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含气量测定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21
1
作者 薛晓辉 岳小金 韦巍 《中国煤炭地质》 2013年第4期27-29,共3页
页岩气以吸附或游离态赋存与泥页岩中,页岩气含气量数据对储层评价及开发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页岩气含气量测定借鉴煤层气标准,在取心方式、总含气量、解吸周期、解吸温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需要改进实验过程,优化实验方法。建议页... 页岩气以吸附或游离态赋存与泥页岩中,页岩气含气量数据对储层评价及开发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页岩气含气量测定借鉴煤层气标准,在取心方式、总含气量、解吸周期、解吸温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需要改进实验过程,优化实验方法。建议页岩气含气量测定在参考煤层气标准的同时,需要增加数据点、选用多阶解吸温度、选取稳定解吸数据计算损失气,然后根据损失时间进行修正,能有效提高页岩气含气量测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含气量 测定方法 损失气量 解吸温度
下载PDF
页岩含气量测定方法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微雪 薛晓辉 +1 位作者 李维 陈磊 《中外能源》 CAS 2014年第11期61-66,共6页
页岩气主要以吸附或游离态赋存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层系中,与煤层气在成藏模式、赋存特征、孔裂隙结构、解吸和流动方式、开采技术等方面具有类似性,同属"原地成藏模式"。在页岩气勘探中,含气量的计算多参考煤层气含气... 页岩气主要以吸附或游离态赋存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层系中,与煤层气在成藏模式、赋存特征、孔裂隙结构、解吸和流动方式、开采技术等方面具有类似性,同属"原地成藏模式"。在页岩气勘探中,含气量的计算多参考煤层气含气量测定标准执行。选取含气量测定具有代表性的页岩样品和煤样实验,分析了页岩气解吸过程特点,并对页岩含气量测定方法提出优化建议。研究表明:页岩含气量测定需要根据提芯时间和暴露时间的长短,选择使用二阶解吸温度或者三阶解吸温度完成解吸;页岩气解吸过程具有解吸温度高、解吸周期短、解吸速率呈现阶段性三个特点;损失气计算受解吸过程中的稳定性影响,最初期解吸数据不符合单分子层解吸理论所分析的变化规律,认为应选用稳定解吸阶段合适的数据点进行计算并修正,保证损失气量数据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煤层气 解吸温度 解吸速率 损失气 测定方法
下载PDF
煤层气快速解吸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波 胡维强 +4 位作者 徐爽 费景亮 王威 王月胜 马立涛 《非常规油气》 2018年第6期34-37,共4页
对于煤层气含量的测定方法,现行的自然解吸法测定周期长,不能满足相关需求,因此有必要探索新方法,充分分析影响含气量测定周期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含气量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在保证测试数据准确性(自然解吸)的基础上,降低测试周期。研... 对于煤层气含量的测定方法,现行的自然解吸法测定周期长,不能满足相关需求,因此有必要探索新方法,充分分析影响含气量测定周期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含气量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在保证测试数据准确性(自然解吸)的基础上,降低测试周期。研究发现,煤层气含量测定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煤层气储层温度、测试频率、解吸终止限。在无法改变煤层自身因素的条件下,可通过优化试验条件,提高煤层气解吸速率,降低测试周期,尽快提供煤层气含量数据,为设计下一步的试井、压裂、排采等工序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含气量测定 解吸温度 解吸频率 快速解吸
下载PDF
VOCs在吸附剂上吸附性能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岳旭 王胜 +5 位作者 高杨 刘旭 李德意 王建成 郝兵元 王树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2-760,I0008,共10页
采用色谱法与热重(TG)法,测量了正己烷、甲苯和乙酸乙酯在活性炭、5A、NaY、13X、ZSM-5(SiO2/Al2O3=27、300)、Hβ以及M CM-41等吸附剂上不同温度下的吸脱附行为,并基于反相气相色谱法测得的数据,计算了其吸附热力学参数ΔH、ΔS和ΔG,... 采用色谱法与热重(TG)法,测量了正己烷、甲苯和乙酸乙酯在活性炭、5A、NaY、13X、ZSM-5(SiO2/Al2O3=27、300)、Hβ以及M CM-41等吸附剂上不同温度下的吸脱附行为,并基于反相气相色谱法测得的数据,计算了其吸附热力学参数ΔH、ΔS和ΔG,分析了上述VOCs分子与吸附剂之间的作用机制,并借助FT-IR验证了吸附质在分子筛表面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上述吸附过程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方式,其中,物理吸附的作用力大小与吸附剂的孔径分布和分子直径相关,而化学吸附的作用力大小依赖于分子筛硅铝比和Ca^2+、Na^+、H^+等阳离子及吸附质分子的偶极矩,且强的化学吸附使得部分吸附质分子的脱附温度高于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附温度 VOCS 反相气相色谱法 吸附热力学
