的下渗以及与深部热液或热流体沿断裂或裂缝释放均可导致碳酸盐岩成分、组构、储集空间发生根本性变化,故与盆地流体活动密切相关的风化壳型岩溶储层和构造热液白云岩储层构成碳酸盐岩中最为重要的储层类型。然而,盆地流体活动及其成岩响应研究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急待深入的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流体 成岩作用水-岩相互作用 异常流体压力
下载PDF
川西须家河组储层成岩演化 被引量:34
3
作者 张鼐 田作基 +3 位作者 吴胜华 毛光剑 脱奇 刘建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79-2184,共6页
通过对川西须家河组储层砂岩中成岩矿物内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组分的分析,结合碳氧同位素、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 X-射线衍射等特征,论证了须家河组储层砂岩成岩作用过程。本文认为须家河组随着成岩流体温度的变化以及盐度和有... 通过对川西须家河组储层砂岩中成岩矿物内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组分的分析,结合碳氧同位素、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 X-射线衍射等特征,论证了须家河组储层砂岩成岩作用过程。本文认为须家河组随着成岩流体温度的变化以及盐度和有机组分增加,相继发生了早期碳酸盐沉淀(局限于个别夹层),石英一期加大边生成、绿泥石薄膜生成、长石岩屑溶解、石英二期加大边生成、以及含铁碳酸盐的沉淀。由于喜山期区域性构造运动,川西须家河组发生断裂活动,深部流体进入,部分裂缝中沉积了石英和方解石等。喜山期产生的裂缝对须家河组砂岩储层油气的运移起决定性作用,形成了现今次生孔—裂缝型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组 包裹体 拉曼 成岩作用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眼球状石灰岩储层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3
4
作者 苏成鹏 谭秀成 +4 位作者 王小芳 李飞 芦飞凡 李明隆 胡笙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2,共8页
眼球状石灰岩长久以来通常被看作一类非油气储集岩类,而且其成因一直颇有争议。通过对11条野外剖面的观测以及室内薄片鉴定和物性分析,对川东地区茅口组眼球状石灰岩的岩石学特征和储集性能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储层的成因机制。研究发... 眼球状石灰岩长久以来通常被看作一类非油气储集岩类,而且其成因一直颇有争议。通过对11条野外剖面的观测以及室内薄片鉴定和物性分析,对川东地区茅口组眼球状石灰岩的岩石学特征和储集性能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储层的成因机制。研究发现,眼球状石灰岩“眼球”与“眼皮”宏观、微观特征具有较大差异:“眼皮”部分储渗性能相对较好,储集空间主要为各类次生溶蚀孔隙,孔渗相关性好,为低孔-低渗的孔隙型储层。研究结果表明:在盆地内广泛分布的眼球状石灰岩,可作为油气勘探中的致密灰岩储集体。基于眼球状石灰岩宏观、微观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认为眼球状石灰岩储层的形成与该类岩石的成岩过程密切相关,早期海水埋藏成岩作用阶段形成的层状组构差异,为后期的暴露岩溶作用奠定了物质基础,沉积后的岩溶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状石灰岩 致密灰岩储层 成岩过程 岩溶作用 茅口组 中二叠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苏里格东区致密气储层成岩储集相分类及特征 被引量:17
5
作者 成志刚 宋子齐 +5 位作者 景成 何羽飞 段琼 李淼 庞玉东 田新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5期577-582,共6页
苏里格东区致密气藏储层受多期沉积、成岩及构造等作用影响,成岩过程中压实和胶结作用强烈,成岩作用复杂,储层具有孔隙空间小、孔隙结构复杂等特点。文中在分析成岩储集相形成主控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该区盒8上、盒8下、山1、山2段成岩... 苏里格东区致密气藏储层受多期沉积、成岩及构造等作用影响,成岩过程中压实和胶结作用强烈,成岩作用复杂,储层具有孔隙空间小、孔隙结构复杂等特点。文中在分析成岩储集相形成主控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该区盒8上、盒8下、山1、山2段成岩储集相的孔隙度演化过程进行反演,得出不同储集相各成岩阶段的孔隙度演化模式,据此将成岩储集相分为4类,并对分类成岩储集相的岩性、物性特征进行了详细定量描述。在此基础上,对分类成岩储集相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区整体上微观孔隙结构细小,非均质性较强,但Ⅰ,Ⅱ类成岩储集相明显具有相对较好的孔隙结构及渗流、储集特征,为该区致密气藏筛选优质储层提供了有效的含气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储层 成岩储集相分类 成岩过程 微观孔隙结构 优质储层筛选 含气信息 苏里格东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灯影组储层原生孔隙内胶结物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兴志 方少仙 +2 位作者 侯方浩 黄继祥 李凌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1-3,6,共4页
论述了四川盆地灯影组储层段内亮晶颗粒白云岩和蓝菌藻粘连白云岩中胶结物的发育情况:颗粒和蓝菌藻粘结组构间的原始孔隙在四期七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白云石胶结物充填后基本消失;形成于不同成岩环境中的白云石胶结物,在产状、矿物学和... 论述了四川盆地灯影组储层段内亮晶颗粒白云岩和蓝菌藻粘连白云岩中胶结物的发育情况:颗粒和蓝菌藻粘结组构间的原始孔隙在四期七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白云石胶结物充填后基本消失;形成于不同成岩环境中的白云石胶结物,在产状、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特征上虽有较大的差异,但总体又具有一定的变化趋势,即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胶结物在由孔隙边缘向中心充填的同时,晶粒变粗、颜色变浅、包裹体增多、温度升高、同位素值偏负、阴极发光强度变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原生孔隙 胶结物 盆地 油气藏
