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72
1
作者 姜在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5-541,共7页
分别论述了层序地层学及沉积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与层序地层学及沉积体系相关的理论和基本概念。层序地层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研究方法标准化及应用地区特殊化,尤其要加强深水层序、碳酸盐岩层序及层序模拟研究。沉积... 分别论述了层序地层学及沉积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与层序地层学及沉积体系相关的理论和基本概念。层序地层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研究方法标准化及应用地区特殊化,尤其要加强深水层序、碳酸盐岩层序及层序模拟研究。沉积体系研究要由静态描述向动态模拟、由宏观分析向微观刻画发展,要加强沉积过程恢复,在更规范、更精细的等时层序格架内编制沉积体系图件,为寻找油气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过程 沉积体系 层序格架 层序地层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组沉积格局与演化 被引量:22
2
作者 谭秀成 昌燕 +1 位作者 王振宇 马青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43,共5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巴楚组沉积格局与沉积演化的剖析,试图为巴楚组有利储集砂体和储盖组合预测提供新的思路。根据穿时普遍性原理认为巴楚组的东河砂岩段和下泥岩段为全盆地范围内穿时的岩石地层单元,生屑灰岩段可视为良好的时间-岩性标...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巴楚组沉积格局与沉积演化的剖析,试图为巴楚组有利储集砂体和储盖组合预测提供新的思路。根据穿时普遍性原理认为巴楚组的东河砂岩段和下泥岩段为全盆地范围内穿时的岩石地层单元,生屑灰岩段可视为良好的时间-岩性标志层。以沉积大地构造背景分析为基础,指出塔里木盆地包含了克拉通边缘拗陷和克拉通内拗陷两个原型盆地,大地构造运动造成的西低东高的古地形以及自西向东的渐进式海侵,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内巴楚组的沉积格局和沉积发育史。结合沉积相的精细解释,将巴楚组划分为四个沉积演化阶段:初期为初始海侵沉积阶段,早期是碎屑滨岸—陆棚发育阶段,中期主要为浅海碎屑陆棚发育阶段,晚期以发育碳酸盐岩台地沉积阶段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格局 演化 沉积大地构造 巴楚组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陆相伸展盆地强伸展期沉积格架与断块翘倾分析——以冀中坳陷廊固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明慧 刘池阳 +1 位作者 孙冬胜 崔永谦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8-190,共13页
根据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研究了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强伸展期 (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 )的沉积格架与断块翘倾运动。作为一个翘倾断块 (半地堑 )沉积区 ,廊固凹陷沙三段中亚段沉积充填以湖相细碎屑岩石组合为主 ,可分 :1 )砾岩—泥岩互层型 ... 根据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研究了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强伸展期 (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 )的沉积格架与断块翘倾运动。作为一个翘倾断块 (半地堑 )沉积区 ,廊固凹陷沙三段中亚段沉积充填以湖相细碎屑岩石组合为主 ,可分 :1 )砾岩—泥岩互层型 ,其中砾岩有碳酸盐岩砾和硅质砾等两种亚类 ;2 )砂岩—泥岩互层型 ;3)泥岩夹砂岩型。古沉积环境重建显示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期的廊固凹陷是一个窄而深的湖泊 ,发育断层陡崖、轴部和缓坡带等沉积相域以及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泊和浊积扇等沉积体系 ,物源主要来自大兴凸起。断块翘倾几何分析表明 ,廊固凹陷在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期的沉降过程具有书斜式断块特征 ,最大沉降值至少为 1 40 2m。廊固凹陷西部扇的演化过程与沉降、沉积物供给和大兴断层倾角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格架 伸展盆地 断块翘倾 沙河街组三段 廊固凹陷
下载PDF
黄河口凹陷烃源岩特征及其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 被引量:4
4
作者 姜雪 吴克强 +2 位作者 刘丽芳 孙和风 汤丽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9-717,共9页
