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疑诊发育迟缓儿童1979例的Gesell量表结果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平 熊菲 +1 位作者 伍晋辉 杨凡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869-872,共4页
目的了解疑诊发育迟缓儿童智能发育概况,为指导早期筛查及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保健门诊行Gesell发育评估的2 178例疑诊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发育商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疑诊发育迟缓儿童智能发育概况,为指导早期筛查及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保健门诊行Gesell发育评估的2 178例疑诊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发育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数据完整者1 979例,其中男童约占76.5%(1 514/1 979),女童约占23.5%(465/1 979),且不同月龄段男、女童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52,P<0.05)。语言能区发育缺陷比例高达86.2%,适应性行为、个人-社交行为、精细动作及大运动能区发育缺陷比例分别为68.6%、68.0%、57.3%及52.8%。男童语言能区发育缺陷比例高于女童(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语言能区发育缺陷程度与适应行为、个人-社交行为、大运动及精细动作能区发育缺陷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731、0.795、0.676、0.690,P<0.001)。结论疑诊发育迟缓儿童中语言发育缺陷问题突出,且伴其余能区不同程度发育缺陷,尤其应重点关注男童语言发育,早期对儿童进行以语言发育为主的全面智能发育干预应作为临床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sell量表 语言发育 发育迟缓 儿童
原文传递
0~3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与Gesell发育评估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超 李诚善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141-1143,1148,共4页
目的了解近三年北京市顺义区0~3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评估预警征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9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接受Gesell发育评估的儿童1360例,检索相应儿童在社区体检中预警征的结果,对两种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 目的了解近三年北京市顺义区0~3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评估预警征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9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接受Gesell发育评估的儿童1360例,检索相应儿童在社区体检中预警征的结果,对两种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esell发育评估儿童1360例中男童约占69.9%,女童约占30.1%,男童比例显著高于女童(χ^(2)=214.412,P<0.05),男童语言及个人-社交能区显著低于女童(t=4.201、2.186,P<0.05)。预警征筛查中12月龄以内的儿童阳性项目以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育落后为主,而12~36月龄儿童阳性项目以语言发育落后为主,各年龄段预警征阳性项目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50、5.762、9.966、8.895、57.731、231.749、105.385、56.919,P<0.05)。经Kappa一致性检验,预警征与Gesell发育评估结果一致性为中等(Kappa=0.559,P<0.05)。预警征2项及以上阳性的儿童其适应性DQ值低于1项预警征阳性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8,P<0.05)。结论需关注男童心理行为发育,注重儿童早期发育促进,尤其重点关注婴儿的大运动及精细动作、幼儿的语言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SELL发育量表 预警征 发育迟缓 儿童 神经心理发育
原文传递
下一代测序技术在遗传相关性智力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沈茹 任保艳 +1 位作者 蒋鸿超 王晓岩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2期152-156,共5页
智力障碍(intellectual disability,ID),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综合症,不但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ID病因十分复杂,既有外在的环境因素又有内在的遗传因素。近年来,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 智力障碍(intellectual disability,ID),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综合症,不但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ID病因十分复杂,既有外在的环境因素又有内在的遗传因素。近年来,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从一种新兴技术变成了主流检测技术被逐渐应用于临床诊断,其通量高、快速、高效等优势为遗传性疾病的诊断研究带来重大变革。本文将从智力障碍概述、病因分析、遗传性检测技术以及NGS在遗传性智力障碍诊断中的应用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性智力障碍病人的临床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迟缓 智力障碍 遗传诊断 二代测序
下载PDF
郑州地区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发育迟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军 杨国俊 +2 位作者 李友炳 刘建涛 李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30期5172-5175,共4页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营养现状,探讨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7月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和匹配的方法,共调查郑州地区6所农村幼儿园幼儿562名,其中留守儿童272名(48.40%),分为单亲外出组和双亲外出...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营养现状,探讨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7月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和匹配的方法,共调查郑州地区6所农村幼儿园幼儿562名,其中留守儿童272名(48.40%),分为单亲外出组和双亲外出组,其余由父母监护的儿童为对照组。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 单亲外出组、双亲外出组和对照组儿童发育迟缓率分别为7.41%、11.59%和5.17%,双亲外出组儿童发育迟缓率高于单亲外出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年龄、出生体重、独生子女、疾病史、父亲体质指数(BMI)、母亲文化程度、看护人意愿、看护人关系及1周早餐次数9个因素与发育迟缓有关。