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壳形变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探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申重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2,共6页
为整体解释现代大地测量数据,提出了地壳变形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的基本思想;分析了地壳变形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的基本理论;导出了由地壳形变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引起的重力时间变化一般严格公式。
关键词 地壳变形 密度变化 耦合运动 重力时间变化 公式
下载PDF
研究现今地壳运动和强震机理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21
2
作者 申重阳 李辉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6,共8页
本文阐述了地壳形变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地壳形变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引起的重力时间变化.断层位错运动是地壳形变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的特殊形式.利用重复重力观测数据,选用稳健算法反演研究了1985-2002年滇西地震实验... 本文阐述了地壳形变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地壳形变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引起的重力时间变化.断层位错运动是地壳形变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的特殊形式.利用重复重力观测数据,选用稳健算法反演研究了1985-2002年滇西地震实验场主要断裂运动的时间分布和强震响应特征,获得了不同类型强震孕育过程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形变 密度变化 耦合运动 断裂运动 强震孕育
下载PDF
桤柏混交林密度变化规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何东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44-150,共7页
本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桤柏混交林密度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并与传统模型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适用于桤柏混交林密度变化规律描述,且优于传统模型。
关键词 桤柏混交林 人工神经网络 密度变化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数量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姜志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14-219,共6页
收集了 1 1 8块杉木人工林样地的林分生长和环境因子资料 ,用环境因子中 1 0个定性和 4个定量因子对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具有较大影响的因子 ,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了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的预报模型。经复相关系数的F检验表明模... 收集了 1 1 8块杉木人工林样地的林分生长和环境因子资料 ,用环境因子中 1 0个定性和 4个定量因子对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具有较大影响的因子 ,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了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的预报模型。经复相关系数的F检验表明模型达到极显著水平 ,可应用于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预报。并对各环境因子的偏相关系数进行了t检验 ,结果表明海拔、坡位和林分平均胸径是影响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的重要因子 (a =0 .0 1 ) ,而土壤紧实度和林分平均树高对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a =0 .0 5 ) ,坡向、造林地前茬、林分年龄和林分优势木平均高对林分密度变化存在一定的影响 (a =0 .1 )。以影响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的三个重要因子为控制变量建立了杉木人工林密度控制模型 ,为杉木人工林密度管理和密度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林分密度 环境因子 数量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变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祝意青 梁伟锋 +1 位作者 陈石 赵云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共6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观测资料进行整体平差计算,系统分析了该区1993—2003年的重力场变化特征;发现其与活动断裂构造密切相关。同时,利用重力与水准资料计算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同期单层密度时变图像特征,得出区内地震活动与地壳...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观测资料进行整体平差计算,系统分析了该区1993—2003年的重力场变化特征;发现其与活动断裂构造密切相关。同时,利用重力与水准资料计算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同期单层密度时变图像特征,得出区内地震活动与地壳密度变化的局部异常、高梯度带和等值线的拐弯有关;再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及人工地震剖面信息,反演了Moho面分布特征,及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地壳密度变形和位移对地表重力变化的影响,并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域微重力长期变化与布格重力异常空间相关性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重力 水准 密度变化 布格重力 莫霍面
下载PDF
用于GCM耦合的积雪模型的设计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菽芬 金继明 吴国雄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3-300,共8页