下载PDF
安庆铜矿床典型矽卡岩矿物形成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8
7
作者 戴文强 李晓晖 +3 位作者 袁峰 张明明 胡训宇 周涛发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6-354,共9页
安庆铜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安庆-贵池矿集区,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为了更好地理解安庆铜铁矿床矽卡岩成因及矽卡岩成岩过程对后续成矿的影响,文章基于矿区地质条件、矿物学特征和矿床学相关研究成果,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定量... 安庆铜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安庆-贵池矿集区,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为了更好地理解安庆铜铁矿床矽卡岩成因及矽卡岩成岩过程对后续成矿的影响,文章基于矿区地质条件、矿物学特征和矿床学相关研究成果,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定量化研究。模拟结果验证了安庆矽卡岩型矿床是以双交代作用为主形成的。其中,Mg来自碳酸盐岩地层,主要从外带向内带方向迁移,因此外接触带相对富集透辉石。而侵入体中的含Fe热液则从岩体向碳酸盐岩一侧扩散,因此内接触带相对富集石榴石。岩体一侧形成的矽卡岩孔隙度较碳酸盐岩地层大,从而使得更多的含矿热液进入孔隙通道中,继续形成矽卡岩矿物;另一方面,岩体一侧的矽卡岩隔离了含矿热液与碳酸盐岩的直接接触,使得含Fe热液保持一定的活性,有利于后期磁铁矿的形成。同时,这种矽卡岩正反馈的结果为后期磁铁矿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场地。模拟结果可以提高对安庆铜铁矿床矽卡岩成岩过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成因 矽卡岩矿物 成岩过程 矽卡岩正反馈 安庆矿床
下载PDF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定量模拟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承焰 王文广 +3 位作者 董春梅 张宪国 任丽华 史祥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91-515,共25页
成岩体是指在埋藏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部具有成因联系的、不同规模尺度的地质体。从多尺度成岩体研究入手,阐明成岩体中控制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揭示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机制,提出以成岩相为核心的多尺度成岩体... 成岩体是指在埋藏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部具有成因联系的、不同规模尺度的地质体。从多尺度成岩体研究入手,阐明成岩体中控制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揭示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机制,提出以成岩相为核心的多尺度成岩体划分方案,进而归纳总结了成岩体系域、成岩体系、成岩相和成岩亚相不同尺度成岩体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新进展。从单相/多相流体和单矿物/多矿物相互作用角度,将流体-岩石定量模拟划分为长石-流体相互作用定量模拟、石英-流体相互作用定量模拟、多矿物-流体相互作用定量模拟和多相多组分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定量模拟。今后拟重点开展的研究有:层序地层格架/沉积相带框架下不同成岩体内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陆相断陷盆地内与深大断裂、断裂输导有关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煤系地层背景下致密储层中有机酸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咸化湖盆储集层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以及中、新生界碎屑岩风化壳内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定量模拟 成岩体 成因机制 成岩相 多尺度 成岩作用过程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过程及其与油气充注的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储层为例
9
作者 丁超 郭顺 +1 位作者 郭兰 郭小波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4期29-38,共10页
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的时间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在勘探评价中具有关键作用。将铸体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核磁共振相结合,细致分析了储层砂岩成岩过程与孔隙演化。结合已有油气成藏资料,综合建立了储层砂岩埋藏-成岩-孔隙演化-... 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的时间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在勘探评价中具有关键作用。将铸体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核磁共振相结合,细致分析了储层砂岩成岩过程与孔隙演化。结合已有油气成藏资料,综合建立了储层砂岩埋藏-成岩-孔隙演化-油气充注的演化序列。结果表明:富县地区长8储层类型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喉关系复杂,为低-特低孔及特低-超低渗致密储层。早成岩阶段A期,长8储层经历机械压实(压溶)作用(Φ_(2)=21.6%),少量胶结物生成,距今192.5~152.0 Ma(J_(1)~K_(1)),Ⅰ期油气充注;早成岩阶段B期,大量胶结物生成(Φ_(3)=6.9%);中成岩阶段,距今152~126 Ma(K_(1)),Ⅱ期油气充注(主成藏阶段);晚期盆地构造抬升(Φ_(3)=10.8%),距今65.0~36.5 Ma(E_(1)),Ⅲ期油气充注。成岩过程导致油气充注的选择性与储层含油的差异性,研究成果对于寻找富县地区长8储层的“甜点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县地区 长8储层 成岩过程 孔隙演化 成藏时序
