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_(100)/ZrO_(2(100))界面性质的第一性原理 被引量:8
1
作者 潘勇 管伟明 +1 位作者 陈松 张昆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4,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法,分别研究在ZrO2(100)面上以氧为键桥和以锆为键桥的Pt(100)/ZrO2(100)界面模型的结合能、电子结构以及等电荷差分密度分布图。结果发现:在以氧为键桥的Pt(100)/ZrO2(100)-bridgeO界面结合能为1.978J/m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法,分别研究在ZrO2(100)面上以氧为键桥和以锆为键桥的Pt(100)/ZrO2(100)界面模型的结合能、电子结构以及等电荷差分密度分布图。结果发现:在以氧为键桥的Pt(100)/ZrO2(100)-bridgeO界面结合能为1.978J/m2,而以锆为键桥的Pt(100)/ZrO2(100)-bridgeZr界面结合能为10.035J/m2,前者的界面结合能低于后者的界面结合能,即以锆为键桥的ZrO2(100)更容易与Pt(100)面结合。通过电子结构和等电荷差分密度分布图分析可知,以氧为键桥的Pt(100)/ZrO2(100)-bridgeO时,主要是锆氧之间存在电子转移,而以锆为键桥的Pt(100)/ZrO2(100)-bridgeZr时,不仅锆氧之间、而且铂锆之间也存在电子转移,铂锆之间主要是锆的4d电子轨道和铂的5d以及部分6s、5p电子轨道上的电子发生了转移并且成键结合,这说明在铂基材料中以锆为键桥的界面结合能有效提高铂基材料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Pt(100)/ZrO2(100) 结合能 电子结构 等电荷差分密度图
原文传递
Be和Ca掺杂纤锌矿ZnO的晶格常数与能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郑树文 范广涵 +3 位作者 章勇 何苗 李述体 张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72-380,共9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的赝势方法,对Be、Ca掺杂纤锌矿ZnO的BexZn1-xO,CayZn1yO三元合金和BexCayZn1-xyO四元合金的晶格常数、能带特性和形成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BexZn1-xO晶格常数随Be掺杂量的增大线性减小,但CayZn1yO晶格常数随Ca...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的赝势方法,对Be、Ca掺杂纤锌矿ZnO的BexZn1-xO,CayZn1yO三元合金和BexCayZn1-xyO四元合金的晶格常数、能带特性和形成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BexZn1-xO晶格常数随Be掺杂量的增大线性减小,但CayZn1yO晶格常数随Ca掺杂量的增大而增大.BexZn1-xO和CayZn1-yO能带的价带顶都由O2p态电子占据,导带底由Zn4s态电子占据,其能隙随Be或Ca掺杂量的增大而变宽.由Be和Ca共掺ZnO得到的Be0.125Ca0.125Zn0.75O四元合金,其晶格常数与ZnO相匹配,能隙比ZnO大,稳定性优于Be0.25Ca0.125Zn0.625O和Be0.5Zn0.5O合金,Be0.125Ca0.125Zn0.75O/ZnO异质结构适合制作高质量ZnO基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BexCayZn1-x-yO 晶格常数 能带特性
原文传递
Ir_3Y_5金属间化合物相结构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陶淑芬 潘勇 +2 位作者 陈敬超 陈蓉 薛景红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方法,对Ir3Y5金属间化合物的相结构稳定性从晶体结构、生成焓、晶胞能、电子结构和弹性模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发现,Ir3Y5处于低温下的α相和高温下的β相其生成焓均为负值,说明其体系是稳定的。...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方法,对Ir3Y5金属间化合物的相结构稳定性从晶体结构、生成焓、晶胞能、电子结构和弹性模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发现,Ir3Y5处于低温下的α相和高温下的β相其生成焓均为负值,说明其体系是稳定的。从晶胞能和电子结构的计算证实了Ir3Y5合金的α相比β相要稳定。而弹性模量的计算显示这两种Ir3Y5合金相结构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密度泛函理论 Ir3Y5 电子结构 弹性性质
下载PDF
合成聚甲醛二甲基醚反应热力学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31
4
作者 雷艳华 孙清 +1 位作者 陈兆旭 沈俭一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67-772,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G(d,p)水平上对聚甲醛二甲基醚(PODE)系列化合物进行了全优化和振动分析计算,获得了该系列化合物的最优构型及热力学函数值.通过设计等键反应计算了PODE的生成热,并进一步计算了生成PODE的反应...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G(d,p)水平上对聚甲醛二甲基醚(PODE)系列化合物进行了全优化和振动分析计算,获得了该系列化合物的最优构型及热力学函数值.通过设计等键反应计算了PODE的生成热,并进一步计算了生成PODE的反应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进而判断这些反应的热力学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二甲基醚(PODE) 热力学参数 热力学平衡转化率 密度泛函理论(dft) 等键反应