文中描述一个一维的积雪分层模型,目的是要刻划雪盖随季节的变化,与其下冻土变动模型一起,构成完整的雪盖模型。为了保持一定精度,并能用于大气环模式(GCM)研究,模型对积雪内部热量及质量输送过程的描述精细程度及计算时分层... 文中描述一个一维的积雪分层模型,目的是要刻划雪盖随季节的变化,与其下冻土变动模型一起,构成完整的雪盖模型。为了保持一定精度,并能用于大气环模式(GCM)研究,模型对积雪内部热量及质量输送过程的描述精细程度及计算时分层多少均有所考虑。模型中,改用内能代替温度作为预报量,克服了相变时直接预报温度时造成的计算误差,有效地预报了相变过程。对于积雪密度的变化,考虑了雪花形态的破坏而引起的密度变化及由于压实过程而引起的密度变化。并对各分层自重产生压实过程推导了相应的公式,在模型中对雪盖的光学特性、热力学特性及水流流动特性参数化方案设计也进行了分析。本简化模型的模拟结果与精细积雪模型的比较,具有几乎同等的精度,与俄罗斯的Yer-shov站实测数据相比,吻合十分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分层模型 相变过程 参数化方案 积雪
下载PDF
同龄纯林自然稀疏过程的经验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闫淑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3-237,共5页
应用-3/2法则及广义Schumacher生长方程导出同龄纯林自然稀疏过程中密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新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非线性模型参数进行最优估计.以山杨、云南松、杉木等树种同龄纯林自疏过程中密度随时间变化资料对新模型进行了验证,并与前... 应用-3/2法则及广义Schumacher生长方程导出同龄纯林自然稀疏过程中密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新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非线性模型参数进行最优估计.以山杨、云南松、杉木等树种同龄纯林自疏过程中密度随时间变化资料对新模型进行了验证,并与前人提出的主要森林自疏过程密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同龄纯林自疏规律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实际观测资料,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新模型拟合效果较前人提出的自疏规律模型效果均更佳,说明新模型是一个描述同龄纯林自疏过程密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理想经验模型,可在森林自疏规律研究中应用.杉木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为南方林区杉木林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龄纯林 自疏规律 密度变化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四川地区流动重力资料的位场分离与异常特征提取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大虎 丁志峰 +2 位作者 梁明剑 李军 苏琴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1-274,共14页
用于监测四川地区重力场随时间变化的流动重力测网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后进行了全面改造,形成了新的闭合环线并对整网点位每年实施2次重力观测工作.该文以2010—2012年获取的5期流动重力资料为基础,分别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和... 用于监测四川地区重力场随时间变化的流动重力测网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后进行了全面改造,形成了新的闭合环线并对整网点位每年实施2次重力观测工作.该文以2010—2012年获取的5期流动重力资料为基础,分别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和三维视密度反演等位场分离方法,对测区内重力场的动态变化进行多层次分解及异常特征提取,以探求四川测区范围内重力异常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地震前后不同深度范围内密度变化情况与重力场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同一期资料进行小波分解得到不同阶次的细节图像,揭示了不同深度处重力异常动态变化特征;分解结果同时也表明了四川测区范围内重力场的变化形态与川内特有的断裂构造格架和深部结构环境及过渡带特征密切相关.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差分重力异常资料进行三维视密度反演对比研究发现,在地震前后四川测区范围内由浅到深密度变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震区附近出现较为明显的横向密度变化特征且浅层物质密度局部性的异常变化差异较为突出,测区范围内中上地壳深度层密度反演切片显示出的趋势性差异基本上反映了地震前后测区内地下物质的动态变化趋势,因此,深刻认识不同深度范围内重力场的动态演化特征,对研究壳内物质密度变化以及与地震的孕育和发展有关的深部介质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地区 流动重力 小波多尺度分解 三维视密度反演 密度变化
下载PDF
马尾松自疏规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0-216,共7页
森林自然稀疏规律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并提出了许多经验的或理论的表达式。本研究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首次建立了马尾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规律的三层前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很好地符合实际... 森林自然稀疏规律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并提出了许多经验的或理论的表达式。本研究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首次建立了马尾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规律的三层前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很好地符合实际的观测资料,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从而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马尾松 密度
下载PDF
地下密度变化三维反演的遗传算法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玄松柏 申重阳 +3 位作者 孙少安 刘杰 李辉 刘少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40,共5页
利用重复重力数据采用遗传算法反演地下异常体密度变化,通过模拟试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并反演了三峡水库第一次蓄水前后地下岩体密度变化。考虑到蓄水引起地下岩体密度变化的几种可能情况,应用4种先验密度差来拟合该地区200... 利用重复重力数据采用遗传算法反演地下异常体密度变化,通过模拟试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并反演了三峡水库第一次蓄水前后地下岩体密度变化。考虑到蓄水引起地下岩体密度变化的几种可能情况,应用4种先验密度差来拟合该地区2003年4—7月重复重力数据扣除水荷载引起的重力变化后的剩余重力变化,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数据 遗传算法 密度变化 反演 蓄水
下载PDF
市政工程施工地周边颗粒污染物扩散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勇 于莉 +3 位作者 张春会 王谦 经涛 陈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25-2628,共4页