基于钻井和实测资料对研究区进行有机地化和沉积学分析,总结典型富生烃凹陷黄河口凹陷3套湖相烃源岩的特征及沉积背景,以此为基础进行层序研究,探讨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湖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指标随沉积旋回的演变和层序构型的不同所表... 基于钻井和实测资料对研究区进行有机地化和沉积学分析,总结典型富生烃凹陷黄河口凹陷3套湖相烃源岩的特征及沉积背景,以此为基础进行层序研究,探讨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湖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指标随沉积旋回的演变和层序构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预测优质烃源岩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沙三及沙一段均为好烃源岩,东二下—东三段为中—好的烃源岩,3套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均以Ⅱ型为主;沙一段烃源岩发育于咸化水体的浅湖环境,东二下—东三段和沙三段烃源岩发育于淡水—微咸水中稳定的浅湖—深湖相沉积;地层中泥岩质量含量达60%以上时,烃源岩具较高的有机质丰度;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以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为主的层序类型中,基准面上升和下降半旋回相当的层序类型中次之,在以基准面下降半旋回为主的层序类型中最次,且几种层序类型中的有机质丰度高值均出现在最大湖泛面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凹陷 湖相烃源岩 有机质丰度 沉积背景 层序格架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柯坪塔格组沉积格局与演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钟梁旋子 傅恒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6-68,共3页
以沉积大地构造背景分析为基础,指出塔里木板块南缘由拉张背景转变为挤压,大地构造运动造成的东西向坳隆相间的古地形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内柯坪塔格组的沉积格局和沉积发育史.结合沉积相的精细解释,将柯坪塔格组划分为潮坪—陆棚—潮坪三... 以沉积大地构造背景分析为基础,指出塔里木板块南缘由拉张背景转变为挤压,大地构造运动造成的东西向坳隆相间的古地形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内柯坪塔格组的沉积格局和沉积发育史.结合沉积相的精细解释,将柯坪塔格组划分为潮坪—陆棚—潮坪三个沉积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大地构造 柯坪塔格组 塔里木盆地 沉积格局 沉积演化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塔中-古城区块早-中奥陶世沉积格局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振宇 韩杰 +2 位作者 熊益学 孙崇浩 于红枫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8-230,共3页
从沉积特征、地震反射特征和区域地层厚度变化等方面探讨了塔中和古城地区早中奥陶世的沉积格局。研究表明,塔中地区和古城地区分别存在两个孤立的台地边缘-斜坡体系,之间由一个相对低洼的中古海槽所间隔。孤立台地-海槽沉积格局的确立... 从沉积特征、地震反射特征和区域地层厚度变化等方面探讨了塔中和古城地区早中奥陶世的沉积格局。研究表明,塔中地区和古城地区分别存在两个孤立的台地边缘-斜坡体系,之间由一个相对低洼的中古海槽所间隔。孤立台地-海槽沉积格局的确立,对寻找和圈定中下奥陶统台缘高能相带以及扩大该区的油气勘探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板块 塔中 古城 奥陶纪 台地边缘 海槽 沉积格局
下载PDF
层序地层分析在含煤地层研究中的尝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增学 李守春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应用层序地层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划分了滕南煤田含煤地层的小层序,结合区域研究,初步划分了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的层序,并讨论了层序,小层序划分与相分析的关系.研究表明,层序地层分析在含煤地层沉积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前景。
关键词 沉积 含煤地层 地层 层序地层分析
下载PDF
松辽大型浅水湖盆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前缘相储层结构模型 被引量:111
8
作者 吕晓光 李长山 +2 位作者 蔡希源 李伯虎 赵翰卿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72-577,共6页
松辽湖盆具有大、浅、缓、湖面波动迅速、波浪作用带宽和能量较弱的特点,形成了北部富有特色的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物。这一三角洲在垂向层序、骨架砂体类型、规模等诸多方面与海相三角洲相比都有很大差别,而更多的表现为浅水三角洲的特... 松辽湖盆具有大、浅、缓、湖面波动迅速、波浪作用带宽和能量较弱的特点,形成了北部富有特色的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物。这一三角洲在垂向层序、骨架砂体类型、规模等诸多方面与海相三角洲相比都有很大差别,而更多的表现为浅水三角洲的特征。前缘相砂体具有明显的条带方向性,前缘相骨架砂体为水下河道沉积,缺乏典型的厚层反韵律的河口坝砂体。垂向上层序不连续,典型的三层结构特征不明显。在前缘相内可进一步划分出包括水下河道和席状砂组合的内前缘相沉积和以席状砂为主的外前缘相沉积。不同层段和亚相位置出现相应的砂体类型,每一类型砂体与泥岩在空间有规律的组合,形成了特定的储层空间分布结构,为储层结构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以砂体密度,夹层密度和有效砂岩系数等定量参数结合砂体组合形式,相带位置等成因特征,前缘相储层5类结构模型:即孤立水道型,叠加水道型,不稳定互层型,稳定互层型,孤立薄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湖盆 三角洲 沉积特征 油气藏 储层结构模型
下载PDF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查干凹陷构造-沉积格架与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48
9