结论 应对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进行营养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发育迟缓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葡萄糖转运子1缺陷综合征运动障碍特点和诊疗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姬辛娜 徐翠娟 +3 位作者 高志杰 陈述花 许克铭 陈倩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子1缺陷综合征(GLUT1-DS)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分析运动障碍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4例GLUT1-DS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随访情况。结果 4例中男2例、女2例,起病年龄2~15个月。表现为运动障碍、癫癎发作...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子1缺陷综合征(GLUT1-DS)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分析运动障碍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4例GLUT1-DS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随访情况。结果 4例中男2例、女2例,起病年龄2~15个月。表现为运动障碍、癫癎发作和发育迟缓,均以癫癎发作为首诊原因。4例均有持续性共济失调、肌张力异常和构音障碍,2例有持续性震颤,发作性肢体瘫痪和眼球运动障碍各2例,劳累易诱发发作性症状。4例患儿的脑脊液葡萄糖及其与血糖的比值均降低。4例均检测到SLC2A1基因突变,均接受生酮饮食治疗,生酮比3:1~2:1,发作性症状5周内完全缓解。结论对于合并多样化运动障碍的智力运动发育迟缓的癫癎患儿需考虑GLUT1-DS,生酮饮食的生酮比维持在3:1~2:1可起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子1缺陷综合征 运动障碍 发育迟缓 癫癎 SLC2A1基因 儿童
原文传递
早期认知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曹务莲 欧芙蓉 张琳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7年第6期30-32,35,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认知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康复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怀化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治疗的发育迟缓患儿1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95)和对照组(n=90)。观察组接受认知训练和常规康复,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两组患... 目的观察早期认知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康复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怀化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治疗的发育迟缓患儿1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95)和对照组(n=90)。观察组接受认知训练和常规康复,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发育水平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的康复效果更明显。结论早期认知语言训练能有效提高发育迟缓患儿各能区发育水平,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迟缓 认知 康复 早期干预
下载PDF
2q37缺失综合征2例临床及基因芯片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钱家乐 陈少科 +3 位作者 李川 范歆 罗静思 黄朋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5-477,共3页
2q37缺失综合征是由于2号染色体长臂3区7带片段缺失引起,患者常发生以智力及生长发育障碍、骨骼畸形、外观及行为异常为主的一系列症状,因此也称为BDMR综合征或AHO-like综合征。由于此类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用常规的细胞遗传学检验技术... 2q37缺失综合征是由于2号染色体长臂3区7带片段缺失引起,患者常发生以智力及生长发育障碍、骨骼畸形、外观及行为异常为主的一系列症状,因此也称为BDMR综合征或AHO-like综合征。由于此类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用常规的细胞遗传学检验技术较难检测到基因组微小缺失,在临床上常易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q37缺失综合征 基因芯片分析 发育迟缓 智力低下
原文传递
2例Lesch-Nyhan综合征患儿及家系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小丽 贾天明 +2 位作者 张晓莉 甘玲 郭芪良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Lesch-Nyhan综合征(Lesch-Nyhan syndrome, LNS)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2例LNS家系中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查,抽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法进行基因检测,并采用Sange... 目的探讨Lesch-Nyhan综合征(Lesch-Nyhan syndrome, LNS)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2例LNS家系中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查,抽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法进行基因检测,并采用Sanger测序法进行位点验证及家系验证。结果 2例先证者围生期无明显异常,均于6个月内出现发育落后,1岁6个月后出现自残行为,血尿酸增高,2例先证者HPRT1基因均存在突变,先证者1为c.609+5G>A的剪接突变,先证者2为c.212G>A,p.G71D的错义突变。结论伴尿酸增高的发育落后患儿应警惕LNS的发生,基因检测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sch-Nyhan综合征 高尿酸血症 发育落后 自残行为 HPRT1基因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从督脉之络长强穴治疗小儿发育迟缓的思路 被引量:5
9
作者 邹国香 杨晓茜 +1 位作者 全景江 邓永祥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661-665,共5页
