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四纪环境演变与中国北方的荒漠化 被引量:25
1
作者 林年丰 汤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3-191,共9页
从第四纪环境演变的观点出发 ,研究中国北方荒漠化的正逆演变过程。在末次冰期极盛期(18~ 15kaB .P .) ,气候恶劣、干冷 ,沙漠、黄土面积扩大。全新世 (11kaB .P .)以来气候开始转暖 ,9~5kaB .P .为全新世的高温、高湿期 ,温带森林植... 从第四纪环境演变的观点出发 ,研究中国北方荒漠化的正逆演变过程。在末次冰期极盛期(18~ 15kaB .P .) ,气候恶劣、干冷 ,沙漠、黄土面积扩大。全新世 (11kaB .P .)以来气候开始转暖 ,9~5kaB .P .为全新世的高温、高湿期 ,温带森林植被几乎取代了北方地区的干旱荒漠和干旱半干旱草原 ,在沙层和黄土地层中发育了多层古土壤。中全新世 (5~ 2 .5kaB .P .)以来气候向干冷方向转变 ,但仍有古土壤发育 ,自然和人文因素促使荒漠化的正逆演化。晚全新世 (2 .5kaB .P .- )气候向干冷方向转变 ,直到 2 0世纪下半叶全球变暖 ,加速了全球性荒漠化的发展。指出荒漠化问题的复杂性 ,对荒漠化的概念进行了讨论 ,并将我国主要的荒漠化分为 4大类型 ,即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碱荒漠化与石漠化 ,还划分了 10个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环境演变 中国北方 气候 风蚀荒漠化 水蚀荒漠化 盐碱荒漠化 石漠化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现状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潘存军 杨健 牛树奎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7-640,共4页
以塔里木河流域为对象,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现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面积占调查区面积的73.60%。在荒漠化主导因素中,塔里木河流域以风蚀为主的荒漠化土地类型,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7... 以塔里木河流域为对象,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现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面积占调查区面积的73.60%。在荒漠化主导因素中,塔里木河流域以风蚀为主的荒漠化土地类型,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73.61%。在荒漠化程度中,以极重度为主,占荒漠化土地的35.41%;在荒漠化土地利用类型中,以未利用土地荒漠化为主,占荒漠化面积的48.45%;在空间分布上,以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荒漠化土地所占比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土地 类型 塔里木河
原文传递
我国喀斯特石漠化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 被引量:13
3
作者 成永生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6-362,共7页
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目前石漠化的扩展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在喀斯特石漠化灾害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应用上的一些问题,包括石漠化的成因、类型划分、预报与预警... 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目前石漠化的扩展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在喀斯特石漠化灾害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应用上的一些问题,包括石漠化的成因、类型划分、预报与预警、以及综合治理方面的进展,阐述了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工作不仅需要理论的支持,更存在实践中的困难,需要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开展跨部门的联合防范与治理。加强石漠化灾害的理论研究,并有效应用于实际,是未来应继续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成因 类型 预报与预警 防治
下载PDF
关于喀斯特石漠化类型划分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成永生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9年第3期122-127,共6页
喀斯特石漠化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荒漠化类型,我国石漠化研究时间短、涉及学科多、跨部门、跨行业,目前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难点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文章简述了石漠化的发展与研究历程,列举了对喀斯特石漠化科学内涵的代表性观点。针对喀... 喀斯特石漠化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荒漠化类型,我国石漠化研究时间短、涉及学科多、跨部门、跨行业,目前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难点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文章简述了石漠化的发展与研究历程,列举了对喀斯特石漠化科学内涵的代表性观点。针对喀斯特石漠化类型划分问题,综述了目前的分类评价研究现状与进展,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认为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应用的发展。喀斯特石漠化类型的划分应以其成因为基础,体现导致石漠化的根本及内在因素,区别出自然石漠化以及人为石漠化,并能够为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分类方式 驱动机制 自然演化 人为干扰
下载PDF
石漠化防治法律制度模式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乔兴旺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9期37-42,共6页