原文传递
Dawson结构杂多阴离子(P_2M_(18)O_(62))^(6-)(M=Mo,W)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肖慎修 杨胜勇 +1 位作者 陈天朗 王荣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52-655,共4页
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方法(DFT-DVM)计算典型的Dawson结构杂多阴离子(P2M18O62)6-(M=Mo,W)的电子结构,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Dawson结构中极位和赤道位的原子有不同的化学行为,... 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方法(DFT-DVM)计算典型的Dawson结构杂多阴离子(P2M18O62)6-(M=Mo,W)的电子结构,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Dawson结构中极位和赤道位的原子有不同的化学行为,还原电子将主要进入赤道位的金属原子.(P2Mo8O62)6-的反应活性中心主要是配位金属原子Mo、极位桥氧Opb、赤道位端氧Oet和赤道位中心氧Oei;(P2W18O62)6-的反应活性中心主要是配位金属原子W、极位桥氧Opb、赤道位端氧Oer.(P2Mo8O62)6-的氧化性强于(P2W18O62)6-,而酸性则与此相反.这与Keggin结构(PM12O40)3-杂多阴离子的情况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WSON结构 杂多阴离子 电子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离散变分方法 催化剂
下载PDF
PuO^(n+)的势能函数与稳定性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权 刘晓亚 +4 位作者 高涛 朱正和 傅依备 汪小琳 孙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987-991,共5页
用密度泛函 B3LYP方法对 PuOn+ (n=1,2,3)分子离子进行了理论研究 .结果表明 ,PuO+、 PuO2+分子离子能稳定存在,电子状态是 X 6Σ- (PuO+ )、 X 5Σ- (PuO2+ )、 9Σ- (PuO2+ )、 7Σ- (PuO2+ ).导出了相应的几何性质、力... 用密度泛函 B3LYP方法对 PuOn+ (n=1,2,3)分子离子进行了理论研究 .结果表明 ,PuO+、 PuO2+分子离子能稳定存在,电子状态是 X 6Σ- (PuO+ )、 X 5Σ- (PuO2+ )、 9Σ- (PuO2+ )、 7Σ- (PuO2+ ).导出了相应的几何性质、力学性质和光谱数据 .PuO3+分子离子不能稳定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钚 分子离子 势能函数 稳定性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二氧化碳热力学性质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13
7
作者 薛卫东 朱正和 +1 位作者 邹乐西 张广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6,30,共4页
用HF、MP2、QCISD和B3LYP四种方法 ,在 6 - 311G 基集合水平上对气态CO2 (X1Σg)分子全优化 ,可直接得到热力学性质熵S和定压热容CP,在这四种方法中 ,B3LYP方法算得的结果与实验值最吻合 ,其相对误差分别只有 0 .0 0 %和 - 0 .15 % ;C... 用HF、MP2、QCISD和B3LYP四种方法 ,在 6 - 311G 基集合水平上对气态CO2 (X1Σg)分子全优化 ,可直接得到热力学性质熵S和定压热容CP,在这四种方法中 ,B3LYP方法算得的结果与实验值最吻合 ,其相对误差分别只有 0 .0 0 %和 - 0 .15 % ;CO2 分子的生成焓包含电子焓 (为 - 393.31kJ.mol-1)和核部分焓 (为 1.6 5 3kJ.mol-1)两部分 ,其生成焓相对误差为 0 .37%。结果表明 ,所用理论方法计算气态CO2 分子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热力学性质 dft 理论计算 超临界流体
下载PDF
药物小分子化学位移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苏永超 郑安民 +2 位作者 李申慧 陈雷 邓风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301,共9页
核磁共振的谱峰归属对分子结构的确定至关重要,用理论计算方法预测化学位移对谱峰的正确归属是极其有帮助的.我们用量子化学的方法预测了乙酰水杨酸及其衍生物分子上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并通过比较计算值和实验值得到不同理论计算方法的... 核磁共振的谱峰归属对分子结构的确定至关重要,用理论计算方法预测化学位移对谱峰的正确归属是极其有帮助的.我们用量子化学的方法预测了乙酰水杨酸及其衍生物分子上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并通过比较计算值和实验值得到不同理论计算方法的误差范围.用HF和DFT理论计算芳环碳的化学位移时,CSGT方法比GIAO方法更为准确.与其它方法相比,B3PW91//CSGT在6-311G(d,p)基组下得到的芳环碳的化学位移最接近实验值.采用B3LYP//GIAO计算时,使用不同的基组6-31G(d,p)和6-311++G(3df,3pd)得到的化学位移计算值只有δ0.01~2.04的差异.MP2方法非常耗时,且对于计算精度的改善并不显著;并且,由于电子相关性的影响,碳原子周围的电子环境对化学位移计算的准确性影响很大.与实验值比较,HF方法由于忽略电子相关效应所以表现较差.另外,碳链的增长对计算准确性也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化学位移 乙酰水杨酸 量化计算 密度泛函
下载PDF
“最小键级原理”的从头算证实——苯和苯胺类硝基衍生物 被引量:7
9
作者 宋华菊 俞柏恒 肖鹤鸣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7-338,共2页