下载PDF
大庆头台地区扶余油层无效缝的形成与分布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庆和 陈发景 +2 位作者 李长禄 王永霖 王丽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91-402,共12页
:在研究大庆头台地区扶余油层微裂缝的基础上给出了无效缝的概念 ,从研究与无效缝形成有关的成岩作用入手 ,研究了成岩作用中的演化及无效缝的形成 ,论述了微裂缝形成期次、成藏期、次生矿物作用及无效缝形成期次的匹配关系。阐述了无... :在研究大庆头台地区扶余油层微裂缝的基础上给出了无效缝的概念 ,从研究与无效缝形成有关的成岩作用入手 ,研究了成岩作用中的演化及无效缝的形成 ,论述了微裂缝形成期次、成藏期、次生矿物作用及无效缝形成期次的匹配关系。阐述了无效缝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在扶余油层中的分布特征。通过对无效缝的研究 ,揭示了无效缝的形成与发展对大庆头台地区扶余油层产油能力和储油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对特低渗透裂缝型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效缝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扶余油层
下载PDF
胶凝砂砾石的工程性质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双全 范适生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5-128,144,共5页
胶结砂砾石坝结合了土石坝造价低及混凝土坝安全性高的优点,可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在遇超标洪水后不会溃堤,恢复期短,抢险救灾难度大幅降低。通过总结目前国内外胶凝砂砾石坝工程实例的优势,结合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库区胶凝砂砾石堤... 胶结砂砾石坝结合了土石坝造价低及混凝土坝安全性高的优点,可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在遇超标洪水后不会溃堤,恢复期短,抢险救灾难度大幅降低。通过总结目前国内外胶凝砂砾石坝工程实例的优势,结合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库区胶凝砂砾石堤防工程施工实例,通过人工选择胶凝材料与砂砾石拌和、摊铺、碾压模拟砂卵石的成岩过程。试验分析人工合成胶凝砂砾石的工程性质,确定最优配合比,并与冶勒电站天然钙质胶结的胶凝砂砾石的工程性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人工合成胶凝砂砾石筑堤坝安全可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砂砾石 配合比 成岩过程 堤坝 犍为航电枢纽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志留系砂岩储层成岩与成藏过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文霞 桂丽黎 +5 位作者 周慧 鲁雪松 李传新 熊冉 余小庆 万佳林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03-4116,共14页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志留系发现工业油气流,但该地区构造演化复杂,勘探程度低,油气成藏研究薄弱.以新苏地1井为例,通过薄片观察、阴极发光、包裹体岩相学、荧光光谱和显微测温实验,分析柯坪地区志留系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孔隙演...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志留系发现工业油气流,但该地区构造演化复杂,勘探程度低,油气成藏研究薄弱.以新苏地1井为例,通过薄片观察、阴极发光、包裹体岩相学、荧光光谱和显微测温实验,分析柯坪地区志留系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孔隙演化和成藏过程.结果表明,柯坪地区志留系砂岩储层发育两期油气包裹体:第一期为黄色荧光油气包裹体,早于石英加大边的形成;第二期为蓝色荧光油气包裹体,伴生有沥青、气‒油‒沥青包裹体,反映了天然气和原油混合形成凝析油气和稠油沥青沉淀的过程.柯坪志留系成藏过程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晚海西期来自奥陶系正常油的充注;第二阶段为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来自于寒武系的高成熟干气与来自奥陶系的正常油发生混合形成凝析油藏和稠油沥青;第三阶段为燕山晚期‒喜山期,油气藏经历调整改造,靠近活动性强的沙井子断裂附近油气藏被破坏,远离活动性断裂的斜坡带油气藏得以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流体包裹体 成岩序次 成藏过程 志留系 柯坪地区 塔里木盆地 油气地质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成岩相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向芳 陈康 +2 位作者 李凤杰 孟繁星 孟立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30,共8页