在当前石漠化仍呈扩展趋势且防治形势十分严峻,而国内石漠化防治法律制度供给又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推进石漠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而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加强中国石漠化防治法制建设势在必行。在加强中国石漠化防治法制建设的过程中... 在当前石漠化仍呈扩展趋势且防治形势十分严峻,而国内石漠化防治法律制度供给又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推进石漠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而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加强中国石漠化防治法制建设势在必行。在加强中国石漠化防治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妥善选择能够调动一切石漠化防治力量的石漠化防治法律制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防治 法律制度 模式类型 模式选择 模式构建
下载PDF
若尔盖县土地沙化现状及沙化发展动态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汪晓菲 何平 康文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4-129,共6页
根据若尔盖县4次土地沙化监测数据和野外调查资料,对若尔盖县沙化现状及其沙化发展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土地沙化发展非常迅速,2009年的沙化面积是1994年的4.5倍;以沙化程度划分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等4个不同... 根据若尔盖县4次土地沙化监测数据和野外调查资料,对若尔盖县沙化现状及其沙化发展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土地沙化发展非常迅速,2009年的沙化面积是1994年的4.5倍;以沙化程度划分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等4个不同沙化程度等级,其中轻度沙化地占68.93%~75.42%,以沙地类型划分可分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露沙地等4个沙地类型,露沙地占75.15%~79.63%,根据土地利用划分可分为草地、林业用地、耕地和未利用沙化地,其中沙化草地占78.11%~85.74%;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露沙地年平均扩增速率分别为8.03%、10.34%、13.67%和11.56%,不同用途土地沙化的年均增长速率的大小排序是:草地(11.31%)〉未利用地(10.54%)〉林地(7.03%)〉耕地(0.45%),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年均扩展速率分别是11.03%、8.68%、9.80%和26.49%,若尔盖县土地沙化正朝着流动沙地减少,固定沙地增加,中度和重度沙化下降,轻度和极重度沙化上升趋势发展;疏干沼泽和超载放牧是引发沙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若尔盖县沙化面积中,草地占78.11%~86.32%。因此,在防沙治沙上,重点应摆在沙化草地的治理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沙化 沙化类型 沙化程度 若尔盖高原 四川省北部
下载PDF
关于荒漠化研究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新春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年第1期27-31,共5页
根据近些年来有关荒漠化研究的成果,对荒漠化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对荒漠化评价问题进行概述和分析,其中包括荒漠化研究进展和荒漠化评价的类型;总结了荒漠化类型的划分;讨论了新疆荒漠化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情况。
关键词 荒漠化 荒漠化评价 荒漠化类型
下载PDF
民勤县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地荒漠化类型判定 被引量:6
8
作者 柴成武 蒋志荣 +4 位作者 徐先英 唐卫东 柴薇薇 李禄军 李彩霞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16,共5页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民勤县荒漠绿洲过渡带7个样点的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电导率、土壤pH值、地下水位、植被盖度、植被种类、植被生物量9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各样地的因子得分,并确定了其荒漠化类型及程度。结果表明,...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民勤县荒漠绿洲过渡带7个样点的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电导率、土壤pH值、地下水位、植被盖度、植被种类、植被生物量9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各样地的因子得分,并确定了其荒漠化类型及程度。结果表明,民勤县西南为以地下水位下降为主导的重度沙质荒漠化,中部为以盐渍化为主的轻度盐渍化,东北部为以盐渍化为主的重度盐渍化,沿“绿洲—荒漠”方向荒漠化有加剧—减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 过渡带 荒漠化类型 因子分析法
下载PDF
内蒙古沙漠化土地中不同土地类型土壤表面可蚀性颗粒对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占宏 海春兴 刘广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共5页