下载PDF
改性沸石分子筛降低脱附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志强 谭志红 +2 位作者 王国庆 陈实 吴锋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8-30,共3页
针对沸石吸附式制冷中沸石的脱附温度较高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研究采用复合改性使其脱附温度降低 ,发现沸石分子筛复合材料能大幅度降低其脱附温度 ,制冷量和COP有较大的提高。在初步探讨了其吸附机理时指出 ,在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针对沸石吸附式制冷中沸石的脱附温度较高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研究采用复合改性使其脱附温度降低 ,发现沸石分子筛复合材料能大幅度降低其脱附温度 ,制冷量和COP有较大的提高。在初步探讨了其吸附机理时指出 ,在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弱吸附中心 ,而复合材料的弱吸附中心比沸石 1 3X增加了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分子筛 吸附制冷 脱附温度 吸附剂
下载PDF
测定钴粉比表面积实验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正明 杨云 郭增强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4年第11期564-565,568,共3页
比表面积是粉末冶金的一项重要参数,用美国康塔公司NOVA1000型气体吸附仪测定了钴粉的比表面积,研究了影响比表面积测定的因素,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脱附温度220℃,脱附时间2h,样品量4~7g。
关键词 钴粉 比表面积 气体吸附仪 脱附温度
下载PDF
5A、13X与NaLSX分子筛吸脱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洪亮 张勇平 +2 位作者 胡宏杰 刘红召 王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57-960,964,共5页
比较不同类型的分子筛吸水与脱水性能,筛选最优的分子筛脱水干燥剂。建立一种分子筛有效吸附水、有效脱附水与有效残留水的计算方法,比较在不同温度下的水含量分布。随脱附温度升高,分子筛有效脱附水增加,有效残留水减少,吸水率增大;真... 比较不同类型的分子筛吸水与脱水性能,筛选最优的分子筛脱水干燥剂。建立一种分子筛有效吸附水、有效脱附水与有效残留水的计算方法,比较在不同温度下的水含量分布。随脱附温度升高,分子筛有效脱附水增加,有效残留水减少,吸水率增大;真空气氛脱附后分子筛吸脱水能力优于非真空空气气氛吸脱水能力;在脱附温度为250℃时,13X与NaLSX的有效残留水为2.0%左右,5A分子筛的有效残留水基本完全脱除;当正常工作脱附温度为200~250℃时,13X分子筛脱附再生后的吸水能力最强,是最优的脱水干燥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脱水 脱附温度 水含量分布
下载PDF
温压耦合特性对吸附制冷解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杜文平 李明 +3 位作者 王云峰 何京鸿 冯志康 张晓蝶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45-1453,共9页
在太阳能吸附制冷循环解吸过程中传质性能受到非稳定热源温度的限制,而压力调节可作为强化传质的有效补偿手段。通过构建活性炭-甲醇工质对的恒温解吸理论模型给出了解吸率、解吸速率的表达式,对变压强化传质效果进行计算,揭示了温度与... 在太阳能吸附制冷循环解吸过程中传质性能受到非稳定热源温度的限制,而压力调节可作为强化传质的有效补偿手段。通过构建活性炭-甲醇工质对的恒温解吸理论模型给出了解吸率、解吸速率的表达式,对变压强化传质效果进行计算,揭示了温度与压力变化对解吸率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显示系统压力降低10 k Pa可等效于热源温度升高了6~8℃。搭建了以活性炭-甲醇为工质对的吸附单元管吸附制冷平台,实验结果显示当解吸温度分别为90、100和110℃时,系统压力降低14 k Pa后,解吸率分别提高了20.5%、15.1%和12.1%,平均解吸速率分别提高了49.3%、44.6%和37.1%,与理论计算吻合较好。得出了温度与压力对解吸性能影响的耦合关系,并对实际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变压解吸方法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吸 传质 解吸温度 系统压力 实验验证
下载PDF
NH_4SCN解吸剂对负载Re的D296树脂的解吸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常云龙 刘洋 +2 位作者 邓丽 宋增意 刘丹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3-267,共5页