作者 王生朗 马维民 +1 位作者 竺知新 尚雅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6-300,共5页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是一个发育在兴蒙海西褶皱带上的白垩纪走滑 -拉分盆地 ,凹隆相间的盆地结构 ,使得各个凹陷具有多物源和近物源的特点 ,三角洲 -滨岸沉积体系十分发育 ,对油气成藏起着重要的作用。查干凹陷是其东北部一个重要的沉积...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是一个发育在兴蒙海西褶皱带上的白垩纪走滑 -拉分盆地 ,凹隆相间的盆地结构 ,使得各个凹陷具有多物源和近物源的特点 ,三角洲 -滨岸沉积体系十分发育 ,对油气成藏起着重要的作用。查干凹陷是其东北部一个重要的沉积单元。研究表明 :凹陷断陷期 (K1 b—K1 s)火山作用强烈、地温梯度高 (4 .8℃ / 10 0m)、沉积厚度巨大 ,主要勘探目的层 (K1 b—K1 s1 )的成岩作用早而强烈 ,储层物性较差 ,主要为特低孔、渗储层 (Ⅳ、Ⅴ类 )。因受燕山Ⅳ幕运动 (K1 s末 )的强烈改造和差异剥蚀 ,使得早期原型盆地的构造、地层格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 ,恢复原型盆地及时空展布 ,寻找受古隆起控制的同生继承性构造 ,是查干凹陷解决较差储层制约因素和寻找油气富集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其中受古隆起背景和沉积体系双重控制的有利储集相带是形成查干凹陷油气局部富集的重要制约因素 ,这种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 查干凹陷 构造-沉积格架 油气勘探方向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渤海湾泥质海岸带近现代地质环境变化研究(Ⅱ):成果与讨论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3-403,共11页
渤海湾泥质海岸带国土资源大调查以其特有的方法、手段和要求 ,获得了一批带有地质调查特点的、关于全新世地层与近现代地质环境变化的阶段性成果 ,主要包括 :1 )该地区海岸带全新世地层具有 4种沉积类型 :(A)远离海岸的传统的“三分”... 渤海湾泥质海岸带国土资源大调查以其特有的方法、手段和要求 ,获得了一批带有地质调查特点的、关于全新世地层与近现代地质环境变化的阶段性成果 ,主要包括 :1 )该地区海岸带全新世地层具有 4种沉积类型 :(A)远离海岸的传统的“三分”型 ;(B)海相层与陆 (海陆过渡 )相层的多次交替 ;(C)末次冰期后期未接受沉积 ,全新统半咸水的海陆过渡相直接覆于历时约 1 0~ 2 0ka的沉积间断面上 ,向上 ,进一步发育为海相层 ;(D)沿海低洼地区在末次盛冰期后的晚更新世晚期即已进入海侵阶段 ,晚更新世晚期与全新世早期的海陆过渡相沉积是连续的 ,向上继续发育海相层。 2 )从以海水影响为主的开放潮坪 (及浅海区 )环境转变为 (陆源影响逐渐加强的 )湖 -盐沼环境 ,是研究区中晚全新世地质环境转变的重要特征 ,建立了表征这两种不同环境的非正式地层单位 (“灰色单元”与“黄色单元”)。 3)牡蛎礁与贝壳堤的对比方案 ,以牡蛎礁对应潮坪的贝类繁盛期 ,牡蛎礁中的水平再搬运夹层和 /或上覆泥质盖层(往往形成“岭地”)对应贝壳堤成堤。 4)大比例尺区调地质点 (浅孔 )揭示了中晚全新世 (近现代 )地质环境变化 ,编绘出约 45 0 0calB .P .以来小于 1ka时段的二维、假三维环境系列图。一个实例是Ⅱ贝壳堤向陆侧的洼地甚至早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泥质 海岸带 近现代地质环境变化 全新世沉积结构类型 全新世地层 贝壳堤 牡蛎礁
下载PDF
滇黔桂晚海西—中印支伸展裂谷海盆地的演化 被引量:15
11
作者 夏文臣 周杰 +2 位作者 雷建喜 张年茂 彭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7-112,共16页
在详细研究各类沉积体系的相序构成和沉积演化过程的基础上,采用动态成因及地层分析的方法,恢复了已遭受严重构造破坏的滇黔桂伸展裂谷海盆地的成因地层格架。根据各类等时地层界面的性质和地层序列划分出了5个沉积幕,详细解剖了各沉积... 在详细研究各类沉积体系的相序构成和沉积演化过程的基础上,采用动态成因及地层分析的方法,恢复了已遭受严重构造破坏的滇黔桂伸展裂谷海盆地的成因地层格架。根据各类等时地层界面的性质和地层序列划分出了5个沉积幕,详细解剖了各沉积幕的三维空间构成。同时以沉积体系域为单位,恢复了各沉积幕中相应阶段的构造古地理环境,将伸展裂谷盆地的演化历史划分为陆壳初始裂陷和洋壳化阶段、盆地伸展扩张阶段、洋壳俯冲和盆地分化阶段以及盆地聚合碰撞阶段。盆地封闭后,留下了北北东向延续的陆内软碰撞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裂谷海盆地 沉积体系 成因地层格架
下载PDF
安徽黄山地区侏罗纪—白垩纪层序地层学特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余心起 王德恩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7-34,共8页
通过 1∶ 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屯溪—休宁盆地、歙县洪琴盆地、绩溪华阳盆地、祁门盆地各类陆相沉积建造的沉积环境、沉积相、陆相沉积体系域进行了分析描述 ,将侏罗纪—白垩纪地层划分为四级地层层序 ,在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础上 。
关键词 侏罗纪 白垩纪 陆相沉积体系域 层序地层学 沉积环境 地层格架 黄山地区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第三系湖盆边缘斜坡带沉积体系及湖盆充填模式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付国民 李永军 邓颖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9-47,共9页
通过地面调查及钻井地质资料分析 ,对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第三系湖盆边缘斜坡带沉积体系构成进行分析研究 ,该体系主要由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水下洪积扇 近岸浊流沉积体系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常态湖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 通过地面调查及钻井地质资料分析 ,对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第三系湖盆边缘斜坡带沉积体系构成进行分析研究 ,该体系主要由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水下洪积扇 近岸浊流沉积体系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常态湖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组成。对其成因地层格架及湖盆充填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成因地层格架 湖盆充填模式 柴达木盆地 第三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侏罗系沉积体系展布 被引量:10