目的:探讨从督脉之络长强穴治疗小儿发育迟缓疗效,以期丰富治疗方法和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发育迟缓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以感知、记忆... 目的:探讨从督脉之络长强穴治疗小儿发育迟缓疗效,以期丰富治疗方法和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发育迟缓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以感知、记忆力、语言综合训练,观察组加用针刺长强穴。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完成后患者Gesell发育量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症状积分、微量元素变化,对2组进行治疗后疗效评价。结果:1)2组完成后Gesell发育量表中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社交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反射、固定、移动、物体控制、抓握、视觉-运动统合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组治疗完成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增加,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43.59%、总有效率87.18%,对照组显效率25.64%、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4)2组治疗前、治疗完成后钙、锌、铁元素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2组钙、锌、铁元素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长强穴结合康复训练能促进语言功能发育,提高各能区发育水平,促进微量激素分泌,有重要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之络 长强穴 小儿 发育迟缓 语言功能 微量元素 量表积分 疗效
下载PDF
Wolf-Hirschhorn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欧跃徐 曹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24-529,共6页
目的 探讨Wolf-Hirschhorn综合征(WHS)的临床表现、遗传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8年6月诊治的11例WH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符合WHS染色体改变诊断标准者15例,其中男6例、女9例,就诊年龄中位数为4月龄。15例... 目的 探讨Wolf-Hirschhorn综合征(WHS)的临床表现、遗传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8年6月诊治的11例WH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符合WHS染色体改变诊断标准者15例,其中男6例、女9例,就诊年龄中位数为4月龄。15例患儿的染色体检测均有4p结构畸变,主要为单纯4p缺失(46.6%),其他还存在臂间倒位、重复或插入、衍生染色体、环状染色体。其中3例进一步行基因检测确认缺失片段大小。15例中11例资料完整,临床表现明确。首诊原因包括癫痫5例,生后反应差、低体质量5例,肺炎1例。主要核心临床表现为生长/精神发育迟缓、癫痫、希腊武士头盔面容,还可能存在多系统异常。3例在1岁内因肺炎/惊厥死亡,存活者均存在严重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结论WHS为4号染色体的结构畸变,4p16.3上的关键基因缺失,导致生长/精神发育迟缓、癫痫、特殊面容、多系统异常,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f-Hirschhorn综合征 4号染色体 发育迟缓 癫痫
下载PDF
智力障碍和发育迟缓患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鑫 孙艳利 +1 位作者 钟倩倩 张磊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1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智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与染色体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搜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进行遗传咨询,有智力障碍或生长发育迟缓、特殊面容及其他先天畸形等症状306例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采取人体外周血淋... 目的分析儿童智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与染色体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搜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进行遗传咨询,有智力障碍或生长发育迟缓、特殊面容及其他先天畸形等症状306例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采取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3 d,G显带分析核型,必要时结合C显带和N显带进行核型分析。结果306例中,染色体核型异常62例,异常检出率为20.26%;其中常染色体异常41例(13.40%),性染色体异常9例(2.94%),染色体多态12例(3.92%)。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以及先天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染色体检查对疑似病例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发育迟缓 智力低下 核型分析
下载PDF
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临床特征及独立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何美春 《智慧健康》 2024年第5期66-70,共5页
目的 分析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临床特征及独立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青春期生长发育迟缓患儿(观察组)和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青春期儿童6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维生素、... 目的 分析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临床特征及独立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青春期生长发育迟缓患儿(观察组)和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青春期儿童6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维生素、叶酸、铁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25-羟维生素-D、血钙等营养物质,同时测定生长激素水平、与骨密度等指标了解两组检测对象临床特征的差异。同时,通过询问调查对象本人和家长,对其基本情况(饮食、睡眠、情绪管理、运动情况)进行回溯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血液中各类营养物质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25-羟维生素-D的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P<0.05)。而分析影响发育迟缓的因素发现,遗传因素、母体因素、家庭教养因素和精神因素是影响发育迟缓发生率的主要因素,且观察组的不良因素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影响青春期发育迟缓发生率的因素比较复杂,且该疾病与患儿血液中部分营养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发育迟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发育迟滞临床研究
13