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的储层特征、成岩特征和成岩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长9油层组储层主要为粒度较粗的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杂基含量较少,以绿泥石和浊沸石胶结物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粒内溶... 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的储层特征、成岩特征和成岩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长9油层组储层主要为粒度较粗的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杂基含量较少,以绿泥石和浊沸石胶结物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2)储集砂岩目前主要处于中成岩A期—B期,弱的压实作用、胶结物和自生矿物有限充填作用和较为发育的长石和浊沸石溶蚀作用,对原生粒间孔的保留和次生孔隙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3)将该区划分出浊沸石溶蚀相、绿泥石环边残余粒间孔相和硅质胶结相,其分布与物源供给、沉积特征和水动力作用有关;(4)该区最为有利的成岩相为与分流河道砂体相关的绿泥石环边残余粒间孔相和浊沸石溶蚀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塬地区 长9油层组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成岩相划分
下载PDF
Sedimentary diagenesis of rudist shoal and its control on reservoirs: A case study of Cretaceous Mishrif Formation, H Oilfield, Iraq 被引量:2
14
作者 YU Yichang SUN Longde +7 位作者 SONG Xinmin GUO Rui GAO Xingjun LIN Minjie YI Liping HAN Haiying LI Fengfeng LIU Hangyu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6期1075-1087,共13页
Based on the core, cast thin section, whole rock analysis, conventiona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high pressure mercury intrusion test, the sedimentary diagenesis characteristics of rudist shoal in Cretaceous Mishrif Fo... Based on the core, cast thin section, whole rock analysis, conventiona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high pressure mercury intrusion test, the sedimentary diagenesis characteristics of rudist shoal in Cretaceous Mishrif Formation of H Oilfield, Iraq and its control on the reservoir were studied. The rudist shoal of the Mishrif Formation develops in the high-stand systems tract and is distributed in the high places of paleogeomorphology on the edge of platform with strong hydrodynamic force.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sea level changes, lithologic evolution and sedimentary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dist shoal, the single rudist shoal is divided into four lithologic sections: A, B, C and D, that is, low-angle cross-bedding pelletoids-rudist packstone, low-angle cross-bedding and parallel bedding arene-rudist grainstone, parallel bedding rudist gravel limestone, and horizontal bedding carbonaceous mudstone. The complete sedimentary sequence of a single rudist shoal is often disrupted. Several rudist shoals superimpose to form thick rudist shoal sediment. The single rudist shoal thickness and lithologic sections assemblage change regularly in vertical direction. The rudist shoa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dissolution, weak cementation and strong compaction", forming pore-type reservoir with intergranular pores, intergranular dissolved pores, mold pores, and dissolved pores. With mainly coarse pore throats larger than 5 μm, the reservoir is of medium-high porosity and high permeability. There is lithological reverse cycles inside single shoals and between single shoals, with content of mud crystals decreasing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dissolution increasing, cementation decreasing in strength, pore throats getting larger,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turning better. The rudist shoal of MB2-1 at the top of the high-stand systems tract has the largest thickness, moreover, subject to the strongest atmospheric freshwater leaching, this layer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dissolution and the largest pore throat, so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aq CRETACEOUS rudist SHOAL SEDIMENTARY process diagenetic evolution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Factor Controlling Reservoir Properties and Flow Unit Determination in the Ilam Formation of Dezfol Embayment at Zagros Fold-Thrust Belt, Southwest of Iran