The DFT-B3LPY method, with basis set 6-31G*, is employed to calculate t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for aromatic explosives containing -NO 2 groups, nitro derivatives of benzene and nitro derivatives of aminobenzene. ... The DFT-B3LPY method, with basis set 6-31G*, is employed to calculate t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for aromatic explosives containing -NO 2 groups, nitro derivatives of benzene and nitro derivatives of aminobenzen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parallel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imental impact sensitivity and bond order of the weakest C-NO 2 bond in a molecule in each series. Previously, based on semiempirical MO calculations, "the principle of the smallest bond order (PSBO) " has been proposed by us to identify the relative magnitudes of impact sensitivity of a series of explosive compounds with similar molecular structures. Here, PSBO is verified powerfully from the ab initio calculations for title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键级原理 苯胺 硝基衍生物 撞击感度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DFT study of difference caused by catalyst supports in Pt and Pd catalysis of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被引量:6
10
作者 LI Li WEI ZiDong +5 位作者 ZHANG Yi QI XueQiang XIA MeiRong ZHANG Jie SHAO ZhiGang SUN CaiXin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9年第5期571-578,共8页
Based on an experimental phenomenon that catalytic activity of Pt and Pd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 changes with catalyst supports from C to TiO2, density function theory (DFT) was used to elucidate the cause... Based on an experimental phenomenon that catalytic activity of Pt and Pd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 changes with catalyst supports from C to TiO2, density function theory (DFT) was used to elucidate the cause behind the difference in catalysis caused by catalyst supports. First, factor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first electron transfer of the ORR were assessed in the light of quantum chemistry. Then intermediate (atomic oxygen, O) adsorption strength on the catalyst surface wa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erms of minimum energy difference, the best orbital symmetry match, and the maximum orbital overlap, TiO2 does bring about a very positive effect on catalysts Pd/TiO2 for the first electron transfer of the ORR. Especially, TiO2 remarkably expands the space size of Pd/TiO2 HOMO orbital and improves orbital overlap of Pd/TiO2 HOMO and O2 LUMO. The analysis of deformation density and partial density of state shows that the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Pt and Ti leads to a strong adsorption of intermediate O on Pt/TiO2, but the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Pd and surface O causes positive net charge of Pd and a weak adsorption of intermediate O on Pd/TiO2. Thus, the ORR can proceed more