土壤粒度分布对土壤风蚀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不同土地类型的粒度特征及其可蚀性粒度状况对了解不同尺度上土壤特性的空间异质性和土壤侵蚀、土壤利用变化对土壤的影响程度和尺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内蒙古境内4个沙化地区典型土... 土壤粒度分布对土壤风蚀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不同土地类型的粒度特征及其可蚀性粒度状况对了解不同尺度上土壤特性的空间异质性和土壤侵蚀、土壤利用变化对土壤的影响程度和尺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内蒙古境内4个沙化地区典型土地类型的粒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不同土地类型沙化土地间表土的粒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移动沙丘最为粗化且分选较好,峰值较大,其次为各类沙丘,各地以耕地或草地最为细化,分选较差,峰值平缓,表现出风蚀沙化的阶段性。就可蚀性粒径而言,各地以固定沙丘、耕地的颗粒物可能释放较少,而退化草原、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等土地类型颗粒物可能释放较多。就起尘粒径而言,各地的起尘颗粒以耕地和地带性草原植被的含量最大,其次为退化草原,而各类沙丘含量较小。说明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和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沙漠化 土地类型 粒度特征 可蚀性颗粒
下载PDF
甘肃环县沙化区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青梅 黄海霞 +2 位作者 姚志勇 杜娟 韩俊芳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11-118,共8页
为探讨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选择甘肃省环县沙化区为研究区域,以立地条件一致、栽植5 a的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PHF)、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CKF)、爬地柏(Sabina procumbens)(SVF)林地为研究对象,设置样地,... 为探讨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选择甘肃省环县沙化区为研究区域,以立地条件一致、栽植5 a的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PHF)、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CKF)、爬地柏(Sabina procumbens)(SVF)林地为研究对象,设置样地,分别采集0~20、20~40、40~60 cm土层土样,测定植被土层的养分指标,并分析变化规律和差异性。结果表明:(1)3种植被类型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含量“表聚效应”显著,CKF、SVF林地有机碳、全氮含量在不同土层差异显著。(2)在0~20 cm土层,CKF和SVF的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PHF;在20~40 cm土层,CKF林地有机碳、全氮含量显著高于PHF,3种植被类型间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CKF林地>SVF林地>PHF林地,SVF林地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类型。(3)3种植被类型的C/N、N/P均低于我国土壤的平均水平,土壤碳、氮水平较低,在0~40 cm土层,CKF的C/P和N/P显著高于PHF。(4)主成分分析得出3种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养分状况表现为SVF>CKF>PHF。爬地柏可作为该区植被恢复的优选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区 植被类型 土壤养分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荒漠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静 单立山 +5 位作者 孙学刚 赵秀兰 闫好原 张有佳 胡生新 曾新德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107,共9页
【目的】了解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化土地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内荒漠化类型、程度、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1)保护区荒漠化土地表现为风蚀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 【目的】了解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化土地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内荒漠化类型、程度、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1)保护区荒漠化土地表现为风蚀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两种类型,以风蚀荒漠化为主,面积为383692.68hm^2,占保护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30%.2)保护区荒漠化程度较重,以极重度荒漠化和重度荒漠化为主,占保护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的65.20%;两种荒漠化类型发生的荒漠化程度不同,风蚀荒漠化发生程度较重,以极重度和重度荒漠化为主,占风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5.59%,而盐渍化荒漠化发生的程度相对较轻,以中度荒漠化为主,占盐渍化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3.31%.3)保护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占有的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占保护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的89.56%,且以风蚀荒漠化为主,面积达343558.65h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发生荒漠化的程度不同,林地和耕地荒漠化程度以中度为主,分别占林地和耕地荒漠化面积的43.01%和87.42%,草地以重度为主,占草地荒漠化面积的63.20%,未利用地以极重度为主,占未利用地荒漠化面积的89.28%.【结论】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荒漠化类型单一以风蚀为主,荒漠化发生程度较重,以极重度和重度为主,且主要存在未利用地中,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封育保护减少人为破坏是遏制保护区荒漠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荒漠化类型 荒漠化程度 遥感技术