为了实现离子交换树脂中吸附离子的高效解离,研究了NH_4SCN解吸剂对负载Re的D296树脂的解吸影响,并探讨了其最优解吸工艺.通过静态实验探讨了解吸时间、解吸温度,以及解吸溶液的浓度和p H值对D296树脂的解吸影响,并测定了相应的解吸曲线... 为了实现离子交换树脂中吸附离子的高效解离,研究了NH_4SCN解吸剂对负载Re的D296树脂的解吸影响,并探讨了其最优解吸工艺.通过静态实验探讨了解吸时间、解吸温度,以及解吸溶液的浓度和p H值对D296树脂的解吸影响,并测定了相应的解吸曲线.结果表明,NH_4SCN解吸剂对D296树脂的最佳解吸温度为323 K,最佳pH值为10,最佳解吸溶液浓度为100 g·L^(-1).在最佳解吸工艺条件下,反应20 min后,D296树脂中Re的解吸率可达98%以上,且解吸反应为吸热反应.当NH_4SCN解吸剂的流速为2 m L·min^(-1)时,淋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4SCN解吸剂 D296树脂 热力学 动力学 静态实验 动态实验 最优解吸工艺 解吸温度
下载PDF
蜂窝活性炭吸/脱附苯系物性能及水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双德 赵峰 +1 位作者 李伟曼 陈运法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9-775,共7页
以市售蜂窝活性炭为吸附材料,通过氮气吸附等温线和扫描电镜分析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表面孔结构形貌,以评估活性炭吸/脱附苯系物的性能。利用动态吸附评价装置和气相色谱系统评价苯浓度、流速、不同苯系物流经蜂窝活性炭对其... 以市售蜂窝活性炭为吸附材料,通过氮气吸附等温线和扫描电镜分析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表面孔结构形貌,以评估活性炭吸/脱附苯系物的性能。利用动态吸附评价装置和气相色谱系统评价苯浓度、流速、不同苯系物流经蜂窝活性炭对其吸附容量的影响,并通过程序升温技术研究蜂窝活性炭脱附温度曲线。同时考察了水汽对蜂窝活性炭吸附容量、脱附温度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蜂窝活性炭对苯系物的单位饱和吸附容量顺序为二甲苯>甲苯>苯,单位饱和吸附容量为66.5~138.1 mg/g,这可能是因为苯系物的分子尺寸效应影响了吸附容量。苯系物的最佳脱附温度基本维持在175℃。水汽的竞争吸附作用可以显著抑制苯的单位饱和吸附容量,引入1.8%的水汽后苯的饱和吸附容量降低了36.3%,这表明水汽占据了部分吸附位点,显著降低了苯的吸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活性炭 吸附容量 脱附温度 苯系物 水汽
下载PDF
载金炭解吸过程中解吸温度的控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世杰 高春舸 《黄金》 CAS 2003年第3期44-47,共4页
介绍了载金炭解吸工艺中温度控制回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结合工业试验 ,分析了在载金炭解吸过程中解吸温度波动的原因 。
关键词 载金炭 解吸温度 设定值 热电偶
下载PDF
甲烷与氪共吸附条件下脱附行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彬 武山 +1 位作者 方随 韦冠一 《低温与特气》 CAS 2020年第3期12-16,共5页
对甲烷(CH4)与氪(Kr)共吸附条件下的脱附行为开展了实验研究。研究了脱附温度、升温速率和吹扫流量对CH4和Kr脱附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H4和Kr具有相似的脱附行为,在不同脱附温度、升温速率和吹扫流量下,CH4和Kr脱附曲线的峰形和... 对甲烷(CH4)与氪(Kr)共吸附条件下的脱附行为开展了实验研究。研究了脱附温度、升温速率和吹扫流量对CH4和Kr脱附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H4和Kr具有相似的脱附行为,在不同脱附温度、升温速率和吹扫流量下,CH4和Kr脱附曲线的峰形和峰位基本相同;CH4和Kr脱附曲线的出峰时间随脱附温度、升温速率和瞬时吹扫流量的增加而缩短,而CH4和Kr的脱附曲线随累积吹扫流量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瞬时吹扫流量下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脱附行为 脱附温度 吹扫流量 吸附柱
下载PDF
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曦 刘泽勤 王宁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6-99,共4页
搭建了吸附系统性能实验装置和吸附式制冷实验台,将活性炭与铝屑混合配置作为研究对象。实验表明:当活性炭与铝屑的混合比例为10:7时,该混合吸附剂吸附率最大;解吸温度从82℃升到96℃时,蒸发温度与解吸温度成负相关,当解吸温度为96℃时... 搭建了吸附系统性能实验装置和吸附式制冷实验台,将活性炭与铝屑混合配置作为研究对象。实验表明:当活性炭与铝屑的混合比例为10:7时,该混合吸附剂吸附率最大;解吸温度从82℃升到96℃时,蒸发温度与解吸温度成负相关,当解吸温度为96℃时,蒸发温度最小为14.2℃;解吸温度从82℃升到96℃时,系统COP与解吸温度成正相关,当解吸温度为96℃时,系统COP最大为0.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式制冷 解析温度 COP 蒸发温度
原文传递
基于混合吸附剂的解吸温度对吸附式制冷系统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泽勤 赵文元 王宁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0-324,共5页