为了解市政施工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通过测定TSP、PM10、PM2.5、PM1等指标,研究了施工工地附近颗粒污染物随天气条件、气象要素、距施工点距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粒径较大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受气象要素的影响较明显,大风和晴天的ρ... 为了解市政施工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通过测定TSP、PM10、PM2.5、PM1等指标,研究了施工工地附近颗粒污染物随天气条件、气象要素、距施工点距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粒径较大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受气象要素的影响较明显,大风和晴天的ρ(TSP)、ρ(PM10)远高于阴雨天;随风速增大,ρ(TSP)、ρ(PM10)、ρ(PM2.5)显著升高。(2)小粒径颗粒物(PM1)受天气条件的影响不明显,湿度、风速变化对PM1影响较小。(3)距离施工工地越远,4种颗粒物质量浓度越低,其中ρ(TSP)、ρ(PM10)、ρ(PM2.5)随距离下降较快。(4)不同施工阶段颗粒物污质量浓度异较大,挖槽阶段颗粒物污染要高于结构装修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 颗粒物 气象要素 大气污染
下载PDF
山西断陷盆地带及其邻区1999—2008年地壳物质密度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玄松柏 谈洪波 +2 位作者 冯建林 申重阳 李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0,20,共5页
为了解山西断陷盆地及其邻区地壳内部物质迁移特征,基于山西地区1999—2008年重力场累积变化,采用考虑深度加权和模型粗糙度的反演方法,获得了地壳物质的密度变化。结果揭示了吕梁山区和临汾盆地中部地区地壳物质的累积,以及太行山与山... 为了解山西断陷盆地及其邻区地壳内部物质迁移特征,基于山西地区1999—2008年重力场累积变化,采用考虑深度加权和模型粗糙度的反演方法,获得了地壳物质的密度变化。结果揭示了吕梁山区和临汾盆地中部地区地壳物质的累积,以及太行山与山西带中南部之间物质迁出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场变化 密度变化 反演 山西断陷盆地带 物质迁移
下载PDF
A Physical Method of Analyzing theMechanism of Continental StrongShocks from Crustal Movement 被引量:4
13
作者 Shen Chongyang,Wu Yun,and Gan Jiasi Institute of Seismology. CSB, Wuhan 430071,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1年第3期282-297,共16页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continental strong shocks from the angle of crustal movement using the data of repeated geodetic survey, this paper has proposed a physical method; it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den...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continental strong shocks from the angle of crustal movement using the data of repeated geodetic survey, this paper has proposed a physical method; it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density change due to the occurrence of strong shocks by use of the physical quantity that reflects the time change of crustal density. (1) The general theory of the time change of density in the earth’ s interior and the theory of the time change of single layer density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 an algorithm of stepwise iteration has been proposed; (2) The effect of the change of single layer density caused by fault dislocation has been analyzed in brief; (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 change of crustal density in the south of the seismogenic region before the 1996 Lijiang earthquake with M_L =7.0 have been studied; (4) The precursor model or causal mechanism of strong shocks possibly existing in the time change of crustal density has been investigated preliminar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STAL MOVEMENT Mechanism of STRONG SHOCKS density change Physical method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姜志林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共4页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 ,建立了影响杉木自疏的海拔、坡位及林分平均胸径与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关系的数学模型 ,结果表明林分平均胸径对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存在极显著影响 ,坡位与林分平均胸径的交互作用对自疏存在显著...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 ,建立了影响杉木自疏的海拔、坡位及林分平均胸径与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关系的数学模型 ,结果表明林分平均胸径对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存在极显著影响 ,坡位与林分平均胸径的交互作用对自疏存在显著影响 .运用遗传算法优化了模型参数 ,在检验模型适应性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 ,分析了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随坡位及林分平均胸径变化的内在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密度变化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下载PDF
红河断裂带北段现今活动的重力效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少安 申重阳 项爱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5,共5页