下载PDF
脆弱带坝上后山地区沙漠化因子波动的空间类型与耦合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武 李保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5-69,共5页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法,确定了生态脆弱带内蒙乌盟后山河北坝上地区年降水、气候产量、牲畜增减变化、气候风蚀力和年大风日数等5类沙漠化因子波动的空间类型.各因子典型场在空间格局、变化方向上极为相似,只是年大风日数相...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法,确定了生态脆弱带内蒙乌盟后山河北坝上地区年降水、气候产量、牲畜增减变化、气候风蚀力和年大风日数等5类沙漠化因子波动的空间类型.各因子典型场在空间格局、变化方向上极为相似,只是年大风日数相对特别一些.通过分型归纳,将波动的空间类型化为3型6类.A型为全区域变化同步,B型代表河北坝上与内蒙变化反向,C型反映中部的内蒙农牧交错带同北部的乌盟、锡盟草原以及东南部的河北坝上变化反向.围绕与沙漠化的关系,可将各因子1960—1980年逐年的空间耦合类型分为协调型、脆弱型和中间型3种.依据波动的空间类型,可建立地区粮食、牲畜在极端灾害年区域间的协调救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正交函数 沙漠化因子 空间类型 空间耦合 生态脆弱带 降水 年大风日数 气候风蚀力
下载PDF
内蒙古沙漠化土地中不同土地类型土壤表面可蚀性颗粒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占宏 海春兴 刘广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7-270,274,共5页
土壤粒度分布对土壤风蚀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不同土地类型的粒度特征及其可蚀性粒度状况对于了解不同尺度上土壤特性的空间异质性和土壤侵蚀、土壤利用变化对土壤的影响程度和尺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内蒙古境内四个沙化地区的... 土壤粒度分布对土壤风蚀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不同土地类型的粒度特征及其可蚀性粒度状况对于了解不同尺度上土壤特性的空间异质性和土壤侵蚀、土壤利用变化对土壤的影响程度和尺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内蒙古境内四个沙化地区的典型土地类型的粒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不同土地类型沙化土地间表土的粒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移动沙丘最为粗化且分选较好,峰值较大,其次为各类沙丘,各地以耕地或草地最为细化,分选较差,峰值平缓。表现出风蚀沙化的阶段性。就可蚀性粒径而言,总体上,各地以固定沙丘、耕地的颗粒物可能释放较少,而退化草原、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等土地类型颗粒物可能释放较多。就起尘粒径而言,各地的起尘颗粒以耕地和地带性草原植被的含量最大,其次为退化草原,而各类沙丘含量较小。说明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和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沙漠化 土地类型 粒度特征 可蚀性颗粒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不同土地利用状态下表土粒度变异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占宏 化翠娥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61-64,共4页
土壤粒度分布对土壤风蚀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不同土地类型下的表土粒度特征及可蚀性粒度状况,对于了解不同尺度上的土壤侵蚀、土壤利用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科尔沁沙地沙化地区的不同利用状态下的耕地、草地的粒度特征进... 土壤粒度分布对土壤风蚀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不同土地类型下的表土粒度特征及可蚀性粒度状况,对于了解不同尺度上的土壤侵蚀、土壤利用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科尔沁沙地沙化地区的不同利用状态下的耕地、草地的粒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状态的土地类型间表土的粒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退化耕地、退化草原、围封草原等曾经受到过或正在受着人类强烈影响的土地类型其表土表现出明显的粗化现象,即表土易蚀粒径颗粒物含量的减少和难蚀粒径颗粒物的增多。说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叠加在土壤风蚀之上可以明显的加大土壤表层粒度分布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 沙漠化 土地类型 粒度特征 可蚀性颗粒
原文传递
论中国土地荒漠化的类型、特点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嘉俊 范雪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2-15,共4页
从我国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出发,分析了中国荒漠化的基本类型,指出我国荒漠化的特点,并提出正确认识荒漠化形成的两重性。
关键词 中国土地 荒漠化 类型 原因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荒漠化现状及危害 被引量:1
16
作者 娄本君 杜绍敏 姜吉生 《地质与资源》 CAS 2007年第1期71-73,77,共4页