搭建了混合吸附剂吸附性能实验装置和混合吸附剂吸附式制冷系统实验台。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当质量比例为10∶3时,4A分子筛和铝条的混合吸附剂获得最佳吸附性能。同时对该混合吸附剂吸附制冷在不同解吸温度下的制冷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搭建了混合吸附剂吸附性能实验装置和混合吸附剂吸附式制冷系统实验台。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当质量比例为10∶3时,4A分子筛和铝条的混合吸附剂获得最佳吸附性能。同时对该混合吸附剂吸附制冷在不同解吸温度下的制冷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解吸温度从74.0℃逐渐升高到98.0℃时,蒸发温度随解吸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解吸温度为98.0℃,蒸发温度最低为10.7℃;解吸温度从74.0℃逐渐升高到98.0℃时,系统制冷量与解吸温度成正比关系,解吸温度为98.0℃时,系统制冷效果最好,系统制冷量最大达到305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制冷 混合吸附剂 解吸温度 蒸发温度 制冷量
原文传递
二硫化钼助磨的镁基储氢材料相结构及储氢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宗盈 王乃飞 +1 位作者 张倩倩 周仕学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15期12-13,25,共3页
本研究在氩气气氛保护下球磨镁和二硫化钼混合粉末制备了镁基储氢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储氢材料的相结构和储氢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球磨2.5 h只需添加10 wt.%的二硫化钼即可有效地防止镁冷焊现象的... 本研究在氩气气氛保护下球磨镁和二硫化钼混合粉末制备了镁基储氢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储氢材料的相结构和储氢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球磨2.5 h只需添加10 wt.%的二硫化钼即可有效地防止镁冷焊现象的发生,球磨3.0 h则需要添加15 wt.%的二硫化钼;二硫化钼在球磨过程中由晶体转变为非晶体;二硫化钼不参与储氢,不破坏镁的晶体结构;添加10 wt.%的二硫化钼制备的储氢材料,其储氢密度可达到5.8 wt.%以上;二硫化钼的添加对于降低材料的放氢温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 储氢材料 二硫化钼 相结构 放氢温度
下载PDF
放氢温度对吸氢后La_(1-x)Ce_xFe_(11.44)Si_(1.56)合金磁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伟 黄焦宏 +3 位作者 刘翠兰 松林 张文佳 特古斯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55,共6页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VSM测量La_(1-x)Ce_xFe_(11.44)Si_(1.56)合金吸氢前后的相结构及磁性曲线,利用DSC测量了La_(0.8)Ce_(0.2)Fe_(11.44)Si_(1.56)Hy的热重曲线。结果表明,La_(1-x)Ce_xFe_(11.44)Si_(1.56)合金及其氢化物的主相均为...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VSM测量La_(1-x)Ce_xFe_(11.44)Si_(1.56)合金吸氢前后的相结构及磁性曲线,利用DSC测量了La_(0.8)Ce_(0.2)Fe_(11.44)Si_(1.56)Hy的热重曲线。结果表明,La_(1-x)Ce_xFe_(11.44)Si_(1.56)合金及其氢化物的主相均为NaZn_(13)型立方结构,吸氢后合金的居里温度明显升高,在室温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仍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La_(0.8)Ce_(0.2)Fe_(11.44)Si_(1.56)Hy合金约从483 K到708 K一直处于失重状态,氢化物的失重率为0.19%;通过提高放氢温度,La_(0.9)Ce_(0.1)Fe_(11.44)Si_(1.56)Hy合金的居里温度降低,放氢温度每提高10 K居里温度下降10 K左右,但对合金的等温磁熵变影响很小,熵变最小的样品与无放氢样品的熵变相差仅0.616 J/(kg·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氢温度 居里温度 等温磁熵变 La1-xCexFe11.44Si1.56Hy
原文传递
醇在α-Al_2O_3和硅胶G表面上的脱附规律
17
作者 彭斌 曹晨忠 洪伟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8-520,共3页