smoothly on Pd/TiO2 than Pt/TiO2 in every respect of maximum orbital overlap and rate delay by intermediate O. The research also discloses that several factors lead to less activity of TiO2-supported Pt and Pd catalysts than the C-supported ones for the ORR. These factors include the poor dispersion of Pt and Pd particles on TiO2, poor electric conduction of TiO2 carrier itself, and bigger energy difference between HOMO of TiO2-carried metallic catalysts and LUMO of O2 molecule due to electrons deeply embedded in the semiconductor TiO2 carr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ity function theory (dft) catalyst-support interaction ELECTROCATALYSIS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 carbon TiO2
原文传递
水飞蓟宾构象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为人 刘成卜 王建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 水飞蓟宾 RRRR对映体分子中存在多个可变的二面角 ,可以产生许多立体构象 ,旨在从理论上寻找其合理构象。方法 采用二面角系统搜索后 ,结合 AM1方法确定主要构象 ,以 B3L YP/6 - 31G*方法优化构型后 ,在 B3L YP/3- 2 1G水平计算... 目的 水飞蓟宾 RRRR对映体分子中存在多个可变的二面角 ,可以产生许多立体构象 ,旨在从理论上寻找其合理构象。方法 采用二面角系统搜索后 ,结合 AM1方法确定主要构象 ,以 B3L YP/6 - 31G*方法优化构型后 ,在 B3L YP/3- 2 1G水平计算了振动频率和热力学参数。结果 得到了各二面角的分布情况 ,找出了主要的局部构象 ,明确了 C9- C11和 C18- C2 2旋转主要引起分子构象变化 ,4种主要构象能量差异较小 ,都有存在的可能性 ,二面角 C19- C18- C2 2 - C32和 C8- C9- C11- C16变化的能量曲线表明 ,C9- C11旋转的能垒很小 ,受 C19的羟甲基影响 ,C18- C2 2旋转能垒较大。结论 水飞蓟宾 RRRR对映体主要以 4种构象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构象搜索 密度泛函方法
下载PDF
FeCH2+H2→Fe+CH4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建华 胡常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4-280,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UB3LYP方法在6-311+G(2d,2p)水平上研究了五重态和三重态的FeCH2与H2反应的机理,在UB3LYP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用耦合簇理论方法UCCSD(T)在相同水平下对各驻点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三重态和五重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UB3LYP方法在6-311+G(2d,2p)水平上研究了五重态和三重态的FeCH2与H2反应的机理,在UB3LYP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用耦合簇理论方法UCCSD(T)在相同水平下对各驻点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三重态和五重态上的势能面非常相似,存在两个过渡态(TS1、TS2)和两个中间体(M1、M2).反应的第一步是产生分子复合物(H2)FeCH2,其能量分别比反应物低16.6(五重态)和20.3kJ/mol(三重态);第二步是H2的加成形成HFeCH3中间体,第三步是CH4的消除反应.其中CH4的消除为整个反应的速控步骤.H-H键的活化在五重态上是不可逆的,反应将最终形成五重态产物,整个反应可放出能量300.6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H2 H2 CH4密度泛函理论(dft)
下载PDF
基于DFT计算Cu掺杂γ-Fe_(2)O_(3)表面NH_(3)-SCR反应物吸附行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自朋 钟金钦 +2 位作者 王雪 郭健翔 任冬冬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6-95,112,共11页
NH_(3)-SCR脱硝技术由于其良好的脱硝效率及稳定性受到广泛应用,其核心是催化剂。γ-Fe_(2)O_(3)是一种具有良好低温脱硝活性的催化剂,采用Cu对其掺杂改性可有效提高其性能。为探究其反应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 Theory... NH_(3)-SCR脱硝技术由于其良好的脱硝效率及稳定性受到广泛应用,其核心是催化剂。γ-Fe_(2)O_(3)是一种具有良好低温脱硝活性的催化剂,采用Cu对其掺杂改性可有效提高其性能。为探究其反应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 Theory,DFT)方法对SCR反应过程中NH_(3)、NO、O_(2)等反应物分子在Cu掺杂γ-Fe_(2)O_(3)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H_(3)、NO、O_(2)均会吸附在Cu、Fe两个活性位点上,并形成稳定的吸附构型。在NH 3吸附过程中,NH_(3)会失去电子,N原子与Fe、Cu形成稳定的化学键。NO以N原子端靠近催化剂表面时,主要发生化学吸附,而以O原子靠近时发生物理吸附。NO主要表现为失去电子,当以N原子吸附时形成了稳定的化学键。O_(2)吸附时会得到电子并与金属离子之间形成稳定的化学吸附构型。在吸附过程中,小分子吸附于Fe活性位上时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SCR 密度泛函理论(dft) Cu γ-Fe_(2)O_(3) 吸附