14
作者 彭勇民 宋传春 +3 位作者 欧方军 张福顺 洪太原 由伟峰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65-268,269,共5页
利用地震、测井、岩心资料,根据沉积构造、相序、岩性剖面结构、砂体厚度、含砂率变化确定了准噶尔盆地与腹部地区侏罗系沉积体系及分布.结果表明:该区堆积了近4000m厚的浅水辫状三角洲相粗粒砂砾岩与深水湖泊相泥岩沉积,以广泛发育的... 利用地震、测井、岩心资料,根据沉积构造、相序、岩性剖面结构、砂体厚度、含砂率变化确定了准噶尔盆地与腹部地区侏罗系沉积体系及分布.结果表明:该区堆积了近4000m厚的浅水辫状三角洲相粗粒砂砾岩与深水湖泊相泥岩沉积,以广泛发育的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为特征.西北缘、西缘和东侧发育3大物源区,相应地形成3支砂体.早侏罗世具"三分"或"二分"沉积体系分布格局,中侏罗世西山窑组沉积时期是重要转折点,此后水深总体变浅,中晚侏罗世继承了"二分"格局,但出现大面积剥蚀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沉积体系 深水泥岩 三分格局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格架下的陆相湖盆精细沉积体系研究——以吐哈盆地西缘侏罗系—古近系为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占龙 肖冬生 +3 位作者 周隶华 黄云峰 黄小鹏 沙雪梅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深化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西部富油气区侏罗系—古近系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以井-震匹配的四级层序格架建立为基础,系统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格架约束下的精细沉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井-震匹配的四级层序格架单元是开展空间精细沉积体系... 为深化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西部富油气区侏罗系—古近系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以井-震匹配的四级层序格架建立为基础,系统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格架约束下的精细沉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井-震匹配的四级层序格架单元是开展空间精细沉积体系研究的最大单元;层位与储层的两步标定是准确建立井-震匹配关系的关键步骤;等时层序格架内的地震反射横向变化分析是明确沉积体系横向对接和演变的核心。研究认为:北部天山和南部觉罗塔格造山带的差异构造活动是控制沉积体系横向变迁的主要因素;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是最主要的储集体类型;依附于古构造背景发育的河道侧向、上倾尖灭砂体是盆地西缘葡北、葡萄沟、神泉、胜南地区岩性油气藏扩展勘探的有利方向。在该认识指导下,吐鲁番坳陷西部富油气区岩性油气藏扩展勘探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高分辨率层序格架 侏罗系-古近系 吐哈盆地
下载PDF
燕山地区蓟县纪~青白口纪层序地层学初探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振锋 郑桂森 《北京地质》 1994年第3期10-15,共6页
本文对燕山地区蓟县纪~青白口纪的层序地层学问题作了初步研究。着重描述了各组、段岩石的基本层序特征和沉积体系域,共划分出两个Ⅰ型层序和一个Ⅱ型层序,并对岩石地层格架作了初步的解释。
关键词 燕山 层序地层学 沉积体系 地层
下载PDF
贵州纳雍地区含煤地层龙潭组中上段三角洲沉积体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维俊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3-34,T001,共13页
贵州纳雍地区含煤地层龙潭组中上段形成于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中段形成于潮汐影响的河控三角州沉积体系;上段形成于坝后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每一种沉积体系的持续发展形成了一个沉积幕,分别包括4个成因单元。每个成因单元代表了该沉积... 贵州纳雍地区含煤地层龙潭组中上段形成于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中段形成于潮汐影响的河控三角州沉积体系;上段形成于坝后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每一种沉积体系的持续发展形成了一个沉积幕,分别包括4个成因单元。每个成因单元代表了该沉积体系在某一阶段内受海平面升降影响而沉积的一套完整的进积至后期废弃沉积。这些沉积由5种沉积相,即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水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间湾(或边缘)以及三角洲废弃相组合构成。两种不同类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聚煤作用有着根本的差别:受潮汐影响的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代表了龙潭组最活动的碎屑沉积部分,聚煤差,煤层普遍不可采;坝后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相对较稳定,聚煤好,煤层普遍可采。不同环境和相组合中聚煤作用也不同,本区以上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间湾(或边缘)环境聚煤最好。总之该三角洲沉积体系是我国海陆交替相含煤地层中沉积厚度大、聚煤最丰富的三角洲沉积体系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组合 沉积体系格架 聚煤作用 含煤地层