Thermal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desorption temperatures(Td) of alcohols on the surface of α-Al2O3 and silicion gel in this paper.The quan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d and boiling point(... Thermal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desorption temperatures(Td) of alcohols on the surface of α-Al2O3 and silicion gel in this paper.The quan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d and boiling point(Tb),polarizability effect index(PEI)was:Td(℃)=2111+06185Tb(℃)-22868PEI (on α-Al2O3)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86 and a standard deviation of 13246,Td(℃)=50585+04673Tb(℃)-29195PEI (on silica gel)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37 and a standard deviation of 218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12O3 硅胶G 表面脱附规律 沸点 极化效应指数
下载PDF
煤层气含量快速测定方法 被引量:18
18
作者 庞湘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2,共4页
煤和煤层气地质勘探需要在取到钻孔煤心后的很短时间内获得气含量测值,而现行的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难以满足此要求。基于自然解吸法原理和方法,以自然解吸法的测定结果为基准,在保证解吸量、气组成及其含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连... 煤和煤层气地质勘探需要在取到钻孔煤心后的很短时间内获得气含量测值,而现行的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难以满足此要求。基于自然解吸法原理和方法,以自然解吸法的测定结果为基准,在保证解吸量、气组成及其含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连续观测、适当提高解吸温度等途径,合理、有效地加速解吸。以快速测定法与自然解吸法的对比试验结果为依据,建立了煤层气含量快速测定方法。此方法将煤层气含量测定周期缩短为几h~几d,可以满足煤和煤层气勘探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含量 连续观测 加温解吸 快速测定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煤体瓦斯解吸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轶波 李红涛 齐黎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3-104,107,共3页
实验研究了3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煤体瓦斯解吸规律,结果表明,在常温下,煤体瓦斯解吸量的增加趋势随着时间逐渐减缓,即瓦斯解吸速度随时间缓慢下降;冷冻后恒温条件下的解吸规律与常温下大致类似,所不同的是解吸量相对较小;冷冻后变温条件... 实验研究了3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煤体瓦斯解吸规律,结果表明,在常温下,煤体瓦斯解吸量的增加趋势随着时间逐渐减缓,即瓦斯解吸速度随时间缓慢下降;冷冻后恒温条件下的解吸规律与常温下大致类似,所不同的是解吸量相对较小;冷冻后变温条件下的解吸量与解吸时间平方根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证明在低温条件下煤体瓦斯解吸速度比常温下和变温条件下慢许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防治 低温瓦斯解吸 临界温度
下载PDF
页岩含气量现场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习传学 孙冲 +3 位作者 方帆 舒向伟 汪庆 张磊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29,共5页
对自行研发的智能化页岩气现场解吸系统进行改进,在解吸罐的内部加装温度传感器,监测罐内空间的温度,消除温度变化引起的气体体积膨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利用改进后的仪器对常规解吸方法进行了优化,提出以90℃或者110℃作为二阶解吸温... 对自行研发的智能化页岩气现场解吸系统进行改进,在解吸罐的内部加装温度传感器,监测罐内空间的温度,消除温度变化引起的气体体积膨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利用改进后的仪器对常规解吸方法进行了优化,提出以90℃或者110℃作为二阶解吸温度的高温解吸方法,可将测试时间从40 h缩短至12~25 h,在保证了测试结果可靠性的同时,具备实用性和安全性的优点。由于人工操作的影响,初期的解吸速率总会出现异常高点,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将岩心封罐之后的5 min解吸数据点作为损失气拟合时的初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高温解吸 损失气 页岩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