作者 任莉 万鸽 +2 位作者 李孟 谢小培 张靖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174-180,共7页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按摩在小儿发育迟滞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 000例发育迟滞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各1 000例。研究组治疗期间脱落48例,最终纳入952例患儿;常规组治疗期间脱落51例,最终纳入949例患儿。常规...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按摩在小儿发育迟滞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 000例发育迟滞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各1 000例。研究组治疗期间脱落48例,最终纳入952例患儿;常规组治疗期间脱落51例,最终纳入949例患儿。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中医穴位按摩。比较2组智商发育、语言功能[Gesell发育量表(GDS)]、运动功能[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FM)、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脑神经损伤相关指标[S100β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值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后,2组语言商、操作商、全智商分数均较治疗前上升,研究组上述3项分数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6个月后,2组语言商、操作商、全智商分数均较治疗3个月升高(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2组抓握能区、视觉运动统合能区、GMFM、G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研究组上述4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6个月后,2组抓握能区、视觉运动统合能区、GMFM、GDS评分均较治疗3个月上升(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2组生活自理量表、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及ADL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上述3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6个月后,2组生活自理量表、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及ADL总分均较治疗3个月下降(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2组S100β蛋白、MBP、NSE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上述3项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6个月后,2组S100β蛋白、MBP、NSE水平均较治疗3个月下降(P<0.05)。结论:中医穴位按摩在治疗小儿发育迟滞康复中效果显著,可减轻患儿脑神经损伤,促进患儿智力发育,改善患儿语言、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迟滞 穴位按摩 运动功能 智商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2015~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9382名2岁以下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分析
14
作者 张岩 孙香梅 +2 位作者 崔丽 崔晓立 彭燕梅 《医师在线》 2024年第6期64-68,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2岁以下婴幼儿的神经心理发育状况,分析不同性别、不同月龄的发育差异,以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制定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9382例就诊婴幼儿进行测评,并根据发育商进行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2岁以下婴幼儿的神经心理发育状况,分析不同性别、不同月龄的发育差异,以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制定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9382例就诊婴幼儿进行测评,并根据发育商进行结果分析。结果9382例婴幼儿中,发育迟缓婴幼儿共459例,占4.9%;其中,单能区发育迟缓397例(86.5%),多能区发育迟缓62例(13.5%)。男孩在精细动作(1.4%)、语言(1.1%)和社交行为(2.9%)方面的发育迟缓发生率均高于女孩(P<0.05)。4~6月龄、7~9月龄、10~12月龄、13~18月龄、19~24月龄的婴幼儿分别在适应能力(2.0%)、大运动(1.5%)、精细动作(1.5%)、社交行为(12.5%)、语言(3.0%)方面的发育迟缓率相对较高。进一步分析显示:7~9月龄女孩的精细动作和语言发育商高于男孩;10~12月龄和13~18月龄的女孩在精细动作、语言和社交行为方面的发育商高于男孩;13~18月龄女孩在精细动作和语言的发育商高于男孩,19~24月龄女孩在五大能区上的发育商得分均高于男孩;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孩发育迟缓的发生情况较严重,主要表现在精细动作、语言和社交行为三个方面,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并通过整合医学专业知识与教育实践,以促进婴幼儿神经心理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神经心理发育 发育商 发育迟缓
下载PDF
不明原因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缓儿童基因检测结果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静 刘芸 +4 位作者 黄浩宇 吴金庭 刘春明 张杨萍 王文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3-938,共6页
背景 发育迟缓(DD)/精神发育迟缓(MR)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异质性强,该类患儿的早期精准诊断十分困难,目前国内鲜有大样本分析该类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目的 分析DD/MR患儿基因检测结果,为DD/MR患儿确定遗传学诊断、制订... 背景 发育迟缓(DD)/精神发育迟缓(MR)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异质性强,该类患儿的早期精准诊断十分困难,目前国内鲜有大样本分析该类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目的 分析DD/MR患儿基因检测结果,为DD/MR患儿确定遗传学诊断、制订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1年9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的93例DD/MR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和拷贝数变异(CNV)检测,分析与患儿临床表现相关的致病性基因突变位点和CNV特点,分析基因突变检出情况。结果 93例患儿临床表现包括运动发育落后、智力低下或全面性发育落后,发育水平落后于正常发育里程碑。共检出遗传变异74例,检出率为79.6%,其中40例(43.0%)为致病性基因突变,13例(14.0%)为基因CNV,21例(22.6%)为突变意义未明。基因检测结果共涉及50种基因,所致疾病中SMN1基因突变引起的脊髓性肌萎缩症所占比例最高(10.0%,4/40),其次为COL6A2基因突变引起的Bethlem综合征1型(7.5%,3/40)及CSPP1基因突变所致的Joubert综合征21型(5.0%,2/40)。结论 致病基因突变和基因CNV可能是导致DD/MR的主要病因,SMN1、COL6A2、CSPP1为DD/MR患者常见突变基因,WES结合CNV检测对明确DD/MR的病因,特别是对诊断表型和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儿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迟缓 精神发育迟滞 突变 全外显子测序 拷贝数变异 基因检测
下载PDF
32例智力低下发育迟缓患儿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党颖慧 宋婷婷 +4 位作者 万陕宁 郑芸芸 黎昱 陈必良 张建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4期29-33,共5页