依据1994年《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荒漠化定义,对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荒漠化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划分,对荒漠化的分布特征及危害类型进行了论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存在沙质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及水蚀荒漠化3种类型.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148521... 依据1994年《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荒漠化定义,对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荒漠化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划分,对荒漠化的分布特征及危害类型进行了论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存在沙质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及水蚀荒漠化3种类型.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148521.65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54.76%.荒漠化的发展,造成内蒙古东部草原退化、诱发沙尘暴、地下水位下降等环境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分布特征 危害类型
下载PDF
克拉玛依市土地荒漠化现状及其动态分析
17
作者 程小红 潘存军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6期39-40,48,共3页
以克拉玛依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荒漠化现状及2004年荒漠化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荒漠化土地在减少,在荒漠化类型及程度中,确定了研究区域以风蚀和盐渍化并存的荒漠化类型,10年间,... 以克拉玛依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荒漠化现状及2004年荒漠化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荒漠化土地在减少,在荒漠化类型及程度中,确定了研究区域以风蚀和盐渍化并存的荒漠化类型,10年间,风蚀和盐渍化荒漠化程度在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荒漠化类型 荒漠化程度
下载PDF
山西省荒漠化地质环境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继荣 《山西建筑》 2012年第28期212-214,共3页
结合现有统计数据和监测结果,对山西省荒漠化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介绍了山西省荒漠化土地的主要类型及其发育特征,分析了荒漠化成因,危害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荒漠化防治目标与对策,对山西省荒漠化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借鉴。
关键词 荒漠化 类型 发育特征 危害 发展趋势 防治目标
下载PDF
靖西市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研究
19
作者 韦龙斌 巨文珍 +4 位作者 黄道京 马一琳 许仕道 罗雪梅 刘峰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1期170-175,共6页
以2011年石漠化监测数据为基础,叠加处理后的遥感影像,对2016年靖西市发生变化的石漠化图斑进行区划与解译,再实地核准界线,调查监测因子,通过对空间属性数据发生变化的图斑进行汇总统计,获取全市本期石漠化土地面积及分布信息,并与前... 以2011年石漠化监测数据为基础,叠加处理后的遥感影像,对2016年靖西市发生变化的石漠化图斑进行区划与解译,再实地核准界线,调查监测因子,通过对空间属性数据发生变化的图斑进行汇总统计,获取全市本期石漠化土地面积及分布信息,并与前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靖西市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6 977.52 hm^2;由石漠化转变为潜在石漠化的顺向演替面积为17 371.72 hm^2,为石漠化土地减少的主导方面。在前后两期均为石漠化的土地中属于改善型和退化型面积分别为2 804.45 hm^2和1 417.61 hm^2,主导因素分别为林草治理措施和人为破坏因素,全市石漠化总体呈现顺向演替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土地 动态变化 顺向演替 改善型 退化型 靖西市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中国东北地区荒漠化的发展与区域气候变化 被引量:64
20
作者 廉毅 高枞亭 +5 位作者 任红玲 孙力 安刚 沈柏竹 丁立 张文哲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30-736,共7页
文中利用“吉林省陆地资源卫星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的‘3 S’系统”,分别解译了 2 0世纪80年代与 90年代后期的 LANDSAT TM遥感信息 ,经对比分析发现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恶化 ,主要表征为荒漠化 (盐渍化和沙漠化 )区域发展 ,... 文中利用“吉林省陆地资源卫星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的‘3 S’系统”,分别解译了 2 0世纪80年代与 90年代后期的 LANDSAT TM遥感信息 ,经对比分析发现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恶化 ,主要表征为荒漠化 (盐渍化和沙漠化 )区域发展 ,并以经向扩展为主 ,荒漠化从 3个方面逼近中国的商品粮基地—吉林省中部松辽平原产粮区 ,对其构成严重威胁 ;哲里木盟的新开河与乌尔吉木伦河间的撂荒地明显增加。文中还计算了东北区 1 981~ 1 988年和1 989~ 1 996年两个 8a间平均气温和年、季降水量 ,经对比分析发现 :东北区是北半球欧亚大陆的第 3个高增温区 ,该区全年平均气温增高 0 .7℃以上 ,其中东北区西部的北段 (48~5 4°N)增温最为明显 (1 .0℃ ) ,中段 (44~ 48°N)增温次之 (约为 0 .9℃ ) ;东北区西部的中段是东北区降水减少的敏感带 ,年降水量平均减少 3 0 mm,其年际相对变率为 2 0 %~ 3 0 % ;而东北区西部的南段为降水量显著增加地带 (42~ 44°N) ,年降水量平均增加 44mm;东北区西部的北段降水量稍有增加 ,年平均增加 1 5 mm。研究表明 ,2 0世纪 90年代中国东北区西部对全球变化、全球增暖的区域响应为 :土地覆盖类型上的荒漠化经向发展和区域气候变化的暖干倾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类型 20世纪90年代 中国 东北地区 荒漠化 区域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