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反硝化聚磷菌实现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国全 《四川环境》 2009年第2期91-95,共5页
阐述了反硝化除磷的机理,对现有反硝化除磷工艺进行介绍,并进一步讨论了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新思路。利用DPBs进行反硝化除磷实现了污水处理的资源化和能源化,代表了当前污水处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趋势,成为目前脱氮除磷... 阐述了反硝化除磷的机理,对现有反硝化除磷工艺进行介绍,并进一步讨论了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新思路。利用DPBs进行反硝化除磷实现了污水处理的资源化和能源化,代表了当前污水处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趋势,成为目前脱氮除磷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聚磷菌 反硝化除磷 脱氮除磷 城市污水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除磷耦合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亚 印雯 +3 位作者 吴鹏 沈耀良 宋吟玲 徐乐中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除磷的耦合对实现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和推动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分析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除磷机理的基础上,充分讨论了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除磷的微生物菌群关系及影响两者耦合的控制因素。分析得出,控制系统... 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除磷的耦合对实现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和推动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分析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除磷机理的基础上,充分讨论了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除磷的微生物菌群关系及影响两者耦合的控制因素。分析得出,控制系统在温度为30~35℃,DO为0.2~0.5 mg/L,pH为7.5~8.0,进水有机物质量浓度在100~200 mg/L的条件下运行,有利于实现两者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反硝化除磷 耦合 脱氮除磷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UCT-MBR处理工艺同步脱氮除磷优化研究
3
作者 姚晓琰 李凌云 +3 位作者 薛晓飞 王建利 赵有生 曹之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2,共6页
随着地表水准Ⅳ类处理标准的全面推广,北方地区低COD/TN(C/N)、冬季低温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本研究构建了UCT-MBR在冬季开展中试,通过调整C/N、回流比,系统考察了该工艺脱氮除磷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在低温时,C/N为6.0、无... 随着地表水准Ⅳ类处理标准的全面推广,北方地区低COD/TN(C/N)、冬季低温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本研究构建了UCT-MBR在冬季开展中试,通过调整C/N、回流比,系统考察了该工艺脱氮除磷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在低温时,C/N为6.0、无需投加除磷药剂、缺氧池至厌氧池回流比100%、好氧池至缺氧池回流比260%、膜池至好氧池回流比200%,系统脱氮除磷效果优异,出水COD平均为20 mg/L、NH_(4)^(+)-N、TN、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4、8.5、0.2 mg/L,稳定达到地表准Ⅳ类出水标准。厌氧和缺氧池ORP与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呈现负相关性,厌氧和缺氧池ORP分别在(-283±51) mV和(-144±42) mV,同步脱氮除磷效果最佳,在工程应用可根据ORP值预测处理效果,并指导生产运行。提高C/N,有助于反硝化聚磷菌(DPAOs)富集,C/N为6.0时,缺氧池除磷率达到73.5%,TP平均去除率93.5%。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系统中属于DPAOs的Dechloromonas和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富集效果显著,两者丰度之和是普通聚磷菌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T-MBR 低C/N 低温 反硝化除磷 同步脱氮除磷
下载PDF
短程硝化—反硝化聚磷菌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娜 《辽宁化工》 CAS 2017年第1期99-102,共4页