下载PDF
并五苯分子光谱和激发态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恭贺 任兆玉 +1 位作者 黄耀清 杨传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74-1877,共4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并五苯分子做理论研究.在几何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频率分析得到了分子的红外光谱和喇曼光谱,并对谱线中的各峰值做了具体指认,同时也得到了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空轨道能隙为2.17eV.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并五苯分子做理论研究.在几何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频率分析得到了分子的红外光谱和喇曼光谱,并对谱线中的各峰值做了具体指认,同时也得到了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空轨道能隙为2.17eV.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对其激发态计算,得到最低十个跃迁允许的单激发态.对前线分子轨道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空轨道分析得到,C-C原子之间形成离域π键.结果表明:并五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并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并五苯 红外光谱 喇曼光谱 激发态
下载PDF
氧原子和甲基自由基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正发 储焰南 +1 位作者 李海洋 周士康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4-162,共9页
用分子轨道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 (DFT)中的B3LYP方法以及适中基组 6 - 311+G(2df,2p)对氧原子与甲基CH3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计算给出了反应通道上各驻点物种的构型参数、振动频率和能量。结果表明 :CH2 OH比CH3O稳定 ,能量约低 2 6 ... 用分子轨道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 (DFT)中的B3LYP方法以及适中基组 6 - 311+G(2df,2p)对氧原子与甲基CH3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计算给出了反应通道上各驻点物种的构型参数、振动频率和能量。结果表明 :CH2 OH比CH3O稳定 ,能量约低 2 6 .6 3kJ/mol,且生成氢和甲醛为其最主要反应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 密度泛函理论 量子化学 甲基自由基 氧原子 反应机理 B3LYP方法
下载PDF
5-硝基-1-氢-四唑分子热分解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敬 顾健德 田安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0-595,共6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 5 硝基 1 氢 四唑分子热分解的反应机理 .首先用B3LYP/ 6 31G(d)方法优化反应中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以及产物的几何构型 ,通过振动分析得到零点能校正值并确认反应的过渡态 .此外 ,对各个构型作了CCSD(T) ...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 5 硝基 1 氢 四唑分子热分解的反应机理 .首先用B3LYP/ 6 31G(d)方法优化反应中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以及产物的几何构型 ,通过振动分析得到零点能校正值并确认反应的过渡态 .此外 ,对各个构型作了CCSD(T) / 6 31G(d ,p)水平下的单点计算 .报道了三条可能的反应途径 ,即直接开环途径和质子转移途径 :其中N(1)—N(2 )键断裂直接开环的机理与文献报道一致 ;而涉及质子转移的反应途径则是一个新的发现 ;另一条关于N(4 )—C(5 )键断裂直接开环的途径由于能垒较高 ,因此发生的几率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硝基-1-氢-四唑 热分解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Fe(5D/3D)+CH2(1A1)→FeC+H2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建华 胡常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2-886,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UB3LYP方法在6-311+G(2d,2p)水平上研究了五重态和三重态的Fe与单重态CH2反应的机理,在UB3LYP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用耦合簇理论方法UCCSD(T)在相同水平下对各驻点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三重态和五...