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全基因组水平对32例不明原因的智力低下或发育迟缓患儿(mental retardation or developmental delay,MR/DD)进行拷贝数变异检测(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探讨CM... 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全基因组水平对32例不明原因的智力低下或发育迟缓患儿(mental retardation or developmental delay,MR/DD)进行拷贝数变异检测(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探讨CMA对不明原因MR/DD患儿可能的分子病因诊断的作用,寻求与遗传学相关的致病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1月到笔者医院初步诊断为MR/DD的32例患儿,利用CytoScan750K芯片检测全基因组CNVs,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致病性CNVs。结果:在32例不明原因MR/DD患者中共检测到16例存在CNVs,通过比对数据库8例确认为致病性CNVs,阳性率25%,其中1q21.1缺失综合征1例,Waardenburg综合征1例,Smith-Magenis综合征1例,其他5例携带MR/DD相关的CNVs。结论:CNVs相关的微缺失或微重复是不明原因MR/DD的病因之一,CMA可作为对不明原因MR/DD患儿的病因诊断技术,对深入研究MR/DD病因机制及为患儿预后和家庭再发风险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发育迟缓 智力低下 拷贝数变异
下载PDF
GRIN1突变相关发育迟缓患儿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亚亚 丁宇 +6 位作者 姚如恩 王依柔 张倩文 李群 王剑 王秀敏 娄丹 《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对GRIN1基因突变相关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例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2例患儿及其父母进行靶向基因测序(TGS)。结合文献分析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结果2例患儿均表现为精神... 目的对GRIN1基因突变相关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例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2例患儿及其父母进行靶向基因测序(TGS)。结合文献分析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结果2例患儿均表现为精神发育迟缓、语言落后、运动落后,无特殊面容,无癫痫,其中1例合并矮小症。TGS结果显示,2例患儿均存在GRIN1基因变异,1例为“错义变异c.1672T>G,p.Phe558Val(杂合)”,1例为“错义变异c.1852G>A,p.Gly618Ser(杂合)”,2例患儿的父母该位点均为正常基因型。结论2例发育迟缓患儿的GRIN1基因变异为新发现的变异。TGS有助于明确发育迟缓患儿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IN1基因 基因突变 发育迟缓
下载PDF
小儿发育迟缓的诊疗思路及干预误区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虎杰 王辉 +1 位作者 任永嘉 李芳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年第5期416-419,共4页
本文根据小儿发育迟缓的临床特点,对其中西医病名、病因、分类、诊断策略、治疗与康复及容易忽略的问题等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与归纳。小儿发育迟缓的临床表现多样,病因复杂,诊断困难,贵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关键词 发育迟缓 五迟 早发现 综合治疗 误区 干预
下载PDF
SYNGAP1基因变异相关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5型8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晓乐 田亚男 +1 位作者 陈晨 彭镜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9-496,共8页
目的 总结SYNGAP1基因相关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5型患儿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诊治的8例SYNGAP1基因相关智力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儿的平均起病年龄为9月龄,均伴有中重度发育迟缓(语言... 目的 总结SYNGAP1基因相关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5型患儿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诊治的8例SYNGAP1基因相关智力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儿的平均起病年龄为9月龄,均伴有中重度发育迟缓(语言落后为著),其中7例患儿伴癫痫发作。8例患儿中7例为新发杂合变异(3例移码变异、2例无义变异和2例错义变异),1例为6p21.3微缺失。目前已报道的中国SYNGAP1基因变异相关智力障碍患儿(包括该研究)有48例,其中40例伴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平均起病年龄为31.4月龄,多为移码变异(15/48,31%)和无义变异(19/48,40%)。治疗上,有癫痫用药史记录的33例患儿中,丙戊酸抗癫痫发作治疗对多数患儿有效(85%,28/33),其中48%(16/33)患儿丙戊酸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达到发作完全控制。结论 SYNGAP1基因相关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5型患儿起病年龄早,多数患儿伴癫痫发作,以移码变异和无义变异为主,丙戊酸抗癫痫发作治疗对多数患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障碍 SYNGAP1基因 发育迟缓 癫痫 儿童
下载PDF
疑诊发育迟缓儿童的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林莉 毛孝容 《健康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目的分析疑诊发育迟缓儿童智能发育水平,为早期筛查及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12例因疑诊发育迟缓于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智能发育测试分析比较不同性别疑诊发育迟缓儿童的发育商水平。结果412例疑诊发育迟缓儿童... 目的分析疑诊发育迟缓儿童智能发育水平,为早期筛查及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12例因疑诊发育迟缓于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智能发育测试分析比较不同性别疑诊发育迟缓儿童的发育商水平。结果412例疑诊发育迟缓儿童月龄2.0~71.6月,总发育商为(85.4±15.4)分,发育商中下和低下水平共174例。男童中下和低下发育的发生率(126/252,50.0%)高于女童(48/16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73,P<0.001)。女童各能区的发育商均高于男童,其中个人-社交、语言、精细动作、适应性行为能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的个人-社交行为、语言、适应性行为、精细动作和大运动能区发育中下和低下发生率均高于女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疑诊发育迟缓儿童中个人-社交和语言发育问题明显,尤其应关注男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发育 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 性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