短程硝化—反硝化聚磷菌脱氮除磷工艺的出现,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诸多缺点,是一种节能、高效、运行费用低的新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介绍反硝化聚磷菌的反应机理、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该工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A2N-SBR工艺 短程硝化 反硝化脱氮除磷 亚硝化细菌 反硝化聚磷菌
下载PDF
反硝化聚磷菌B8干粉菌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晶 陈萍 +2 位作者 邓文 周新程 张文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8-1155,共8页
为获得反硝化聚磷菌(DNPAOs)干粉菌剂,以反硝化聚磷菌B8液态菌剂为菌种来源,以麦麸、玉米干粉混合物作为载体,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为发酵液,进行增菌培养.在麦麸、玉米干粉载体配比(W/W)为85%∶15%,投菌液量为4 m L·g^(-1)干粉,... 为获得反硝化聚磷菌(DNPAOs)干粉菌剂,以反硝化聚磷菌B8液态菌剂为菌种来源,以麦麸、玉米干粉混合物作为载体,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为发酵液,进行增菌培养.在麦麸、玉米干粉载体配比(W/W)为85%∶15%,投菌液量为4 m L·g^(-1)干粉,发酵液用量为4 m L·g^(-1)干粉的条件下制得干粉菌剂.其使用效果为:(1)当主要污水处理因子为硝酸盐氮时,干粉菌剂成品的最佳发酵液p H值为5.5,该菌剂对化学需氧量、硝酸盐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达43.26%、92.76%和65.77%;(2)当主要处理因子为总磷时,则同等条件下所制得的干粉菌剂成品的最佳发酵液p H值为6.5,该菌剂对化学需氧量、硝酸盐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达44.41%、56.21%和87.30%.扫描电镜显示B8菌株附着于菌剂载体上,吸收培养液的营养用于繁殖生长及发酵,干燥后B8可固定于载体上,再将其投放于待处理废水中即可发挥其菌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聚磷菌 干粉菌剂 脱氮除磷
下载PDF
反硝化聚磷菌菌剂强化SBR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微 朱心雨 +1 位作者 刘宁 孙慧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3-760,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反硝化聚磷菌菌剂投加量对SBR反应器脱氮除磷及有机物去除的强化效果。方法采用SBR反应装置,以模拟污水为基质,分别向5个SBR反应器中投加不同质量反硝化聚磷菌菌剂0 g、0.5 g、1.0 g、1.5 g和2.0 g,对反应器的脱氮除磷效果... 目的研究不同反硝化聚磷菌菌剂投加量对SBR反应器脱氮除磷及有机物去除的强化效果。方法采用SBR反应装置,以模拟污水为基质,分别向5个SBR反应器中投加不同质量反硝化聚磷菌菌剂0 g、0.5 g、1.0 g、1.5 g和2.0 g,对反应器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菌剂投加量1.5 g/L对SBR系统脱氮除磷的强化处理效果最好,COD、TP、NO_(3)^(-)-N的去除率分别为97.26%、96.47%和100%,出水质量浓度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系统运行30 d后,除磷和脱氮效率分别提高了8.38%和13.03%。结论相较于传统SBR法而言,投加适量的微生物菌剂能够在节约碳源、不改变反应器构造的同时,显著改善污水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聚磷菌 脱氮除磷 A 2SBR 菌剂强化
下载PDF
反硝化聚磷菌NG4干粉菌剂制备条件优化
7
作者 李微 刘宁 +1 位作者 朱心雨 孙慧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2-378,共7页
目的获得反硝化聚磷菌干粉菌剂优化制备条件并分析其稳定性。方法以反硝化聚磷菌NG4为菌种来源,麦麸、玉米粉混合物作为载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为发酵液进行干粉菌剂制备。将1 g干粉菌剂投至100 mL人工模拟配水中经过2 h厌氧12 h缺氧处... 目的获得反硝化聚磷菌干粉菌剂优化制备条件并分析其稳定性。方法以反硝化聚磷菌NG4为菌种来源,麦麸、玉米粉混合物作为载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为发酵液进行干粉菌剂制备。将1 g干粉菌剂投至100 mL人工模拟配水中经过2 h厌氧12 h缺氧处理,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反硝化聚磷菌菌剂的载体、投菌量、发酵液投加量及pH值的最佳配比。结果在麦麸、玉米干粉质量比为85∶15,投菌液量为20 mL,发酵液用量为20 mL,PAM培养液为2 mL,pH值为6.5的条件下制得干粉菌剂,硝酸盐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达87.92%和90.29%,在(25±5)℃条件下可保存40d左右,且菌剂的除磷脱氮性能不产生明显变化。结论在最佳配比下制得NG4干粉菌剂,污染物去除率高且稳定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聚磷菌 脱氮除磷 干粉菌剂 污水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