下载PDF
Evolution of the Extensional Rifted Yunnan-Guizhou-Guangxi Oceanic Basin During the Late Hercynian to Middle Indosinian Stage 被引量:1
18
作者 Xia Wenchen, Zhou Jie, Lei Jianxi, Zhang Nianmao and Peng YangChina U niversity of Geoscience, W uhan, Hubei Wang Yuju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41-357,共17页
On the basis of exhaustive researches on the facies sequences and depositlonal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various depositional systems, the genetic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e extensional rifted oceanic basin, which h... On the basis of exhaustive researches on the facies sequences and depositlonal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various depositional systems, the genetic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e extensional rifted oceanic basin, which has undergone strong structural destruction, has been reconstructed by means of dynamic genetic stratigraphic analysis. Five depositional episodes have been distinguished from various isochronous stratigraphic boundaries and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each depositional episode analysed in detail. The tectonic paleogeographic environment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stages of each depositional episode has been reconstructed for individual depositional system tracts. And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this rifted basin has been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initial rifting and oceanization of continental crust, stretching and spreading of the basin, subduction and basin differentiation, and convergence and collision. A NNE-trending intracontinental soft collision suture was left after the closing of the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ensional rifted oceanic basin depositional system depositional system tract depositional episode genetic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下载PDF
高精度层序格架与源-汇系统约束下的沉积体系分析方法:以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一段为例
19
作者 王浩 邹明生 +3 位作者 崔钦宇 高梦天 张靖宇 陆永潮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8,共15页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的勘探方向已经从构造圈闭转移到岩性圈闭上,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核心问题就是明确砂体的展布。以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一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碎屑锆石U-Pb年龄、测井、录井、岩心及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目的层进行了...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的勘探方向已经从构造圈闭转移到岩性圈闭上,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核心问题就是明确砂体的展布。以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一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碎屑锆石U-Pb年龄、测井、录井、岩心及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目的层进行了高精度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时空展布研究,明确了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一段沉积相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目的层流沙港组一段可以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3个体系域以及8个准层序组。通过对研究区源-汇体系与沉积相分析,表明涠西南凹陷的沉积物主要来自西北部万山物源、东部企西物源、东南部涠西南物源以及西南部物源。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一段主要发育三角洲、湖泊和湖底扇等3种沉积相类型。低位期主要发育中深湖和湖底扇沉积,发育浊积水道、天然堤和席状朵体等沉积微相;湖扩期主要以深湖泥沉积微相为主;高位期则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较为发育,河口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发育较少。B洼主要发育西部三角洲进积滑塌型、南部近源断坡带型和东部远源缓坡型等3种类型湖底扇,其中,南部物源体系规模大、成藏条件好,是下一步勘探最具潜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流沙港组一段 层序地层学 沉积体系 源-汇系统 高精度层序格架