15
作者 Peiman Rezaie Akram Jooybari +1 位作者 Majid Mehdi Pour Mansour Gorbani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6年第7期660-671,共12页
Dezfol embayment in the Southwest of Iran is located in the Zagros fold-thrust belt, which i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petroleum provinces. Ilam Formation (Santonian-Companian) is one of the reservoir formations in... Dezfol embayment in the Southwest of Iran is located in the Zagros fold-thrust belt, which i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petroleum provinces. Ilam Formation (Santonian-Companian) is one of the reservoir formations in this area that has been less studied. This paper focused on reservoir properties in this formation using petrography and petrophysics data. According to the petrography studies Ilam Formation composed of limestone as dominant lithology. Detailed petrographic analyses, have led to identification of 10 micro-facies which are represented as a carbonate ramp depositional model. Also petrographic analyses are revealed that cementation, dissolution, compaction and dolomitization are most important digenetic processes. Detailed petrographic analyses and petrophysics data showed that due to mud-supported nature of more facies (inherited low reservoir potential from their depositional settings), diagenetic proc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creasing of reservoir quality. However cementation and dissolution had negative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Ilam reservoir formation, respectively. Finally at the end for better correlation and to create a flow unit, according to the petrography data and using petrophysics log, this reservoir is divided into 5 units (flow unite) by using Geolog software and then they have been correlated across the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NENT diagenetic process Flow Unit Petrophysic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Ilam Formation Dezfol Embayment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四下亚段砂砾岩致密化过程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阳 王永诗 杜振京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93-94,共2页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四下亚段砂砾岩中富含油气(刘华,2012),但由于砂砾岩沉积成因复杂,又经历了漫长的成岩演化过程,烃源岩经历了正常原油、凝析油气、湿气多次生烃,多期生烃与致密砂砾岩储层致密化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匹配关系,使研究区...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四下亚段砂砾岩中富含油气(刘华,2012),但由于砂砾岩沉积成因复杂,又经历了漫长的成岩演化过程,烃源岩经历了正常原油、凝析油气、湿气多次生烃,多期生烃与致密砂砾岩储层致密化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匹配关系,使研究区致密砂砾岩成藏过程复杂化。明确砂砾岩致密化过程及其与油气充注的关系,是正确认识油气藏类型、查清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 成岩过程 油气成藏 盆地模拟 东营凹陷
下载PDF
香港世界地质公园晚侏罗世荔枝庄组岩石组合及其成岩地质过程解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杨 杨家明 +7 位作者 杨祝良 沈加林 马雪 陈羽岚 钱迈平 邢光福 余明刚 段政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9-769,共11页