通过对跨红河断裂带北段一组重力段差资料的处理,获得了1985—2006年段差的时序变化,它们反映:1)红河断裂活动不仅具有强弱交替的周期性,而且每个周期的加强和减弱过程呈现不同的挤压力度和持续时间;2)断裂活动还存在着明显的分段性:剑... 通过对跨红河断裂带北段一组重力段差资料的处理,获得了1985—2006年段差的时序变化,它们反映:1)红河断裂活动不仅具有强弱交替的周期性,而且每个周期的加强和减弱过程呈现不同的挤压力度和持续时间;2)断裂活动还存在着明显的分段性:剑川-下关段活动规律基本一致;定西岭为分段的标志地;弥渡则具有与剑川-下关段呈镜像关系的变化规律;3)断裂活动产生的重力变化主要来自地下物质密度变化的贡献,地表变形有影响,但量级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 重力段差 断裂活动 形变 物质密度变化
下载PDF
福建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壳内部密度变化分布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申重阳 朱思林 +5 位作者 甘家思 徐菊生 刘序俨 林继华 王志鹏 郭逢英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2000年第2期50-55,共6页
利用福建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重力布格异常资料,通过地震与重力3维联合反演所分离的不同层面间的重力异常信息,采用基于单层位理论和球近似条件下的简便公式,解算并分析研究不同壳层间的密度变化分布图像及其特征,结果表明:不同... 利用福建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重力布格异常资料,通过地震与重力3维联合反演所分离的不同层面间的重力异常信息,采用基于单层位理论和球近似条件下的简便公式,解算并分析研究不同壳层间的密度变化分布图像及其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圈层的密度分布特征与地表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格重力异常 密度变化 分布特征 地壳内部密度
下载PDF
基于大凌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调查与评估探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洪泽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1年第3期75-77,共3页
水环境质量与水生生物分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水环境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为水生物的多样性指数[1]。文章通过调查试验的方式对大凌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大凌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指数总体呈递增变化,水生生物... 水环境质量与水生生物分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水环境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为水生物的多样性指数[1]。文章通过调查试验的方式对大凌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大凌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指数总体呈递增变化,水生生物密度在0.09-0.35之间,多样性指数在0.32-2.3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多样性指数 密度变化 大凌河流域
下载PDF
华北地区地壳密度变化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申重阳 吴云 +1 位作者 秦小军 孙少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1期29-34,共6页
利用重力与水准资料计算研究了华北地区的背景单层密度变化和 1985~ 1992年单层密度时变图像特征。结果显示 :①研究区背景地壳密度变化在承德至北京附近呈向西舌形结构 ,地壳物质总体具有向西不均匀运移趋势 ;②地壳密度时变主要显示... 利用重力与水准资料计算研究了华北地区的背景单层密度变化和 1985~ 1992年单层密度时变图像特征。结果显示 :①研究区背景地壳密度变化在承德至北京附近呈向西舌形结构 ,地壳物质总体具有向西不均匀运移趋势 ;②地壳密度时变主要显示三河至唐山存在相对高值异常 ,与背景地壳密度变化差异明显 ;③研究区地壳密度时变与活动断裂带明显相关 ,地震活动与地壳密度变化的高梯变和等值线拐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重力 水准 密度 地壳 地震活动 大地测量 GPS
下载PDF
丽江7.0级地震前后地壳密度动态变化三维反演 被引量:3
19
作者 玄松柏 申重阳 李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0,共7页
利用滇西实验场1994—1996年6期重复重力观测数据,经平差处理得到重力场差分动态变化,运用块体生长模式和遗传反演方法反演了该区地下物质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地下物质密度变化图像基本反映了丽江7.0级地震前后震中南部区域地下... 利用滇西实验场1994—1996年6期重复重力观测数据,经平差处理得到重力场差分动态变化,运用块体生长模式和遗传反演方法反演了该区地下物质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地下物质密度变化图像基本反映了丽江7.0级地震前后震中南部区域地下物质密度动态演化过程;近震中区地震前后密度变化趋势为减小-加速减小-减速减小-发震-增大-加速增大;震源区南部地震前后密度变化经历了相对稳定-增大-减小-加速减小-发震-增大的过程,证实了震前存在扩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地震 重复重力测量 密度变化 三维反演 扩容
下载PDF
TiCP/2024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卫国 宋爱君 +1 位作者 稽峰 马明臻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研究了原位自生TiCP/2024(TiCP的质量分数为15%)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蠕变性能。结果表明,原位自生成TiCP/2024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高温蠕变能力。复合材料的密度变化量随着蠕变应变量和蠕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较低温度时的密... 研究了原位自生TiCP/2024(TiCP的质量分数为15%)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蠕变性能。结果表明,原位自生成TiCP/2024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高温蠕变能力。复合材料的密度变化量随着蠕变应变量和蠕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较低温度时的密度变化量高于较高温度时的密度变化量,当密度变化达到一定数量时产生的蠕变损伤即引起材料蠕变断裂。由于位错与第二相粒子的交互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蠕变能力。蠕变断口形貌表明蠕变过程产生的空穴多在一个颗粒或几个颗粒的聚集处形成,随着温度的升高,空穴不断扩展,直至最后发生塑性断裂,温度对蠕变过程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性能 TiCp/2024Al复合材料 密度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