下载PDF
Depositional Sequences of Yitong Graben (Eastern China) and Its Response to Transform-Extensional Processes 被引量:1
20
作者 Lu Yongchao Ren Jianye Li Sitian Chen Ping Ye Hongpo Faculty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ui Xuezhou Li Bencai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Jilin Oil Field, Fuyu 131200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0-87,共8页
The Yitong grabe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segment of the Tertiary rift system in East China. The graben is bounded by a steep dipping transform fault on the northwestern side and subparallel normal faults on t... The Yitong grabe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segment of the Tertiary rift system in East China. The graben is bounded by a steep dipping transform fault on the northwestern side and subparallel normal faults on the southeastern side, with very thick marginal fan complexes indicating syntectonic sedimentation. The graben is infilled with Tertiary sediments up to 6 000 m thick, in which a series of different scaled hiatuses and tectonic inversion events have been discerned during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ccording to regional and local conformities, the basin infill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tectonic sequences, among which the major sequence TS2 is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three sequence sets and fourteen subsequences. Based on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depositional system tract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marginal fan complexes on both sides of basin and deep or shallow lacustrine deposits in the central part are reconstructed. The subsidence curves show that the graben had undergone several rapid subsidence episodes, which is interpreted to have been caused by multiple stretching of the lithosphere. Integrative analysis of the depositional structural features shows that the regional tectonic stress system experienced a transformation from dextral transformational shear through thermal subsidence to sinistral compressional shear with a general extensional setting. Extension and wrenching dominated the graben evolution and affected the depositional style in different evolutionary stages, 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depositional system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unconformities. The conclusions have been applied with some successes to studying the reservoir and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distribution and lithologic stratigraphic traps in this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depositional system tract tectonic evolution Yitong grabe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