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UB3LYP方法在6-311+G(2d,2p)水平上研究了五重态和三重态的Fe与单重态CH2反应的机理,在UB3LYP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用耦合簇理论方法UCCSD(T)在相同水平下对各驻点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三重态和五重态上的势能面非常相似,都经过两个过渡态(TS1、TS2)和三个中间体(FeCH2、HFeCH、H2FeC),五重态和三重态势能面在形成中间体FeCH2前发生交叉,整个反应沿三重态路径进行,最后得到三重态的FeC和H2.该反应是一个四步反应,其中由HFeCH到H2FeC的反应步骤为整个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反应的活化能为176.3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CH2 H2 FEC 密度泛函理论(dft)
下载PDF
含过渡金属和柔性配体催化体系的构象搜索
18
作者 钟绪琴 刘振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4-741,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含有过渡金属和柔性配体的分子进行优化时,通常只能将初始结构优化到势能面上的局部最小点,而确定反应势能面上各中间体和过渡态的最低能量构象是准确描述一个催化反应最优路径的关键.使用Cr/PCCP体系催化乙烯选择性...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含有过渡金属和柔性配体的分子进行优化时,通常只能将初始结构优化到势能面上的局部最小点,而确定反应势能面上各中间体和过渡态的最低能量构象是准确描述一个催化反应最优路径的关键.使用Cr/PCCP体系催化乙烯选择性三聚/四聚反应路径中的关键过渡态(TS1,TS2,TS3)作为分子模型,对基于Tinker软件包和CREST软件包的两种构象搜索方法进行了对比测试.使用两种构象搜索方法均成功找到了三个分子模型的最低能量构象,并且两种方法获得的构象数量总数相差不大.与基于Tinker软件包的构象搜索方法相比,使用CREST软件包进行构象搜索的计算流程更加简单,并且大大减少了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配合物 柔性配体 构象搜索 密度泛函理论(dft)
原文传递
7-氨基-3-去乙酰基头孢烷酸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屈一新 张超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5-282,共8页
为了确定STO-3G、3-21G、6-31G 三个基组是否适用于7-氨基-3-去乙酰基头孢烷酸(简称7-ADCA),以及计算其热力学函数,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 方法分别在STO-3G、3-21G、6-31G 水平上对7-ADCA 进行红外光谱计算、能量计算和结构优化。... 为了确定STO-3G、3-21G、6-31G 三个基组是否适用于7-氨基-3-去乙酰基头孢烷酸(简称7-ADCA),以及计算其热力学函数,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 方法分别在STO-3G、3-21G、6-31G 水平上对7-ADCA 进行红外光谱计算、能量计算和结构优化。将得到的三组红外光谱波数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分析,发现3-21G 和6-31G 基组得到的数据比较可靠。得到的能量参数用于计算7-ADCA 的一些热力学函数,例如标准生成热、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和标准熵,并对结果进行校正。比较三个基组优化出的7-ADCA 的结构,发现3-21G 和6-31G 基组得到的结果相近,而与STO-G 相比有一些出入。这些分析结果有助于7-ADCA 合成头孢药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氨基-3-去乙酰基头孢烷酸 密度泛函 热力学函数 电子结构 红外光谱 头孢菌素 抗生素药物 医药中间体
原文传递
亚胺配体协同氮杂环卡宾钯配合物催化碳碳偶联反应的作用机制
20
作者 刘婷婷 胡宇才 沈安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2-628,共7页
在氮杂环卡宾-钯(NHC-Pd)配合物催化的碳-碳偶联反应中,配体结构对催化反应起到关键作用.为了实现更好的催化效果,不仅要对NHC配体进行结构优化,还需要第二配体的协同作用.然而,由于第二配体配位能力大大弱于NHC配体,其在催化反应中的... 在氮杂环卡宾-钯(NHC-Pd)配合物催化的碳-碳偶联反应中,配体结构对催化反应起到关键作用.为了实现更好的催化效果,不仅要对NHC配体进行结构优化,还需要第二配体的协同作用.然而,由于第二配体配位能力大大弱于NHC配体,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协同作用往往被忽视.合成出了3种由相同结构NHC配体以及不同结构亚胺配体组成的NHC-Pd配合物来催化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3种亚胺配体协同的NHC-Pd配合物表现出了明显不同的催化效果.进一步采用理论计算来深入研究亚胺配体协同的NHC-Pd配合物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完整催化循环过程的计算,发现虽然亚胺配体并没有参与到催化循环过程中,但亚胺配体与氯苯会形成竞争配位,它们与NHC-Pd(0)的配位能力差异直接导致实际参与催化循环的有效活性中心的浓度的差异,计算表明大位阻缺电子的亚胺配体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通过研究,更好地阐明了亚胺配体在催化碳-碳偶联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并为NHC-Pd配合物的结构调控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环卡宾配体 亚胺配体 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