中国东南大陆晚侏罗世地层普遍缺失,仅零星见于个别地区,香港新界东北的荔枝庄组即为其一。荔枝庄组出露于香港世界地质公园沉积岩园区的荔枝庄地区,自下往上由火山岩—沉积岩—火山岩组合而成,沉积岩中发育大型包卷层理和滑塌构造等典... 中国东南大陆晚侏罗世地层普遍缺失,仅零星见于个别地区,香港新界东北的荔枝庄组即为其一。荔枝庄组出露于香港世界地质公园沉积岩园区的荔枝庄地区,自下往上由火山岩—沉积岩—火山岩组合而成,沉积岩中发育大型包卷层理和滑塌构造等典型沉积构造,是香港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晚侏罗世火山—沉积岩系。通过实测地层剖面研究,确定其成岩过程大体上可划分为早期普林尼式火山爆发、中期破火山口湖相沉积和晚期普林尼式火山爆发三个阶段,以湖相沉积作用为主、火山喷发作用为辅;受晚期火山岩浆活动的影响,沉积岩层普遍发生硅化或炭化。荔枝庄组独特的岩石组合与形成的古地理环境,为探讨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火山活动—沉积作用方式与成岩过程,提供了难得的研究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火山口湖相沉积 岩石组合 成岩地质过程 晚侏罗世 荔枝庄组 香港世界地质公园
下载PDF
埃塞俄比亚北部施瑞地区新元古界钾长花岗岩成岩过程浅析
18
作者 余宗文 李昌元 +1 位作者 张文山 汪程 《南方金属》 CAS 2016年第2期23-27,共5页
通过对埃塞俄比亚北部施瑞地区新元古界钾长花岗岩做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研究及岩体主量元素测试分析可知,施瑞地区新元古界钾长花岗岩成分含量较稳定,尤其是SiO_2和Al_2O_3的含量变化不大,说明在其形成岩体的原始岩浆均一化程... 通过对埃塞俄比亚北部施瑞地区新元古界钾长花岗岩做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研究及岩体主量元素测试分析可知,施瑞地区新元古界钾长花岗岩成分含量较稳定,尤其是SiO_2和Al_2O_3的含量变化不大,说明在其形成岩体的原始岩浆均一化程度较高,该区花岗岩的基性组分含量较低,酸性和碱性组分含量高,表明该区花岗岩分异演化程度高.分异指数(DI)具有较高的值,固结指数SI普遍较小,说明本区岩浆分异结晶演化程度及酸性程度均很高,这也表明原始岩浆的结晶分异强烈.岩体主量元素低TiO_2和P_2O_5的特征,表明岩浆经历了显著的钛铁矿、磷灰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从岩体Harker图解显示出成岩过程中存在部分矿物结晶分异出该岩浆体系.埃塞俄比亚北部施瑞地区新元古界钾长花岗岩应为结晶分异作用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塞俄比亚 施瑞地区 成岩过程
下载PDF
岩石学组成及其成岩演化过程对致密砂岩储集质量与产能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盒8天然气储层为例 被引量:61
19
作者 罗静兰 刘新社 +3 位作者 付晓燕 李杪 康锐 贾亚妮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7-545,共9页
在岩心观察基础上,通过常规、铸体与荧光薄片镜下观察与定量统计,图像粒度与图像孔喉、毛细管压力、孔隙度与渗透率、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结合LA-ICP-MS碎屑锆石微区U-Pb定年等物源示踪成果,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盒8段致... 在岩心观察基础上,通过常规、铸体与荧光薄片镜下观察与定量统计,图像粒度与图像孔喉、毛细管压力、孔隙度与渗透率、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结合LA-ICP-MS碎屑锆石微区U-Pb定年等物源示踪成果,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盒8段致密砂岩的类型与岩石学组成及其成岩演化过程对各砂岩孔隙结构、储集性能与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砂岩类型、岩石学组分及其原始物性特征主要受源区母岩性质的控制,其经历的成岩演化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后者决定了各砂岩孔隙发育特征、储集性能的优劣及产能的大小.石英砂岩与岩屑石英砂岩经历了复杂的多期成岩作用过程,前者的粒间溶孔和高岭石晶间微孔与微溶孔发育,其储集性能及含气性最好;后者较发育的绿泥石薄膜保存了较多的原生粒间孔,加之粘土矿物与凝灰质填隙物中大量晶间微孔与微溶孔较发育,其储集性能与含气性次之.高塑性岩屑砂岩与钙质胶结砂岩经历的成岩演化过程相对较简单,前者经历早成岩阶段强烈压实作用后大部分已成为低孔低渗、部分成为致密储层;碳酸盐胶结物是导致钙质胶结砂岩低孔、低渗-致密储层的主要胶结物,此类砂岩经历中成岩阶段A期之后,基本成为致密的非储层.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致密砂岩成岩-烃类充注演化序列及致密化过程与机理,寻找天然气储层"甜点"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 成岩演化过程 储集性能 致密砂岩 上古生界盒8段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黑色岩系成岩成矿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被引量:42
20
作者 范德廉 刘铁兵 叶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5-72,T002,共9页
黑色岩系在其形成和发展中,特别是在成岩成矿过程中都离不开生物地球化学作用。通过对震旦纪一下古生代五套黑色岩系及其中四类矿床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及稳定同位素研究,从生物成矿的角度讨论了这些黑色岩系和矿床在成岩成矿过程中... 黑色岩系在其形成和发展中,特别是在成岩成矿过程中都离不开生物地球化学作用。通过对震旦纪一下古生代五套黑色岩系及其中四类矿床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及稳定同位素研究,从生物成矿的角度讨论了这些黑色岩系和矿床在成岩成矿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并强调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循环及生物地球化学体系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成矿 成岩 生物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